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白露的由來和習俗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秋季第3個節氣,干支歷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白露的由來和習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白露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干支歷申月的結束以及酉月的起始。露是由于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實際上是表征天氣已經轉涼。這時,人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
白露日期
白露節氣是幾月幾日: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更是干支歷申月的結束以及酉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歷每年9月7日到9日,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
白露的由來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后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睋对铝钇呤蚣狻穼Α鞍茁丁钡脑忈尅八翝駳饽鵀槁叮飳俳穑鹕,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古人在《孝緯經》中也云:“處暑后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其實,氣象學表明:節氣至此,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白露習俗
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的意思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了。
在浙江溫州等地也有過白露風俗習慣。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于此日采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后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這“十樣白”是10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白露時節還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在祭禹王的同時,還祭土地神、花神、蠶花姑娘、門神、宅神、姜太公等;顒悠陂g,《打漁殺家》是必演的一臺戲,它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一種祈盼和向往。
除以上民俗活動外,在我國其他一些地區還有吃番薯、飲白露茶、喝白露酒等趣味習俗。
白露的傳說
禹王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將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的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在祭禹王的同時,還祭土地神、花神、蠶花姑娘、門神、宅神、姜太公等;顒悠陂g,《打漁殺家》是必演的一臺戲,它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祈盼和向往。
白露祝福短信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念我所念,在水一方;秋風乍起,亂了薄裳;早晚防寒,別來無恙;莫學候鳥,遷徙奔忙;悲秋不值,物我兩忘;問候祝你,幸福滿倉!
白露天漸涼,適時添衣裳;秋燥上心頭,快樂莫憂愁;秋干人勿躁,補水很重要;秋景初見好,出游正當好;秋日多起早,鍛煉身體好。轉眼白露又來到,祝你健康心情好!
白露時分桂飄香,天高云淡景致棒,情濃關懷繞心房,問候隨時到身旁,多吃秋梨養護肺,要想強壯動動腿,早晚加衣別臭美,夜里蓋好肚皮睡。愿快樂安康!
白露隨秋風悄悄來,思念伴秋花朵朵放,關懷跟秋水輕輕蕩,問候追秋月閃閃光,蚊子懼秋意跑跑光,提醒你秋涼加加衣,約你賞秋景散散心。愿你快樂常在!
白露為霜天轉涼,秋風瑟瑟落葉黃,一行大雁南飛去,秋月如水分外光。層林盡染天邊赤,楓葉紅透峰疊嶂,衣襟沾水知寒意,蚊蟲匿影秋蟬藏。
葉落知秋,溫暖如酒。時間輕流,情意不丟。今日白露,心有思慕。真心祝愿,你心燦爛。開心勿愁,快樂無憂。愛情醇厚,名利雙收。
露從今夜白,惦念意切切。水天共一色,微光潤紅葉。絲絲縷縷意,秋風吹不歇。問候暖人心,消融塞外雪。關愛催你笑,羞煞天邊月。白露時節,保重身體!
白露駕到,養生有道。秋色美妙,心情歡笑。潤肺養胃,愁思敗北。健脾補肝,疾病下班。防燥養陰,快樂生津。養精蓄銳,健康相隨。
白露將至,愿你將快樂暴露,讓愁煩跑路;將健康展露,讓傷病無藏處;將成功表露,讓失敗退步;將幸福公布,讓生活甜蜜度。祝:白露快樂!
露凝霜,天轉涼,歲月好匆忙;山水隔,心掛牽,友情歷久堅;勤努力,流血汗,耕耘成夢想。白露將至,秋意綿綿,祝福朋友,安康吉祥。
天文歷法
白露是干支歷酉月的起始,廿四節氣與十二月建是干支歷的基本內容。上古時代以北斗七星的運轉計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謂之“斗建”(又稱月建)。如《淮南子·天文訓中》收錄:“帝張四維,運之以斗,月徙一辰,復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歲而匝,終而復始”。這里的“斗”指的就是北斗七星的斗柄。斗柄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攝提)!笆陆ā笔且罁岸墓潥狻倍鴣淼墓潥庠拢笆陆ā钡膭澐质且怨澚顬闇,即以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別作為寅(攝提格)月、卯(單閼)月、辰(執徐)月、巳(大荒落)月、午(敦牂)月、未(協洽)月、申(涒灘)月、酉(作噩)月、戌(閹茂)月、亥(大淵獻)月、子(困敦)月、丑(赤奮若)月之始。
白露是干支歷申月的結束以及酉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歷每年9月7日到9日,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
氣象變化
進入白露節氣后,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云,地面輻射散熱快,因此溫度下降也逐漸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一說。
白露后,晝夜溫差漸漸拉大,白天中午氣溫雖較高,但早晨與夜間已有絲絲的涼意。按近代學者張寶堃提出的“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的標準,候平均溫度在10-22℃期間為春季或秋季,按此標準,從白露節氣開始,各地陸續開始進入到秋天。這時,中國各地晝夜溫差可達8℃—16℃,所以白露是一年中溫差較大的節氣。
物候現象
綜述
白露節氣,暑氣漸消,秋高氣爽,丹桂飄香,鴻雁和燕子等候鳥開始南飛避寒,各種鳥類開始貯存過冬的食物。
“鴻雁來,玄鳥歸!卑茁吨螅瑢夂蜃顬槊舾械暮蝤B集體遷徙。鴻雁開始從北方飛到南方,而南方的玄鳥也飛歸北方,各類鳥兒都開始儲食御冬。民諺有云:“白露秋風夜,雁南飛一行”,“立秋知了催人眠,處暑葵花笑開顏,白露燕歸又來雁,秋分丹桂香滿園”。因此,像大雁這樣的候鳥被視為秋到的象征。
白露三候
一候鴻雁來。鴻為大,雁為小,是不同的兩種。鴻雁二月北飛,八月南飛。
二候玄鳥歸。玄鳥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來,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鳥,南飛帶來生機。如今北飛為歸,紅花半落燕歸去,秋風蕭瑟,要白露滿山葉飛墜了!对铝钇呤蚣狻罚骸靶B解見春分(春分初候,玄鳥至;燕來也),此時自北而往南遷也,燕乃南方之鳥,故曰歸!
三候群鳥養羞。這個“羞”同“饈”,是美食!靶洳啬臼a,丹鳥還養羞”,養羞是指諸鳥感知到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備冬,如藏珍饌!兑葜軙r訓》:“白露之日鴻雁來,又五日玄鳥歸,又五日羣鳥養羞!
【白露的由來和習俗】相關文章:
中元節的習俗和由來08-30
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09-09
關于國慶節的習俗和由來09-23
圣誕節的由來和習俗作文12-25
中秋打糍粑的由來習俗和做法09-22
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簡介09-08
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的介紹09-15
關于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09-01
元旦節的由來和習俗01-11
中國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