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端午節風俗的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介紹端午節風俗的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介紹端午節風俗的作文1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源自一個傳說。
在古時候,有位名叫屈原的人,他在國家衰敗之時,想為國家出力,卻懷才不遇,憤而跳江。他當官時,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百姓念及他,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尸體,就用粽葉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希 望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尸體。因此,五月初五這天,人們就吃粽子悼念屈原。
如今,吃粽子已經是成為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粽子下鍋不久,就有一股若有若無的香氣在空中飄蕩,讓人神清氣爽。粽子煮好了,將其剝開了,不用刻意的擺盤,只需將粽子隨意放在盤子上,綠油油的 粽葉拖著晶瑩剔透的嫩白色粽身,米粒色澤飽滿,透著光芒,每一粒都是橢圓,一個個挨挨擠擠,卻又各不相粘,讓人垂涎欲滴。幾顆紅棗像寶石一樣點綴其間,令人食欲大增,又像是一件精細的藝術品 。這難道不是大師之杰作嗎?
片刻,粽子特有的香氣便吸引著你的味蕾,那是粽葉的清香、糯米淡淡的香甜和紅棗的甜香。撒上一勺白糖,放入口中,滑滑嫩嫩的粽子嚼勁十足,那味道在舌尖上回蕩,忍不住細細品味。
這一個個民俗文化,是五千年華夏文明中一顆顆明珠,我們要讓它傳承下去。
介紹端午節風俗的作文2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國家的端午節。在這一天,許多地方都會飄著濃郁粽香,共同紀念這個節日。雖然各地都過端午節,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們家鄉的端午節,就非常的與眾不同。
一提到端午節,我首先想到的,是那誘人的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也是自古以來的習俗,在兩千多年前,有位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因自己的國家滅亡,悲憤不已,含恨跳江自盡。人們為保住屈原的'軀體,就將米用粽葉包裹,投入江中,讓魚蝦吃粽子,而不吃屈原的軀體,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這天立為端午節,吃粽子這個習俗也就這么延續下來了。
想吃粽子先要會包粽子,但可別小看包粽子,那也是一門技術活。我觀察了媽媽包粽子的過程,首先,將買來的粽葉,將其清洗干凈,放在旁備用。然后將糯米放在盆里洗凈浸泡24小時,準備些豬肉、蛋黃、大棗等粽餡,根據個人口味攪拌均均,也可以是純米的。最后才是包粽子,將粽葉折成漏斗狀,然后將米、餡放入“漏斗里,再將粽葉裹住,用線繩系緊,粽子才算包好,媽媽包好的粽子三尖兩葉長,非常好看,看媽媽包粽子既長知識又享快樂!
除了包粽子之外,我們還會系著五彩繩去踏青。傳說系五彩繩是為了防止五毒入侵人的身體,孩子們去踏青,多數是為了折艾蒿或者折桃枝,享受踏青時光,與大自然親切接觸,呼吸到新鮮空氣別有一番情趣。
故鄉的端午節,濃濃的家鄉風俗,世世代代永遠傳承。
介紹端午節風俗的作文3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我從書上知道,這是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屈原是楚國人,他在流放期間,楚國被秦國攻破,他很難過,投了汨羅江。老百姓很感動,就把飯團、雞蛋丟進江里,吸引魚兒,不讓他們吃屈原的身體。所以,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我們就有了吃粽子和茶蛋的習慣。端午節早上,我的早餐就是粽子加雞蛋,還吃了大蒜子呢!
說到吃大蒜子,那是因為端午節也被稱為“五毒日”,是古代的一個衛生節,我聽廣播了解到,五毒是指五種有毒的動物:蛇、蜘蛛、蟾蜍、蜈蚣、蝎子,如果接觸到它們,我們很容易就會中毒。所以端午節前后,人們灑掃庭院,插艾條、播灑雄黃酒,殺菌防病,強身健體。記得爺爺在的時候,爺爺就做過雄黃酒。不過,媽媽也帶我去中藥店做了一個香包,里面有五種中藥:冰片、白芷、丁香、藿香、菖蒲,有驅蟲的功效呢,而且很香。晚上睡覺的時候,我把香包放在枕頭邊,蚊子也不來找我了。
每一個節日都可以互相祝福,而這個節日是紀念故人的,所以只能說“端午安康”,這個節日,我漲了不少知識呢!祝大家端午安康!
教師評語:孩子的思路很清晰,條理清楚,結合自己的經歷給我們介紹了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讓我們大人也漲了不少知識呢!
【介紹端午節風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介紹端午節風俗作文01-06
介紹端午節風俗的作文01-02
福州端午節風俗介紹03-15
北方端午節的風俗介紹03-15
關于端午節的風俗介紹03-05
端午節的風俗簡單介紹03-06
端午節的民間風俗介紹03-06
介紹風俗端午節的作文3篇02-24
介紹風俗端午節的作文4篇02-24
精選介紹風俗端午節的作文3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