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端午節粽子的句子常用【8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句子吧,不同的句子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大有不同。你知道什么樣的句子才能稱之為經典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描寫端午節粽子的句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描寫端午節粽子的句子1
1、端午節當天,每個人都會拿出自己最喜歡的粽子,品嘗著咸味和甜味,每一種味道都讓你陶醉在幸福和滿足之中。
2、最美的五一節,我常常這樣想,也許是因為柳鶯飛的小草,也許是因為艾葉飄香,也許還因為粽子的香氣可口,也許更因為詩人的氣節浩然正氣的逝去。
3、粽子外邊的竹葉散發著清香,里面的肉和米粒則相互交織,在口中留下深深的印象。
4、粽子糯米的口感,夾雜著香噴噴的肉餡,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口。
5、媽媽也會玩個小把戲,做個創新,比如把餃子裝成方包,我們叫它爆破包;或者做長條狀的粽子,像枕頭;或者一個接一個,一個接一個。天知道她在里面放了多少!而這種替代粽子,是我們經常拿出來炫耀首都,不想馬上吃。
6、粽子的味道,如同端午節的氣息,散發著濃郁而獨特的文化符號,令人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7、作為端午傳統的縮影,粽子包裹著濃郁的情感和人們對家和團圓的向往。
8、池塘里的蘆葦,選用上面的第二片或三片或四片這樣嫩嫩的葉子(舊包很容易裂開),自己田里的稻子,每個粽子包的時候放一顆花生,加糖,最夸張的就是放一顆紅棗,這么簡單。但餃子煮出來的香味無與倫比,房間里也充滿了節日的味道,純凈,有地方風味。
9、端午節傳統粽子味道鮮美,令人回味無窮,幾千年來一直是人們喜愛的美食。
10、提前一周,媽媽開始腌肉。我們都喜歡肉餡餃子,媽媽就專門做肉餡餃子,甚至還發明了一套腌制鮮肉的秘方。星期三,媽媽開始泡糯米、花生和紅豆,星期四媽媽開始包粽子。我請假去上課,帶著相機回家,記錄媽媽包的餃子。現在會包餃子的人,已經很少了,雖然包餃子的過程技術含量不多,但愿意學習的不多,我,只是記錄。
11、端午節到來了,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人們手捧著香噴噴的粽子,一口咬下去,滿滿的都是幸福的味道。
12、蒸出來的粽子有著柔軟的口感,讓你回味無窮。
13、當我到家時,我發現房子的每扇門都插上了艾條。棍子的末端有輕微的彎曲,頂部是白色,有一種新鮮的綠色。它們一定是剛剪完的。那種顏色,那種姿勢很討人喜歡。
14、綠葉裹著粽子,粽葉隱蓋清香,月色與風景,一樣美好。
15、粽兒飄香透到爆,季節交替彰顯韻味,俚俗之際揚優良。
16、粽子的糯米香、五芳齋的鮮豆沙、西施舌的軟糯,每一口的美味都讓人難以忘懷。
17、端午節臨近,這是我最期待的節日,因為我喜歡吃肉粽、豆沙粽、咸蛋黃粽等各式各樣的粽子。
18、拆開包裹著粽子的粽葉,香氣撲鼻,顏色艷麗,令人垂涎欲滴。
19、又到了端午時節,桌上擺滿了各種顏色、味道不同的粽子,令人垂涎欲滴。
20、粽葉裹住的糯米,在精妙的烹飪工藝下呈現出美味至極的口感,宛如沁人心脾的美麗畫卷。
21、粽葉裹住的糯米,散發出淡淡的清香,那濃郁的口感,讓人愛不釋口。
22、每個粽子都包裹的嚴嚴實實,一顆顆飽滿如橢圓形石頭,散發出一股令人心醉的香味。
23、端午節這一天,我和家人一起包粽子,輔佐到底,熱騰騰的粽子讓我們一家人都陶醉其中。
24、端午節必吃的粽子,不僅有著美味,還有著傳統文化的滲透。
25、粽子外皮嫩滑,內脂香鹵,肉質細膩,吃到嘴里只覺得滿口生香。
26、端午節將至,家家戶戶都在忙碌著制作粽子,香氣四溢,豐盈誘人。
27、端午節到了,該吃粽子的季節了,別忘了糯糯的粽子,飄著清香的粽子給你帶來各種美味的粽子,祝你端午節快樂!
28、在端午節這個重要的傳統節日里,人們會準備許多美食,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粽子了。
29、我楞楞地望著奶奶,奶奶好像明白了什么,慢慢地給我講一些端午節的知識:端午節是農歷每年的五月底,是結束的意思,是開始的意思。每個月有3天,即第5天,第15天,第25天。所謂端午節,就是前五種意思。
30、粽子里的花生,一顆顆既像心態堅定的人,又酥脆可口,令人回味無窮。
31、粽子的肉嫩骨酥,再配上糯米的鮮香,使人感受到端午節的獨特魅力。
32、喝過汨羅江這個耐人尋味的地方已經離我們很遠了,可以探索的足跡只有略黃的粽子,汨羅江與汨羅江畔的汨羅江古不變。
33、兩千多年來,淘淘河一直在為忠誠的靈魂報仇。一種苦澀而強烈的音樂在蘆葦葉間響起。
34、在過去的一周里,街上到處都是賣粽子的小販,有的人在轉籃子,有的人蹲在街上騎三輪車。這條街的每一個角落都飄著糯米和竹葉的清香。雖然超市里賣的餃子包裝精美,配料也很精致,但我就是吃不到媽媽做的.餃子的味道。其實我也知道,那不僅是粽子的香甜,更是包裹在媽媽保護小牛犢的深情,那是愛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35、一個香噴噴的粽子,不僅是一道傳統美食,更是一份對家鄉的深情厚誼。
36、端午節,大街小巷彌漫著粽葉清香,響起煮粽子的聲音,這個傳統習俗已成為人們情感紐帶和家庭回憶。
37、岳陽市汨羅市曲子祠鎮曲子祠秭歸縣是屈原的出生地,也是中國最博大精深的端午節文化之一。在中國的許多地方只有一個端午節,而秭歸有三個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為第一端午節,五月十五日為大端午節,五月二十五日為端午節的尾聲。
38、端午節,又稱“龍舟節”,每年都會有特別美味的粽子出現,它們被熱情的人們用心制作而成,讓人垂涎欲滴。
39、端午節到了,大家一邊看龍舟比賽,一邊伴隨著粽子的香氣,享受著節日的歡樂氛圍。
40、池塘蘆葦,選擇第二個頂部三或四個這樣的嫩葉(老袋時容易分裂),自己的領域的大米,每個粽子里放一個花生,添加糖,最豪華的只是放一個棗子,所以簡單。但煮出來的餃子格外香濃,房間里也充滿了節日的味道,純正,鄉土的味道。
41、粽子的形狀看起來像一個小小的三角形,但它們包裹了滿滿的愛和溫馨,就像家人之間的關愛一樣,溫柔而貼心。
42、粽子有上萬種包法,每一種包法都體現著制作人的巧思和耐心,讓人不僅品嘗到美味,更能感受到制作的藝術和文化傳承。
43、粽葉圍繞的糯米,混合著各種香料和美食,如咸蛋黃、五花肉、花生等,每一口都是鮮美的享受,讓人無法抗拒。
44、粽子是端午節代表之一,其濃厚的文化底蘊和美食風味,令人流連忘返。
45、當那一個個粽子從熱氣騰騰的鍋里撈出來時,那股獨有的粽子香,總是能帶來一種濃濃的節日氣氛。
46、看著桌子上那一桶桶的粽子,想必每個人都垂涎欲滴。
47、每年端午節期間,我媽媽都會包粽子。這是我們家的習慣,可能是大多數中國家庭的習慣。那時候,無論日子多么艱難,到了端午節,我們總是吃餃子。
48、端午節的粽子,獨特的風味,讓人品嘗到傳統的味道,回憶起美好的時光。
49、端午節的粽子,是真正的節日美食,飽含盎然風味,深藏中華文化的底蘊,值得品嘗。
50、粽子包滿了,滾向天地的聲音。繼承了屈原無畏的勇氣,發揚了屈原所有醉生夢死的孤膽、正直的精神。
51、粽葉外形如玉,內餡則如寶,入口清爽肉質鮮嫩,讓人流連忘返。
52、艾葉飄香,時光近端陽;低頭想想朋友,就在水邊;念不忘,送問候到心頭;然后用香囊,祝福你永遠健康;粽子味,瑞氣香口。
53、在端午節的早晨,我們吃了又熱又香的粽子,有翠綠的葉子,有珍珠白的米飯,有暗紅的紅豆,還有紅棗,唉,還有更好吃的嗎?把它浸在糖里是多么奢侈的事啊!那種甜蜜的味道,溫暖的時刻,一直伴隨著我的成長歲月。
