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茶聯
在我國,有以茶聯誼的場所,諸如茶館、茶樓、茶亭、茶座等的門庭或石柱上,茶道、茶禮、茶藝表演的'廳堂內,往往可以看到以茶為題材的楹聯、對聯和匾額,增強文化氣息,又促進了品茗情趣。
北京萬和樓茶社有一副對聯
茶亦醉人何必酒;
書能香我無須花。
上海一壺春茶樓的對聯則是
最宜茶夢同圓,海上壺天容小隱;
休得酒家借問,座中春色亦常留。
清代干隆年間,廣東梅縣葉新蓮曾為茶酒店寫過這樣一副對聯
為人忙,為己忙,忙里偷閑,吃杯茶去;
謀食苦,謀衣苦,苦中取樂,拿壺酒來。
相傳,清代廣州著名茶樓陶陶居,“陶陶”兩字征聯,一人應征寫了一聯
陶潛善飲,易牙善烹,飲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無遺。
將東晉名人陶潛,陶侃嵌入聯中,“陶陶”二字嵌得自然得體。
重慶嘉陵江茶樓一聯,更是立意新穎,構思精巧
樓外是五百里嘉陵,非道子一筆畫不出;
胸中有幾千年歷史,憑盧仝七碗茶引來。
上海天然居茶樓一聯,更是匠心獨具,順念倒念都成聯,為廣大客人所喜愛。聯云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來交易所,所易交來人。
許多旅游圣地,也以茶聯吸引游客。如五岳衡山望岳門外有一茶聯
紅透夕陽,如趁余輝停馬足;
茶烹活水, 須從前路汲龍泉。
四川青城山天師洞有一聯
掃來竹葉烹茶葉,
劈碎松根煮菜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