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聯橫批有哪些
春聯的上下聯和橫批有什么關系?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對聯橫批,歡迎來參考!
上聯:效蘇秦之刺股折桂還需苦戰
下聯:學陶侃之惜時付出必有回報
橫批:激流勇進
上聯:乘風踏浪我欲搏擊滄海橫流
下聯:飛鞭催馬吾將痛飲黃龍美酒
橫批:傲視群雄
上聯:寒冬散盡喜迎元旦佳節
下聯:春意盎然更看男兒發憤
橫批:志存高遠
上聯:膽性卓然骨硬志堅不留烏江之憾
下聯:風華正茂豪氣沖天應建定鼎之功
橫批:前程似錦
關于對聯來歷
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新桃”和“舊符”就是什么意思?用現代話說就就是春聯。春聯就是對聯的一種,我國的春聯就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
春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為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ú)”和“郁壘”的名字,此時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后蜀之主孟昶(chǎng)在公元
。梗叮茨瓿︻}于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就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后,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由于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此時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此時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著貼對聯的風俗。
【關于對聯橫批有哪些】相關文章:
關于中秋節有橫批的對聯大全02-26
關于春節的對聯帶橫批12-15
新春對聯帶橫批03-25
新春的對聯橫批03-23
關于帶橫批的對聯大全11-23
春聯新春對聯帶橫批01-27
新春對聯帶橫批摘抄12-24
龍年新春對聯帶橫批12-17
關于元宵的對聯有哪些03-19
關于新年的對聯有哪些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