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11世界人口日宣傳活動資料素材
國家衛生計生委、全國婦聯將中國宣傳活動主題確定為:“關心女性幸福,關愛婦幼健康”,并于2016年7月11日共同在貴州省遵義市舉辦世界人口日紀念活動,旨在倡導男女平等,關愛女性幸福,弘揚婚育新風,推廣面向婦女兒童的公共服務。
我國人口的基本情況
1、人口數量:我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現有人口13.28億(不含港澳臺地區)。據測算,如果生育率保持在上世紀70年代初的水平,現有總人口將超過17億。
2、人類發展指數:(A經濟發展水平—GDP指數;B教育水平—成人教育率;C衛生水平—嬰幼兒保健、免疫計劃、健康措施的可及性、生活用水、衛生環境等;D健康水平—人均期望壽命、孕產婦死亡率、出生缺陷、生殖健康水平等)我國居世界第81位。挪威排名第一、日本第7、美國第8。
中國人口現狀
中國13億人口日是如何測算出來的
國家統計局的資料表明,根據2004年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2004年底中國大陸總人口是129988萬人,據此推算,2004年全國平均每天凈增人口為2.08萬人,因此,到2005年1月6日,中國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將達到13億。
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嚴重偏離正常值
國家人口計生委獲悉的材料顯示,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已經升高到119.92,與正常值106相比有嚴重的偏離。
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表明,不僅農業人口中出生人口性別比較高,非農業人口的出生性別比也呈升高趨勢。有5個省的出生人口性別比甚至高達130以上。一些省份不但二胎、多胎的性別比升高,一胎性別比也出現偏高的態勢。
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有經濟、文化、社會等多方面原因。在許多農村地區,生育男孩是重體力勞動和傳統生活方式的需要,同時,農村的社會養老保障體制尚不健全,農民有后顧之憂,這是產生男孩偏好的經濟基礎;傳統文化中養兒防老、男尊女卑、只有男孩才能傳宗接代等傳統生育觀念一直延續并影響著人們的生育行為;社會性別不平等的種種現象在現實社會中刺激人們產生"男孩偏好"的情結。而性別比升高最直接的原因,是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等。為了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的勢頭,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等法律法規,并于2003年啟動關愛女孩行動。
中國流動人口數量10年內翻番
全國流動人口數量從1993年的7000萬增加到2003年的1.4億,10年內翻了一番,超過了全國人口總數的10%,約占農村勞動力的30%。
人口流動的基本方向是由農村流向城市,由經濟欠發達地區流向經濟發達地區,由中西部地區流向東部沿海地區。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流動人口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據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結果顯示,省內流動的占65%,跨省流動的占35%。流動人口中年輕人口占絕大多數,其中15歲到35歲人口占全部流動人口的70%以上。
流動人口的日益龐大,將不斷加大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壓力,因此要高度重視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工作,及時有效地提供包括生殖健康在內的多種服務。
本世紀中國人口將先后迎來三大高峰
根據聯合國的預測,21世紀,中國將先后迎來勞動年齡人口、總人口和老齡人口三大高峰。這是記者從國家人口計生委了解到的。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在總人口中,15歲到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所占比例最大,為70.15%。因此勞動年齡人口將最先達到高峰。
另外,據聯合國1998年預測,到21世紀30年代,中國人口總量將達到15億之多,到21世紀40年代也將達到峰值。1月6日,中國人口總量達到13億(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約占世界總人口的21%,相當于亞洲總人口的1/3,比世界上現有的所有發達國家和地區人口總量還多1億。
中國不僅是人口大國,同時還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在不到20年的時間便進入發達國家近百年才出現的人口老齡化狀態,成為老齡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60歲以上人口已占全世界的1/5。據中國老齡協會提供的數據,中國的人口老齡高峰將于2030年左右到來,并持續20余年。到21世紀中葉,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可能超過4億,特別引人注意的還有高齡化問題,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將可能超過1億,是如今的10倍左右。
我國人口發展所面臨的新形勢
1、人口眾多、資源相對潰乏仍然是我國的基本國情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速度高于其他國家,人口增長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GDP年均增長率達8.6%,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2008年全國人均GDP突破了3000美元,如果不實行計劃生育,則只有2200美元。
(2)我國是糧食消費大國:2006年糧食消費量為4.73億噸左右,相當于世界糧食總出口量的兩倍。
(3)資源短缺。我國現有的人均土地、水資源、森林、能源等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4)生態環境惡化。荒漠面積已達到262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已達162萬平方公里;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按年人均3.8噸計算,30年來少生4億人就等于每年少排放了15億噸二氧化碳。
2、人口慣性增長勢頭強勁,低生育水平面臨反彈的現實風險。
3、人口素質總體水平不高,難以適應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的要求。我國出生缺陷發生率4%—6%,15歲以上文盲達8507萬人。
4、勞動年齡人口規模龐大,就業形勢更加嚴峻。15—65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比其它發達國家勞動年齡人口的總和還要多,到2050年,勞動年齡人口仍然超過8億人,就業任務仍然十分繁重。
5、人口老齡化日益加重,社會保障面臨空前壓力。
6、 出生人口性別比居高不下,給社會穩定帶來隱患。2008年性別比為1:1.8。
7、流動人口持續增加,目前我國流動人口已達2億,未來二三十年是我國人口城鎮化速度全面加快、人口遷移規模最大、活躍程度最高的時期,將有3億左右人口從農村進入城鎮,對公共資源配置構成巨大挑戰。
8、貧困人口結構趨于多元,促進社會均衡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
【711世界人口日宣傳活動資料素材】相關文章:
開展“711”世界人口日宣傳活動實施方案03-06
丁橋社區的711世界人口日宣傳活動簡報07-25
711世界人口日宣傳標語條幅口號07-25
2016年711世界人口日活動方案06-29
世界人口日宣傳活動方案07-05
世界人口日活動宣傳口號大全07-11
街道世界人口日宣傳活動方案05-25
“7.11”世界人口日宣傳活動方案07-12
世界人口日活動的宣傳標語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