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活動通訊稿(必備17篇)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通訊稿在生活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通訊所報道的新聞事實,可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去反映。我們該怎么擬定通訊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活動通訊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1
“五月五,過端午,粽葉青,糯米香;掛菖蒲,帶香包……”為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歡樂、祥和的端午節日氣氛,陪伴五彩陽光課堂的留守及單親孩子度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恩施州五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特舉辦“濃情端午,粽葉飄香”端午節特別活動。
活動中,孩子們積極參與端午知識競答,對端午節的.歷史來源、傳統習俗等有更多的了解;同時他們將提前排演好的話劇《灰姑娘》表演給家長看,對家長表達感恩之情;最后孩子們跟著家長學習折粽葉、填糯米、裹葉子、扎線……體驗動手與合作的快樂,活動給孩子們的童年留下美好回憶的同時,更是民族情感的培養與傳承。整個活動中,孩子們感知端午、走進端午、品味端午,體會著傳統節日的快樂與童趣。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2
夏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6月2日上午,瑞金北村社區工作人員與社區居民歡聚一堂包粽子,讓大家過上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活動現場,共50多人齊聚一堂,其樂融融包起了各式各樣的粽子,有的包的飛快,靈巧的手指上下翻飛,不多時一個個粽子就誕生了,有的則是新手,在包粽子老手的指導下,笨拙的將粽子包好,雖然包的不是很完美,但看著自己動手包的.粽子,大家心里都很開心。贏得了圍觀者一陣陣稱贊聲。
社區工作人員把包好的粽子送到隔壁真美好養老院,使他們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感受到節日的氣氛和人情的溫暖,社區組織包粽子,使更多的居民感受到了濃濃的傳統文化氛圍。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3
在端午佳節來臨之際,為讓轄區低保戶、殘障人士和孤寡老人感受到節日的氛圍,5月25日上午,工業園社區開展端午慰問活動。
社區工作人員前往慰問家庭為老人送上了端午慰問禮品及誠摯的節日祝福,并與老人們親切交談,了解他們日常生活及身體狀況,如果有困難要及時找社區尋求幫助。他們紛紛感謝,表示收到了最貼心的禮物,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社區的'關懷與溫暖。
通過此次慰問活動,拉近了社區與轄區低保戶、殘障人士和孤寡老人之間的距離,讓他們感受到了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4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節日文化內涵,我區將于近期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據悉,今年,我區將把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活動與“文明廣州”建設和主題月活動相結合,不斷增強節日文化活動的群眾性、廣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一是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主題,深入挖掘端午節文化內涵,精心選擇熱愛祖國、熱愛故鄉名篇佳作,通過多種形式開展中華經典美文的誦讀活動。二是廣泛開展端午節嶺南水鄉傳統龍舟競渡活動,在全區城區、農村廣泛開展賽龍舟群眾性體育活動,同時組織開展包粽子、制香囊、懸艾蒿及民俗文化講座、民間藝術展示、民間藝術表演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節慶活動。三是運用傳統習俗,挖掘端午民俗活動中防病祛災、企盼吉祥幸福的文化意蘊,普及日常衛生保健知識,倡導健康生活;充分利用現有體育設施,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全民健身、體育競賽等體育活動。四是要求各鎮街、各單位以及各級志愿服務組織在節日期間廣泛發動志愿者、城鄉居民參加“鄰里守望”“三關愛”“四進社區”“三下鄉”等志愿服務,同時看望、慰問各級道德模范、中國好人和當地好人,在社會上形成禮遇、崇尚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的良好氛圍。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5
為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文化,6月14日下午,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主辦的“華夏文明絲路長歌——2018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在蘭州市華夏人文始祖園舉行。
主題活動在童謠《粽兒飄香》中拉開序幕,圍繞“長中國人的根、聚中國人的心、鑄中國人的魂”這一主題,分設“別”“思”“賦”“頌”四個章節,以樂、舞、詩、歌相結合的.形式,吟誦、歌詠、展演了《蒹葭》《將進酒》《千古悲歌——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等詩歌名篇,守護文化根脈,凝聚民族精神,抒發愛國情懷。視頻短片《端午習俗》生動展現了戴香包、系五彩繩、掛艾蒿等隴原大地的傳統端午習俗。舞臺上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巧妙融合的表演風格,儒雅清新,使觀眾深切感受到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的獨特內涵和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精神風貌。
據了解,整個主題活動由省電視臺進行全程實況錄像,制作為“2018我們的節日·端午”電視特別節目,端午節期間,將在甘肅移動電視頻道、甘肅經濟廣播、絲路明珠網等同步展播。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6
