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精選(15篇)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1
一、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可以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
二、活動準備
1、有關端午節的故事。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三、活動過程
1、引出話題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
活動介紹: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2、品嘗粽子,并講述。
認識粽葉
老師: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幼兒品嘗
老師: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3、請小寶寶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2
一、活動目標
1、探索折紙粽的方法,嘗試用長條紙通過反復折疊的方法制作粽子。
2、在共同布置環境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
二、活動準備
1、各色長條紙若干。
2、已經折好的大紙粽。
3、折紙粽步驟圖。
三、活動過程
1、觀察大紙粽,激發折紙粽的興趣。
2、探索折紙粽的方法。
猜測紙粽的制作方法。
展開紙粽,觀察折痕,討論折紙粽的方法。
借助步驟圖,整理折紙粽的經驗。
3、折疊紙粽。(引導幼兒在遇到困難時,通過看圖示、觀察小朋友制作等方法來幫助解決問題。)
4、將幼兒制作的紙粽用針、線串在一起,布置環境,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3
端午文化介紹:
參與形式:利用國旗下講話和宣傳海報形式在門廳展示關于端午節的節日知識,幫助孩子學習和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各班可以開展相關的知識鋪墊和豐富。(屈原的故事、認識艾草和莒蒲等)
包粽子比賽:
活動形式:邀請會包粽子的爺爺奶奶來園為孩子們包粽子,并開展包粽子比賽。(各年級組開展。)包好的粽子可放在門廳展示。
各年齡段開展龍舟系列活動:
小班:龍舟涂色活動
中班:龍舟制作活動大班:雪花片拼插龍舟。
時間:20xx年6月3日上午9:10
地點:五樓多功能廳
活動目標: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這一天,中國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還戴香包、插艾蒿、賽龍舟。通過此活動,讓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以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節目,從而使幼兒對各地方的風俗習慣有一定的認識,以此增強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流程:
一、主持人講話,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主持人:明天是農歷五月初五,你們知道是什么節日嘛?(端午節)
支持人: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里,我們會用各種方式來度過這個快樂的節日。
我們會在這一天里做些什么?吃些什么呢?
小結:在這一天里,中國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還戴香包、插艾蒿、賽龍舟。主持人: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個短片。
二、幼兒觀看視頻,進一步了解“端午節”
1、端午節由來的短片最新2017年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活動方案。
2、人們裹粽子的短片。
3、人們賽龍舟的短片。
4、學念兒歌《五月五》。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4
活動日期: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
活動地點:
教室
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活動內容:
1、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同學們在家通過看書,上網查閱等途徑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具體內容如下:
(1)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端午節)
(2)那么,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節各地的風俗習慣視頻
2、與媽媽一起包粽子
(主持人):同學們,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說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包粽子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和媽媽一起來包粽子,看誰的手兒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綠豆、肉粹、粽葉、粽繩。
方法:
1、將粽葉折成漏斗形
2、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葉的兩邊把那個比較長的粽葉向糯米這邊壓成一個三角形。
4、將粽葉包好后用準備好的繩子把它綁緊。
湖南益群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長沙益德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5、蒸煮。學生和家長動手包。
3、詩歌朗誦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也是什么節?不知道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看詩朗誦表演。
第一:xx同學朗誦。
第二:小組朗誦。
第三:女生齊誦。
第四:男女朗誦。
第五:家長和學生齊誦
4、觀看賽龍舟錄像。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到過汨羅江嗎?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賽龍舟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國際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于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汨羅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粽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賽龍舟可以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只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群的吶喊聲中劃向終點。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視頻。)
(主持人):看了剛才的錄像,我們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吧!
