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重建》讀后感
《生命的重建》這本巨著不單給人以師長般的教導,而且是由這位女作家以親身經歷寫出,所以非常感人,有巨大的影響力。
《生命的重建》讀后感 第一篇
《紐約時報》暢銷書、露易絲。海創作的《生命的重建》,源自一個朋友的推薦,花了近2個月時間來精讀并摘錄,體會很深,收獲很大:這真不愧是一本全球暢銷2000萬冊的好書:通過對重點篇章的誦讀摘抄等,我親身體驗到了內心的逐漸強大,通過對自己的贊同和愛,我感受到內心的平和,通過對生活宣言的誦讀和冥想,我感受到內心的快樂幸福。這是一本我將放置枕邊隨時溫故的好書,這是一本我想向眾多朋友推薦的好書,這是一本可以給自己內心注入強大力量的好書,這是一本能夠讓你感受人生幸福的好書,這是一本值得代代相傳的好書。難怪全球如此多的人信奉和仰慕,因為她確實能夠給你帶來全新的生命:
愛自己,接受自己,找到生命的價值:
這是露易絲理論的精髓。她的文字告訴我們,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不幸甚至疾病都是由自己創造出來的,我們不懂得愛惜自己,常常處于自我否定和內疚的狀態,這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長期會帶來身體的疾病。她告訴我們要愛自己,要贊同自己,要接受自己,這樣才能找到心靈的力量,找到生命的價值。愛是人類最大的饋贈,小時候,父母之愛是孩子最大的營養,長大之后,朋友之愛、戀人之愛讓你更加完善更加快樂,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來自于你對自己的愛。沒有自我認同和愛,你就不會創造出一個磁場,吸引自己喜歡的人來愛你。生命是個奇跡,只有你愛自己,接受自己,贊同自己,愛自己的身體、愛自己的心靈、愛自己的精神,才會讓自己更有魅力,才有可能吸引更多和你相同磁場的人到你的生活中來,這是生命力法則,這也是生命的神奇。
寬恕別人,釋放自己,讓自己更健康
怨恨是疾病的源泉,為了健康我們需要寬恕,寬恕那些曾經傷害過你或正在傷害你的人。寬恕別人,就是釋放自己,這是愛自己的一種表現,寬恕的習慣會讓我們更健康。我們常說,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擁有了愛自己、贊同自己的信念,我們就會比較容易去寬恕別人,因為我們想要健康、快樂、幸福的生活,因為有能力寬恕別人也是一種幸福。站在另一個角度,一個總會傷害別人的人也許他是可悲、可憐的,他的人生有缺陷、他的自身有不足所以才會傷害別人。
感謝生命,汲取力量,讓自己更快樂
生命很神奇,感謝父母給我們生命,感謝大自然賦予我們營養的食物,富足的物質生活,感謝親朋好友給予我們的愉悅的精神生活。心靈的修煉在于自己,愛自己,經常冥想,感謝生命,體驗幸福,汲取力量,讓自己內心更強大,生活更快樂。
感恩的心態讓我們珍愛生活,感恩的心態讓我們更好地活在當下,感恩的心態讓我們發現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當你感覺無助、無奈和無辜時,趕快閉上眼睛冥想或祈禱吧,讓自己想要的生活狀態反復地在自己的腦海里上映,這有助于幫助你從宇宙中汲取力量,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宣言改變生活,創造生命奇跡
把你想要的生活狀態通過宣言的方式寫下來,然后每天大聲多次朗讀宣言,也可以把宣言用歌聲表達出來。堅持下來,你會發現,生活在發生變化,正在向你自己想要的那個方向轉變。
這是露易絲的生命宣言,我們可以學習并效仿:
“我心深處有無盡的愛。現在我讓這愛從內心涌出,充滿我的心,我的身體,我的頭腦,我所在的空間。它離開我的身體,向各個方向輻射,然后又成倍地返回我這里。我越來越多地釋放愛心,我釋放出所有的儲備。釋放愛心讓我感覺良好,這是我內心愉快的表達。我愛我自己,因此,我用愛來照顧我的身體。我滿懷愛心地提供給它富有營養的食品和飲料,我滿懷愛心地修飾它、裝扮它,我的身體回饋給我的是健康和精力。我愛我自己,因此,我給自己準備了一個溫暖的家。這個家可以滿足我的任何需要,是個快樂的家。我用愛來裝滿每個房間,因此,不管誰進來,包括我自己,都會感覺到這種愛,并且被它滋養。我愛我自己,因此,我做我真正喜歡的工作,一個可以發揮我的創造力和天賦的工作。我和那些愛我的人一起工作,我為了他們而工作,我的收入也很好。我愛我自己,因此,我用愛的方式思考和行動,我這樣對待所有的人,他們又成倍地返還給我。我在我的世界里只吸引可愛的人,因此他們是我的鏡像。我愛我自己,因此,我寬恕并解放過去,以及過去所有的經歷,我自由了。我愛我自己,因此我完全生活在現在。我體驗每一個美好時刻,而且我知道我的將來充滿光明、喜悅和安全。因為我是宇宙中一個可愛的孩子,所以這世界樂意照顧我,現在和永遠,都是這樣。”
