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放炮的起源
春節習俗有很多,貼春聯、買年貨、吃年夜飯、穿新衣等等。而春節放鞭炮也是其中之一。春節放鞭炮不僅添加了節氣氛圍。還預示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不過放鞭炮會造成污染及響聲,甚至容易使人受到傷害,所以近年來,人們對于放鞭炮是“限”還是“禁”,對此爭議不已。那么春節為什么要放鞭炮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歡迎閱讀!
春節為什么要放鞭炮:春節放鞭炮的來歷
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糟踏壯稼,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莊里為非作歹,被一家門口晾的大紅衣服嚇跑了。到了另一處,又被燈光嚇得抱頭鼠竄。
于是人們掌握了“年”怕聲音、怕紅色、怕火光的弱點。每至年末歲首,人們就在家門口貼紅聯、放鞭炮、掛紅燈,院子里燒柴禾、攏旺火,用菜刀剁菜肉,發出聲音。所以過年大家都要放鞭炮。放鞭炮是源于驅除鬼怪的行為的,但是今天人們過年放鞭炮是為了喜慶,因為鬼怪被趕跑了,晦氣也被趕跑了。
猴年春節,許多城市煙花爆竹的禁放區域在往年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明確將消防救援難度大的平房密集區,停放車輛多、燃放空間狹小的居民小區列入禁放點。各區街道、鄉鎮、社區,以及物業、單位等可依照有關規定自行劃定禁放區域。同時應組織人員落實看護責任。
擴展閱讀:春節放鞭炮的注意事項
一、選擇合法的銷售網點購買鞭炮。購買時應選購外觀整潔、無霉變、完整未變形的產品,產品標志應完整、清晰,有正規的廠名、廠址、有提示語、中文說明等。
二、不要購買、燃放危險性大的鞭炮。市民一般應選購藥量相對較小的c、d兩級玩具煙花,摔炮、拉炮、砸炮等放鞭炮爆炸感度低,遇到摩擦、碰撞極易發生燃燒、爆炸,存放、燃放時潛在危險性很大,不宜購買。
三、注意放鞭炮儲運安全。不要一次購買數量過大的`鞭炮,家庭內應盡可能減少儲存數量,縮短儲存時間,放鞭炮的存放處必須遠離火源、氣源、電源。
四、不要在禁放場所和區域,以及禁止燃放的時間放鞭炮,應在空曠平坦、無障礙的戶外場地燃放。
五、文明燃放。不要向人群、車輛、建筑物拋擲點燃的放鞭炮;不要從建筑物內、屋頂、陽臺向外拋擲放鞭炮;不要妨礙行人、車輛安全通行。
七、兒童在放鞭炮時要有成人監護,大人應認真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避免因放鞭炮造成傷害。
八、放鞭炮在燃放中出現異常情況,不要馬上上前查看,應等明確原因后再處理,最好能用水將報廢的放鞭炮澆濕。
九、放鞭炮時注意防火。燃放區域內的市民在過節前把陽臺、平臺、屋頂、天井等處的可燃物清除,把掛在室外的可燃遮陽布、空調保護布等紡織品暫時收起,預防放鞭炮引燃可燃物后引發火災。市民在離家外出前要把門窗關好,防止飛來放鞭炮引起家中火災。
【春節放炮的起源】相關文章:
關于過年放炮的傳說03-20
春節黑板報資料:春節起源與對聯01-09
中國元旦的起源10-11
關于元旦的起源變遷08-06
感恩節的起源10-12
西班牙“火節”的起源09-11
“圣誕節”的起源10-22
清明節的起源簡介04-07
圣誕節的起源傳說10-22
萬圣節的起源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