54、放一香封一菊運,幾縷夏日的熱情,綠葉包裹,楚辭韓松蒸陶罐,艾蓋雄黃展開。好了,餃子煮熟了,再蓋上一層千年厚厚祝福。
55、看那綠色的竹葉包裹著香噴噴的糯米和咸肉,真是一份美味的粽子。
56、端午節的早晨,起床后,媽媽就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顏六色的絲線,一直背著,據說可以避邪。其實,在我的心里,這些五顏六色的絲線就是那些精致手鐲在我心里的替代品。一些家庭還會花錢給孩子買香袋,讓他們隨身攜帶。我母親自己用棉花和草藥做了一小塊布。
57、粽子的制作需要講究,需要有特別的技巧和經驗,只有掌握到了,才能制作出出色的口感和品質。
58、粽子托住了中華美食的歷史,味道醇和,口感細膩,讓人仿佛置身于悠久的歷史長河之中。
59、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在莆田就有這樣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的第一天就開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第一天開始,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碌起來,準備好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多,但其中最讓人眼前一亮的要數端午節的天然食品了。
描寫端午節粽子的句子2
1、兩千多年來,陶濤向陶河訴說著古往今來的忠貞之魂。蘆葦叢中奏著凄涼的音樂。
2、菖蒲是我最喜歡的植物,在城里一年中只能看到端午節,每年的端午節當天不買幾只非常漂亮。菖蒲的葉子長而有光澤,呈綠色,根干凈潔白,略帶紅色。把它和艾草一起帶回家。掛在門上,有端午之意。
3、粽葉外形如玉,內餡則如寶,入口清爽肉質鮮嫩,讓人流連忘返。
4、端午節粽子,香氣飄逸,口感純正,是中華美食的珍品。
5、粽葉圍繞的糯米,混合著各種香料和美食,如咸蛋黃、五花肉、花生等,每一口都是鮮美的享受,讓人無法抗拒。
6、端午節,又稱“龍舟節”,每年都會有特別美味的粽子出現,它們被熱情的人們用心制作而成,讓人垂涎欲滴。
7、池塘蘆葦,選擇第二個頂部三或四個這樣的嫩葉(老袋時容易分裂),自己的領域的大米,每個粽子里放一個花生,添加糖,最豪華的只是放一個棗子,所以簡單。但煮出來的餃子格外香濃,房間里也充滿了節日的味道,純正,鄉土的味道。
8、粽子外裹粽葉,內飽餡料,一口咬下,濃郁的香味與細膩的口感,讓人口齒留香。
9、對于我來說,端午節最讓我興奮的事情就是可以放下書本,和家人一起坐在一起,分享著美味的粽子。
10、粽兒飄香透到爆,季節交替彰顯韻味,俚俗之際揚優良。
11、粽子糯米的口感,夾雜著香噴噴的肉餡,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口。
12、粽子食材的多樣化,使得各地的粽子味道也各有不同,可以滿足不同人的口味和需求。
13、我禁不住這誘惑,用力地咬了下去。米團在我的唇齒之間留連,滑嫩的紅棗也在我口中默默綻放香味。不一會兒,我便吃了好幾個粽子。看著滿街飄香的粽葉,我突然覺出了原來端午又臨了。我想起那些屈原息息相關的民間傳說。有關于粽子,關于龍舟,關于艾葉,就說吃粽子吧,端午包粽子,一是為了解饞,二是為了一種紀念。
14、裹在粽葉里的粽子,用愛編織,用心呈現,是家的.味道。
15、粽子有上萬種包法,每一種包法都體現著制作人的巧思和耐心,讓人不僅品嘗到美味,更能感受到制作的藝術和文化傳承。
16、母親會從河邊的蘆葦沼澤里收集蘆葦葉,放在鍋里煮,然后把糯米放在盆里的冷水里泡。我們坐在她周圍,看著她的一舉一動。我看見母親巧妙地把三個或四個蘆葦葉扁平,用剪刀剪平蘆葦葉子一側,在左邊的手掌,折疊成錐形,然后用右手在盆地完全抓了一把米,扔,如果更多的關注一些,將紅棗或花生、紅豆等。葉子在媽媽的手中折疊起來,有一個三角形的圓錐形,然后用一根細繩,一個漂亮的餃子就做好了。
17、粽子是端午節的代表性美食,用精美的竹葉包裹著滿滿的餡料,寓意著團圓和友愛。
18、綠葉裹著粽子,粽葉隱蓋清香,月色與風景,一樣美好。
19、端午節的粽子,獨特的風味,讓人品嘗到傳統的味道,回憶起美好的時光。
20、端午節到了,悄悄的一條短信,帶去我的一份最真的祝福,一份深情,一份情誼,一份如意,一份溫馨,一份守望,一份牽掛,一份安康都給你。
21、粽子外皮嫩滑,內脂香鹵,肉質細膩,吃到嘴里只覺得滿口生香。
描寫端午節粽子的句子3
1、端午節的粽子,那個香氣,不僅有米的香,有葉的香,更有人情的味。
2、粽子在傳承著古老的民俗文化,也滋潤著人們的味蕾和心靈。
3、放一香封一菊運,幾縷夏日的熱情,綠葉包裹,楚辭韓松蒸陶罐,艾蓋雄黃展開。好了,餃子煮熟了,再蓋上一層千年厚厚祝福。
4、母親會從河邊的蘆葦沼澤里收集蘆葦葉,放在鍋里煮,然后把糯米放在盆里的冷水里泡。我們坐在她周圍,看著她的一舉一動。我看見母親巧妙地把三個或四個蘆葦葉扁平,用剪刀剪平蘆葦葉子一側,在左邊的手掌,折疊成錐形,然后用右手在盆地完全抓了一把米,扔,如果更多的關注一些,將紅棗或花生、紅豆等。葉子在媽媽的手中折疊起來,有一個三角形的圓錐形,然后用一根細繩,一個漂亮的餃子就做好了。
5、端午節將至,家家戶戶都在忙碌著制作粽子,香氣四溢,豐盈誘人。
6、每當端午節來臨,那傳統的粽子香,總是讓人懷念起家鄉的味道。
7、伴隨著香水泡過的粽葉的味道,一陣清香的粽子香浸透了整個房間。
8、粽子整齊包裹,內餡與糯米交織出完美的口感,在滿周的香氣中不斷地掙脫出迷人的氣息。
9、5月5日,是端陽。門上滿是苦艾。吃粽子,撒上糖。龍舟起航喜氣洋洋。聽到這首兒歌使我想起了端午節。端午節是農歷五月初五。
10、最美的五一節,我常常這樣想,也許是因為柳鶯飛的小草,也許是因為艾葉飄香,也許還因為粽子的香氣可口,也許更因為詩人的氣節浩然正氣的逝去。
11、粘性的糯米,融合了各色配料,再用粽葉包裹,固守傳統美食,傳遞家鄉的韻味。
12、粽子的風味獨特,寓意深遠,不僅散發著芳香味,更是一種中華民俗文化的重要元素。
13、粽葉裹住的糯米,散發出淡淡的清香,那濃郁的口感,讓人愛不釋口。
14、端午節到了,大家一邊看龍舟比賽,一邊伴隨著粽子的香氣,享受著節日的歡樂氛圍。
15、粽子里的花生,一顆顆既像心態堅定的人,又酥脆可口,令人回味無窮。
16、等到粽子煮開時,你會發現它們才真正變成了深沉的美味佳肴。
17、粽子有上萬種包法,每一種包法都體現著制作人的巧思和耐心,讓人不僅品嘗到美味,更能感受到制作的藝術和文化傳承。
18、在過去的一周里,街上到處都是賣粽子的小販,有的人在轉籃子,有的人蹲在街上騎三輪車。這條街的每一個角落都飄著糯米和竹葉的清香。雖然超市里賣的餃子包裝精美,配料也很精致,但我就是吃不到媽媽做的餃子的味道。其實我也知道,那不僅是粽子的香甜,更是包裹在媽媽保護小牛犢的深情,那是愛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19、每個粽子都包裹的嚴嚴實實,一顆顆飽滿如橢圓形石頭,散發出一股令人心醉的香味。
20、粽兒飄香透到爆,季節交替彰顯韻味,俚俗之際揚優良。
21、笑迎端午佳節,一口一塊糯米香噴噴的粽子讓人怦然心動。
22、當那一個個粽子從熱氣騰騰的鍋里撈出來時,那股獨有的粽子香,總是能帶來一種濃濃的節日氣氛。
23、粽子的肉嫩骨酥,再配上糯米的鮮香,使人感受到端午節的獨特魅力。
24、看那綠色的竹葉包裹著香噴噴的糯米和咸肉,真是一份美味的粽子。
25、小的時候你不能等到端午節,因為蒸餃的味道太誘人了,更不用說吃粽子的香了。此外,你可以吃兩個煮雞蛋和西葫蘆面條。除了端午節的時候媽媽會給我做的很精致,漂亮的小荷花包要戴在身上,手腕上戴著五顏六色的線。小伙伴們在一塊比誰的錢包漂亮,誰的百行亮。
26、端午節到了,該吃粽子的季節了,別忘了糯糯的粽子,飄著清香的粽子給你帶來各種美味的粽子,祝你端午節快樂!