同學們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5、吃粽子
請評委根據粽子的樣式,口感評價。并且評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會吃粽子大王。
6、班主任講話:
同學們,今天的端午節過得很有意義。老師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心靈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學生的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欲望以及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信息、資料的搜集能力。同時也非常感謝家長對我們活動的熱情參與。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5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有掛香包的習俗,初步了解香包的功用及制作材料。
2、嘗試用針縫的方法制作香包,感受自制香包的快樂。
3、知道與小朋友保持合適的距離,注意用針的安全。
二、活動準備
1、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艾草、干花、針、線等)。
2、幼兒已有刺繡經驗。
3、民間音樂。
三、活動過程
1、觀察香包,了解掛香包的用途,激發自制香包的興趣。
指導語:什么叫香包?端午節人們為什么要掛香包?
2、討論、探索制作香包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研究制作香包的方法步驟。
指導語:做香包需要哪些材料?怎樣使用這些材料來做香包?
討論做香包的注意事項。
指導語:做香包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3、在音樂聲中,嘗試自制香包。
4、把做好的香包掛在胸前,互相觀賞,體驗自制香包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6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生活經驗,今年端午節納日松幼兒園開展了“快樂端午粽飄香”親子活動,讓小朋友們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具體如下:
活動時間:
6月19日
活動主題:
快樂端午粽飄香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節有關的習俗,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
3、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4、樂于參加包粽子、制香包、做龍舟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安排:
1、傳統節日主題教育活動。
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使幼兒了解有關端午節的來歷、傳說、習俗等,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氛圍。
2、動手操作活動。
通過繪畫、手工(粽子、香包、彩線)等活動,體會傳統節日的豐富生動,感受自己動手操作的樂趣。
3、快樂端午粽分享活動。
通過親子分享粽子的活動,送上節日祝福,表達親子情深,進而培養愛(愛父母、愛祖國)的情感。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7
一、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樂于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二、活動準備
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師: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嗎?
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師:人們為什么要過端午節?為什么要紀念屈原呢?
人們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
四、拓展交流
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8
一、活動目標
1、探索用身體的不同部位著地并能與同伴共同使“龍舟”向前移動的方法。
2、體驗多人用身體組成“龍舟”進行游戲的快樂,感受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二、活動準備
觀看過賽龍舟的.場面。
三、活動過程
1、回憶賽龍舟場面,激發活動興趣。
2、探索多人組成“龍舟”,用身體的不同部位使“龍舟”向前移動的方法。
探索兩人結伴組成“龍舟”前進的方法。
①自由探索兩人組成“龍舟”前進的方法。
②交流經驗,討論兩人合作組成“龍舟”,用身體的不同部位使“龍舟”向前移動的方法。
③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使“龍舟”前進。
探索多人合作組成“龍舟”前進的方法。
①遷移兩人合作經驗,嘗試多人合作組成龍舟前進。
②交流經驗,討論使“龍舟”加快速度前進的方法。
③再次嘗試,體驗協調一致的重要性。
3、游戲:《賽龍舟》。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9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粽子、雞蛋、艾蒿、荷包、五彩線、端午圖片。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端午由來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那我們一起來聽聽端午節的由來,好嗎?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談談端午習俗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么呀?那為什么要掛艾蒿呢?小朋友們,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凈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卻沒能夠把屈原救上來,后來每年五月初五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們怕河里的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里喂魚。
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驅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學習兒歌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關于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觀察粽子的外形和顏色
