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端午節的風俗
江西人把端午節、中秋節、春節“一年三節”,是一年內最重要的節日,大家看看下面的江西省端午節的風俗吧!
江西省端午節的風俗
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是江西沿襲千年的習俗,雖然吃粽子各地時興,但江西的粽子有其特點風味。粽子又稱“角黍”,“簡粽”,周圍有棱有角,內裹糯米煮熟食之。江西的粽子以堿水粽為主,其次是紅豆棕,咸肉和油鹽粽,個頭大者每只二兩,小則每只一兩,用菰蘆葉(即南昌俗語粽葉)裹之,花樣不一,風味各一。粽子是中國飲食藝技高超之一斑,但俗傳為紀念屈原將粽子投入江河以祭之。
插艾、灑雄黃水
插艾和灑雄黃水是南昌另一端午習俗,艾又稱艾蒿和家艾,有驅蟲殺菌之功效,雄黃,滅菌藥之一種,夏至日始,蚊蠅相繼滋生,傳染病流行,艾葉和雄黃水,都有驅疫散瘟之消毒作用。《南昌縣志》載:“五月五日托蒲艾,午過收之,以艾煎雄黃水酒灑地避毒,以雄黃涂兒額及兩耳可避蟲。可見,端午插艾和雄黃酒水灑地習俗,南昌久而盛之。
賽龍舟
端午節習俗中最熱鬧的莫過于竟龍舟,賽龍舟與端午節之關系,這又與端午節的另一種傳說有關。相傳,端午節過去是龍的節日,(即一個龍圖騰族舉行圖騰祭祀節日,在這個少數民族看來,龍是保護神和全族的祖先,所以每年五月初五這天要舉行盛大的圖騰祭日,將各種食物投擲江心(后衍為粽子),賽龍舟則由此而來,也有一說賽龍舟系紀念屈原。
掛菖蒲
漢族端午節風俗。流行于全國許多地區。清代已有此俗。這天,人們將菖蒲(或與艾葉扎在一起)掛于門戶,也有將菖蒲與艾葉倚在或插在門帝的。民間用它來驅邪。掛菖蒲、艾蒿這已是南北城鄉的'習俗,在江西、安徽的部分地方端午節這天家家門前懸掛蒜頭,有的掛石榴花。蒜的氣味辛烈,石榴花五月盛開,是“天中五端”之一,以期“趕鬼除菌”。
插蒿草
按照傳統,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的門楣上都要插上艾蒿,據說能避邪驅瘟。艾蒿要用紅布扎起來,有的人家還愿意加上一根桃枝,微風吹來,空氣里清香四溢。
喝雄黃酒
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制的白酒或黃酒,一般在端午節飲用。雄黃酒需在太陽下曬,有的從五月初一曬到初五。作為一種中藥藥材,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于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但中醫專家和民俗專家認為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應該擯棄,因為雄黃酒里含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
【江西省端午節的風俗】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風俗15篇12-27
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作文09-03
端午節的由來及風俗07-29
最新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故事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故事精選09-15
家鄉風俗端午節作文03-11
端午節風俗的作文15篇01-04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5篇)09-27
端午節風俗的作文10篇07-18
端午節風俗的作文四篇06-19
端午節風俗的作文三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