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傳統醫藥日主題
每年的10月22日為世界傳統醫藥日。1991年12月12日,42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傳統醫藥大會上,一致決定將大會的開幕日定為每年的世界傳統醫藥日,并寫進《北京宣言》。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提供的相關主題內容,快來了解吧。
世界傳統醫藥日主題
1991年10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在北京召開國際傳統醫藥大會。會議一致通過了以“人類健康需要傳統醫藥”為主題的北京宣言,并建議每年的10月22日為世界傳統醫藥日。
新醫改應弘揚傳統醫藥學
當年,設立世界傳統醫藥日這樣一個國際日,不僅是表達對世界各地傳統醫藥文化應有的尊重,而且體現了中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對生命健康的重視和關懷,它提示世界各國應該盡可能用自然、適宜、經濟而有效的方式為人們祛病療疾,增進健康。
傳統中醫藥學為世界瑰寶
在世界傳統醫藥學中,我國傳統中醫藥學無疑是最為耀眼奪目的瑰寶。目前為世界普遍認可的首先是中醫的針灸(兼及推拿),它簡便易行,卓有成效。中草藥大多數是天然植物,成本相對低廉而療效顯著,亦大受青睞,近二三十年在歐美等國也逐漸被認識和接受。
人們的廣泛共識是,中醫藥對于慢性病乃至一些內科疑難雜癥的治療頗有成效,而診療的成本,相對于如今西醫動輒使用高技術設備檢查以及昂貴的藥物要低廉得多。
曾有德國資深議員在歐洲議會上指出:無論是解決成千上萬慢性病患者實際上的無助狀態,還是面對醫療開支爆炸性增長等醫療保障體系的問題,都急切需要引入“可選擇醫療方法”,而首屈一指的就是中醫療法,如針灸和中草藥等。
中醫符合科學人文一體本質
然而,總體而言,如今的中醫藥事業并不盡如人意,脫穎而出的中醫杰出人才并不多見;中西醫結合雖然紅火,但中醫西醫化的傾向日見突出。值得指出的是,近百年來中醫命運坎坷,屢遭革除或廢止之議,兩年前,還有某大學教授在網上呼吁聯名廢止中醫,以致掀起醫界和學界的`新一輪爭議。以現代科學眼光指責中醫理論之不科學,雖然不是什么新的理由,當年陳獨秀、胡適等就有此說,但畢竟在某種程度上點出了中醫進展緩慢的癥結,也說明了中醫發展之艱難。如果僅僅奉黃帝內經等少數古典經典為圭臬而不敢有所突破,不愿意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來檢驗、印世界傳統醫藥日證中醫藥的原理和機理,要進步確實很困難。當然,以自然科學思維方式或現代醫學模式來評判中醫科學與否,本身值得商榷,因為中醫和西醫本是兩種不同的思維體系、語言結構之產物,中醫與中國傳統文化同根相連,具有整體、綜合、辯證的思維方式特征。另一方面,現在人們已充分認識到西醫的局限性,它無法做到以病人、以人為中心的原則要求,因而也在向生理、心理、社會適應之綜合模式發展,換言之,真正的醫學是科學和人文一體的。中醫在一定意義上恰恰符合這樣的本質。
世界傳統醫藥日的重要意義:
在1991年10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在北京召開國際傳統醫藥大會。人類健康需要傳統醫藥。顧名思義,傳統醫藥與現代醫藥相對應,通常指運用歷史上遺傳下來的醫藥經驗和技術,或指現代醫藥以前的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醫藥經驗和診療技術。世界各國的傳統醫藥是國際醫藥界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隨著化學藥品毒副作用不斷出現,藥源性疾病日益增加,以及生化藥品研制成本昂貴等問題的存在,人們開始呼喚要回歸大自然,希望用天然藥物和綠色植物來治療疾病和保健。我國的中藥是世界傳統醫藥的主要代表之一。已經有數千年歷史的中藥,在目前己在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國得到廣泛應用,美、歐等西方發達國家也逐漸開始重視中醫中藥。
為避免中醫藥文化遺產被其他國家搶先申報,自2003年開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醞釀中醫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并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持溝通。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透露,目前“中醫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方案”草案已起草完畢,第一步是將中醫藥學整體申報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世界傳統醫藥日主題】相關文章:
世界傳統醫藥日的由來01-17
世界傳統醫藥日海報01-16
世界傳統醫藥日現狀01-16
2015世界傳統醫藥日是幾月幾日?世界傳統醫藥日意義01-16
世界傳統醫藥日活動策劃01-18
關于世界傳統醫藥日的由來01-16
學院世界傳統醫藥日活動方案01-18
世界傳統醫藥日演講稿01-16
世界傳統醫藥日黑板報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