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兒流浪記》讀后感500字
《苦兒流浪記》讀后感這個寒假,我再次閱讀了《苦兒流浪記》這本書,雷米這個主人公一出現,就鮮活生動,緊緊地抓住了我的心。像雷米這樣一個柔弱的孩子,在那樣一個無助的社會里是如何生存的,是貫穿故事始終的主題。下面是CN人才網給大家整理的《苦兒流浪記》讀后感500字,歡迎參考~
篇一:《苦兒流浪記》讀后感500字
《苦兒流浪記》是法國十九世紀著名作家埃克多·馬洛寫的一部情節劇小說。埃克多·馬絡是以發展并提高了當時的情節劇小說而載入了法國近代文學史的著名作家之一。
《苦兒流浪記》這本書講述了一身世不明的棄兒,被法國一農戶收養。他天真善良,在慈祥的養母的呵護下在山村過著貧窮但寧靜的生活。但風云乍起,他像一頭牲口似的被賣給了陌生人——一位有著神秘身世的流浪藝人,從此踏上朝天大路,常年與一些動物為伍,與他們情同手足相親相愛。他們一行靠賣藝雜耍謀生,路途中風餐露宿,險象環生……
故事情節曲折離奇,情節跌宕起伏,色彩斑斕多變,十分引人入勝。隨著主人公的足跡前進,一定可以領略到一個奇異而陌生的生活環境。
主人公雷米,不論環境多么惡劣,他始終抱著堅強的信念,憑著頑強、堅韌的意志,克服了種種困難,不退縮,也不放棄。雷米這種不怕挫折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不要因為一棵樹而放棄這片森林!
篇二:《苦兒流浪記》讀后感500字
當我讀完這一本《苦兒流浪記》的時候,我便流下了感動的淚,尤其是養母對雷米的關愛。
巴爾伯蘭媽媽,對雷米特別好,雖然雷米是撿來的`孩子,但是巴爾伯蘭媽媽卻把雷米當作自己的兒子,因為巴爾伯蘭以前有個孩子,但是那個孩子因病而離去了媽媽。
在這時,我便開始要哭出聲了,因為,我被這個情景給感動了,如果你們也有這樣的感受,那你們也是一個深知感動的人。
杰羅姆一心想要把雷米送到孤兒院,雷米的依托卻是他的養母巴爾伯蘭媽媽,因為雷米知道,只有他的媽媽能幫助他。
在一天,巴爾伯蘭媽媽不見了,雷米就好像沒有了依托,就連骨頭也是軟的,當時,我感覺,我也非常害怕,好像我就是雷米,沒有了依托就像沒有了半條生命,看了當時的情景,我的臉都被嚇白了。
巴爾伯蘭媽媽愛他的雷米,她愛的盡職,愛的讓雷米一點也不心里受創傷。這種媽媽是很少見的,但是媽媽沒有嬌慣他。
當他離開了他的媽媽時,我的心就酸了,他的心就軟了,他要開始一個流浪的生活了。
我的媽媽與這個媽媽是差不多的,她也非常的關愛我,心疼我,幾天才能回來一次,當我想念媽媽的時候,我都非常的傷心,當我做錯事情的時候,我的媽媽不在家,我就感覺我好怕,因為我離開了媽媽的依靠,雖然我已經長大了,不再需要媽媽的依靠了,但是我還是很希望,媽媽能早日的歸來!
“雷米,讓我們一起向前沖吧!”
篇三:《苦兒流浪記》讀后感500字
《苦兒流浪記》讀后感這個寒假,我再次閱讀了《苦兒流浪記》這本書,雷米這個主人公一出現,就鮮活生動,緊緊地抓住了我的心。像雷米這樣一個柔弱的孩子,在那樣一個無助的社會里是如何生存的,是貫穿故事始終的主題。
書本一打開就令我愛不釋手。雷米很小被叔叔偷偷的扔掉,被巴布蘭媽媽收養,他很愛她,然而養父卻把他賣給了一個江湖藝人。從此,他四處流浪,靠賣藝維持生活。后來江湖藝人也去世了,雷米于是到處漂泊,獨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在這段流浪的痛苦生活中,雷米經歷了許多事:他曾在漫天風雪的森林中受到野狼的襲擊;在礦井里遇到洪水的侵襲;險些因饑寒交迫凍死在花農門前……他飽嘗了人間的酸甜苦辣,經歷了許多困難和挫折。最終找到了自己的家,自己的生母和幸福!
