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3月12日植樹節是為了紀念誰
3月21日是我國的植樹節,這天正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確定這一天為植樹節,一是從植樹季節考慮,二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下面跟著小編來看看3月12日植樹節是為了紀念誰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3月12日植樹節的由來及意義
3月12日是我國自己的植樹節日,同時這一天也是孫中山逝世紀念日。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在他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就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規定將每年的"清明節"定為植樹節。
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利于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為了保護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設立了植樹節。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并積極投身植樹造林活動,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將會得到不斷的改善。
中國古代在清明節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中國歷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的人于1400多年前從陜西首創的。韋孝寬(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時期的一位名將,京兆杜陵(今西安市東南)人。據《資治通鑒》所載,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2年),韋孝寬因軍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來,官道上每隔一華里便在路邊設置一個土臺,作為標記,用以計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現在的里程碑。韋孝寬上任后,發現土臺的缺點很多。經風吹日曬,特別是雨水沖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經常進行維修,不但增加了國家的開支,也使百姓遭受勞役之苦,既費時費力又不方便。韋孝寬經過調查了解之后,毅然下令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上設置土臺的地方一律改種一棵槐樹,用以取代土臺。這樣一來不僅不失其標記和計程作用,還能為往來行人遮風擋雨,并且不需要修補。韋孝寬的這一作法,無疑是造福桑梓,減輕家鄉百姓負擔、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陜西作為歷史上最早在官道上植樹的地方,曾經是全國道路綠化的表率,而韋孝寬最早栽種的槐樹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特別是陜西人對這種槐樹更是情有獨鐘,十分喜愛并且廣為種植,現在這種槐樹已經作為西安市的象征,被確定為市樹。
而近代植樹節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大風一起,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當時州農業局通過決議采納了這一提議,并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這一決定做出后,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后的16年間,又先后植樹6億棵,終于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并放假一天。
近代最早設立植樹節的是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爾頓在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植樹節的建議。該州采納了莫爾頓的建議,把4月10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并于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在美國,植樹節是一個州定節日,沒有全國統一規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例如,羅德艾蘭州規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為植樹節,并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日期。每當植樹節到來,以學生為主的社會各界群眾組成浩浩蕩蕩的植樹大軍,投入植樹活動。
據統計,美國有1/3的地區為森林樹木所覆蓋,這個成果同植樹節是分不開的。
生態價值
植樹節是為了保護倡導人民種植樹木,鼓勵人民愛護樹木,提醒人民重視樹木。樹木對于人類的生存,對于地球的生態環境,都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印度加爾各答農業大學德斯教授對一棵樹的生態價值進行了計算:
一棵50年樹齡的樹,累計計算,產生氧氣的價值約31,200美元。
吸收有害氣體、防止大氣污染價值約62,500美元。
增加土壤肥力價值約31,200美元。
涵養水源價值37,500美元。
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繁衍場所價值31,250美元。
產生蛋白質價值2,500美元。
總計創值約196,000美元。
發展歷程
古代植樹活動
中國古代沒有由國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規定植樹節日,但是中國人從古到今歷來重視植樹造林!抖Y記》有言:“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早在公元前五帝時代,舜便設立了九官之一的“虞官”,處理全國的林業事務。