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青島西海岸新區精心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四項主題活動,發揮民族傳統節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在廣大師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弘揚傳統文化、粽享美好生活。以培育家國情懷、弘揚愛國主義為主題,在全區組織開展“弘揚傳統文化粽享美好生活”主題活動,以文藝展演、民俗文化體驗等形式挖掘端午節日文化內涵,引導廣大市民群眾感受傳統文化魅力,進一步增強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二、中華經典誦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始終,充分利用各類資源,精心組織廣大干部群眾尤其是中小學學生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通過舉辦端午民俗詩歌、屈原辭賦和歷代經典愛國主義詩篇等誦讀活動,增進人們對中華優秀文化的深刻理解,從而增強認同感和親近感。
三、節日民俗。利用端午節這一節日活動平臺,講好端午節生動故事,弘揚端午節精神內涵,開展包粽子、點雄黃、縫香包、掛艾葉等端午習俗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學校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展示等活動,激發市民參與熱情,營造濃厚節日氛圍。
四、志愿服務。要弘揚志愿服務精神,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組織廣大志愿者開展溫情社區、平安建設、環境保護、文化服務、文明引導、文明出行、窗口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特別是注重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以及外來務工人員的關心關愛,組織志愿者和他們一起過端午,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溫暖,大力營造出“崇德尚禮”的濃厚氛圍。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7
為傳承中國古典文化,發揚端午傳統習俗,端午節期間,二板橋社區科協聯合鼓樓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了一場端午節主題活動。
很多人都知道端午的習俗有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還有很多人尤其是孩子們不知道端午節飲雄黃酒,佩香囊,備牲醴等習俗。而雄黃酒是不能喝進肚里去的,最初的劃龍舟也不是為了紀念屈原和伍子胥。這些問題似乎已經老掉牙,但關鍵是許多人不一定知道。因此,活動開始社區科普志愿者給大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介紹了端午節的歷史以及各個習俗的由來。同時,在提到艾草、雄黃酒的時候,志愿者還不忘給大家滲透草藥的功能以及作用,并提供了一些較常用的'草藥配方。
科普過后,是熱鬧的包粽子活動。活動現場社區科普志愿者手把手的教同學們包粽子,同學們學的特別認真,不一會就每個人包好了一個粽子。志愿者們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把所有包好的粽子分發給在場的每一位同學,并給他們每人掛上一個鴨蛋網和寓意吉祥的核桃手串,大家都非常開心。之后同學們又進行了一場經典誦讀活動,對端午節的來歷、傳說、習俗等進行了朗誦比賽。
熱熱鬧鬧的端午節活動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結束。同學們度過了一個歡樂的上午。此次端午節活動的開展,普及了端午習俗,營造了歡樂的節日氛圍,增進了志愿者們之間的交往,讓殘疾小朋友們感受到了社會陽光般的溫暖,引導他們更好地了解、喜愛傳統節日文化,讓他們度過了一個特別的、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8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6月18日,高新區相賢社區在轄區同人學府大道小區開展“民族節日,代代傳承”端午節主題宣傳服務活動。
社區居民志愿者早早的來到活動現場,心靈手巧的居民們互相傳授包粽子的技巧,分享家鄉包粽子的心得,傳承民俗活動。最后大家一起在現場品嘗粽子,現場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為使社區的弱勢群體更好的`感受到節日的氛圍,社區工作人員還將煮好的粽子送到部分空巢老人、高齡老人的家中,與他們共同品嘗,分享節日的快樂。
通過這次活動,傳承了傳統文化,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拉近了鄰里關系,增進了社區和諧。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9
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6月14日上午,銀春社區組織轄區居民、黨員志愿者開展了“濃濃端午情銀春一家親“暨“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活動。活動中,大家分工有序,大家邊聊著家常,邊快速地操縱著手中的米和線,不一會兒,一堆堆色澤新鮮且形狀各異的粽子就呈現在大家面前了。
此次活動的主旨是繼承和發揚我國傳統端午文化。社區還將包好的粽子打包發放給轄區內80歲以上的'老年人及困難家庭,以此促進鄰里團結和諧,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結束大家紛紛表示,社區搭建這樣一個平臺讓大家聚集在一起,提前過了一個即快樂飲食,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發放通知書,請家長教育監督幼兒注意端午假期飲食衛生,不暴飲暴食,不吃變質、霉爛、無衛生許可證、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參與其中共慶節日,使每一位參與活動的幼兒、老師及家長都深深感受到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體會著傳統節日快樂與童趣!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10
6月6日,值此端午佳節來臨之際,縣博物館與縣大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縣博物館開展了“端午傳情萬粽飄香”主題活動。
