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有什么習俗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寒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寒有什么習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我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始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意思是說到大寒節氣便可以孵小雞了;鷹隼之類的征鳥,正處于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于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御嚴寒;在一年的最后5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結實、最厚。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征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然而從近代氣象觀測記錄來看,在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
昨天上午,市氣象臺發布天氣預報:從昨天夜里開始,有一股冷空氣光臨我市,風力增強,對于城市的霧霾能起到一定清除作用,但是由于沒有降雨,所以對污染程度的改善是非常有限的。受到這股冷空氣的影響,今天起氣溫將有所下降。根據預報顯示,今天的最高溫度累計下降3℃左右,回落到10℃以下。此次冷空氣影響過程的最低氣溫預計出現在周二,最低溫度僅-3℃,有冰凍。
周三氣溫開始回升,未來幾天,我市基本無雨雪,氣溫較常年偏高。天氣保持靜穩狀態,霧霾天氣還會不依不饒地出現,提醒大家盡量減少外出,外出的話要注意做好防護。最近也是流感高發的季節,大家要注意保暖,積極抵御各類呼吸道疾病的侵襲。
目前正值春運期,霧霾天氣對行車有很大影響,如果是自駕回家過年,條件許可的話,建議中午到下午能見度相對好的時段出發。
今天,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冬至陽氣初生后,經小寒到大寒,陽氣逐漸強大,由下而上,試圖破土而出,迫使壓在陽氣上的寒氣,使出全部能量抵制。因此地表也達到一年最冷時,此時陰寒密布地面,悲風鳴樹,寒野蒼茫,寒氣刺骨,才是大寒。
大寒氣節有三候。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看看身邊的這三種花,有沒有盛開?
各地習俗
小寒之后過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此時天氣雖然寒冷,但因為已近春天,所以不會像大雪到冬至期間那樣酷寒。這時節,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因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其間還有一個對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臘八,即陰歷十二月初八。在這一天,人們用五谷雜糧加上花生、栗子、紅棗、蓮子等熬成一鍋香甜美味的臘八粥,是人們過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尾牙祭
按我國的風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到大寒節,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布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時甚至連我國最大的節慶春節也處于這一節氣中。大寒節氣中充滿了喜悅與歡樂的氣氛,是一個歡快輕松的節氣。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所謂二月二為頭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農歷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樣有春餅(南方叫潤餅)吃,這一天買賣人要設宴,白斬雞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據說雞頭朝誰,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誰。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將雞頭朝向自己,以使員工們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過個安穩年。
飲食變化
大寒節氣,時常與歲末時間相重合,2009年春節就包含在大寒節氣里。因此這樣的大寒節氣里,除干農活順應節氣外,還要為過年奔波――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布新,準備年貨,腌制各種臘腸、臘肉,或煎炸烹制雞鴨魚肉等各種年肴。同時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此外,舊時大寒時節的街上還常有人們爭相購買芝麻秸的影子。因為“芝麻開花節節高”,除夕夜,人們將芝麻秸灑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求得新年節好口彩。這也使得大寒驅兇迎祥的節日意味更加濃厚。
又因為大寒與立春相交接,講究的人家在飲食上也順應季節的變化。大寒進補的食物量逐漸減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以適應春天萬物的升發。廣東佛山民間有大寒節瓦鍋蒸煮糯米飯的習俗,糯米味甘,性溫,食之具有御寒滋補功效。安徽安慶有大寒炸春卷的做法。
八寶飯
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蓮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圓肉20克、大棗50克。將赤小豆、薏米、蓮子用清水洗凈,浸泡2小時,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適量食用。有健脾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適用于身體虛弱、倦怠乏力等氣血兩虛的人群。