在這個故事中,我一次次被雷米的精神所感動,比起雷米,我們的幸福太多太多了。我們從一生下來就衣食無缺。有家人捧著,有老師護著,有優質的物品,但雷米卻要賣藝生活,到處流浪。當我看到雷米與威特利斯班子沒有東西遮蓋風雨,沒有地方取暖入睡,更沒有食物填飽肚子時我覺得我們這些孩子太嬌生慣養了。不要說干活、做事,就是連自己的生活起居都管不好,看著看著,我就想我以后要自己拿衣服,自己洗澡,自己的事情盡量自己做。雖然這聽起來有點笑話,我可是12歲的人了,但是我知道在我們班里像我這樣的孩子還真不少。過于優越的生活條件和長輩們的重重呵護讓我們失去了挑戰困難和挫折的勇氣。
近段時間我在“1818黃金眼”新聞中看到有城里的孩子到貧困鄉下去體驗艱苦的生活,爸爸、媽媽說太好了,“給你這樣一個艱苦的環境去試試,一定有很多感觸……”當時我就想如果這樣也好,生活肯定會很苦,但是也會有許多新鮮刺激的事情,說不定在那兒我還學會了“炒雞蛋”、學會了做農活、還交到了許多朋友呢?說不定我也會哭著要回來。媽媽常說“人的潛能是無限大的。”
看著書中的故事情節,我也偶爾會冒出這樣的念頭:假如我是雷米,我會怎么樣呢?或許在那樣的環境中我也會如他一般勇敢、堅強。誰知道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經常跟我說“把書讀好是我最大的任務”于是除了讀書以外的事情我很少做,也真得沒有時間,雙休日還要學琴、學棋等等,可是除了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外,更要有那種不怕困難、樂觀向上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精神不是嗎?
篇四:《苦兒流浪記》讀后感500字
我國偉大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高基也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知識經驗的載體,它可以對我們擴大視野,增長見識,豐富積累,提高素質,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我很喜歡看書的,其中是一本法國著名作家寫的《苦兒流浪記》長篇小說。里面寫的是一個男孩雷米,出生不久便被人抱走并拋在街頭,善良的養母含辛茹苦把他養大。八年來,母子二人想依為命,生活一貧如法,然而在外地打工的養父突然到來,把他給了人家,說沒那么多錢將他養大,就這樣再一次改變小雷米的命運。他變得無依無靠,他只好四處流浪……生活的磨練鑄就是剛強的性格,面對人生,他從未輕言放棄過,他終于盼到幸福、快樂、來臨那一天!這篇兒童長篇小說讓我深深的感受到,生活的道路并不是那么平坦,那像我們現在有爸爸、媽媽的幫助和照顧,可是以后的路呢?如沒有爸爸、媽媽的幫助怎么辦呢?遇到困難和挫折是都要自己克服了!
所以,做什么事都決不可以半途而廢,即使學習上有多困難,也不可以輕言放棄。同時,也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美滿的好生活。努力進取、克服困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撐握知識、豐富積累、提高素質,總會盼到成功臨的那一天!
【《苦兒流浪記》讀后感500字】相關文章:
《苦兒流浪記》讀后感04-28
苦兒流浪記讀后感04-29
苦兒流浪記的讀后感04-08
《苦兒流浪記》的讀后感范文03-11
苦兒流浪記讀后感推薦12-14
苦兒流浪記的讀后感范文01-14
精選《苦兒流浪記》讀后感范文02-20
苦兒流浪記讀后感范文05-27
【薦】《苦兒流浪記》讀后感01-07
《苦兒流浪記》讀后感范文精選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