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昆蟲記讀后感3篇
《昆蟲記》是法國杰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下面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昆蟲記讀后感,歡迎閱讀。
篇1:昆蟲記讀后感
我小的時候,有一本獨特的書吸引了我——《昆蟲記》。當時還不太能理解里面的內容。而今,當我再翻出這本書,便開始細細品讀起來。
這本書的作者是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書中寫了許多有關昆蟲的奇聞異事。在這些數不清的故事中,我最難忘的是有關螢火蟲的。
法布爾通過察和探究,發現螢火蟲發出的光是白色的。不難想象,繁星點點的夜晚,螢火蟲落在草叢中,仿佛是一朵朵綻開的奇特小花。可你不要被它純潔的外表迷惑了。它在獵取食物前,首先像給病人做手術的大夫一樣,給獵物打一針“麻藥”,使它的小獵物失去知覺。螢火蟲獵取的食物都是一些很小的蝸牛,偶爾能獵到和櫻桃差不多大小的。酷暑難耐的夏天,蝸牛成群結隊地聚集在路邊的枯草等地方,夜晚涼風習習,螢火蟲就是在這些搖擺不定的地方把它們麻醉了的。每每看見三五成群的蝸牛聚攏在一起,對螢火蟲來說就是一頓“滿漢全席”了。我原以為螢火蟲只是徒有其表,只會吃一些小蟲子,沒想到還有個這么特別的捕獵方法。看來每個動物都有它們的生存之道。
原來小小的螢火蟲蘊藏這么大的奧妙!生活中那些司空見慣的動物,也可能有許多我們未知的科學秘密。生活真是處處皆學問啊!
篇2:昆蟲記讀后感
最近讀了一本書,名叫《昆蟲記》,它是由法國著名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文學家和博物學家,被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法布爾寫的。
法布爾小時候很喜歡觀察動物和昆蟲,但他的父母不同意,看見他拿昆蟲就不停地責罵,但這并沒有讓法布爾改變自己的喜好,在這本《昆蟲讓》中,寫的就是法布爾接觸的昆蟲。
在《昆蟲記》的描述中,大家一定都知道蟬和螞蟻的故事,那是由于蟬一個夏天都在唱歌,冬天沒有糧食去向,受到一頓不好的待遇被轟出門的故事,而讀了《昆蟲記》后,我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蟬在樹上鉆孔,把吸管伸進洞里去吸取汁液。螞蟻被吸引來了,便一擁而上,咬著蟬的腿,托著暗里的翼,爬上蟬的背,蟬被這些小人惹地心煩,放棄了自己的水井,螞蟻成了井的主人。”在《伊索寓言》中,蟬總是好吃懶做的形象出現,而螞蟻則是吃苦耐勞的象征。在這段話中,說明了無惡不作,好吃懶做的是螞蟻,而甘愿與人分享,勤勞生產的是蟬啊!
我讀完這篇文章后,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要明辨是非,分清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站在公正的立場上為民辦事,為人類造福。
篇3:昆蟲記讀后感
今天我從圖書角拿了一本書他叫《昆蟲記》我就開始看了起來,這本書是法布爾所寫的一部著作,法布爾是一位法國杰出的文學家。法布爾是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其畢生精力深入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與試驗,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法布爾刻苦鉆研,犧牲了自己的私有時間去觀察昆蟲比如說: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蟬,甲蟲,蟋蟀等等。
我在書上查了一下,其實法布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其實并不容易。他出生于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后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后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爾沒有向貧困屈服,他情與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成果。就像我們語文老師說的那樣:命運給他的“是一副爛牌”,他經過自己的努力后來才可以打成一副好牌。
我這個人是非常喜歡探索植物或動物,但是我不像法布爾那樣記錄下來我只是非常喜歡探索,奧秘。
當我讀完法布爾的《昆蟲記》以后,我的感受非常深,因為他不僅僅充滿了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理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啟發“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斗。
【昆蟲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昆蟲記讀后感06-18
《昆蟲記》讀后感02-25
《昆蟲記》讀后感01-31
《昆蟲記》讀后感05-08
昆蟲記讀后感05-09
《昆蟲記》讀后感12-31
《昆蟲記》讀后感例文02-13
昆蟲記讀后感精選04-04
《昆蟲記》讀后感精選03-04
名著《昆蟲記》讀后感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