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記的讀書筆記大全
《學記》,是古代中國 典章制度專著《 禮記》(《小戴禮記》)中的一篇,寫作于戰國晚期。相傳為西漢戴圣編撰。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孟子的學生 樂正克!秾W記》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 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之間的關系。今天為大家準備的是學記的讀書筆記大全,希望能滿足大家的閱讀需求。
學記的讀書筆記大全一
《學記》是我國最早的教育著作,它總結了我國二千年前的教育經驗,提出了比較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雖然由于歷史的限制,覓不了有一些糟粕,但從它所提出的一些教育原則與教育方法看來,今天還可作為我們重要的借鏡。它是我國教育史上的一份極為珍貴的遺產。
《學記》作為戰國時代的教育論著,總結了夏、商、周官學和春秋戰國時代私學的教育經驗,從儒家的立場出發,提出了一系列教育觀點。感悟其精辟、敦厚,濃濃的書香在心間四溢,真是一種精神享受。
《學記》當中有這么的一句話:“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边@句話形象地闡明了有效教學的關鍵,即如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它包含了這樣三種思想:
一:要注重引導,但又不牽著學生鼻子走,師生關系才會融洽;
二:要督促勉勵,但又不強制壓抑,學生就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感到比較容易;
三:要打開學生的`思路,但又不能提供現成的答案,這樣學生才能獨立思考,發展智能。“和易以思”,從某種程度上讓我們明確了作為一個教師真正的角色,教師是啟發者,是引路人,是學生成長的促進者,而非給予者、灌輸匠。教學的真諦是如何激發和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去探索和接受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各種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從而使學生在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創新意識,充分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即做到《學記》中所說的“善喻”。新課程改革特別強調培養個性健全、素質全面、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只要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真正貫徹啟發性原則,以啟發式教學方法思想為指導,善于創設問題情境去激發和調動學生,教育教學就能朝著新課程的要求不斷接近。
教學過程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種活動組合而成的,只強調教師的教,就會使教師處于絕對領導的地位,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造成師生關系的極度緊張。新課程要求培養和發展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這包括了學生的為人處事能力和個性的健全發展。因此,教育教學中要強調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做到“民主平等、尊師愛生、教學相長和心理相容”,《學記》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建立這種和諧關系的方法,那就是“道而弗牽”。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各種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從而使學生在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創新意識,充分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即做到《學記》中所說的“善喻”。新課程改革特別強調培養個性健全、素質全面、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只要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真正貫徹啟發性原則,以啟發式教學方法思想為指導,善于創設問題情境去激發和調動學生,教育教學就能朝著新課程的要求不斷接近。
學記的讀書筆記大全二
老師們,我已經讀完了《學記》,字數只有一千二百多字,內容卻十分廣泛而深刻。我試著閱讀并背誦,發現這里的內容這是發人深思。
我覺得從教學基本方法的角度,可有七種:
1、“道而弗牽”法——導引學習法。注重引導學生,而不是強迫學生學習。
2、“強而弗抑”法——強化優點法。注重發現和增強學生的優點,而不是一味的批評指責學生。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進步和優勢,促進學生的改變發展和完善。
3、“開而弗達”法——啟發思考法。注重啟發誘導學生自己動腦筋,而不是直接給學生正確答案。著重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著重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絕不直接給出答案。
4、“良冶之子,必學為裘”——由淺入深法。在組織學生學習有相應難度地內容,教師要給學會生以知識、能力的鋪墊,使學生由易到難,輕松過渡。
5、“始駕馬者,車在前”——耳濡目染法,潛移默化。教師要注重創設氛圍,提供正確的示范和模仿的條件,讓學生能寓教于樂。
6、“不陵節而施之”——循序善誘法。教學要遵循教學規律。
7、“長善而救其失”——因材施教法。一個善于教學的老師,在不斷地培養和發揮學生的特長,糾正學生的失誤,彌補學生的不足。
【學記的讀書筆記大全】相關文章:
變形記讀書筆記03-29
【熱】《昆蟲記》讀書筆記04-05
《昆蟲記》讀書筆記【熱】04-02
【推薦】《昆蟲記》讀書筆記03-30
學計算機基礎知識大全05-02
【熱門】魯濱遜漂流記讀書筆記04-23
【精】魯濱遜漂流記讀書筆記04-21
魯濱遜漂流記讀書筆記【薦】04-20
【熱】魯濱遜漂流記讀書筆記04-19
【推薦】魯濱遜漂流記讀書筆記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