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傳統飲食習俗
春節就要來臨了,我國是美食大國,下面是中國人才小編給大家整理關于春節的傳統食俗,快來看看吧。
春節傳統食物南方
廣西:粽子
廣西人過年家家戶戶要包粽子,那可是件大事。提前兩三個星期就要準備了,要備好料,年貨市場那是要去跑好幾次呢!在廣西,粽子不僅僅是為了紀念歷史人物屈原,也不僅是逢年過節的送禮佳品,廣西人賦予了粽子新的意義,更把粽子當作是一種吉祥物,年年粽年年中,廣西人包粽子吃粽子圖的是一種吉利。
湖北:“三全”“三糕”“三丸”
湖北人吃年夜飯講究“三全”、“三糕”、“三丸”。“三全”就是全雞、全鴨、全魚,“三糕”就是魚糕、肉糕、羊糕,“三丸”就是魚丸、肉丸、藕丸,有無丸不成席、無魚不成席、無湯不成席一說。
重慶:梅菜扣肉
重慶的“扣肉”、“灌海椒”不可少,為了準備好這頓年夜飯,一些必不可少的傳統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準備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當數“扣肉”。“扣肉”看似簡單,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膩、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
東北:餃子
“舒服不過躺著,好吃不過餃子。”北方人過年,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餃子。東北人也不例外。東北人性格豪爽,年夜飯也來得大氣,通常必須包括所謂的“四大件兒”,即雞、魚、排骨和肘子,好像只要缺了其中一樣,就顯得不“地道”、不“東北”。小雞燉蘑菇、大燴菜、紅燒鯉魚、豬肉燉粉條、醬骨頭等等都是過年時的必吃菜。
山東是個吃面食的大省,雖然沿海一帶越來越富裕,但是過年蒸面食、吃面食的習慣,一直沒改變。山東面食是以糯米面為主料,加小麥粉、水,著色,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刀、剪、簪、花紋模等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
浙江:年糕
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農歷年的應時食品。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征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河南:金絲穿元寶
河南部分地區,大年初一家家吃餃子煮面,名“金絲穿元寶”,也叫“銀錢吊金龜”,蓋因餃子太像元寶了,子夜時餃子煮熟了撈食,謂之“撈元寶”,而且是今年撈到明年,還不發大財?
【春節傳統飲食習俗】相關文章:
春節傳統習俗介紹01-28
春節的傳統習俗11-07
春節有哪些傳統習俗01-08
春節后的傳統習俗01-28
春節前的傳統習俗01-28
仫佬族的飲食習俗02-11
飲食習俗立冬進補10-04
清明各地飲食習俗12-10
少數民族春節的傳統習俗01-28
傳統舞龍習俗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