芪杞燉子雞
童子雞1只(約500克)、黃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術10克,調料適量。將童子雞洗凈,切為小塊,加入諸補益中藥和蔥姜蒜鹽酒等調料,用文火慢燉1小時,食肉喝湯。有補中益氣、滋陰助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作用,適用于體質虛弱、易患風寒感冒者。
發散風寒湯
雞蛋1個、香菜10克、蔥白5克、生姜5克,鹽味精等調料適量。雞蛋攪拌均勻,香菜、蔥白、生姜洗凈后切為碎末。將清水在鍋中燒開,加入少許水淀粉,使水略稠后,將攪拌好的雞蛋慢慢倒入,使之成片狀。再加入香菜、蔥姜及鹽味精等調料,出鍋前加入香油少許。有祛風散寒、發汗解表的作用,適用于輕度感冒初期。
大寒的習俗有哪些
大寒要吃年糕,是老北京所流傳下來的傳統飲食習俗,制作年糕的主要材料是糯米,因為其含糖量高,所以吃年糕能讓人通體舒暢、暖和,而且年糕還有“步步高升”的含義,因此人們就有了大寒吃年糕的習俗。
大寒要吃八寶飯,其原理和年糕類似,都是由糯米制成,且八寶飯還有養胃、滋補、御寒等作用,所以人們格外喜歡在大寒時節制作八寶飯來招待賓客。
大寒要喝雞湯,這樣的飲食習俗一般是南京人比較推崇,因為南京當地的習俗就是吃雞,不管是什么節日,必會煮上一只老母雞,然后將其燉成美味滋補的雞湯。
大寒要吃糯米飯,這個習俗的原因已經不用再讓小編說明,因為糯米就是大寒時節最主要的食物材料,用糯米制成的食物食用之后會讓人通身暖和,有利于趕走寒冷,再加上糯米飯香甜好吃,所以更受大家的歡迎了。
大寒是最冷的時候嗎
原來,在上一個節氣——冬至的時候,地面得到的太陽熱量雖然說是很少的,但土壤深層還有一些熱量可以向上散發,所以并不是全年最冷的時候。到了小寒的時候,土壤深層的熱量散失到了最低點,盡管白天稍微變長,太陽的光、熱稍微會有增加,但實際上,這是熱量最“入不敷出”的時期,于是便成為全年最冷的時節。
既然小寒更冷,古人為什么要在小寒后又加一個大寒,而不是倒過來排列呢?這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特別講究“物極必反”,認為寒暑交替的“天道”是寒冷之后迅速回暖,如果先大寒后小寒,從字面上就找不到最冷后“回暖”的感覺了,所以把大寒放后面,大寒后迅速回歸立春,才符合中國人的思維習慣。
跟據介紹,一個地方氣溫的高低,和太陽光的直射、斜射有關。太陽斜射最厲害的一天是冬至,冬至前后雖然光線斜射最厲害,但地表層還有自夏季以來積蓄的熱量作“后備軍”。小寒期間,需得到和放出的熱量是趨于相等的,也就是地表層貯存熱量最少。
所以,小寒節氣天氣最冷。這類似于一天中最高溫度不是出現在中午,而是在下午2時左右的時候,小寒過后,溫度逐漸增加,所以大寒的平均溫度反而比小寒稍高一些。
在我國部分的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數地方,全年最低汽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段。
大寒一過,新一年的節氣就又輪回來了,正所謂冬去春來。大寒雖然是比較寒冷的,但因為已近春天,所以不會像大雪到冬至期間那樣酷寒。這時節,人們就會開始忙著除舊飾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和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
大寒節氣養生重點
1、保護頭頸部
“頭為諸陽之會”,人體的6條陽經均在頭面部進行交接匯聚,是整個人陽氣最旺盛的地方。
頸椎是人體的“要塞”,頸部充滿血管,有很多重要的穴位。頭頸部位接近心臟,皮膚較薄,血管較粗,均是人體散熱、消耗能量最大的地方,最先受到風寒邪氣的侵襲。
冬季出門可戴帽子、戴圍巾并穿立領裝,給頭部保暖不僅能擋住寒風,也能防止頭頸部的血管因受寒而收縮,對預防感冒、頭痛、頸椎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幫助。
另外,晚上最好不要洗頭,洗完頭也應立刻用毛巾擦干或用吹風機吹干。
2、保護腰背部
腰部為“帶脈”所行之所,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后腰是腎臟所在。
腎臟是人體先天之本,喜暖怕寒,主宰著人的生長、發育和生殖,是人體重要的健康敏感區。
腰部與背部相連,后背是人體“督脈”循行之處,具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
在天氣好的時候,可經常背對太陽而曬,身體吸收到的陽氣能最快運送到全身,全身都會舒適通達。
若是天氣不好,也可在室內雙手搓腰至發熱,能促進腰背部血液循環,有強壯腰腎的功效。
3、保護腹部
中醫有云“背為陽,腹為陰”,腹部陽氣最少,易讓寒氣入侵,也就容易受涼。
一旦腹部受涼,會引起胃脘不適、腹痛腹瀉等癥狀,尤其是女性易出現痛經、手腳冰涼、月經不調等宮寒癥狀。
此外,肚臍位于腹部,對外部刺激最敏感,是萬萬不能受寒的。如果在室內衣著不多的時候,也可以多穿一件背心保暖。
還可以多按摩腹部來提高人體自身的驅寒能力,或用暖水袋外敷腹部以驅寒、固氣、通陽。
4、防心肌梗塞
氣溫下降尤須護心護腦,寒冬是心肌梗塞的發病高峰。
人體受到寒冷刺激后,血管收縮,血中纖維蛋白原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從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誘發心絞痛,重者發生心肌梗塞。
因此,冬季應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室內的溫度最好控制在18℃至21℃,以防室內外溫差較大,人體難以適應,也容易誘發疾病。
亦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溶栓降脂、擴血管和防治心肌缺血缺氧的藥物。
5、防哮喘
大寒時節氣溫較低,人體肺氣較弱、腎陽漸衰,人體抵抗力較弱,便會讓空氣中的寒氣侵襲呼吸系統,從而刺激哮喘發作。
防治哮喘首要是防寒保暖,重點在背部保暖。
肩背部有一風門穴,位置正對應兩肺葉,對肺的影響非常大,哮喘患者千萬不要讓背部受寒,即使天氣炎熱時也不要穿露背的衣服。
6、防寒痹
寒痹俗稱冷風骨痛,這種骨痛逢寒加劇,遇熱則痛減,是由于受寒令氣血凝滯,受阻不通才會引起疼痛。
面對此癥時應注重溫經散寒,除用熱水袋、電褥等保暖防寒之外,可服風濕骨痛丸。
【大寒有什么習俗】相關文章:
大寒節氣有什么習俗02-05
大寒有什么習俗吃些什么02-03
大寒有什么特別的習俗02-03
大寒飲食習俗吃什么02-02
大寒節氣習俗有哪些02-05
大寒節氣的習俗有哪些12-31
立冬有什么習俗01-20
中秋有什么習俗01-22
秋分有什么習俗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