尊老愛幼是中華傳統美德,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增強社會溫馨感和凝聚力,汶川縣博物館與大同社會服務中心,組織七盤溝社區志愿者舉辦了端午節包粽子愛心義賣活動。這些滿載著深情厚誼的粽子通過義賣將愛心送到了獨居老人、重度殘疾人和孤寡老人手中,讓他們真切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為了讓全縣居民對端午節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汶川縣博物館和汶川縣大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還編排了笛子獨奏、夢幻汶川、探戈、七彩的哈達、洗衣歌、合唱、原生態舞蹈、有獎知識問答、品味粽子活動等一系列活動。
這次主題活動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宣揚,讓關愛弱勢群體的美德得到傳遞,讓老人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同時豐富了博物館社會教育內容,更好地促進博物館志愿者工作開展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11
端午節將至,為增強群眾食品安全意識,普及食品安全科學知識,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6月6日,興文縣五星司法所利用趕集日開展了一場以食品安全為主題的法治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通過懸掛橫幅、設立食品安全宣傳展板和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著力向群眾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圍繞夏季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物質、不能食用的蔬菜等方面內容,向群眾介紹了如何辨別假冒偽劣食品、有毒有害食品的基本知識,為廣大群眾上了一堂生動的食品安全知識課。同時,對于群眾的疑問,工作人員也進行了耐心細致科學的解答。
此次活動共計發放宣傳資料2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30余人,切實提高了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12
6月6日,值此端午佳節來臨之際,縣博物館與縣大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縣博物館開展了“端午傳情萬粽飄香”主題活動。
尊老愛幼是中華傳統美德,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增強社會溫馨感和凝聚力,汶川縣博物館與大同社會服務中心,組織七盤溝社區志愿者舉辦了端午節包粽子愛心義賣活動。這些滿載著深情厚誼的粽子通過義賣將愛心送到了獨居老人、重度殘疾人和孤寡老人手中,讓他們真切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為了讓全縣居民對端午節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汶川縣博物館和汶川縣大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還編排了笛子獨奏、夢幻汶川、探戈、七彩的哈達、洗衣歌、合唱、原生態舞蹈、有獎知識問答、品味粽子活動等一系列活動。
這次主題活動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宣揚,讓關愛弱勢群體的美德得到傳遞,讓老人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同時豐富了博物館社會教育內容,更好地促進博物館志愿者工作開展。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13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到來,為了進一步弘揚民俗文化,弘揚美德善行的社會風氣,繼承傳統習俗,享受健康娛樂,彰顯傳統文化魅力,黃山區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端午節活動。
龍北社區第二屆居民同樂會暨同歡共慶迎端午的`活動,對美麗社區建設及文明創建活動中做出杰出貢獻的美麗龍北人、美麗家庭、優秀志愿者、優秀樓棟長進行了表彰,開展了撿煙頭、包粽子比賽,將蒸好的粽子按照網格責任片區送到社區高齡獨居老人、貧困居民、貧困殘疾人家里,這份帶著濃濃情意的端午節慰問品,讓困難群眾感受節日溫馨。芙蓉社區“溫馨端午、幸福芙蓉——第二屆芙蓉鄰里節開幕儀式”也于5月26日拉開了序幕,包粽子能手將包好的粽子作為創城知識競賽、民生工程知識競答禮品發放給獲獎人員,志愿者們,認領了他們的“微心愿”,一些文藝愛好者還為大家獻上了一臺豐富多彩的演出。平東社區在千楓園開展“助殘日”活動,100多名殘疾人和400多居民參加活動,為殘疾人包愛心粽,并為他們送上慰問金,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到甘棠小學慰問留守兒童。龍西社區除了包粽子比賽外,現場還穿插進行第二季度“身邊好人”表彰及“小小神筆繪家園”、自制燈籠等社區公益文化活動獲獎作品的頒獎。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14
為進一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提升轄區居民文明素養,6月13日,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洪山社區舉辦“端午粽飄香·仲夏頌文明”主題活動。
活動現場,不僅舉辦了豐富的文藝匯演,還組織了包粽子比賽。“現在我宣布,洪山社區包粽子比賽正式開始!”隨著主持人一聲令下,居民們“開動”了,裝米、包扎,動作一氣呵成,很快,一個個小巧可愛的粽子就制作完成。
隨后,居民們將包好的粽子煮熟,大家坐在一起邊品嘗粽子,邊觀看文藝演出,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同時,社區還將粽子送給了社區孤寡困難家庭,給他們送去一份節日的`問候。
“這次包粽子比賽的活動開展得太棒了,有文藝節目看,還有粽子吃,自己包的粽子還可以帶回家,太開心了!”居民余梅英一邊吃粽子,一邊不忘點贊。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15
在端午節即將到來之際,為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感受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6月7日,縣機關幼兒園開展了端午節系列活動。
各班老師通過視頻、圖片等介紹端午節的由來、別稱、習俗以及與端午節相關的.故事,同時還教孩子們演唱了與端午節有關的詩歌《端午》。部分班還把端午節活動作為了家長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到幼兒園和寶貝一起包粽子感受節日氣氛,在這一過程中家長們和孩子們忙得不亦樂乎,盡情地歡樂著、忙碌著、興奮著!