27、當我到家時,我發現房子的每扇門都插上了艾條。棍子的末端有輕微的彎曲,頂部是白色,有一種新鮮的綠色。它們一定是剛剪完的。那種顏色,那種姿勢很討人喜歡。
28、粽子外邊的竹葉散發著清香,里面的肉和米粒則相互交織,在口中留下深深的印象。
29、端午節的早晨,那香香的粽子味,總是能讓人陶醉。
30、拆開包裹著粽子的粽葉,香氣撲鼻,顏色艷麗,令人垂涎欲滴。
31、粽子的糯米香、五芳齋的鮮豆沙、西施舌的軟糯,每一口的美味都讓人難以忘懷。
32、望著街上粽葉的清香,我突然覺得原來端午節就要到了。我想起了關于屈原的民間故事。還有關于粽子,關于龍舟,關于艾草,說吃粽子,端午節包粽子,一是為了滿足食欲,二是為了祭奠。
33、在北方,龍舟的習俗并不常見,因為北方的江水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熱鬧,**熱鬧。這是我家鄉端午節的特色。
34、粽子送去的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對親朋好友的關心和祝福。
35、端午節必吃的粽子,不僅有著美味,還有著傳統文化的滲透。
36、粽子是端午節的代表性美食,用精美的竹葉包裹著滿滿的餡料,寓意著團圓和友愛。
37、蒸出來的粽子有著柔軟的口感,讓你回味無窮。
38、綠葉裹著粽子,粽葉隱蓋清香,月色與風景,一樣美好。
39、粽子外裹粽葉,內飽餡料,一口咬下,濃郁的香味與細膩的口感,讓人口齒留香。
40、在端午節這個重要的傳統節日里,人們會準備許多美食,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粽子了。
41、每年端午節期間,我媽媽都會包粽子。這是我們家的習慣,可能是大多數中國家庭的習慣。那時候,無論日子多么艱難,到了端午節,我們總是吃餃子。
42、我禁不住這誘惑,用力地咬了下去。米團在我的唇齒之間留連,滑嫩的紅棗也在我口中默默綻放香味。不一會兒,我便吃了好幾個粽子。看著滿街飄香的粽葉,我突然覺出了原來端午又臨了。我想起那些屈原息息相關的民間傳說。有關于粽子,關于龍舟,關于艾葉,就說吃粽子吧,端午包粽子,一是為了解饞,二是為了一種紀念。
43、一進門,那一股熟悉的粽子香味就撲鼻而來。
44、第五,羅邊流淚,你屈原,內心充滿矛盾,充滿了無助,你多么希望能夠服務于國家,服務和出色的能力,嫉妒,但天不會給你機會偉大的國王,國王的人可以無能,良好的江山,你已經看土地侵蝕是一次又一次,直到沒有楚。河面浪花,滔滔不絕地向東流去,你的心跟河水一樣跌宕起伏,河水經過了多少滄桑,楚國已經不復存在,而你卻感受到了更多。
45、端午節粽子,香氣飄逸,口感純正,是中華美食的珍品。
46、先將長若葉折起,圓圓的,做成一個窩,在中間放入糯米和粳米拌勻,包出邊角。然后把水槽里的米,和揉在一起,最后蘆葦葉包餃子成四角的形狀。
47、一個香噴噴的粽子,不僅是一道傳統美食,更是一份對家鄉的深情厚誼。
48、粽葉圍繞的糯米,混合著各種香料和美食,如咸蛋黃、五花肉、花生等,每一口都是鮮美的享受,讓人無法抗拒。
49、煮在鍋里的粽子發出香甜的氣味,房子里充滿了端午節的氣氛。
50、端午節仍然是中國人非常喜愛的節日。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而死。
51、粽子不僅是食品,更是一份傳統文化的傳承,在端午節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每一個家庭都會默默地弘揚這份文化。
52、媽媽也會玩個小把戲,做個創新,比如把餃子裝成方包,我們叫它爆破包;或者做長條狀的粽子,像枕頭;或者一個接一個,一個接一個。天知道她在里面放了多少!而這種替代粽子,是我們經常拿出來炫耀首都,不想馬上吃。
53、兩千多年來,陶濤向陶河訴說著古往今來的忠貞之魂。蘆葦叢中奏著凄涼的音樂。
54、油青青的粽葉緊緊地裹著粘稠的糯米和鮮美的餡料,看上去就讓人胃口大開。
55、偶爾,媽媽也會耍個小把戲,搞個創新,比如把餃子放進四四方方的盒子里,我們管它叫爆炸包;或包餃子長條,像個枕頭;或者,一個接一個的,小的一起跑。天知道她在這件事上花了多少心思!而這種另類的餃子,是我們經常拿出來炫耀的資本,不愿意立即吃。
56、端午節當天,每個人都會拿出自己最喜歡的粽子,品嘗著咸味和甜味,每一種味道都讓你陶醉在幸福和滿足之中。
57、端午節到了,悄悄的一條短信,帶去我的一份最真的祝福,一份深情,一份情誼,一份如意,一份溫馨,一份守望,一份牽掛,一份安康都給你。
58、粽子是端午節代表之一,其濃厚的文化底蘊和美食風味,令人流連忘返。
59、我楞楞地望著奶奶,奶奶好像明白了什么,慢慢地給我講一些端午節的知識:端午節是農歷每年的五月底,是結束的意思,是開始的意思。每個月有3天,即第5天,第15天,第25天。所謂端午節,就是前五種意思。
60、熬夜包粽子時,邊包還得邊嚼上幾口香甜的粽香。
61、粽子是端午節里的特色美食,它呈現著一種淳樸、自然的美味,讓每個人都能品嘗到家的味道。
62、粽子包滿了,滾向天地的聲音。繼承了屈原無畏的勇氣,發揚了屈原所有醉生夢死的孤膽、正直的精神。
63、兩千多年來,淘淘河一直在為忠誠的靈魂報仇。一種苦澀而強烈的音樂在蘆葦葉間響起。
64、5月5日,是端陽。艾草在門口,香。吃粽子,撒糖。龍舟競渡喜氣洋洋。聽到這首兒歌,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65、媽媽將粽子它們放進一個大鍋里,泡足水,火煮開,然后扔一些根和木頭一樣,慢慢蓋上,葉子的香味如絲如縷彌漫開來。當然,在鍋子里,媽媽會放十個以上的咸蛋,煮在蘆葦葉里的咸蛋,會有特別的香味,有了蘆葦葉的香味,就會有更多的油,把咸蛋放在黃油里。
66、母親很早就從河里采集蘆葦葉子,煮在鍋里,然后把珍藏已久的糯米浸在盆里的冷水里。我們坐在母親周圍,注視著她的一舉一動。我看見母親巧妙地把三個或四個蘆葦葉扁平,用剪刀剪的蘆葦葉子,在左邊的手掌,折疊成一個錐形形狀,然后用右手在盆地完全抓了一把米,如果你注意一些,將大米和花生紅棗,紅豆等等。葉子在媽媽的手中疊來疊去,呈現出三角形的圓錐形,再用一束線,一個美麗的粽子就做好了。
67、粽子的形狀仿佛被端午節的神秘力量賦予了,口感柔軟,香味濃郁,讓人回味無窮。
68、喝過汨羅江這個耐人尋味的地方已經離我們很遠了,可以探索的足跡只有略黃的粽子,汨羅江與汨羅江畔的汨羅江古不變。
69、端午節的早晨,起床后,媽媽就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顏六色的絲線,一直背著,據說可以避邪。其實,在我的心里,這些五顏六色的絲線就是那些精致手鐲在我心里的替代品。一些家庭還會花錢給孩子買香袋,讓他們隨身攜帶。我母親自己用棉花和草藥做了一小塊布。
70、端午節,碧綠的粽葉包裹著糯米,燉熬而出的香氣讓人食欲大開。
71、在端午節的早晨,我們吃了又熱又香的粽子,有翠綠的葉子,有珍珠白的米飯,有暗紅的紅豆,還有紅棗,唉,還有更好吃的嗎?把它浸在糖里是多么奢侈的事啊!那種甜蜜的味道,溫暖的時刻,一直伴隨著我的成長歲月。
72、粽子是端午節必備的食品,其香味和色彩都令人難以抵抗。
73、粽子的制作需要講究,需要有特別的技巧和經驗,只有掌握到了,才能制作出出色的口感和品質。
74、端午節,大街小巷彌漫著粽葉清香,響起煮粽子的聲音,這個傳統習俗已成為人們情感紐帶和家庭回憶。
75、提前一個星期,媽媽就開始腌臘肉了。我們都喜歡肉餃子,我媽媽專門做肉餃子,甚至還創造了一套獨特的方法來保存鮮肉。星期三,媽媽開始泡糯米、花生、紅豆等等。星期四,我媽媽開始包粽子。我請假去上了一節課,把相機帶回家錄下了媽媽的粽子。現在,很少有人會包粽子了。雖然在包粽子的過程中并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但他們愿意學習的東西卻不多。我也是,只是記錄。
76、對于我來說,端午節最讓我興奮的事情就是可以放下書本,和家人一起坐在一起,分享著美味的粽子。
77、粽子外皮嫩滑,內脂香鹵,肉質細膩,吃到嘴里只覺得滿口生香。
78、粽子色香味俱佳,散發著濃郁的傳統家鄉味道,是端午節里的必吃美食。
79、看著桌子上那一桶桶的粽子,想必每個人都垂涎欲滴。
80、粽子糯米的口感,夾雜著香噴噴的肉餡,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口。
81、端午節,又稱“龍舟節”,每年都會有特別美味的粽子出現,它們被熱情的人們用心制作而成,讓人垂涎欲滴。
82、粽子托住了中華美食的歷史,味道醇和,口感細膩,讓人仿佛置身于悠久的歷史長河之中。
83、蠶豆、花生、肉末、咸蛋黃等各式各樣的食材,都可以成為粽子的餡料,味道多種多樣,層次分明。
84、粽子食材的多樣化,使得各地的粽子味道也各有不同,可以滿足不同人的口味和需求。
85、端午節,粽子的味道一定要趁熱吃,這樣才會更加美味可口。
86、岳陽市汨羅市曲子祠鎮曲子祠秭歸縣是屈原的出生地,也是中國最博大精深的端午節文化之一。在中國的許多地方只有一個端午節,而秭歸有三個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為第一端午節,五月十五日為大端午節,五月二十五日為端午節的尾聲。
87、提前一周,媽媽開始腌肉。我們都喜歡肉餡餃子,媽媽就專門做肉餡餃子,甚至還發明了一套腌制鮮肉的秘方。星期三,媽媽開始泡糯米、花生和紅豆,星期四媽媽開始包粽子。我請假去上課,帶著相機回家,記錄媽媽包的餃子。現在會包餃子的人,已經很少了,雖然包餃子的過程技術含量不多,但愿意學習的不多,我,只是記錄。
88、粽葉裹住的糯米,在精妙的烹飪工藝下呈現出美味至極的口感,宛如沁人心脾的美麗畫卷。
89、菖蒲是我最喜歡的植物,在城里一年中只能看到端午節,每年的端午節當天不買幾只非常漂亮。菖蒲的葉子長而有光澤,呈綠色,根干凈潔白,略帶紅色。把它和艾草一起帶回家。掛在門上,有端午之意。
90、端午節臨近,這是我最期待的節日,因為我喜歡吃肉粽、豆沙粽、咸蛋黃粽等各式各樣的粽子。
91、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從屈原投江的那一刻起,他就在楚國人民的心中牢牢地凝固了。他的靈魂注定要經過洗滌和凈化,不斷地切割、徘徊,然后升華成偉大的民族精神。
92、小的時候不能等到端午節,因為那煮熟的粽子飄著香味實在太誘人了,更不用說吃粽子那味道了。還有兩個煮雞蛋和西葫蘆面條。除了端午節,媽媽還會送給我一個非常精致、漂亮的小包包戴在我身上,戴在手腕上五顏六色的細繩。小朋友們的錢包比誰的更漂亮,誰的顏色都鮮艷。
93、在我看來,端午節是一個美好的節日,它充滿了祖先的智慧和美好的祝愿,有一種溫馨浪漫的氣氛。每當看到青色的粽子,聞到濃濃的甜味,都會有一種情愫滋生。
94、親手包的粽子熬得正香,濃濃的香味伴著清晨的露水,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95、粽子口感濃郁,香味十足,糯米與餡料相得益彰,軟糯甜香。