師: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認識粽葉
師: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幼兒品嘗
師: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10
(一)主題來源:
端午節,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活動。其主要內容有: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撞蛋、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飲用雄黃酒等。端午節同時是一個可以和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端午節也可以舉行許多活動,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節日。今天我們就來過一個特別的有意義的端午節,參與端午節的一些慶祝活動。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能對傳統節日感興趣,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感。
2。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感受端午節賽龍舟活動的氛圍,樂于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3。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通過觀察,了解粽子是由粽葉、糯米等包成的。
二、活動方案設計
(一)環境創設
1。更新區角內容,創設與端午節有關的區域活動。
2。增加有關端午節氣氛的環境布置。
3。創設主題為《歡天喜地慶端午》的主題墻。
(二)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陪同孩子一起參加幼兒園的端午節活動。
(三)活動涉及領域
語言:兒歌《端午節》
社會:《端午節的由來》
科學:《好吃的粽子》
美術:手工《端午香袋》
健康:競賽游戲《賽龍舟》
(四)具體活動安排
1。6月14日社會《端午節的由來》
2。6月15日兒歌《端午到》
3。6月18日手工《端午香袋》
4。6月19日科學《好吃的粽子》
5。6月20日競賽游戲《賽龍舟》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3
一、活動目的:
1、為做好家園共育工作,充分發揮家庭教育作用,促進幼兒的和諧發展。
2、增進幼兒對祖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活動準備:
糯米、粽葉、粽子、呼啦圈、紙箱龍船、小桶等
三、活動項目:
主持人致開場辭: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隨著端午節腳步的臨近,為了增進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今天我們實驗幼兒園小班的小寶寶們邀請了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這個美好的傳統佳節。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用掌聲歡迎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
一、首先請各班的小寶寶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小(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小(4)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二、幼兒觀賞各班的奶奶們表演包各種花式的粽子的技藝。
三、親子游戲《袋鼠》
人數:8對(父母與幼兒合作)
形式:單面接力
準備:各班粽子二個,終點處擺椅子四把。
玩法:幼兒面對家長,雙手抱住家長的脖子,雙腳勾住家長的腰。家長雙手各握一個粽子,教師發令后,家長抱幼兒向前跑,雙手不能碰幼兒,繞過椅子,返回,將粽子交給第二對家庭,繼續游戲,以先完成的一組為勝。
四、《賽龍舟》
人數:4對(父或母與幼兒合作)
形式:單面接力
準備:各班紙箱龍船四個,塑料椅子若干。
玩法:幼兒在媽媽或爸爸的帶領下套著紙箱做的龍舟,繞障礙前行接力。
五、《快樂運粽子》
人數:8對
形式:對面接力
準備:各班小桶一個,粽子若干。
玩法:幼兒提著小桶,走過獨木橋,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來,將粽子放回到隊伍前的籃子里,把小桶傳給下一位幼兒,繼續游戲。在規定時間內看哪隊運的粽子多為優勝。
六、“嘟嘟嘟”跑得快
人數:8對
形式:對面接力
準備:各班一個呼啦圈,兩個粽子。
玩法:以班級為單位,8個家庭組合為一組進行接力,游戲中,孩子做車頭,一手拿一個粽子做方向盤,家長蹲下作車尾,呼啦圈為兩頭連接,一頭套在孩子的腹部,一頭家長用雙手握住,小車以最快速度前進,至對面家庭組合,將呼啦圈和粽子接力給下一組家庭,最后一組家庭跑完,游戲結束,快的那一班級獲勝。
親子活動結束,各班組織幼兒與家長到班級分享美味的粽子。
在歡樂的氛圍中,我們的活動也該結束了。通過這次親子活動,我們的感觸一定都很深。小朋友們展示了個人的魅力,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展示了良好的積極合作精神。我想說“小朋友真棒!大朋友更棒!”今天你快樂嗎?讓我們一起把快樂唱出來,好嗎?(對唱:你快樂嗎?我很快樂!)
最后祝小朋友們健康成長,祝我們的家長朋友們家庭幸福、永遠。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11
活動目標:
1、通過分享、交流,初步了解體驗端午節的相關習俗,體驗集體共度端午節的樂趣。
⒉嘗試動手制作端午節的相關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繩、彩蛋。
活動準備:
1、準備制作端午節習俗物品的各種材料:
粽葉、糯米、線等;各種形狀的布片、訂書器、棉花、香水、干花;煮熟的雞蛋、顏料、水彩筆、蠟筆、油畫棒;各色緞帶、絨線、絕紙。
⒉端午節相關圖片,艾草和莒蒲。
3、邀請幼兒家人—起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
1、主持人致開場辭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在我國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道像,掛艾葉營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等。
隨著端午節腳步的臨近,為了增進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今天我們xxx幼兒園的小寶寶們邀請了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共度
這個美好的傳統佳節。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用掌聲歡迎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吧!
