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荔枝狗肉節的意義
玉林荔枝狗肉節的意義
節日氣氛
據本人所知,玉林人夏至吃荔枝狗肉,是近十年來興起的一件事,但民間早已有所傳,玉林的方志有無這樣的記載,本人無法查證,但聽民間流傳,此事古已有之。是一傳統文化,但古時這樣的風俗,應該說不會象現在這樣瘋狂。理由很簡單,以前的經濟并不這么發達,物質沒有如此之豐富,近年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發達,物質極度的豐富,于是興起之。在玉林,也就在近年來。街上的荔枝擺設攤點,皆從晚上6點鐘開始,全城沸騰,全是燈火通明,男男女女,一起酒令劃拳,酒香肉氣,這種場面一直到晚上10點。于是便是滿地的荔枝殼,紅通通的,象地毯一樣鋪滿整個城市。
它象春節和中秋,多是親人相聚,夏至這天多是朋友和酒友的聚會,大街小巷,通街是吃飲人們的猜馬劃拳聲,當真是熱鬧非凡,全城沉浸在一片酒香肉氣中。具不完全統計,這天有15萬的玉林人喝醉!而最近這幾年,這個風氣已經刮到了周邊的縣市,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趨勢。
飲食意義
玉林的飲食文化,古來有之,是粵菜的一個重要分支。玉林飲食文化成風,注重菜式的味道與營養,同時也很注重傳統下的創新。正因如此,荔枝狗肉也是一種傳統下的創新,狗肉,有利用傳統的悶,煲等方法,也有白切等創新手法。而荔枝的吃法,有生吃,也可以拿烈酒來泡,拿荔枝和跟狗肉一起吃,有狗肉香濃與味美,又有荔枝的甜口新鮮,“聞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墻 ”,“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等等文化,足以說明狗肉本來就是一道很誘人的'菜肴,有其無法阻檔的飲食誘惑力。嶺南荔枝,是嶺南名果,也是玉林的一物色水果,“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等絕句,也說明了嶺南荔枝是果中之王之,有著不可以代替的位置,狗肉跟荔枝,一生一熟,本來就不是一道菜,而加在一起,又是如此之絕配,一肉一素,一熱一涼,兩者都是王中王,在飲食上的意義來說,不單是一個簡單的相加,更是一個完美的絕配。
現實意義
國人從來不欠缺節日,欠缺的是一種浪漫的節日情懷。從清明節、端午節、到7月14,到中秋節,以及重陽節,無一不是以紀念懷舊為主,很少有以現實生活為主的節日,相比于外國的情人節、感恩節、圣誕節等都是以現實為主,不具有中國式那種凝重的任務式、紀念式、負重式的節日,只有象“荔枝枝狗肉節”這樣的以一種飲食為主,不攙雜太多的的禮儀禮節,形式方法,使之更象一種節日氣氛,節日本來就需要體驗,放松。本人認為,“民以食為天”,以飲食為節日,具有非常中國式的本土浪漫情懷。 市政府應成立玉林“荔枝狗肉節”(或“夏至節”)
更有意義的是,在這樣的節日中,可以探親訪友,可以交新知,訪故友,對于情感交流無疑又是一個很好的形式。
現實中,不管政府是否提倡,這一節日,已經成為玉林本土的一種文化,而對于這樣一種文化,做為政府,應該提倡而支持,本土文化的形成,不是一件很容易達成的事,文化的積累,需要沉積多久的歷史,要改變多少人的習慣,才可以形成一種優良的文化。
食用狗肉是中國的傳統和現實,在很多著名古書及名人名記均有記載,如《本草綱目》等等。在動物保護領域,應當反對動物受到虐待,提倡合理文明利用,從而維持人與自然的和諧。
否則動物權益保護組織“愛此薄彼”的做法,將不利于引導人類認識保護動物。反而加大不同地區或不同民族的個人愛好沖突。出現以下畸形的情況:喜歡狗,就抵制吃狗肉;喜歡牛,抵制吃牛肉;喜歡豬,就抵制吃豬肉;喜歡什么,就抵制別人吃什么。最終會造成更多個人私欲強加別人思想的軟暴力行為,導致民族混亂。
動物權益保護組織,應該遵守各國各地區的法律,風俗、歷史傳統以及民族信仰的前提下,宣導“動物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的主張,不要盲目抵制吃哪種動物,不該吃哪種動物,避免強加觀點給他人,而縱然個人私欲行為。
http://www.shddsc.com/【玉林荔枝狗肉節的意義】相關文章:
玉林荔枝狗肉節的由來06-27
2017玉林狗肉節是幾月幾號06-22
2015玉林狗肉節是幾月幾日?06-27
2015玉林狗肉節是什么時候?06-28
2015國內愛狗人士抵制玉林狗肉節06-28
廣西玉林端午節的風俗03-06
吃狗肉的禁忌06-04
狗肉的做法介紹01-20
紅燒狗肉的做法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