2017末伏是什么時候哪一天
立秋了,很多人開始加入進補的行列,但是大家別忘了,今天是末伏,一年中最難熬的三伏天還沒結束,經過長期的高溫襲擊,人們的身體都還比較虛;以下是CN人才小編搜集并整理的有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年末伏時間:2017年8月11號(庚午)共十天。末伏第一天為8月11號,第二天為8月12號,以此類推,末伏第十天就是2017年8月20號了。
末伏 俗話說“立了秋,涼颼颼”,又說:“立秋早晚涼,中午汗濕裳”,立秋之后,天氣并不會立即涼快下來,但是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晝夜溫差開 始增大,早晚有了涼意,立秋是大暑和處暑之間的一個節氣,大暑是說一年中天氣最為炎熱的節氣,而處暑是暑氣終止的節氣,所以從節氣來看,立秋并不是暑熱結束的時間。
那什么是末伏呢?末伏就是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是最后的一伏,通常也指從立秋后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時間,也作終伏、三伏。到末伏的.第10天為止。
而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個連續時段。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這天是這年的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為20天,比如2010年。
末伏天后天氣漸漸涼爽,早晚比較涼快,中午還是比較熱,每個地區會有所不同。因為末伏已是立秋后,即使是俗稱的“秋老虎”,白天熱,早晚還是涼爽的。當然也會有例外,但那畢竟是少數年份遇到的反常現象。
預防末伏中暑 這些事情要注意!
宜喝粥飲茶 多吃蔬果
多喝粥:在炎熱的夏季,人的腸胃因受暑熱刺激,功能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食欲不振等不適,重者還會中暑。因此,夏季喝消暑保健粥則是飲食調理措施之一,如綠豆粥、金銀花粥、薄荷粥、蓮子粥、荷葉粥、蓮藕粥等。
多喝湯:當人出汗比較多,體液損耗比較大的時候,多喝湯既能及時補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簡單易學的“防暑湯”有山楂湯、綠豆酸梅湯、金銀花湯、西瓜翠衣湯等。
多飲茶:研究人員對炎熱天喝溫茶水和喝飲料的兩組人員的測定表明,溫茶能降低皮膚溫度1℃~2℃,而冷飲只能使口腔周圍變冷;喝茶者感覺清涼舒適,渴感全消,而喝冷飲者,周身不暢,渴感未消。高溫作業者,如能在溫茶中適當加點鹽,更可彌補出汗過多而丟失的鹽分,對預防中暑更有裨益。
多吃蔬菜:天熱濕氣重,人們一般都喜歡吃清淡味鮮而不油膩的食物,而蔬菜既有這種特點,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元素。所以,應盡量多吃青菜,如各種豆類、瓜類、小白菜、香菜等。既可以涼拌生吃,也可放少許瘦肉炒著吃。
多吃瓜果:瓜果汁多味甜,不僅生津止渴,也能清熱解暑。西瓜味甜多汁性涼,是清暑解渴的瓜類之首。另外,香瓜、黃瓜洗凈之后生食,或榨汁之后飲用,都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獼猴桃含有大量維生素C,有非常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是高溫和野外作業人員經常選用的果品和飲料。
這些事情少做:午睡太久、空調溫度設過低
喝太多飲料:果汁、可樂、雪碧、汽水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和電解質,喝多了會對胃腸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欲。因此,夏季應喝白開水或淡鹽(糖)開水。
口渴后狂飲:勞動和運動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飲用白開水,應適當補充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后使人體內鹽分丟失過多,約占汗液的0.5%左右,不及時補充鹽分,則使體內水、鹽比例嚴重失調,導致代謝紊亂。
中午時分外出:太陽短波輻射最強烈的時間是上午10時~下午3時左右,應盡量避開這段時間外出,非出去不可,應在皮膚上涂些防曬護膚品,夏季衣著以淺色為宜。
過量飲酒: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蓄濕熱,而濕熱過盛又是誘發中暑的病因,若大量飲白酒,更會助熱生濕,無異于火上澆油。
飲食過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動時間長,出汗多,消耗大,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食品,以滿足人體的代謝需要。
午睡時間過長:午睡時間過長,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腦內血流量相對減少會減慢代謝過程,導致醒來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受熱后“快速冷卻”:炎夏,人們外出或勞動歸來,總喜歡不是開足空調,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另外,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調時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即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到24℃以下。
【末伏是什么時候哪一天】相關文章:
2017末伏是哪一天07-13
2017末伏今年是哪一天07-13
2021小暑是什么時候哪一天09-30
秋分是哪一天 秋分是什么時候01-07
今年父親節是什么時候?哪一天?05-26
2016年小暑是哪一天 小暑是什么時候07-06
2017年教師節是什么時候哪一天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