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社會活動:端午節吃粽子
活動目標:
初步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技法幼兒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或賽龍舟的錄像和圖片。
薄粽子的材料,香包、鴨蛋、粽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節”的傳說。
提問:這是什么?你們吃過粽子嗎?都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兒自由討論,說說大家在這段時間里經常看見大人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為了什么?
介紹端午節來歷的傳說。
2、組織幼兒觀看圖片或幼兒用書,了解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人們會進行哪些活動?
龍舟是什么樣的?人們在怎樣劃龍舟的?一邊劃龍舟還做些什么?他們為什么這樣做?
綠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來的?
你吃過粽子嗎?你吃過什么樣的粽子?
3、教師介紹其他的有關的風俗習慣。
小結:端午節是中國人特有的節日。
4、品嘗粽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其實本節課是讓孩子了解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以及習俗的由來。
于是我首先點明了每年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然后分別從形狀、顏色、味道三方面具體地描寫了粽子。再是引出了端午節吃粽子習俗的由來,是因為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最后就是簡要介紹了屈原的生平,以及人們懷念他、崇敬他,并以粽子祭奠他。
活動反思: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因為端午節是在農歷的五月五日,是三個重要的中國節慶之一。這個節日的由來是古代中國有一位博學多聞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愛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於一位充滿嫉妒的官吏陷害,從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於無法獲得皇帝的重視,屈原在憂郁的情況下投汨羅江自盡。由于對屈原的愛戴,汨羅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劃船在江內尋找屈原,并且將米丟入汨羅江中,以平息汨羅江中的蛟龍。即使他們當時并沒有找到屈原,但是他們的行為,直到今天在端午節的時候,仍然被人們傳頌紀念著。這是我上網查的關于端午節的知識,我想,首先要自己了解了,才能講給孩子聽,不要把歷史性的知識說錯了。
【中班社會活動:端午節吃粽子】相關文章:
端午節吃粽子的說說01-03
端午節吃粽子風俗07-26
端午節習俗吃粽子06-27
端午節吃粽子教案02-02
端午節吃粽子文案01-02
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風俗作文通用10-25
端午節吃粽子說說語錄09-19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什么09-26
端午節吃粽子是寓意什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