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調整上班族節后出現的焦慮
我們會莫名其妙的煩躁,情緒突然就變得很差,出現焦慮的現象,這是為什么呢?尤其是一些上班族,休息過后來上班或多或少都會有出現情緒不穩等癥狀,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焦慮癥,那么焦慮癥怎么治療呢,怎樣調整上班族節后的焦慮癥呢?接下來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下吧。
上班族節后焦慮癥
雙休結束,對于相當一部分上班族來說,很難馬上投入到工作狀態。周一早上起來沒精神,工作不能集中注意力,就連吃東西也沒胃口。對此,北京亞太腦科醫學研究中心特級專家王玉堂表示:這就是上班族患上了節后焦慮癥。
節后焦慮癥指的是節假日過后,所產生的一系列身體及心理反應,通常發生在長假之后,比如雙休、十一黃金周等。王玉堂指出,要控制節后焦慮癥首先要科學的調整自己的狀態。
環境轉換導致焦慮情緒
王教授說,節后焦慮癥的產生主要是由于壓力感、生活狀態、身處環境的不同而造成了心理、情緒的變化。人在假期時身心放松,由各種活動組成,生活豐富多彩。當回到辦公室“朝九晚五”的固定模式,面對單調的辦公環境,在身心上一時很難調整過來,從而產生焦慮情緒。
曾經有位同事說:“周五的晚上,他和他的朋友去KTV唱歌連續唱5個小時,凌晨回到家就是洗洗睡覺了,壓過不要考慮第二天早上上班起不來,遲到。可是如果第二天上班的話,人就會感到渾渾噩噩的,變得非常的沒有精神”。在一家電腦公司上班的張先生和小李的情況相似,他平時工作很忙,雙休期間打算好好休息一下,可是每天都在喝酒、吃飯、打牌、看電視中度過,“不上班的時候反而覺得比上班還累,頭昏腦脹,渾身疼,胃也不舒服。”他對記者說,明天就是周一了,可一點兒也找不到上班的狀態,這種癥狀不知如何是好。
專家支招,緩解假期焦慮癥
“在當今社會節后焦慮癥其實并不稀奇,似乎也成為了節后的一種常態,關鍵還是要好好調整。”王教授說,節后焦慮癥通常一周左右能夠自行調整過來。他還和大家分享了應對節后焦慮癥的方法:
首先,.對工作狀態進行預案處理,梳理需要面對的工作內容。用“預案”方式建立心理上的工作狀態。假期之后,要將之前還沒有處理完的事情,用最簡捷的方式盡快了結,可寫一張便簽式的備忘錄,將未盡事宜和上班后頭幾天要辦的事情羅列其上,這樣可做到一目了然,心里也能踏實些。
其次,上班族要主動接受負面情緒,可用微博、微信等方式與大家分享節后的焦慮狀態,平和面對節后生活。還應抓緊時間自我調節,規律睡眠、飲食,從生活內容到作息時間都做出相應的調整,靜心思考上班后應該做的事情,使自己的心理調整到工作狀態上。周一下班后還可輕輕按摩頭部、散步閑逛或做其他小事分分心、聽聽音樂等。
長時間照鏡子真會焦慮嗎
很多人都喜歡照鏡子尤其是一些女性同時,有的人就是愛美,可是有些人就是純粹的無聊,還有的人想看看自己還有哪些地方不好看,希望能夠改變自己。
英國研究人員說,無論理由如何,長時間照鏡子都會給人帶來壓力。
兩次測試
英國倫敦精神病學研究所心理學家說,一些人患有身體畸形恐懼癥(BDD)。這類患者強烈認為身體某部分不好看并夸大這些“缺陷”。但在別人看來,他們可能沒有什么地方跟別人不一樣。
這種疾病的患病原因不明,不過大多數患者有抑郁癥史。不少身體畸形恐懼癥患者會畫很重的妝或穿很多衣服,以掩蓋“缺陷”。同時,他們還會不停照鏡子,以防“缺陷”被人發現。
為研究照鏡子對這些人的影響,精神病學研究所研究人員招募25名身體畸形恐懼癥患者和25名健康人士,男女各一半,讓他們接受兩次測試。
第一次測試時,研究人員讓他們照鏡子25秒,第二次照至少10分鐘。兩次測試前后,志愿者都要填寫問卷,讓研究人員評估他們對外貌的滿意程度。
有所區別
研究人員先前猜測,照鏡子會讓身體畸形恐懼癥患者感覺焦慮,即使只照25秒也是如此。測試結果證實這一想法。
不過,研究人員沒想到的是,健康志愿者照鏡子超過10分鐘后,也開始出現焦慮和壓力癥狀。
研究人員說,每個人都喜歡時不時照一下鏡子,不過,大多數心理健康的人不會照那么長時間照鏡子,“分析”自己的容貌。
英國《每日郵報》8日引述研究人員的話報道:“沒有身體畸形恐懼癥的人短時間照鏡子不會感受到壓力,但長時間照則不行。”
研究報告由最新一期《行為研究與治療》雜志發表。
關注不同
利茲大學醫學院的安德魯·希爾說,類似研究顯示,不經常照鏡子的心理健康人士會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喜歡的身體部位上,但那些有心理問題的人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不喜歡的部位。
