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要注意的三個心理現象
有調查顯示,約25%的職場新人會出現人際交往障礙,47%的職場新人感覺心理壓力較大,因為職位低、工資少、工作繁瑣等原因,部分職場“菜鳥”甚至出現“厭班癥”。專家提醒,職場新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學會溝通,提高對抗挫折的能力。
3個月換4份工作,職場新人出現“厭班癥”
李小童(文中職場新人均為化名)是一名金融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前段時間按照父母的意愿進了一家證券公司工作,待遇還不錯。因為是新人,她一開始被安排在前臺做接待工作。每天都是些瑣瑣碎碎的小事,完全體現不了個人價值。李小童覺得自己是一個時尚女性,應該有更好的工作。在證券公司上班不到一個月,李小童就辭職了。
沒多久,李小童跳槽到一家旅行社。但是,因為沒有相關從業經驗,李小童經常被安排去處理一些繁雜的瑣事,打字復印、接待、端茶送水,焦慮的李小童再次選擇了辭職。
短短3個月的時間,李小童換了4份工作,每次干不了一個月就辭職了,最短的一次干了不到10天。反復地換工作,讓李小童對自己是否能正常工作產生了懷疑。“一提到上班我就充滿恐懼,再也沒有信心繼續找下一份工作。”
三大心理問題困擾職場新人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大批新人進軍職場的時間,有調查顯示,在職場中,20-25歲的從業者明顯有壓力感的占47%,目前剛參加工作的“90后”職場新人壓力最大。從臨床接診的情況來看,職場新人最易受三大心理問題困擾。
自卑和焦慮
職場新人羅荃本以為自己很自信,沒想到工作中處處遇難題,而且感覺工作很累,心中很亂。時間長了,羅荃漸漸產生了自卑感,只看到自己的短處,做起事來更是畏首畏尾。
浮躁和抑郁
由于家長認為學國際精算師能夠賺錢,陳柱一直在家長的要求下學習,然而,因為對數字并不敏感,盡管硬著頭皮畢業了,但是什么都不懂。看到與自己年紀相仿的同事加薪晉職,陳柱感覺自己心浮氣躁,工作安不下心來干。
失落和挫敗
在一家設計公司上班的職場新人張宇楓最近挺失落的,因為自己得不到想要的`待遇,在單位沒有被領導重視。當自己的工作成果遭到同事或領導的否定時,失落和沮喪便會在內心油然而生,情緒一落千丈,最終張宇楓選擇辭職。
做好職業規劃是關鍵
“導致職場新人這種心理狀況的發生大都是由于對自身的不了解、不做相關的職業規劃引起的。”專家表示,從校園到社會,是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在這一過程中,畢業生面對新的環境、新的角色,以及單位激烈的競爭、復雜的人際關系等都得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決定。
對于畢業生的“上班恐懼癥”現象,建議要學會良好的溝通。不要總是想到“我想做什么”和“我喜歡做什么”,卻很少考慮“公司需要我做什么”和“這份工作本身要求我做什么”。如果碰到問題,完全可以和公司的同事和上級進行溝通。
同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重要的是我們應及時調整好心態,尋找問題根源,探求解決方案。還應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平常心去面對一切艱難險阻,并懂得在必要的時候給自己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