2、手工活動
(1)家長們表演包各種花式粽子的技藝。
(2)畫彩蛋、制作五彩繩,孩子和家長共同制作,并相互贈送
3、親子游戲
《袋鼠》
人數:1名幼兒+1名家長,共8對
形式:單面接力
準備:各班粽子2個,終點處擺椅子4把。
玩法:幼兒面對家長,雙手抱住家長的脖子,雙腳勾住家長的腰。家長雙手各握一個粽子,教師發令后,家長抱幼兒向前跑,雙手不能碰幼兒,繞過椅子,返回,將粽子交給第二對家庭,繼續游戲,最先完成的.一組即為獲勝。
《賽龍舟》
人數:1名幼兒+1名家長,共4對
形式:單面接力
準備:各班紙箱龍船四個,塑料椅子若干。
玩法:幼兒在媽媽或爸爸的帶領下套著紙箱做的龍舟,繞障礙前行接力。
《快樂運粽子》
人數:1名幼兒+1名家長,共8對
形式:對面接力
準備:各班小桶一個,粽子若干。
玩法:幼兒提著小桶,走過獨木橋,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來,將粽子放回到隊伍前的籃子里,把小桶傳給下一位幼兒,繼續游戲。在規定時間內看哪隊運的粽子多為優勝。
“嘟嘟都嘟”跑得快
人數:1名幼兒+1名家長,共8對
形式:對面接力
準備:各班一個呼啦圈,兩個粽子。
玩法:以班級為單位,8個家庭組合為一組進行接力,游戲中,孩子做車頭,一手拿一個粽子做方向盤,家長蹲下做車尾,呼啦圈為兩頭連接,一頭套在孩子的腹部,一頭家長用雙手握住,小車以最快速度前進至對面家庭組合,將呼啦圈和粽子接力給下一組家庭,最后一組家庭跑完,游戲結束,快的那—班級獲勝。
活動結束:
親子活動結束,各班組織幼兒與家長到班級分享美味的粽子。此時,老師可編輯園所動態,記錄活動過程,分享給全體家長和幼兒。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12
端午是夏季唯一大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這喜慶的日子里,人們全家團聚,掛菖蒲、吃粽子、飲艾酒、劃龍舟,其樂融融。
活動一:讀/兒/歌
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劃龍舟呀真熱鬧。
說明:選自《快樂成長資源包》第四冊的《社會交往》中《端午節到了》
活動二:端午節的故事
紀念屈原
活動導入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我們今天來聽個故事,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點擊視頻右下角,可放大觀看
活動步驟
1、播放課件中的動畫部分,引導幼兒認真聽故事,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教師:故事主要講了什么事情?里面提到了誰?他和端午節有什么關系?
幼兒自由表達:主要講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提到了屈原。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2、播放課件中的教學大書,講解故事內容。
教師:屈原為什么要跳進汨羅江?屈原投江后當地的百姓是怎么做的?后來發展成了現在端午節的什么活動?