96、又到了端午時節,桌上擺滿了各種顏色、味道不同的粽子,令人垂涎欲滴。
97、粽子的味道,如同端午節的氣息,散發著濃郁而獨特的文化符號,令人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98、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在莆田就有這樣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的第一天就開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第一天開始,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碌起來,準備好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多,但其中最讓人眼前一亮的要數端午節的天然食品了。
99、歷經千辛萬苦,我終于包好了兩個餃子,兩個不像餃子的餃子看到一些別具匠心的父母包餃子,小巧玲瓏,看著就想吃。
100、作為端午傳統的縮影,粽子包裹著濃郁的情感和人們對家和團圓的向往。
101、粽子外層包裹著嫩滑的糯米,內里藏著肥美的豬肉和五香料,帶來綿甜可口的味覺享受。
102、粽子不僅好吃在舌尖上,而且是一種全國難以割舍的溫暖。
103、端午節的粽子,是真正的節日美食,飽含盎然風味,深藏中華文化的底蘊,值得品嘗。
104、裹在粽葉里的粽子,用愛編織,用心呈現,是家的味道。
105、端午節的粽子,獨特的風味,讓人品嘗到傳統的味道,回憶起美好的時光。
106、粽子里包裹著各式各樣的餡料,糯米飽滿而又軟壓,令人心曠神怡。
107、艾葉飄香,時光近端陽;低頭想想朋友,就在水邊;念不忘,送問候到心頭;然后用香囊,祝福你永遠健康;粽子味,瑞氣香口。
108、端午節傳統粽子味道鮮美,令人回味無窮,幾千年來一直是人們喜愛的美食。
109、池塘蘆葦,選擇第二個頂部三或四個這樣的嫩葉(老袋時容易分裂),自己的領域的大米,每個粽子里放一個花生,添加糖,最豪華的只是放一個棗子,所以簡單。但煮出來的餃子格外香濃,房間里也充滿了節日的味道,純正,鄉土的味道。
110、粽子的形狀看起來像一個小小的三角形,但它們包裹了滿滿的愛和溫馨,就像家人之間的關愛一樣,溫柔而貼心。
111、端午節這一天,我和家人一起包粽子,輔佐到底,熱騰騰的粽子讓我們一家人都陶醉其中。
112、端午節,粽子香飄,包裹著糯米、香肉和精選佐料,讓人垂涎欲滴。
113、粽葉外形如玉,內餡則如寶,入口清爽肉質鮮嫩,讓人流連忘返。
114、端午節到來了,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人們手捧著香噴噴的粽子,一口咬下去,滿滿的都是幸福的味道。
描寫端午節粽子的句子4
1.粽子的味道美極了。
2.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
3.香甜的肉感連同新鮮的漿液讓人滿口生香。
4.箬葉散發著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
5.它既是消暑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佳品。
6.菱形的大粽子味道更香濃,小三角形及菱形味道不夠重。
7.在粽子的小腳上放一顆赤豆,吃的時候,蘸一點白糖,就非常滿足了。
8.忍不住輕輕咬上一口餡,真是甜而不膩,黏而爽口,好吃極了。
9.粽子一般都是三角形的。陷料不同,口感也不同,我個人比較偏愛豆沙的。
10.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里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了!
11. “吃粽子,灑白糖”,甜蜜的滋味便由心底涌出,在這一天,全家人齊聚一堂,歡聲笑語。
12.粽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了出來,我貪婪地嗅著這一絲絲、一縷縷棕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13.輕輕剝開青綠色的粽葉,一股粽香味撲鼻而來,露出乳白色的糯米。沾點白糖,輕咬一口。嗯,粽子的味道真好!
14.粽子的味道美極了。箬葉散發著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它既是消暑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佳品。所以,大人小孩兒都喜歡吃。
15.粽子一般都是三角形的。陷料不同,口感也不同,我個人比較偏愛豆沙的。
16.母親包的粽子總是又大又好看,尖尖的小腳上,媽媽總會放一顆赤豆或豇豆。在吃粽子的時候,我總喜歡用筷子插在粽子中間,蘸一點糖,然后第一個就把小腳上的豆子吃掉。
17.老家的端午是北方的端午,也是少年時代的端午,也是貧窮困苦的端午,也是快樂天真的端午;新家的端午是南方的端午,也是我中青年后的端午,也是生活進步的端午,更是思念感悟的端午。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不知不覺我已經多年沒有在端午時節看到麥兒黃了。
18.姐憶的不是端午,是快樂;吃的不是粽子,是心情。
19.因地區不同,由材料以至粽葉,都有著很大的差別,連“裹”的形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們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漢晉時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
20.粽子用翠綠的箬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后,剝開墨綠色的箬葉,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
21.第二天端午節,早上爸爸很早就起了床,在家里的大門上都插上了艾葉,據說端午這天插艾葉可以避邪,也許這些都是風俗習慣,或者迷信吧。媽媽將頭天晚上煮好的粽子放到涼水里,煮雞蛋、鴨蛋、鵝蛋,有咸的也有淡的,粽子一盆蛋一盆,吃粽子撤上白糖,吃完之后我和弟弟美美地去上學。
22.采粽葉,過端午,吃粽子,已經是我兒時發生的往事了,但我回味往事,都是那樣的鮮活,那樣的親切。
23.粽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了出來,我貪婪地嗅著這一絲絲、一縷縷棕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24.記得小時候,端午節前兩天,媽媽就開始買粽葉、粘米、大棗等等,然后就開始烀粽葉,泡粘米;端午節頭一天下午,我放學后就能看到媽媽坐在臺階上包粽子,旁邊放著桌子、盆、水桶等等,于是我也按捺不住跟媽媽學包粽子的心情,開始湊趣。只見媽把兩三片粽葉瞬間就卷成漏斗型,然后用右手在盆里撈起粘米放到粽葉里,再在里面放上大大的甜棗,然后把水撩在上面把粘米鋪均勻,接著我是怎么也學不會了。我包好的粽子幾乎都是漏的,而且形狀也不對,于是媽媽重又教我,可是笨笨的我怎么也學不會,于是我索性不學了,坐在那里看著媽媽包,媽媽手疾眼快,那么多粽子媽媽包了幾個小時,終于包好了,就在大鍋里煮,聞著粽香味,我和弟弟心里饞饞的,可也只能等到時間到了才可以吃到嘴,媽媽說將煮好的粽子要用涼水多泡一會,吃著才好呢!
25.輕輕剝開青綠色的粽葉,一股粽香味撲鼻而來,露出乳白色的糯米。沾點白糖,輕咬一口。嗯,粽子的味道真好!
26.去過許多地方,也吃過許多種粽子,各地的粽子總有不同的風味,南方常用紅棗、紅豆(赤豆)、花生、豬肉、蛋黃等混在糯米中制成;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在泰國還吃到一種芭蕉葉粽子,是用糯米飯夾著芭蕉,然后用芭蕉葉裹著放在鍋里蒸,吃的時候,去掉芭蕉葉,拌上椰肉絲,別有一番風味。
27.端午的早晨,一大早起床門頭上早都插上了艾草,相傳艾草能辟邪,然后媽媽就端來滿滿一盆用艾草煮過的雞蛋和鴨蛋讓我們吃,聽說吃了它就不會長瘡了。當然端午的餐桌上最少不了的還是媽媽親手包的粽子。媽媽包粽子的時候我就搬把小凳子坐在旁邊看,看著一堆堆荷葉在媽媽手中變成形狀各異,不同口味的美食,真是很羨慕,不過直到現在我也沒能包出一個來。
28.菱形的大粽子味道更香濃,小三角形及菱形味道不夠重。
29.兒時的印象里,看見一群婦女、姑娘圍著賣貨郎嘰嘰喳喳購買五彩絲線和繡香囊用的料子時,便知端午節就要到了。村里的孩子全都一樣的被那五彩的靈物庇護起來,撒歡野性地滿村里跑著。那時的端午節總是趕在麥口,五月的麥垅早已呈現黃澄澄的氣象。含我在內的一群小冤家總喜歡聚在地頭,各自在麥地中挑選幾穗,蹲下來小心地用力搓著,吹去麥芒和硬殼白膜的胞衣,剩下一小捧飽滿黃綠的麥粒,填進自己的嘴里,香甜的肉感連同新鮮的漿液讓人滿口生香。生產隊里看麥的“禿大辮”(我們村上的一個光棍男人)出現在離我們五十米開外時,我們立刻一哄而散,那感覺如山高似水長。
30.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采用果脯為餡。
31.這粽子的形狀多數是條形,成柱形,包扎的略微緊一些。經過一煮瘦肉中的'水分和肥肉中的油都讓米吸收了,所以這肉的味道特別好,勝似火腿肉,粽子的米中有油,味略咸,加上粽葉的香味,這種味道真是鮮美。這種粽子在水鄉江南常見。
32.粽子用翠綠的箬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后,剝開墨綠色的箬葉,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
33.早期的粽子角黍,制成角形,正是對動物角的模仿。這種模仿的意義就在于賦予粽子以祭祀的功能。由此,制成角形的粽子就與動物的角一樣成了溝通人神的靈物。有趣的是,上古曾有以角黍祭祀獨角神曾“獬豸”的習俗。
34.現在條件好了,孩子喜歡吃鮮肉粽子,蛋黃粽子,每個端午,我們總會滿足她的要求,但只要我在家,給她包那些特色粽子的時候,總不會忘記給自己包一些白米粽子,更忘不了
35.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里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了!真像一個粽子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棉襖呢!我要開始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人陶醉了。我真喜歡粽子呀!