清明節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植樹時間。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清明植樹的習俗。
古代的統治者曾多次下達植樹的命令。秦始皇統一中國后,便下令在道旁植樹作蔭蔽之用。公元605 年,隋煬帝下令開河挖渠,詔令民間種植柳樹,每種活一棵,就賞細絹一匹。宋太祖則根據植樹多少把百姓分成五等,并下令凡是墾荒植桑棗者,不繳田租;對率領百姓植樹有功的官吏,可晉升一級。元朝建立后,元世祖頒布《農桑之制》十四條,規定每名男子每年要種桑、棗二十株,或根據土地情況栽種榆、柳等代替。同時嚴飭各級官吏督促實施,如失職或審報不實,按律治罪。
明清時代,植樹規模有更大發展。明太祖朱元璋在推行一系列振興社會經濟文化措施中,就有植樹造林一項。“凡農民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木棉半畝,十畝以上者倍之”,對利用空地植樹的實行免稅,而對不完成植樹任務者懲罰,對砍伐樹木者治罪。清朝前期,也要求地方官員勸諭百姓植樹,禁止非時采伐和牛羊踐踏及盜竊之害。鴉片戰爭后,一批有識之士提倡維新,光緒皇帝曾詔諭發展農林事業,興辦農林教育。
因此看來中國古代就有很良好的植樹造林傳統。
民國植樹式
中國的植樹節最初確定于4月5日清明節,孫中山先生逝世后改為3月12日。最初是由林學家凌道揚等創議中國設植樹節的。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1894年,他在《上李鴻章書》中就強調“急興農學,講究樹藝”。1915年,在孫中山的倡議下,農商部呈準大總統,以每年清明節(每年4月5日前后)為植樹節,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指定地點、選擇樹種舉行植樹節典禮,并從事植樹活動。該決議于同年7月21日獲批準,正式在全國范圍內執行。自此,中國正式有了自己的植樹節日。
1928年4月7日,民國政府通令全國:“嗣后舊歷清明植樹節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1929年2月,農礦部為遵照孫中山先生遺訓,積極提倡造林,于1930年2月呈準行政院,規定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間為“造林運動宣傳周”,并于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北方地區則出于三月初旬寒氣未消,不適于栽樹的緣故,將造林宣傳運動周延至清明節左右。而后,行政院院會通過了《植樹節舉行造林運動辦法》,通令全國實施。
新中國植樹節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逐漸加深了對植樹造林重要性的理解。1979年2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林業總局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中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于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中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征孫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愿將在新中國實現并且要實現得更好。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決議指出,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決議號召全國各族人民“人人動手,每年植樹,愚公移山,堅持不懈”。1982年的植樹節,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鄧小平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種下了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
植樹節的故事
眾所周知,每年公歷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起初,植樹節是個農歷節。辛亥革命后,孫中山先生重視植樹,把每年的清明節定為植樹節。新中國成立后,為了紀念這位革命先行者,就將孫中山逝世的公歷日期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植樹造林的光榮傳統。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做過許多地方官,每到一處他都要栽花種樹,這在他的詩中也有反映:“手栽兩松樹,聊以當嘉賓”;“白頭種松桂,早晚見成林”。蘇軾任杭州刺史時,修浚西湖,并在湖堤上種樹,因而留下了“蘇堤春曉”這一著名景觀。柳宗元貶官柳州,但仍不忘種樹:“柳州刺史,種柳柳江邊”;“手植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清末左宗棠率部新疆平叛,沿途大種柳樹,被稱作“左公柳”。他的幕僚楊昌俊以詩歌頌:“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在我國,幾乎所有的名勝古跡,都有先人們為我們留下的綠蔭。在黃帝陵,傳說是黃帝親手栽種的柏樹(稱“黃帝手植柏”),郁郁蔥蔥,令人頓生思古之幽情;古城曲阜有孔子的“先師手植柏”。泰山岱廟也有“漢武帝手植柏”。這些千年古樹現如今都成了重點保護文物!爸型淅祥喨硕唷,炎黃子孫樹下瞻仰時,自然會生出“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崇敬之情。
古人不僅重視植樹,也十分重視保護林木。早在夏禹時代,我國就有了有關保護林木的行政法規!兑葜軙酚涊d:“禹之禁,春三月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贝呵飸饑鴷r期,管仲治理齊國時曾說:“為人君而不能保守其山林菹澤草萊,不可以為天下王……”宋太祖趙匡胤規定:“民伐桑棗為薪者罪之!鼻宄赫^位時,就要求嚴格保護山林:“嚴禁非時之斧斤,牛羊之踐踏,歹徒之竊盜!
近代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也十分熱愛樹木,他在帶兵打仗時規定:駐防官兵要在駐地植樹造林,即使行軍打仗時,也不許踐踏林木。他屯兵徐州時,為了嚴明紀律,特意寫了一首護林詩:“老馮駐徐州,大樹綠油油。誰砍我的樹,我砍誰的頭!