生命屬于我們每個人只有一次,我們都應該珍惜、珍愛,我們需要每天誦讀宣言來強化對自己的愛和贊同,我們需要寬恕來接受別人,釋放自己,我們更需要表達對生命的感激之情,創造自己的生命傳奇:“在我廣闊的人生中,一切都是完美、完整和完全的……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生命的重建》讀后感 第二篇
昨天,用了一天的時間看完了《生命的重建》這本書。說實在的,我看書的速度很慢。盡管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提高閱讀效率的`書,但是我對那些書籍并不是十分感冒。相對于這些速成法,我更喜歡順其自然。
這本書大體講解了我們生命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例如身體、情感、工作等,都是一個思維模式的問題,并且這些思維模式很多都是在童年時期養成的,或受到母親的影響,也或者受到父親的影響。而這些思想的形成直接影響到我們以后的行為習慣等等。
生命就像一條河流,所以要想擁有更好的人生,我們就要重新建設這條河流,更改以前的思維模式。具體如下:
1.健康的身體
我們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就開始關注身體的健康,只有身體健康了,我們才能從事其他想要做的事情。可是看看我們以前對身體的健康是怎么做的呢?我們吃各種垃圾食品,吃更多的用激素催大的肉食,吃各種添加化學制劑的產品。等到這些東西積攢到一定的程度,身體里的毒素不斷增加。這些毒素存在臟器里,就會出現各種臟器病變。出現在血液里,就會出現“三高”及皮膚病等等。
當出現這些病癥的時候,我們不知道怎么處理,只能聽從醫生的。醫生讓切什么地方,我們就切什么地方。醫生讓搭橋我們就搭橋。實際上即使你搭橋完了,過上幾年還是會出現各種問題,你還得重新搭橋。最關鍵的是,我們一旦給身體開刀做了手術,你的元氣就會大減,影響整個身體健康。
所以能不手術的盡量不要手術。就像這些慢性病很多時候都是跟我們的飲食習慣、運動習慣、思想習慣有著很多影響的。如果不是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無論做多少治療,都獲得不了健康。因為醫院不會為你的健康負責,他只是治療你的身體。
所以,飲食習慣可以從多吃些蔬菜、水果、谷物做起。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例如跑步、快走、游泳、乒乓球、籃球等等。思想方面,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看待問題。因為一個人最難改變的就是思維方式,一旦固定了就很難改變,所以當你看待那個問題就是不順眼的時候,不妨換個角度看看,也許會有不同的收獲。
2.真實的情感
這些情感包括親情、愛情、友情等等。無論什么情感,我們都要抱著一個真實的心態去對待,就會解決很多問題。我們總是在別人的身上看到不喜歡的東西,其實是我們不愿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點。例如,當你批評別人某個壞習慣的時候,可能是不愿意面對自己身上存在的這個壞習慣。
我曾經看到有的人在火車上隨地吐痰,感覺非常不悅,但是又不好說什么?當這個情緒產生之后,我才發現自己在某些特別時刻也做過類似的事情。我之所以對這種行為不悅,是因為不想看到自己曾經也有過這樣的行為。
所以無論對父母、愛人、朋友,我們都要抱著一個寬容的態度去對待。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認為自己那么做是對的,可是一旦換一個角度想想,你才發現我們卻是錯的。
3.愛你的工作
我以前的工作信條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因此我就不斷地更換工作。但是后來,我發現這樣下去并不能解決問題。也就是在你看來再理想的工作,等到你真正去做的時候,也會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所以,如果你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等到換一個工作也不一定會好到哪里去?
很多時候,就是一個心態的問題。就像我們經常說的那句話一樣,在這個游泳池里不會游泳,換個游泳池也是一樣的不會。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感覺自己的能力更加適合另一個工作,其實更多的是這山看那山高而已。所以與其這樣,不如先打磨好自己的技能,等到技能成熟了,即使真的想換工作也不遲,而不是這個工作還沒有做好,就想著去換另一個工作。試想一下,我們現在做的工作不也是曾經非常向往的嗎?至少是曾經不反感的吧?為什么現在卻不喜歡了呢?是真的不喜歡還是厭倦了?還是在逃避?