36.由于粽子本身是用作祭祀的靈物,所以到了南北朝,隨著屈原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日漸崇高,又成了祭祀屈原的物品。
37.在粽子的小腳上放一顆赤豆,吃的時候,蘸一點白糖,就非常滿足了。
38.粽子既是風味獨特的應節食品,也是一種祭祀物品。端午節吃粽子祭祀屈原是流行的說法。粽子作為祭祀用品,是一種包含著特定內容的吉祥物。傳統的粽子,大都有角,粽子的祭祀功能即來自于外形上的角。
39.粽子的外形來自于對動物的模仿。動物的角,尤其家畜牛的角,很早就是古人崇拜的靈物,并被用作祭祀神靈以祈年求豐。
40.“吃粽子,灑白糖”,甜蜜的滋味便由心底涌出,在這一天,全家人齊聚一堂,歡聲笑語,窗外的大樹也仿佛被這一幅溫馨畫卷所感染,搖動著它那笨拙粗壯的樹枝,緩緩起舞,葉子們輕吻著玻璃,懷著一顆喜悅又急切的心,急切什么呢?推開玻璃窗,它打著旋兒的飄落在地板上,哦!原來它們也要一品荷棕之味啊!只是還未觸及,就被那濃濃的荷香與和睦的氣氛所陶醉了。真是一棵可愛的大樹,一片片調皮的葉子。
41.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今年的端午節與以往不同,我發現許久都沒有寫過發自內心的東西了,粽子隨時可以吃到,而感受媽親手包粽子的那種氛圍我卻有好久沒曾體會到了。
42.粽子的味道美極了。箬葉散發著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它既是消暑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佳品。所以,大人小孩兒都喜歡吃。
43.到了端午節前一天晚上,我們一家老小,圍坐在一起,不管是熟練的不熟練的,還是手拙手巧的,都會一齊動手包起粽子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神色。
44.廣東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廣東粽子與北京粽子相反,個頭較小,外形別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狀如錐子。品種較多,除鮮肉粽、豆沙粽外,還有用咸蛋黃做成的蛋黃粽,以及雞肉丁、鴨肉丁、燒肉、冬菇、綠豆等調配為餡的什錦粽,風味更佳。
45.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采用果脯為餡。
46.這粽子的形狀多數是條形,成柱形,包扎的略微緊一些。經過一煮瘦肉中的水分和肥肉中的油都讓米吸收了,所以這肉的味道特別好,勝似火腿肉,粽子的米中有油,味略咸,加上粽葉的香味,這種味道真是鮮美。這種粽子在水鄉江南常見。
47.我要開始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人陶醉了。
48.到了端午節前一天晚上,我們一家老小,圍坐在一起,不管是熟練的不熟練的,還是手拙手巧的,都會一齊動手包起粽子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神色。
49.品種較多,除鮮肉粽、豆沙粽外,還有用咸蛋黃做成的蛋黃粽,以及雞肉丁、鴨肉丁、燒肉、冬菇、綠豆等調配為餡的什錦粽,風味更佳。
50.我用尖尖的的牙咬開若葉,輕輕舔著糯米團。粽子香便像煙霧一般向四周彌漫開來,讓我陶醉其中。
51.當然端午的餐桌上最少不了的還是媽媽親手包的粽子。媽媽包粽子的時候我就搬把小凳子坐在旁邊看,看著一堆堆荷葉在媽媽手中變成形狀各異,不同口味的美食,真是很羨慕,不過直到現在我也沒能包出一個來。
52.在泰國還吃到一種芭蕉葉粽子,是用糯米飯夾著芭蕉,然后用芭蕉葉裹著放在鍋里蒸,吃的時候,去掉芭蕉葉,拌上椰肉絲,別有一番風味。
53.母親包的粽子總是又大又好看,尖尖的小腳上,媽媽總會放一顆赤豆或豇豆。在吃粽子的時候,我總喜歡用筷子插在粽子中間,蘸一點糖,然后第一個就把小腳上的豆子吃掉。
54.粽子用翠綠的箬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后,剝開墨綠色的箬葉,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
55.媽媽將頭天晚上煮好的粽子放到涼水里,煮雞蛋、鴨蛋、鵝蛋,有咸的也有淡的,粽子一盆蛋一盆,吃粽子撤上白糖,吃完之后我和弟弟美美地去上學。
56.聞著粽香味,我和弟弟心里饞饞的,可也只能等到時間到了才可以吃到嘴,媽媽說將煮好的粽子要用涼水多泡一會,吃著才好呢!
57.去過許多地方,也吃過許多種粽子,各地的粽子總有不同的風味,南方常用紅棗、紅豆(赤豆)、花生、豬肉、蛋黃等混在糯米中制成;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
58.我禁不住這誘惑,用力地咬了下去。米團在我的唇齒之間留連,滑嫩的紅棗也在我口中默默綻放香味。不一會兒,我便吃了好幾個粽子。
描寫端午節粽子的句子5
1、小的時候不能等到端午節,因為那煮熟的粽子飄著香味實在太誘人了,更不用說吃粽子那味道了。還有兩個煮雞蛋和西葫蘆面條。除了端午節,媽媽還會送給我一個非常精致、漂亮的小包包戴在我身上,戴在手腕上五顏六色的細繩。小朋友們的錢包比誰的更漂亮,誰的顏色都鮮艷。
2、提前一周,媽媽開始腌肉。我們都喜歡肉餡餃子,媽媽就專門做肉餡餃子,甚至還發明了一套腌制鮮肉的秘方。星期三,媽媽開始泡糯米、花生和紅豆,星期四媽媽開始包粽子。我請假去上課,帶著相機回家,記錄媽媽包的餃子。現在會包餃子的人,已經很少了,雖然包餃子的過程技術含量不多,但愿意學習的不多,我,只是記錄。
3、當我到家時,我發現房子的每扇門都插上了艾條。棍子的末端有輕微的彎曲,頂部是白色,有一種新鮮的綠色。它們一定是剛剪完的。那種顏色,那種姿勢很討人喜歡。
4、伴隨著香水泡過的粽葉的味道,一陣清香的粽子香浸透了整個房間。
5、粽子是端午節代表之一,其濃厚的文化底蘊和美食風味,令人流連忘返。
6、端午節的粽子,那個香氣,不僅有米的香,有葉的香,更有人情的味。
7、先將長若葉折起,圓圓的,做成一個窩,在中間放入糯米和粳米拌勻,包出邊角。然后把水槽里的米,和揉在一起,最后蘆葦葉包餃子成四角的形狀。
8、端午節,粽子香飄,包裹著糯米、香肉和精選佐料,讓人垂涎欲滴。
9、粽子里的花生,一顆顆既像心態堅定的人,又酥脆可口,令人回味無窮。
10、每個粽子都包裹的嚴嚴實實,一顆顆飽滿如橢圓形石頭,散發出一股令人心醉的香味。
11、在北方,龍舟的習俗并不常見,因為北方的江水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熱鬧,**熱鬧。這是我家鄉端午節的特色。
12、偶爾,媽媽也會耍個小把戲,搞個創新,比如把餃子放進四四方方的盒子里,我們管它叫爆炸包;或包餃子長條,像個枕頭;或者,一個接一個的,小的一起跑。天知道她在這件事上花了多少心思!而這種另類的餃子,是我們經常拿出來炫耀的資本,不愿意立即吃。
13、粽葉裹住的糯米,散發出淡淡的清香,那濃郁的口感,讓人愛不釋口。
14、粽子有上萬種包法,每一種包法都體現著制作人的巧思和耐心,讓人不僅品嘗到美味,更能感受到制作的藝術和文化傳承。
15、小的時候你不能等到端午節,因為蒸餃的味道太誘人了,更不用說吃粽子的香了。此外,你可以吃兩個煮雞蛋和西葫蘆面條。除了端午節的時候媽媽會給我做的很精致,漂亮的小荷花包要戴在身上,手腕上戴著五顏六色的線。小伙伴們在一塊比誰的錢包漂亮,誰的百行亮。
16、端午節到了,該吃粽子的`季節了,別忘了糯糯的粽子,飄著清香的粽子給你帶來各種美味的粽子,祝你端午節快樂!