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有關保護林木的故事。傳說西湖凈慈寺有一古松,某新任太守為修造衙門,下令征伐。方丈無計可施,幸虧有一個濟顛和尚寫了一首詩,派人送給了太守。詩云:“庭松百尺接天高,久與山僧作故交。本謂枝柯千載茂,誰知刀斧一齊拋。庭前不見龍蛇影,宅畔無聞風雨號。最苦早間飛去鶴,晚回不見舊時巢。”太守見詩,權衡利害,終于收回成命。
植樹造林的好處
1、保持水土
樹木有像樹冠那樣龐大的根系,能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樹根不斷地吸收蓄存。據統計,一畝樹林比無林地區多蓄水20噸左右。
2、抵擋風沙
植樹造林能防風固沙。要抵御風沙的襲擊,必須造防護林,以減弱風的力量。風一旦遇上防護林,速度要減弱70% ~80%。
3、經濟建設
植樹造林能為人類提供許多有用的東西。不少水果、藥材都是林產品;茶葉、橡膠、新碳等都是樹木的貢獻。
4、清除空氣污染
據統計,一畝樹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塵2萬~6萬千克,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釋放出48千克氧氣;一個月可以吸收有毒氣體二氧化硫4千克。
5、自動的調溫器
夏日樹蔭下氣溫度比空地上低10℃左右,冬季又高2-3℃。
6、天然除塵器
樹葉上長著許多細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煙塵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還有病菌、 病毒等有害物質,還可以大量減少和降低空氣中的塵埃,一公頃草坪每年可吸收煙塵30噸以上。
7、氧氣制造廠
樹葉在陽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體所需的氧氣。
節日主題
為了激發人們植樹造林的熱情,讓民眾的造林運動更有系統性、針對性,自2009年起,每年全國綠化委員會均為當年的中國植樹節制定一個節日主題。
歷年的節日主題如下:
2018年:履行植樹義務 共建美麗中國
2017年:“氣候、人類、社會”
2016年:許美好愿望、獻綠色愛心。
2015年:美化環境,清新空氣
2014年:擁抱春天,播種綠色
2013年:深入開展造林綠化,鼎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2012年: 植綠護綠共創省示范文明城市
2011年:追求綠色時尚,走向綠色文明
2010年:與大樹在一起
2009年: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
2008年:讓我們進一步的去種植物吧。
節日徽標
中國植樹節是以促進國土綠化,保護人類生態環境而設立的節日。與其它慶祝性質的節日不同,植樹節需要各機關、單位高效地組織進行相關活動,方能更好地達到植樹節設立的初衷。1984年2月,全國綠化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現行的中國植樹節標志,以提高中國植樹節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方便民眾有組織地參與綠化活動。
節徽圖案中的樹,示意我國公民人人植樹3至5棵,人人動手,綠化祖國大地。鐫刻的“中國植樹節”和“3.12”字樣,既讓人們牢記植樹節的日子,又寓含中國人民年年植樹,造福人類的堅忍不拔決心。三棵闊葉樹和兩棵針葉樹會意為“森林”。圍繞著森林的外圈,代表以森林為主體的自然生態體系的良性循環。
植樹節標語
1、珍愛綠色,珍愛我們共有的家園。
2、造林就是造錢造林就是造水造林就是造富。
3、告別城市的喧囂,投入綠色的懷抱。
4、栽樹忙一天,利益得百年。
5、植樹造林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6、干榆濕柳水白楊,桃杏栽在山坡上。
7、窮山惡水,青山綠水。
8、植樹節,人人來參與,添一片綠色,建美麗家園!
9、生命在于綠色,希望在于綠色。
10、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一項基本國策。
11、讓地球變得更年輕。
12、若要地增產,山山撐綠傘。
13、人人義務植樹年年綠化祖國。
14、大力植樹造林,禁止濫砍濫伐。
15、強化科教興林,堅持依法治林。
16、植樹造林,綠化神州大地;栽花種草,點綴錦繡江山。
17、眼前富,挑糞土;長遠富,多栽樹。
18、山腳板栗河邊柳,荒崗灘上植烏柏。
19、加快造林綠化,促進生態平衡。
20、加快造林綠化改善生態條件。
21、無災人養樹,有災樹養人。
22、大力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
23、植樹造林,造福后代。
24、水是生命之源,樹是水的衛士。
25、要想富,多栽樹。
26、要得聚寶盆,荒山變綠林。
27、你栽一棵樹,我栽一棵樹,我們共同為地球添綠。
28、山上沒有樹,莊稼保不住。
29、人人義務植樹,年年綠化祖國。
30、多一片綠葉,多一份溫馨。
31、植樹造林,綠化祖國!
32、愛我邯鄲,維護優良生態環境。
33、植樹造林,創造新天地;移風易俗,改變舊乾坤。
34、綠化環境,美化人生。
35、植樹造林要適宜,季節土壤要調劑。
36、造林即造福,栽樹即栽富。
37、澇梨旱棗水栗子,不澇不干宜柿個
38、高山松村核桃溝,溪河兩岸栽楊柳。
39、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強林業生態建設。
40、愛家鄉,愛祖國,常照一顆心。
41、條兒要青,根兒要新。
42、水土流失沙漠化,植樹造林防風沙。
43、我為校園添把綠
44、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因為我們都是地球的孩子。
45、種下柳樹,寄托相思。
46、愛護樹木,從你我做起!
47、以綠化促美化,以綠化促文明,以綠化促致富。
48、校園綠意盎然,鮮花處處笑靨如春。
49、植樹吧,讓小鳥有家園。
50、青色的希望,青色的未來。
51、大力植樹種花草,建設美好新榆林。
52、我們一起種樹,綠蔭普照人間。
53、你我同行,愛護千萬樹。
54、多一份牽掛,多一份牽掛,從我做起,牽掛一棵樹的本性。
55、春波碧草花吐蕊,藍天白云柳青翠。
56、愛無限,綠無邊,花初開,春意來。
57、移步異景皆是綠,人與自然若比鄰。
58、為你栽下幸福樹,快活林中心歡暢。
59、大自然的改造,每年林茂峰。
60、植樹栽花又種草,既美市容又環保。
【3月12日植樹節是為了紀念誰】相關文章: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06-27
5.12護士節是為了紀念誰05-13
臘八節是為了紀念誰的五大傳說01-18
臘八節是為了紀念哪位英雄01-19
中元節是紀念誰的節日11-16
元旦節的由來是紀念誰04-02
工作,是為了更好地跳槽03-23
考駕照的目的是為了什么06-25
紀念的說說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