但是,如果照鏡子時間太長,健康人士就會把關注點轉移到不滿的部位。希爾說:“長時間照鏡子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先前有關照鏡子的一項調查表明,英國女性平均每天照鏡子38次,男性18次。女性對自己在鏡子中的形象更挑剔,80%有所不滿。
焦慮癥的癥狀
焦慮癥是一種以焦慮情緒為主的神經癥,主要分為驚恐障礙和廣泛性焦慮兩種。
驚恐障礙是一種以反復的驚恐發作為主要原發癥狀的神經癥。這種發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預測性。驚恐發作作為繼發癥狀,可見于多種不同的精神障礙,如恐懼性神經癥、抑郁癥等,并應與某些軀體疾病鑒別,如癲癇、心臟病發作、內分泌失調等。
廣泛性焦慮是指一種以缺乏明確對象和具體內容的提心吊膽,及緊張不安為主的焦慮癥,并有顯著的植物神經癥狀、肌肉緊張,及運動性不安。病人因難以忍受又無法解脫,而感到痛苦。
焦慮癥的自我治療
焦慮癥是目前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疾病,主要由外界環境的影響和內心的不良因素而引發,一般焦慮癥患者常常伴有失眠多夢、頭暈腹瀉、注意力分散、記憶力減退、憂心煩躁等等現象,為了治療焦慮癥醫學界采取了很多辦法,在眾多方法之中,焦慮癥的自我治療方法卓有成效,下面詳細介紹一些焦慮癥的自我治療方法:
1、增加自信
自信是治愈神經焦慮癥的必要前提。一些對自己沒有自信心的人,對自己完成和應付事物的能力是懷疑的,夸大自己失敗的可能性,從而憂慮、緊張和恐懼。
因此,作為一個神經焦慮癥的患者,你必須首先自信,減少自卑感。應該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慮程度就會降低一點,恢復自信,也就是最終驅逐焦慮。
2、自我松弛
也就是從緊張情緒中解脫出來。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況下,去想象種種可能的危險情景,讓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現。并重復出現,你慢慢便會想到任何危險情景或整個過程都不再體驗到焦慮。此時便算終止。
3、自我反省
有些神經焦慮癥是由于患者對某些情緒體驗或欲望進行壓抑,壓抑到無意中去了,但它并沒有消失,仍潛伏于無意識中,因此便產生了病癥。發病時你只知道痛苦焦慮,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種情況下,你必須進行自我反省,把潛意識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訴說出來。必要時可以發泄,發泄后癥狀一般可消失。
4、自我刺激
神經焦慮癥患者發病后,腦中總是胡思亂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異常。此時,患者可采用自我刺激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亂想時,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書讀,或從事緊張的體力勞動,忘卻痛苦的事情。這樣就可以防止胡思亂想再產生其他病癥,同時也可增強你的適應能力。
5、自我催眠
神經焦慮癥患者大多數有睡眠障礙,很難入睡或突然從夢中驚醒,此時你可以進行自我暗示催眠。如:可以數數,或用手舉書本讀等促使自己入睡。
結語:焦慮癥是常有的時候,基本上我們每個人多少都有點這個癥狀。焦慮癥主要和我們自己的心理有關,這時候我們要做好及時的調整自己的狀態,平時,多參加一些活動,多鍛煉身體,盡可能的放松自己。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足夠的自信。
http://www.shddsc.com/【如何調整上班族節后出現的焦慮】相關文章:
上班族如何創業10-24
如何克服面試緊張與焦慮08-06
上班族如何投資理財07-23
上班族如何減肚子09-25
上班族如何創業賺錢08-08
上班族如何發展副業08-01
上班族如何補償營養07-30
上班族如何創業呢?07-20
2017上班族如何創業?08-07
上班族如何兼職創業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