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常州過端午節的習俗

時間:2021-06-17 17:50:54 端午節 我要投稿

常州過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來了,江蘇常州端午節有什么習俗?快來看看有多少是你知道的!

常州過端午節的習俗

  1、 習俗一:吃端午粽

  端午吃粽子,有多種意義,大多數人傾向于這是為紀念我國大詩人屈原的。

  端午前一兩天,古城常州家家戶戶以箬葉包糯米粽,有火腿、赤豆、蠶豆瓣、純米粽等各色。節日晨起,先以粽供祀祖先,然后蘸糖而食。多數人家還在煮粽子時將咸鴨蛋、雞蛋一鍋共煮,吃時蛋品味更香鮮,有的人家將粽子贈送親友。

  2、 習俗二:龍舟競渡

  龍船長丈余,以木制龍頭龍尾,涂上油漆彩繪,數十人穿一色衣褲,手持劃槳,撥水向前,或數舟并列,比賽到達終點先后。130多年前的丁丑戊寅(1877-1878年)年間,常州白云渡(今迎春步行街)地段是龍舟競渡,歡度端午最熱鬧之地。東門有大小青龍,南門有金龍、白龍,北門有白龍等等,六龍齊飛,標志著六龍古城盡歡騰。

  3、 習俗三:昌艾去邪

  舊時俗稱五月為毒月、惡月、忌月,于是普遍以菖蒲、艾枝掛于門楣。菖蒲有濃香味,可入藥,名為“水劍”,與藥用價值很高的艾枝扎成一把插掛門框邊上,好似一把利劍,以資辟邪。午時取“煮粽水”與菖蒲、艾葉煎都成湯,用其根莖蘸著遍灑居室,口念“大蟲踏煞,小蟲藥煞,手里有藥,握把撒撒”,在農耕社會,這是清毒殺蟲之舉,作為民間的防疫活動,現在此舉已使人感到可笑了。

  4、 習俗四:穿五毒衣

  逢年過節,兒童少年最快活。端午這天,早晨起來,就有一個用彩線結成的'網絡,放個鴨蛋,掛上頸上,四處炫耀,極為高興。中午穿上印有蛇、蝎、蜈蚣、壁虎、蟾蜍的姜黃色衣褲,額上蘸雄黃酒寫的“王”字,以取健如獅虎之兆。午后則隨著奶奶或母親到田頭上采集百草,包括艾草、菖蒲、枸杞、野草莓等等放在煮粽子水鍋里煎,給孩子“洗艾浴”,以防“疰夏”,祛除瘡癤,安全度夏。

  全國各地的端午節習俗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里。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鏈),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在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借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于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并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陜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征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游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于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

  [淅江省]

  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于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于午時采藥,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省]

  黃崗縣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于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岳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舊俗,媳婦于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為藥王曬藥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于水濱,稱為競渡。仙游縣端午競渡后,獻紙于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繼光于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彩線,系于釵上。幼女則懸之于背,稱為“竇娘”。

  [廣東省]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后,潑灑于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并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常州過端午節的習俗】相關文章:

中山過端午節的習俗05-14

北方過端午節的習俗05-14

彝族過端午節的習俗05-14

南方過端午節的習俗05-14

江西過端午節的習俗05-14

各國過端午節的習俗06-20

安徽人過端午節的習俗05-18

湖南人過端午節的習俗05-14

莆田人過端午節的習俗05-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湖县| 尉氏县| 山西省| 海原县| 江门市| 吴桥县| 资中县| 雅安市| 塘沽区| 神农架林区| 仪陇县| 平罗县| 无锡市| 盐边县| 吉木乃县| 当阳市| 旬阳县| 长治县| 武夷山市| 南澳县| 永寿县| 门源| 鞍山市| 宜丰县| 吉首市| 镇远县| 太白县| 庆阳市| 葵青区| 郎溪县| 洪湖市| 延川县| 灌阳县| 枣阳市| 东丰县| 奉贤区| 龙江县| 桦川县| 盘锦市| 临汾市| 车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