家長們紛紛表示此次端午節活動非常有意義。它既豐富了孩子們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又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感,也讓孩子們感受到通過自己勞動而獲得成功的喜悅,使家長和孩子充分了解到端午節的文化習俗和內涵,同時也感受到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16
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嫩江縣伊拉哈中心小學積極開展了“情系端午節振興民族魂”主題教育活動。
首先,學校通過國旗下講話介紹端午節的來歷,特別介紹了端午節形成的劃龍舟、吃粽子、點雄黃、對詩歌等等風俗,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其次,有的班級召開“端午節”主題班會,講“端午故事”的活動,再現屈原歷史故事,教育學生體會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憂民、不屈不撓、頑強斗爭、為國捐軀的精神;有的班級舉行“端午經典誦讀”大賽活動,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接受中華悠久文明的洗禮和傳統思想道德的熏陶,增強民族自豪感;有的班級舉辦“端午手抄報”比賽活動,同學們手抄報主題鮮明,圖文并茂,設計別具匠心,充分展示了同學們的.聰明才智,同時也增強了同學們對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的認識。
通過此次端午節傳統教育系列活動,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在活動中小學生們親身感受了祖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在體驗中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享受傳統風俗帶來的快樂。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17
寶雞高新區和諧路社區為了弘揚傳統文化,營造歡樂祥和、文明健康的節日氛圍,開展了豐富多彩“濃情端午心系居民”的主題活動。
一是走訪看望轄區弱勢群體和空巢老人。從6月初社區開始組織社區志愿者,走訪了不幸罹患白血病、意外摔傷的困難家庭,送愛心粽,并幫助鏈接醫療救助等資源。并針對社區多戶重點的殘疾人和空巢老人進行關愛,使居民享受到來自社區大家庭的關愛。
二是邀請社區居民在社區共度端午佳節。邀請社區居民20多人參加社區端午節活動,以茶話會的形式開展。發揮居民特長,講講他們眼中的端午,有助于年輕一代對傳統節日有更多感性的.了解。依托社區開展的“四百”活動,廣泛征求居民意見,使“四百”活動縱向深入發展
三是開展縫制香包民俗文化活動,弘揚傳統文化。6月7日下午,和諧路社區舉辦了“縫制香包”活動。居委會邀請了幾十名轄區居民來到社區,和全體工作人員共同縫制香包。社區提前為大家準備了彩線、布料、針、頂針、剪刀、小珠子、香草等原料。大家歡聚一堂,談笑風生,齊動手,穿針引線,用各色布頭包上香藥,縫制自己喜歡的五彩繽紛的香包。不到兩個小時,幾十個小巧玲瓏、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香包呈現在了眼前,有紅辣椒,大南瓜、小柿子、杏胡、梅花、小香袋、各種小動物等等。大家精心縫制的幾十個香包都最后分別贈送給了社區的小朋友、老年人等,相互之間拉近了居民之間的距離,同時建立了深厚感情。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相關文章: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01-19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優選】05-29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薦]05-29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通用)05-27
(優秀)端午節活動通訊稿04-26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范例15篇]05-29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通用20篇)06-11
端午節通訊稿05-27
(集合)端午節通訊稿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