幼兒自由表達:楚國被攻破之后,屈原不忍心看著祖國滅亡,于是投汨羅江自盡。百姓為了避免蛟龍食屈原尸身,將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以祭屈原。發展成端午節吃粽子。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將故事講給父母聽,鼓勵幼兒積極宣傳、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傳統節日。
說明:選自《幼兒多元智能發展課程》下冊大班寶寶《語言》中的《端午節的故事》
活動三:親子體驗包粽子
活動目標
1、學習包粽子,讓幼兒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產生興趣。
2、邀請一些家長參與,親子一起體驗勞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調好料的糯米、粽葉、線繩
活動步驟
一、教師介紹包粽子材料和步驟。
教師:感謝家長們抽空來和我們一起體驗包粽子。現在由我講解包粽子的材料和步驟,請大家仔細觀看。
1、將兩片粽葉重疊,彎曲卷成一個漏斗的形狀。
2、放入一些糯米填滿粽葉,用手捏緊。
3、上部的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糯米為止。
4、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實即可。
二、分組制作。
1、教師發放材料和講解規則。
2、幼兒和家長分組制作粽子,采用各種已學的技能進行活動。
3、教師重點引導幼兒做粽子的形狀,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
三、活動結束。
1、啟發幼兒粽子的口味眾多,可嘗試回家制作更多口味的粽子。
2、活動結束,收拾材料和清理現場。
活動四:編織五彩手鏈
體驗民俗
活動目標
1、知道在端午節給兒童戴五彩絲線的習俗,加深對端午節的了解。
2、學習編手鏈的技巧。
活動準備
五彩絲線的圖片、幾根彩色繩子
活動步驟
一、展示五彩絲線的圖片,講解五色絲線的起源。
古代崇尚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五色指紅、綠、黃、白、黑色。端午以五色絲線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
這些習俗傳到后世,即發展成許多種漂亮飾物,制作也日趨精致,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說明:
視頻中示范的是綠色繩子,教師可準備彩色繩子。
關注本公眾號,對話框回復“端午節”可獲取文中視頻。
二、編織彩色手鏈。
1、拿出彩色繩子,教師詳解繩子的交叉方法。
教師:我們在編織手鏈時先留出一小截,左手拿住繩子留出的那一小截的一端,右手拿著繩子比較長的那一邊,將右手邊的'繩子向左移,讓它搭在左手的繩子上,交叉,出現一個小孔。(教師演示,引導幼兒觀察。)
2、演示穿孔的方法。
教師演示編手鏈的方法,再請個別幼兒展示,加強鞏固。
課外延伸
可將彩繩投放到美工區。
幼兒反應
區域活動或課間休息時,大家都愛到美工區去編繩子玩,有些孩子編好后戴在手上、腳上,女孩子還戴著跳起了舞。
說明:選自《幼兒多元智能發展課程》大班寶寶下冊《藝術》中的《編織手鏈》
紀念屈原
以屈原為代表的一個個忠烈人物,至今仍是各地祭祀的對象。發出“哀民生之多艱”感慨的愛國詩人屈原,因其人格高潔,成為端午節中國人普遍追念的精神偶像。
做香包、掛艾蒿
為了保障生命的健康,古人在端午節逐漸形成了一系列衛護生命的保健民俗,如采百草為藥、戴五色線、點朱砂雄黃、兒童穿預防“五毒”侵害的背心,門口掛艾蒿、菖蒲或用艾蒿煎水洗浴,佩戴裝有藥草的香包等。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13
一、活動目標
1、在熟悉包粽子過程的基礎上,嘗試創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粽子動作,并隨音樂合拍地進行表演。
2、能根據音樂節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相應動作。
二、活動準備
1、音樂。
2、幼兒觀察過包粽子,了解包粽子的.過程。
三、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激發創編興趣。
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
指導語:聽了這段音樂有什么感覺?你想干什么?
隨著音樂自由地表現包粽子的過程。
指導語:這段音樂表現了包粽子的過程,怎么包呢?我們聽著音樂試著做一做。
2、遷移包粽子經驗,嘗試創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粽子動作。
指導語:包粽子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用什么動作表現洗葉?用什么動作表現裝米?
