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臘月29的習俗有哪些
臘月二十九日,這也是我國民間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在過去也把它稱之為“小除夕”。不過因為農歷的月份都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大月一個月是30天,這樣除夕是三十日,而小除夕是臘月二十九。,那么有什么樣的習俗呢?快來看看吧。
關于臘月29的習俗有哪些
1、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中國農歷有大小月之分,所謂大月是三十日,小月只有二十九日。所以遇到臘月為小月,二十九這一天就是這一年最后一天。那么臘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即使不是小月,次日就是除夕,所以過年的各種準備活動都要在這天進行完。在整個年節中,二十九這天可以說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籌備年節中的各種衣食祭品,還有一項極其重要的活動“上墳請祖”。所以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對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事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因此每逢節慶,都要對祖先告祭一番,這不僅僅是一種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對祖先的感恩與思念。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莊重和重要。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清晨請祖,少數地區在除夕日下午到黃昏時請祖。
2、民謠稱“二十九 ,蒸饅頭”
二十八做好了發面,二十九就要開始蒸饅頭了,人們盡情發揮想象,把饅頭做成壽桃、小動物等各種造型。在天津大家還會在這一天到喬香閣請中國結,取“喬香納福”之意。
臘月二十九是什么日子?
臘月二十九,除夕前一日,俗稱“小除夕”,這一天,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且焚香于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何為“小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后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后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夕,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夕,即大年夜。
小除夕附序
序:臨歲尾,難得故舊皆閑,相約聚飲。今宴開五湖之上,酒酣樓船之間,漸落日西山,火樹零星四起。或有曰:既而狂歡,胡不擊鼓傳花,浮白而歌舞暢興之?時余已微醉,歌非所長,舞更不能。奈何掛鼓難辭,遂成詞一首,以盡諸君余歡。
閑來無事好憂,唯對花對酒略些愁。人老矣,底氣真風流。銀樽縱挽少年量,占得鼓椎空搔頭。不戀當年勇,無賴老來瘋。笑夕陽覺我朱顏紅,卻教星影相簇擁。四顧青天,豈勞諸君左右?我自徙倚高樓。憑闌云水,忽遇舊游。明月亦見老,依山消瘦了。我未嫌素娥凋媚嫵,料素娥待我應如故。去山流水永漫漫,道中間程何限?回首處,蓋已有三十年長路。廣寒每怪佳期誤,天應知道,化身風和雨,三十個我曾年年去!鐵馬換白駒,風物染鬢須。光輝歌底夢,歲月指間虛。不常感嘆,畢竟空歡,無憂未必死心肝。可憐浮生難自定,拽此江心徒茫然。縱云袖翩躚,窮白首爛漫,終究二十八春風非明月,等閑認得昨日面。多少,幾個明天,尚能爭見?一杯殘酒趁硝煙,與星星呵,極樂時且早些兒散!
關于臘月29的習俗有哪些
臘月29習俗,5件大事
第一件事:上墳請祖上大供。
在整個年節過程中,臘月二十九日小除夕這天是最為忙碌的,因為有很多事情要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上墳請祖上大供,所以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這主要是緣于對祖先的崇拜,在古代很注重尊老敬老的美德,每逢節慶都要向祖先告祭一番,這不僅僅是一種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對祖先的感恩與思念。
而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自然少不了祭祖的,而且在這一天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莊重和重要。民間的說法是在小除夕上墳請祖先上大供,是為了接祖先回家去看看,一起來歡度春節。
第二件事:蒸饅頭。
童謠唱的是“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因此到了臘月二十九日這天,前一天的面團已經發好了,就要開始制作饅頭了,蒸好了以后留著除夕和春節期間吃。
而且這一天所做的饅頭,造型也是奇特,各種各樣的,人們盡情發揮想象,把饅頭做成壽桃、小動物等各種造型。這不僅僅是圖個喜慶,更是圖個好的寓意。
第三件事:把菜“走油”。
什么是“走油”,其實就是炸各種年貨了。在過去一到年底,也就是在臘月二十九這天,家家戶戶就要開始炸年貨了,各種丸子、麻花、年糕等。
這些都是春節期間的經典美食,其中丸子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寓意“團團圓圓”,也是年夜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而且要注意,一般長輩會提前告知小孩子,在炸年貨的時候不能說話。
第四件事:掛燈籠。
在我國春節期間,不僅有貼窗花、福字和春聯的習俗,還有掛燈籠的傳統,而且掛燈籠也是有說法的,那就是一般都是選擇在臘月二十九日這天。
當天吃過中飯,就會把燈籠掛起來。一般都是掛在大門的兩邊,一邊一個。把大紅燈籠高高的掛起來,寓意新的一年里,日子越過越好,紅紅火火的。
在我的老家這邊,現在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會在春節前懸掛燈籠了,到了晚上把燈籠里面的燈打開,非常的喜慶,掛上燈籠以后,年味就更濃了。
第五件事:置酒宴,別歲。
在臘月二十九日這一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那就是置辦酒宴,親戚之間會相互走動來串門、拜訪,這個習俗也叫別歲。就算是沒有人來串門,也是要準備家宴,然后來犒勞家人們,一起提前享受這迎接新年快樂而又忙碌的幸福感。
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大家也不用按部就班的進行這些習俗,只要一個人在一起和諧團圓幸福就夠了。
而且在過去到了臘月二十九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打酒,稱作“二十九,去打酒”。
正所謂“無酒不成席”,而在春節期間要招待親友,肯定是少不了酒的,不過在當時是沒有瓶裝酒的,多數人也買不起,所以都是自己用酒壺去酒家買酒,放在一個大容器里。
現在基本都是購買瓶裝酒了,這個習俗也就不怎么受人重視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臘月二十九日小除夕這天,也是有不少禁忌的,其中之一就是忌諱打碎碗碟,或者是瓶瓶罐罐。
老輩人認為這樣不吉利,所以在取拿碗碟的時候,必須要輕拿輕放,避免打碎了。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碎了,要說歲歲平安。
【臘月29的習俗有哪些】相關文章:
臘月二十七的習俗有哪些02-06
小年的習俗有哪些03-27
白露習俗有哪些09-12
霜降的習俗有哪些?10-24
小寒習俗有哪些01-06
閩南的中秋習俗有哪些08-27
新疆古爾邦節習俗有哪些07-20
山東端午習俗有哪些06-17
清明節習俗有哪些04-01
清明的傳統習俗有哪些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