17、端午節,粽子的味道一定要趁熱吃,這樣才會更加美味可口。
18、粽子的制作需要講究,需要有特別的技巧和經驗,只有掌握到了,才能制作出出色的口感和品質。
19、菖蒲是我最喜歡的植物,在城里一年中只能看到端午節,每年的端午節當天不買幾只非常漂亮。菖蒲的葉子長而有光澤,呈綠色,根干凈潔白,略帶紅色。把它和艾草一起帶回家。掛在門上,有端午之意。
20、在過去的一周里,街上到處都是賣粽子的小販,有的人在轉籃子,有的人蹲在街上騎三輪車。這條街的每一個角落都飄著糯米和竹葉的清香。雖然超市里賣的餃子包裝精美,配料也很精致,但我就是吃不到媽媽做的餃子的味道。其實我也知道,那不僅是粽子的香甜,更是包裹在媽媽保護小牛犢的深情,那是愛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21、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在莆田就有這樣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的第一天就開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第一天開始,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碌起來,準備好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多,但其中最讓人眼前一亮的要數端午節的天然食品了。
22、兩千多年來,淘淘河一直在為忠誠的靈魂報仇。一種苦澀而強烈的音樂在蘆葦葉間響起。
23、端午節的早晨,起床后,媽媽就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顏六色的絲線,一直背著,據說可以避邪。其實,在我的心里,這些五顏六色的絲線就是那些精致手鐲在我心里的替代品。一些家庭還會花錢給孩子買香袋,讓他們隨身攜帶。我母親自己用棉花和草藥做了一小塊布。
24、一個香噴噴的粽子,不僅是一道傳統美食,更是一份對家鄉的深情厚誼。
25、媽媽將粽子它們放進一個大鍋里,泡足水,火煮開,然后扔一些根和木頭一樣,慢慢蓋上,葉子的香味如絲如縷彌漫開來。當然,在鍋子里,媽媽會放十個以上的咸蛋,煮在蘆葦葉里的咸蛋,會有特別的香味,有了蘆葦葉的香味,就會有更多的油,把咸蛋放在黃油里。
26、粽子外邊的竹葉散發著清香,里面的肉和米粒則相互交織,在口中留下深深的印象。
27、裹在粽葉里的粽子,用愛編織,用心呈現,是家的味道。
28、粽葉圍繞的糯米,混合著各種香料和美食,如咸蛋黃、五花肉、花生等,每一口都是鮮美的享受,讓人無法抗拒。
29、等到粽子煮開時,你會發現它們才真正變成了深沉的美味佳肴。
30、端午節必吃的粽子,不僅有著美味,還有著傳統文化的滲透。
31、油青青的粽葉緊緊地裹著粘稠的糯米和鮮美的餡料,看上去就讓人胃口大開。
32、粽子外層包裹著嫩滑的糯米,內里藏著肥美的豬肉和五香料,帶來綿甜可口的味覺享受。
33、粽兒飄香透到爆,季節交替彰顯韻味,俚俗之際揚優良。
34、粽子想告訴你,我的思念有多強烈;Cast想告訴你,我的祝福是多么的浪漫。的一個。
35、粽子口感濃郁,香味十足,糯米與餡料相得益彰,軟糯甜香。
36、粽葉裹住的糯米,在精妙的烹飪工藝下呈現出美味至極的口感,宛如沁人心脾的美麗畫卷。
37、粽子不僅好吃在舌尖上,而且是一種全國難以割舍的溫暖。
38、每年端午節期間,我媽媽都會包粽子。這是我們家的習慣,可能是大多數中國家庭的習慣。那時候,無論日子多么艱難,到了端午節,我們總是吃餃子。
39、母親很早就從河里采集蘆葦葉子,煮在鍋里,然后把珍藏已久的糯米浸在盆里的冷水里。我們坐在母親周圍,注視著她的一舉一動。我看見母親巧妙地把三個或四個蘆葦葉扁平,用剪刀剪的蘆葦葉子,在左邊的手掌,折疊成一個錐形形狀,然后用右手在盆地完全抓了一把米,如果你注意一些,將大米和花生紅棗,紅豆等等。葉子在媽媽的手中疊來疊去,呈現出三角形的圓錐形,再用一束線,一個美麗的粽子就做好了。
40、粽子送去的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對親朋好友的關心和祝福。
41、艾葉飄香,時光近端陽;低頭想想朋友,就在水邊;念不忘,送問候到心頭;然后用香囊,祝福你永遠健康;粽子味,瑞氣香口。
42、粽子在傳承著古老的民俗文化,也滋潤著人們的味蕾和心靈。
43、蒸出來的粽子有著柔軟的口感,讓你回味無窮。
描寫端午節粽子的句子6
1、粽子一般都是三角形的。陷料不同,口感也不同,我個人比較偏愛豆沙的。
2、粽香總會如期飄蕩在五月端午這一天。無論風雨,不管磨難,祖祖輩輩懷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
3、采粽葉,過端午,吃粽子,已經是我兒時發生的往事了,但我回味往事,都是那樣的鮮活,那樣的親切。
4、忍不住輕輕咬上一口餡,真是甜而不膩,黏而爽口,好吃極了。
5、第二天端午節,早上爸爸很早就起了床,在家里的大門上都插上了艾葉,據說端午這天插艾葉可以避邪,也許這些都是風俗
6、習慣,或者迷信吧。媽媽將頭天晚上煮好,的粽子放到涼水里,煮雞蛋、鴨蛋、鵝蛋,有咸的也有淡的,粽子一盆蛋一盆,吃粽子撤上白糖,吃完之后我和弟弟美美地去上學。
7、粽子用翠綠的箬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后,剝開墨綠色的箬葉,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
8、因地區不同,由材料以至粽葉,都有著很大的差別,連“裹”的形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們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漢晉時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
9、早期的粽子角黍,制成角形,正是對動物角的模仿。這種模仿的意義就在于賦予粽子以祭祀的功能。由此,制成角形的粽子就與動物的角一樣成了溝通人神的靈物。有趣的是,上古曾有以角黍祭祀獨角神曾“獬豸”的習俗。
10、老家的端午是北方的端午,也是少年時代的端午,也是貧窮困苦的端午,也是快樂天真的端午;新家的端午是南方的端午,也是我中青年后的端午,也是生活進步的端午,更是思念感悟的端午。
11、粽子既是風味獨特的應節食品,也是一種祭祀物品。端午節吃粽子祭祀屈原是流行的說法。粽子作為祭祀用品,是一種包含著特定內容的吉祥物。傳統的粽子,大都有角,粽子的祭祀功能即來自于外形上的角。
12、你是多愁善感的烏鴉,你是活蹦亂跳的青蛙,你是潔白的地瓜,你是我心中火紅的大蝦,我想祝福看我短信的傻瓜:永遠流著幸福的哈拉,祝端午節快樂!
13、端午節到了,我收集了世上一切美好的東西為原料,用無憂為外衣,以我的真心祝福為絲帶,為你包一個特別的粽子!吃了它你將永遠快樂幸福!端午節快樂。
14、我用:一份健康的綠豆,一份開心的花生,一份美麗的紅豆,一份快樂的調料,包成一個開心的粽子送給你,提前祝你端午節快樂!
15、張燈結彩喜氣濃,艾葉高懸端午到;龍舟競馳浪花翻,粽葉飄香精神爽;歡歌笑語連不斷,樂享端午好佳節;舉杯同慶送祝福,綿綿情誼潤你心;祝你端午樂開懷,幸福快樂到永久!
16、粽香傳萬里,你我情不移。紅棗呈蜜意,糯米心相系。團結如一人,又協力。困難身邊倒,大步永向前。端午送祝愿,開心身體健!
17、發的是文字,收的是快樂,見的是短信,不見的是牽掛,打開的是健康,讀出的是吉祥,默默的是祝福,愿爸媽身體健康,端午安康。
18、祝福:一顆心牽掛著你,一份愛祝福著你,一份真感情在等待著你的回應。我想你會在天涯海角我愛你會在昭昭暮暮,祝端午節安康!
19、今天是端午節!我收集世上一切美好的東西為原料,用無憂為外衣,以我的真心祝福為絲帶,為你包了一個特別的粽子!吃了它你將永遠快樂幸福!
20、這條微信,收到就行;要是在忙,不回也行;我祝福你,知道就行;今天的你,順心就行;記得復我,偶爾就行;祝端午節安康。
21、迎端午,共歡度,幸福常在心中駐;喝黃酒,貼五毒,年年歲歲都有福;系百索,戴荷包,前途事業漲得高;吃粽子,送祝福,生活美滿富足!端午幸福安康!
22、端午節到了,我送你一座后花園,園子里栽的是智慧樹,流的是忘憂泉,開的是自在花,搭的是幸運橋,祝愿好運好心情,端午節安康。
23、端午粽子莫要藏,群眾眼光賊雪亮,粽子到哪哪飄香,送你粽子道聲好:端午節,吃粽香,快快樂樂朋友莫忘。
24、端午節到了,送您一顆好運粽,里面包藏健康米、好運蛋、平安菇、快樂蝦、長壽花、幸運栗、如果您收到將會好運連連。祝您端午節安康。
25、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祝福親愛的朋友端午節安康!
26、五月五,慶端陽。發短信,送吉祥。掛菖蒲,飲雄黃,事業順暢更輝煌;緬屈原,劃龍舟,愛情事業雙豐收;熏白芷,包粽子,天天都過好日子;全家聚,喜團圓,生活更比蜂蜜甜!
27、多變的永遠是天氣,不變的永遠是情意,愿淡淡的寒氣,輕拂過去一年的疲憊,暖暖的.春風,傳遞我心中的祝福:端午節安康!
28、當你睜開眼晴時,希望你能看到我祝福,祝你有個陽光般的心情;閉上眼睛前,要你收到我的問候,晚上做個好夢,祝端午節安康!
29、端午節來了,送你一個“快樂粽”,趕走煩憂時刻樂;送你一個“健康粽”,嚇跑傷病
30、平安伴;送你一個“財富粽”,財源滾滾進你袋;送你一個“幸福粽”,家庭和睦生活甜。祝端午節幸福安康!
31、端午到,快樂的粽葉呵護你,歡喜連連;幸運的絲線捆綁你,好運天天;幸福的糯米粘著你,美好無限;
32、平安的紅棗守護你,健康無限;溫馨的祝福追著你,情誼綿綿。祝你端午幸福安康!
33、你非牙齒我非米,卻依然要一生一世粘著你,我非粽葉你非米,卻依然要一層一層裹住你,粽中有米終有數,可我對你的祝福數不盡,祝你端午節安康!
34、端午養生有道,美食貼心護航,糙米熬粥助消,海帶煲湯排毒,木耳涼拌清腸,蜂蜜泡水潤膚,酸奶養胃良方,花生一把健脾,藍莓山藥安神。假期快樂安康!
