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簡介
很多人不知道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是什么日子,怎么區分,下面就隨小編一起閱讀了解吧。
(1)上元節: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上元佳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國傳統的元宵節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是幾項重要的元宵節民間習俗。
(2)中元節: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中元節——農歷7月15日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在南方,亦稱“鬼節”。也有說法中元節是在農歷7月14日。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在封建時代,地方官府還命令寺廟的和尚道士設孤魂道場,以祭奠陣亡的軍士,中元節時,人們要焚燒大量的紙錢。它的另一叫法即盂蘭盆節。
(3)下元節:
下元節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歷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祭祀祖先。
附:上元節傳說:
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里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后,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簡介】相關文章:
下元節和上元、中元節的區別10-30
下元節傳統禁忌06-04
下元節的由來10-04
下元節的節日別稱10-27
下元節有什么習俗10-04
下元節和寒食節的區別10-30
下元節的起源和民俗活動10-27
中元節又稱什么節12-07
下元節節日復興10-27
中元節的禁忌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