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街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三月街亦稱“觀音市”、“觀音街”;“祭觀音街”,白族傳統盛大節日,也是白族傳統的民間物資交流和文娛活動的盛會。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
2015三月街是哪一天
三月街每年夏歷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后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明清時期,四川、西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貿易。它不僅是個交換場所,還是表演各種舞蹈和賽馬、競技的園地。
三月街的由來
相傳南詔細奴羅時,觀音于三月十五日到大理傳經,因此每年屆時,善男信女們便搭棚禮拜誦經并祭之。三月街成了講經說佛的廟會。由于大理地處交通要道,古代云南信佛者甚眾,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廟會逐漸演變成了滇西地方貿易集市和節日。大理乾隆舉人師范有詩:“烏綾帕子鳳頭鞋,結隊相攜趕月街。觀音石畔燒香去,元祖碑前買貨來。”這就是三月街的生動描寫。傳統三月街是物資交易以騾馬、山貨、藥材、茶葉為大宗。白族要對歌跳舞,彝、白、回、藏各族還要賽馬歡歌。
三月街的傳說
三月街有一些奇妙的傳說。據說很久以前,有一個暴君每天吃一對人的眼球,給當地白族人帶來深重的災難。當時有個充滿神奇威力的勇士,為了給白族人民除魔滅害,在三月的一天巧施妙計,把暴君騙到蒼山的中和峰麓,喚來神狗消滅了他。為了紀念這個勇士和白族人民得救的大好日子,人們便每年在農歷三月十五至二十日,聚集在蒼山腳下,歡歌樂舞。年復一年,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三月街”。
人們更喜歡的是另一個傳說:洱海邊有一個打魚的小伙子,妻子是龍王的'三公主。有年農歷三月十五日晚,月亮特別皎潔。三公主抬頭望月,想起那是嫦娥在月宮舉辦一年一度的月街。她就叫來了一條龍,夫妻雙雙騎著去趕月街。月亮上的街市貨物繁多,看得人心花怒放,可所有的貨物只能參觀不能買。空手而歸的夫婦倆在回家的路上商量定了一個主意:也要在蒼山腳下舉辦一個月街,而且要讓大家想買什么就能買到什么。于是,他們就來到蒼山中和峰東麓的緩坡上,種了一棵大青樹,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起在樹下做買賣七天。于是,有了這樣的一個熱鬧的集市,而人們習慣將這個節慶稱為“月街”。
相關記載
現存最早記載三月街貿易集市的文獻是400多年前明代李元陽編纂的《云南通志》。這部書的《地理志.大理府.風俗》一節中載:觀音市,三月十五日在蒼山下貿易各省之貨。自唐永徽年間到今,朝代累更,此市不變。知是觀音入大理,后人至日燒香,四方聞風,各以貨來。《大理縣志稿》載:“盛時百貨生意頗大,四方商賈如蜀、贛、粵、浙、桂、秦、緬等地,及本省州縣之云集者諸大宗生理交易之,至少者值亦數萬。”
一說在南沼細奴邏時(公元649年一902年),觀音于夏歷三月十五日在今三月街的所在地傳授佛經。成書于明代的《白國因由》載:“善男信女朔望會集,于三月十五日在榆城(即大理城)西搭篷禮拜方廣經……年年三月十五日皆以蔬菜祭之,名曰觀音處,后人于此交易,傳為觀音街,即今三月街也。”又說古代白族婦女隨丈夫到天宮趕“月亮會”回來后,仿照舉辦起三月街。關于三月銜的情景,明清時期的典籍中多有記載。明李元陽的《云南通志》載‘“三月三日至十五日,在蒼山腳下貿易各省市之貸,自唐永徽間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變。”楊瓊《滇中瑣記》曰:“大理三月街,古稱為觀音市,在西門點蒼山下,…。按此市實昉于唐永徽年間。”明末地理學家徐弘祖《徐霞客游記》記述了當時三月街的盛況:“十三省物無不至,滇中諸彝物亦無不至”,“俱結棚為市,環錯紛紜。其北為馬場,千騎交集,數人騎而馳于外,更隊以覘高下焉。時男女雜沓,交臂不辨,乃通行場市。”《大理縣志稿》亦載:“盛時百貨生易頗大,四方商賈如蜀、贛、粵、漸、湘、桂、秦、黔、藏、緬等地,及本省各州縣云集者殆十萬計,馬騾、藥材、茶市、絲棉、毛料、木植、磁、銅、錫器諸大宗生理交易之,至少者亦值數萬。”
http://www.shddsc.com/【三月街是哪個民族的節日?】相關文章:
會街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07-29
農歷三月三是哪個民族的節日?02-28
2017三月三歌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02-21
古爾邦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05-31
大理三月街民族節簡介06-09
花山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02-06
蘆笙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06-17
龍船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06-03
馬奶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