35、送你一個香甜的粽子,以芬芳的祝福為葉,以寬厚的包容為米,以溫柔的叮嚀做餡,再用友情的絲線纏繞。愿你品嘗出人生的美好和五月的春天。端午節安康!
36、劃龍舟,掛菖蒲,前途事業不用愁;喝黃酒,貼五毒,年年歲歲都有福;系百索,戴荷包,一生一世避邪毒;過端午,吃粽子,中華傳統永長久。端午節安康。
37、曾幾何時,屈原用血肉之軀表明一顆愛國真心;時至今日,后人用端午紀念一片赤誠忠心;龍舟大賽寄托懷念之心,粽子寓意崇敬之心,祝節日舒心!
38、喜歡一種聲音,是輕風吹落的雨,賞識一幅丹青,是月夜點綴的星,淘醉一種氣味,是幽蘭彌漫的香,祝福我的朋友是笑看短信的你,祝端午節快樂!
39、五月五端陽到,送你五十五顆真心,送你五十五片深情,送你五十五個粽子,送你五十五份祝愿,愿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開心,事事如意。端午節快樂。
40、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趙蕃《端午三首》
41、讓我掛一把艾葉在你門前,愿你平安:讓我為你斟一杯雄黃酒,望你安康。讓我把一枝桃枝送予你手上,為你送走災難迎平安:祝你端午節快樂!
42、龍舟頭,永不止步的奔頭,獅子頭,奮勇向前的勁頭,端午節,祝福語,頭頭是道,香米粒,真心誠意的威力,甜棗粒,全心全意的實力,我親愛的朋友,端午節,祝福你,粒粒有利,端午節,祝福你,粒粒給力。
43、包一個幸福的粽子,幸福為粽衣,甜蜜有紅棗,好運黏黏是糯米,短信寫寫是心意,一切美好請你品嘗,萬般和美繞你歌唱。“粽”有快樂相伴,“粽”有三兩相知,“粽”有成功相守,“粽”有愛情美妙,“粽”有平安守護。祝端午節開心,“黏黏”有今日,“甜甜”有今朝!
描寫端午節粽子的句子7
1、在端午節的早晨,我們吃了又熱又香的粽子,有翠綠的葉子,有珍珠白的米飯,有暗紅的紅豆,還有紅棗,唉,還有更好吃的嗎?把它浸在糖里是多么奢侈的事啊!那種甜蜜的味道,溫暖的時刻,一直伴隨著我的成長歲月。
2、池塘蘆葦,選擇第二個頂部三或四個這樣的嫩葉(老袋時容易分裂),自己的領域的大米,每個粽子里放一個花生,添加糖,最豪華的只是放一個棗子,所以簡單。但煮出來的餃子格外香濃,房間里也充滿了節日的味道,純正,鄉土的味道。
3、岳陽市汨羅市曲子祠鎮曲子祠秭歸縣是屈原的出生地,也是中國最博大精深的端午節文化之一。在中國的許多地方只有一個端午節,而秭歸有三個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為第一端午節,五月十五日為大端午節,五月二十五日為端午節的尾聲。
4、端午節到了,該吃粽子的季節了,別忘了糯糯的粽子,飄著清香的粽子給你帶來各種美味的粽子,祝你端午節快樂!
5、望著街上粽葉的清香,我突然覺得原來端午節就要到了。我想起了關于屈原的民間故事。還有關于粽子,關于龍舟,關于艾草,說吃粽子,端午節包粽子,一是為了滿足食欲,二是為了祭奠。
6、最美的五一節,我常常這樣想,也許是因為柳鶯飛的小草,也許是因為艾葉飄香,也許還因為粽子的香氣可口,也許更因為詩人的氣節浩然正氣的逝去。
7、在北方,龍舟的習俗并不常見,因為北方的江水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熱鬧,**熱鬧。這是我家鄉端午節的特色。
8、在我看來,端午節是一個美好的節日,它充滿了祖先的智慧和美好的祝愿,有一種溫馨浪漫的氣氛。每當看到青色的粽子,聞到濃濃的甜味,都會有一種情愫滋生。
9、端午節仍然是中國人非常喜愛的節日。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而死。
10、端午節的早晨,起床后,媽媽就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顏六色的絲線,一直背著,據說可以避邪。其實,在我的心里,這些五顏六色的絲線就是那些精致手鐲在我心里的替代品。一些家庭還會花錢給孩子買香袋,讓他們隨身攜帶。我母親自己用棉花和草藥做了一小塊布。
11、偶爾,媽媽也會耍個小把戲,搞個創新,比如把餃子放進四四方方的盒子里,我們管它叫爆炸包;或包餃子長條,像個枕頭;或者,一個接一個的,小的一起跑。天知道她在這件事上花了多少心思!而這種另類的餃子,是我們經常拿出來炫耀的資本,不愿意立即吃。
12、當我到家時,我發現房子的每扇門都插上了艾條。棍子的末端有輕微的彎曲,頂部是白色,有一種新鮮的綠色。它們一定是剛剪完的。那種顏色,那種姿勢很討人喜歡。
13、我楞楞地望著奶奶,奶奶好像明白了什么,慢慢地給我講一些端午節的`知識:端午節是農歷每年的五月底,是結束的意思,是開始的意思。每個月有3天,即第5天,第15天,第25天。所謂端午節,就是前五種意思。
14、提前一周,媽媽開始腌肉。我們都喜歡肉餡餃子,媽媽就專門做肉餡餃子,甚至還發明了一套腌制鮮肉的秘方。星期三,媽媽開始泡糯米、花生和紅豆,星期四媽媽開始包粽子。我請假去上課,帶著相機回家,記錄媽媽包的餃子。現在會包餃子的人,已經很少了,雖然包餃子的過程技術含量不多,但愿意學習的不多,我,只是記錄。
15、我禁不住這誘惑,用力地咬了下去。米團在我的唇齒之間留連,滑嫩的紅棗也在我口中默默綻放香味。不一會兒,我便吃了好幾個粽子。看著滿街飄香的粽葉,我突然覺出了原來端午又臨了。我想起那些屈原息息相關的民間傳說。有關于粽子,關于龍舟,關于艾葉,就說吃粽子吧,端午包粽子,一是為了解饞,二是為了一種紀念。
16、母親會從河邊的蘆葦沼澤里收集蘆葦葉,放在鍋里煮,然后把糯米放在盆里的冷水里泡。我們坐在她周圍,看著她的一舉一動。我看見母親巧妙地把三個或四個蘆葦葉扁平,用剪刀剪平蘆葦葉子一側,在左邊的手掌,折疊成錐形,然后用右手在盆地完全抓了一把米,扔,如果更多的關注一些,將紅棗或花生、紅豆等。葉子在媽媽的手中折疊起來,有一個三角形的圓錐形,然后用一根細繩,一個漂亮的餃子就做好了。
17、菖蒲是我最喜歡的植物,在城里一年中只能看到端午節,每年的端午節當天不買幾只非常漂亮。菖蒲的葉子長而有光澤,呈綠色,根干凈潔白,略帶紅色。把它和艾草一起帶回家。掛在門上,有端午之意。
18、5月5日,是端陽。艾草在門口,香。吃粽子,撒糖。龍舟競渡喜氣洋洋。聽到這首兒歌,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19、粽子包滿了,滾向天地的聲音。繼承了屈原無畏的勇氣,發揚了屈原所有醉生夢死的孤膽、正直的精神。
20、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在莆田就有這樣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的第一天就開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第一天開始,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碌起來,準備好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多,但其中最讓人眼前一亮的要數端午節的天然食品了。
21、小的時候你不能等到端午節,因為蒸餃的味道太誘人了,更不用說吃粽子的香了。此外,你可以吃兩個煮雞蛋和西葫蘆面條。除了端午節的時候媽媽會給我做的很精致,漂亮的小荷花包要戴在身上,手腕上戴著五顏六色的線。小伙伴們在一塊比誰的錢包漂亮,誰的百行亮。
22、兩千多年來,淘淘河一直在為忠誠的靈魂報仇。一種苦澀而強烈的音樂在蘆葦葉間響起。
23、放一香封一菊運,幾縷夏日的熱情,綠葉包裹,楚辭韓松蒸陶罐,艾蓋雄黃展開。好了,餃子煮熟了,再蓋上一層千年厚厚祝福。
24、每年端午節期間,我媽媽都會包粽子。這是我們家的習慣,可能是大多數中國家庭的習慣。那時候,無論日子多么艱難,到了端午節,我們總是吃餃子。
25、粽子不僅好吃在舌尖上,而且是一種全國難以割舍的溫暖。
26、艾葉飄香,時光近端陽;低頭想想朋友,就在水邊;念不忘,送問候到心頭;然后用香囊,祝福你永遠健康;粽子味,瑞氣香口。
27、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從屈原投江的那一刻起,他就在楚國人民的心中牢牢地凝固了。他的靈魂注定要經過洗滌和凈化,不斷地切割、徘徊,然后升華成偉大的民族精神。
28、喝過汨羅江這個耐人尋味的地方已經離我們很遠了,可以探索的足跡只有略黃的粽子,汨羅江與汨羅江畔的汨羅江古不變。
描寫端午節粽子的句子8
1.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
2.箬葉散發著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
3.它既是消暑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佳品。
4.粽子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個民族難以割舍的溫馨。
5.菱形的大粽子味道更香濃,小三角形及菱形味道不夠重。
6.姐憶的不是端午,是快樂;吃的不是粽子,是心情。
7.在粽子的小腳上放一顆赤豆,吃的時候,蘸一點白糖,就非常滿足了。
8.粽子一般都是三角形的。陷料不同,口感也不同,我個人比較偏愛豆沙的。
9.粽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了出來,我貪婪地嗅著這一絲絲、一縷縷棕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10.兩千多年來,濤濤江水千古訴忠魂。幽怨剛強的樂音,在蘆葦葉中奏鳴。
11.吃粽子,是在咀嚼遙遠,鮮活記憶,汨羅江用清澈的水流,融合了孤獨而偉大的靈魂。
12.粽子里聚滿了,滾滾而來的天地人的合音。繼承屈原的無畏勇氣,發揚屈原眾人皆醉他獨醒、剛正不阿的精神。
13.粽香總會如期飄蕩在五月端午這一天。無論風雨,不管磨難,祖祖輩輩懷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
14.輕輕剝開青綠色的粽葉,一股粽香味撲鼻而來,露出乳白色的糯米。沾點白糖,輕咬一口。嗯,粽子的味道真好!