3、嘗試隨音樂合拍地表演包粽子。
聽音樂自由匹配動作。
交流隨音樂表演時的經驗與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節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動作。)
聽音樂,完整進行表演。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14
一、活動來源: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二、托、小班節慶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感受端午節的節日氛圍;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三、托、小班年齡段節慶活動實施概況:
1、參觀端午節的環境(社會)
2、好吃的粽子(科學)
3、綠豆糕(藝術)
4、劃龍船(健康)
5、一起過端午(大帶小綜合)
6、熱鬧的賽龍舟(語言、社會)
四、節慶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
1、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粽子、鴨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節為主題更換主題墻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獲與體驗。小班則可以以“我們在端午節里”為題展出幼兒的活動情況;
3、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游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游戲;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粽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4、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
五、家園共育:
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可以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嘗嘗的快樂;
六、托、小班年齡段主要教育活動方案
活動一:參觀端午節的環境(社會)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園內環境,感受節日氛圍。
2、初步了解端午節的一些習俗。
活動準備:
園內布置的端午節的環境。
活動過程:
1、談話,激發參觀興趣。
2、參觀園內環境,自由交流、講述與端午相關的物品。
3、集體交流,了解端午節的有關習俗。
指導語:①你看到了什么?②幼兒園里為什么要掛這些東西?
活動二:好吃的粽子(科學)
活動目標:
1、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通過觀察,了解粽子是由粽葉、糯米等包成的。
2、喜歡吃粽子,通過品嘗活動進一步感受節日的愉快。
活動準備:粽葉、糯米、棉線、煮熟的粽子、生粽子人手一只。
活動過程:
1、觀察粽子,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激發活動興趣。
2進一步觀察粽子的外形、氣味等特征。
指導語:粽子是什么樣子的?聞起來有什么味道?
3、觀察包粽子的材料,了解粽子的制作過程。
(1)知道材料的名稱,了解其用途。
指導語: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呢?怎么包?
(2)觀察老師包粽子、煮粽子的過程。
4、品嘗粽子,體驗快樂。
(1)探索剝粽子的方法。
(2)品嘗粽子,與同伴說說自己吃的粽子的口味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活動三:綠豆糕(藝術)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油泥自制“綠豆糕”,感受做做、玩玩的快樂。
2、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凈,有良好的活動習慣。
活動準備:小盒、油泥、裝綠豆糕的塑料盒、各種玩具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觀察綠豆糕的外形,激發興趣。
指導語: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
2、討論制作綠豆糕的方法及要求。
(1)討論制作綠豆糕的方法。
指導語:怎么做綠豆糕?(根據討論情況,請個別幼兒示范綠豆糕的制作方法。)
(2)討論制作綠豆糕的要求。
指導語:做綠豆糕時要注意什么?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15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2、了解與端午節有關的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3、品嘗端午節的特別食品——粽子,知道粽子有多種形狀、多種口味。
4、樂于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編蛋網、賽龍舟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端午節的故事、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針、線等;包粽子的糯米、葦葉;編蛋網的繩線、五彩線;自制龍舟兩條;幼兒每人一個熟粽子。
活動內容
活動一:
家長講故事《屈原的`故事》(附故事內容)
請家長代表講述端午節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活動二:
端午節賽歌會
活動三:
賽龍舟接力賽
每班選3名家長,從小班開始繞障礙前行接力。教師發口令,接力賽開始,小班傳中班,中班傳大班。
活動四:
親子活動——巧手媽媽大比拼
第一組:與媽媽一起包粽子
第二組:與媽媽一起做香囊
第三組:與媽媽一起編蛋網
第四組:給孩子結五絲,結繩索
活動五:
幼兒互贈送禮物
活動結束
在此,僅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各位家長及小朋友們節日快樂,合家幸福!親子活動結束,各班組織幼兒與家長到班級分享美味的粽子。
在歡樂的氛圍中,我們的活動也該結束了。通過這次親子活動,我們的感觸一定都很深。小朋友們展示了個人的魅力,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展示了良好的積極合作精神。我想說“小朋友真棒!大朋友更棒!”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06-11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05-30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方案(精選10篇)08-12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總結06-08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教案05-17
幼兒園小班活動策劃方案03-23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精選]07-11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精選)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