就像一位朋友曾經說過的那樣,如果你喜歡寫作,完全沒必要辭掉工作再去從事寫作。很多時候抱著這樣的想法,你不是在追求夢想,而是在逃避現實。當時,我不以為然,現在想想確實是這么回事。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想放下所有的工作去從事寫作。可是我發現當我真的走寫作這條路的時候,又在不斷地想做回原來的工作。
所以,現在,我不會再抱怨不滿意的工作了,而是去接受它。我認為,只要一個工作存在,就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
當然,我也不是完全故步自封、沒有進取心了。我會在做好當下工作的前提下,再不斷地優化自己的工作方式。
所以,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當我們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不滿意的時候,不妨換一個角度去看待它。曾經,你可能只是一個人在做著思維游戲,在一個死胡同里總是走出不來。當你真的走出來以后,你才發現可能存在另一片天空。無論生活中出現什么樣的情況,我們都要接受它,而不是去逃避。當給你一個檸檬的時候,不妨做成檸檬汁。如果壞掉了,不妨就用種子種出一片檸檬樹。
《生命的重建》讀后感 第三篇
這是美國著名的心靈導師露易絲·海的代表作,在這本著作里,露易絲·海通過自己的人生經歷和體驗,用充滿著愛、溫暖和智慧的語言告訴大家生命是可以重建的,“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了凡四訓》)只要你愿意重新接納自己、欣賞自己、認可自己、珍視自己。
我們往往不愿意接納現在的自己,是因為我們對過往的自己充滿著糾結和悔恨。我們習慣對自己說這樣一句話:“如果當時我那樣的話,現在我就不會是這樣。”
殊不知,人生總是充滿著變數,即便你當時那樣了,不一定現在就會很不一樣吧,人生往往“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而關于過去,露易絲·海這樣說道:
“往事已逝。除了在思想里,我無法回到過去。如果愿意,我可以將昨日重放。但是,重放昨日占用了今天的寶貴時間——那些一旦逝去就再也無法獲得的時刻。所以,我放昨日離去,將所有注意力轉到今天的時刻。這是我的特殊時刻,我樂享其中。力量點總在當下,不論問題困擾你多久,你都可以在當下開始改變。因為隨著你改變自己的思想,你的生命也將改變。”
放下過去,活在當下!星云大師在《人生就是放下》一書中也有過這樣一段話:
“要想讓自己快樂、灑脫,生活有質量,就要懂得放下,放下一切煩惱,放下一切不順,好好把握每一個當下。在睡覺的時候只想睡覺,在吃飯的時候只想吃飯。不要讓自己恐懼不安的情緒影響到當下的睡眠,也不要讓自己煩躁恐慌的心情破壞了眼前的美味。做到了這點,不僅你的當下是快樂的,你的未來也是快樂的。因為我們的每一個未來都來自于當下的積累。所以,把握當下的時候,也就是把握未來。”
對于過去,我們選擇放下;對于過去,我們還應充滿感恩。加措活佛說過這樣一段話:
“沒有經歷過失去的遺憾,又怎會懂得珍惜呢?感恩昨天的風和雨,感恩曾經的坎坷和磨難,這一切讓今天的我們變得成熟,讓我們體驗到了最真切的成長。”
對過去化悔恨為感恩,我們的內心就會涌現出更多的力量,我們才能更加專注于生命中的此刻、每一個當下,以此我們就會慢慢遇見一個全新的自己、更加美好的自己。
露易絲·海還告訴我們:
“在你內心深處的核心地帶有一口無限的愛之井,一口無限的愉快之井,一口無限的寧靜之井和無限的智慧之井,我們每個人都如此。這些寶藏是你精神聯系的一部分,對你的安康至關重要。身體、思想和精神——我們得平衡這三方面。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快樂的思想、一個善良強大的精神聯系是你整體平衡與和諧所必需的因素。”
所以,要擅于“連接自己的內在寶藏,信任自己的內心智慧。”恰如了凡先生所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讓我們一起放下過去、感恩過去、感恩生命,讓我們一起清除心靈花園里那些困擾我們的雜念和私念,注入更多的善念和愛念,讓我們的內心變得更加簡單、純凈和清澈。
讓我們在自己的心中升起一個太陽,照耀自己、溫暖自己,用心活在當下、擁抱當下的自己。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們都能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生命的重建》讀后感】相關文章:
《重建生命》讀后感精選03-27
生命的重建讀后感04-10
《生命的重建》讀后感(精選12篇)05-17
《生命的重建》讀后感5篇09-14
生命的重建讀書心得01-24
生命的重建的讀后感(通用8篇)05-15
生命生命讀后感02-23
《生命生命》讀后感04-25
生命生命讀后感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