15.采粽葉,過端午,吃粽子,已經是我兒時發生的往事了,但我回味往事,都是那樣的鮮活,那樣的親切。
16.粽子的外形來自于對動物的模仿。動物的角,尤其家畜牛的角,很早就是古人崇拜的靈物,并被用作祭祀神靈以祈年求豐。
17.現在條件好了,孩子喜歡吃鮮肉粽子,蛋黃粽子,每個端午,我們總會滿足她的要求,但只要我在家,給她包那些特色粽子的時候,總不會忘記給自己包一些白米粽子,更忘不了
18.粽子的味道美極了。箬葉散發著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它既是消暑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佳品。所以,大人小孩兒都喜歡吃。
19.“吃粽子,灑白糖”,甜蜜的滋味便由心底涌出,在這一天,全家人齊聚一堂,歡聲笑語,窗外的大樹也仿佛被這一幅溫馨畫卷所感染,搖動著它那笨拙粗壯的樹枝,緩緩起舞,葉子們輕吻著玻璃,懷著一顆喜悅又急切的心,急切什么呢?推開玻璃窗,它打著旋兒的飄落在地板上,哦!原來它們也要一品荷棕之味啊!只是還未觸及,就被那濃濃的荷香與和睦的氣氛所陶醉了。真是一棵可愛的大樹,一片片調皮的葉子。
20.第二天端午節,早上爸爸很早就起了床,在家里的大門上都插上了艾葉,據說端午這天插艾葉可以避邪,也許這些都是風俗習慣,或者迷信吧。媽媽將頭天晚上煮好的粽子放到涼水里,煮雞蛋、鴨蛋、鵝蛋,有咸的也有淡的,粽子一盆蛋一盆,吃粽子撤上白糖,吃完之后我和弟弟美美地去上學。
21.粽子用翠綠的箬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后,剝開墨綠色的箬葉,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
22.由于粽子本身是用作祭祀的靈物,所以到了南北朝,隨著屈原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日漸崇高,又成了祭祀屈原的物品。
23.因地區不同,由材料以至粽葉,都有著很大的差別,連“裹”的形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們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漢晉時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
24.早期的粽子角黍,制成角形,正是對動物角的模仿。這種模仿的意義就在于賦予粽子以祭祀的功能。由此,制成角形的粽子就與動物的角一樣成了溝通人神的靈物。有趣的是,上古曾有以角黍祭祀獨角神曾“獬豸”的習俗。
25.記得小時候,端午節前兩天,媽媽就開始買粽葉、粘米、大棗等等,然后就開始烀粽葉,泡粘米;端午節頭一天下午,我放學后就能看到媽媽坐在臺階上包粽子,旁邊放著桌子、盆、水桶等等,于是我也按捺不住跟媽媽學包粽子的心情,開始湊趣。只見媽把兩三片粽葉瞬間就卷成漏斗型,然后用右手在盆里撈起粘米放到粽葉里,再在里面放上大大的甜棗,然后把水撩在上面把粘米鋪均勻,接著我是怎么也學不會了。我包好的粽子幾乎都是漏的,而且形狀也不對,于是媽媽重又教我,可是笨笨的我怎么也學不會,于是我索性不學了,坐在那里看著媽媽包,媽媽手疾眼快,那么多粽子媽媽包了幾個小時,終于包好了,就在大鍋里煮,聞著粽香味,我和弟弟心里饞饞的,可也只能等到時間到了才可以吃到嘴,媽媽說將煮好的粽子要用涼水多泡一會,吃著才好呢!
26.這粽子的形狀多數是條形,成柱形,包扎的略微緊一些。經過一煮瘦肉中的水分和肥肉中的油都讓米吸收了,所以這肉的味道特別好,勝似火腿肉,粽子的米中有油,味略咸,加上粽葉的香味,這種味道真是鮮美。這種粽子在水鄉江南常見。
27.老家的端午是北方的端午,也是少年時代的端午,也是貧窮困苦的端午,也是快樂天真的端午;新家的端午是南方的端午,也是我中青年后的端午,也是生活進步的端午,更是思念感悟的端午。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不知不覺我已經多年沒有在端午時節看到麥兒黃了。
28.端午的早晨,一大早起床門頭上早都插上了艾草,相傳艾草能辟邪,然后媽媽就端來滿滿一盆用艾草煮過的雞蛋和鴨蛋讓我們吃,聽說吃了它就不會長瘡了。當然端午的餐桌上最少不了的.還是媽媽親手包的粽子。媽媽包粽子的時候我就搬把小凳子坐在旁邊看,看著一堆堆荷葉在媽媽手中變成形狀各異,不同口味的美食,真是很羨慕,不過直到現在我也沒能包出一個來。
29.粽子的味道美極了。箬葉散發著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它既是消暑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佳品。所以,大人小孩兒都喜歡吃。
30.廣東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廣東粽子與北京粽子相反,個頭較小,外形別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狀如錐子。品種較多,除鮮肉粽、豆沙粽外,還有用咸蛋黃做成的蛋黃粽,以及雞肉丁、鴨肉丁、燒肉、冬菇、綠豆等調配為餡的什錦粽,風味更佳。
31.母親包的粽子總是又大又好看,尖尖的小腳上,媽媽總會放一顆赤豆或豇豆。在吃粽子的時候,我總喜歡用筷子插在粽子中間,蘸一點糖,然后第一個就把小腳上的豆子吃掉。
32.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采用果脯為餡。
33.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里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了!真像一個粽子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棉襖呢!我要開始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人陶醉了。我真喜歡粽子呀!
34.到了端午節前一天晚上,我們一家老小,圍坐在一起,不管是熟練的不熟練的,還是手拙手巧的,都會一齊動手包起粽子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神色。
35.粽子用翠綠的箬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后,剝開墨綠色的箬葉,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
36.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今年的端午節與以往不同,我發現許久都沒有寫過發自內心的東西了,粽子隨時可以吃到,而感受媽親手包粽子的那種氛圍我卻有好久沒曾體會到了。
37.粽子既是風味獨特的應節食品,也是一種祭祀物品。端午節吃粽子祭祀屈原是流行的說法。粽子作為祭祀用品,是一種包含著特定內容的吉祥物。傳統的粽子,大都有角,粽子的祭祀功能即來自于外形上的角。
38.兒時的印象里,看見一群婦女、姑娘圍著賣貨郎嘰嘰喳喳購買五彩絲線和繡香囊用的料子時,便知端午節就要到了。村里的孩子全都一樣的被那五彩的靈物庇護起來,撒歡野性地滿村里跑著,那時的端午節總是趕在麥口,五月的麥垅早已呈現黃澄澄的氣象。含我在內的一群小冤家總喜歡聚在地頭,各自在麥地中挑選幾穗,蹲下來小心地用力搓著,吹去麥芒和硬殼白膜的胞衣,剩下一小捧飽滿黃綠的麥粒,填進自己的嘴里,香甜的肉感連同新鮮的漿液讓人滿口生香。生產隊里看麥的“禿大辮”(我們村上的一個光棍男人)出現在離我們五十米開外時,我們立刻一哄而散,那感覺如山高似水長。
39.去過許多地方,也吃過許多種粽子,各地的粽子總有不同的風味,南方常用紅棗、紅豆(赤豆)、花生、豬肉、蛋黃等混在糯米中制成;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在泰國還吃到一種芭蕉葉粽子,是用糯米飯夾著芭蕉,然后用芭蕉葉裹著放在鍋里蒸,吃的時候,去掉芭蕉葉,拌上椰肉絲,別有一番風味。
40.粽子的味道美極了。
41.香甜的肉感連同新鮮的漿液讓人滿口生香。
42.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采用果脯為餡。
43.這粽子的形狀多數是條形,成柱形,包扎的略微緊一些。經過一煮瘦肉中的水分和肥肉中的油都讓米吸收了,所以這肉的味道特別好,勝似火腿肉,粽子的米中有油,味略咸,加上粽葉的香味,這種味道真是鮮美。這種粽子在水鄉江南常見。
44.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里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了!
45.我要開始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人陶醉了。
46.在粽子的小腳上放一顆赤豆,吃的時候,蘸一點白糖,就非常滿足了。
47. “吃粽子,灑白糖”,甜蜜的滋味便由心底涌出,在這一天,全家人齊聚一堂,歡聲笑語。
48.到了端午節前一天晚上,我們一家老小,圍坐在一起,不管是熟練的不熟練的,還是手拙手巧的,都會一齊動手包起粽子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神色。
49.品種較多,除鮮肉粽、豆沙粽外,還有用咸蛋黃做成的蛋黃粽,以及雞肉丁、鴨肉丁、燒肉、冬菇、綠豆等調配為餡的什錦粽,風味更佳。
50.忍不住輕輕咬上一口餡,真是甜而不膩,黏而爽口,好吃極了。
【描寫端午節粽子的句子】相關文章:
端午節描寫粽子的句子03-22
描寫端午節粽子的句子01-21
描寫端午節粽子香句子08-03
端午節粽子的句子02-13
描寫粽子的優美句子03-04
關于端午節粽子的句子03-31
寫端午節粽子的句子04-15
端午節有關粽子的句子08-17
端午節粽子優美句子02-11
端午節的粽子句子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