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后感
人活著,平凡的生活,里面有什么?以下是CN人才小編帶來《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后感 篇【1】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或許我們僅僅如同宇宙間渺茫的一顆小星星,也許只能散發出微弱的光芒,在宇宙中微不足道。但當我打開《平凡的世界》并一一細讀時,我頓悟,即使再普通,再平凡,我依然可以用我的堅持,我的奮斗,走出一個不凡的人生。
書中寫的是以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城鄉生活的巨大變化,通過復雜曲折的故事情節,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的形象。故事很平凡,卻讓我看到了那些直面苦難永不退縮的勇氣和頑強的精神。
書中最讓我震撼的是孫少安。他是一個家境貧寒的普通人,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這個只讀完高小的年輕人卻歷經痛苦和磨礪。從孫少安給每戶多分豬飼料的批判到他與潤葉愛情的阻礙,從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堅決制止到他妻子患上癌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讓他嘗盡了。他仍沒有低下頭顱,沒有被厄運打敗,反而頑強地站起來,越來越堅定。不禁讓我想起那句詩:你若有一個不屈的靈魂,腳下就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
“是的,他是在社會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受盡折磨,但他不僅僅將此看作是謀生活命——職業的高低貴賤,不能說明一個人生活的價值,恰恰相反,他現在倒很”熱愛“自己的苦難”書中曾這樣對苦難描述。痛苦啊,往往是人走向成熟的最好課程。生活中的許多苦難讓我們學會了承受,學會了擔當,生活從來都是波瀾起伏的,也正因為有了它們,生活才會精彩。面對苦難我們需要“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勇氣;需要“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堅持;也需要“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淡然。
在這平凡的世界中也許你找不出“幸福”這個詞。可在我眼中,它們雖然窮可處處洋溢著幸福,少年時代的孫少安閱讀幸福;青年時代的孫少安奮斗幸福;壯年時代的他為別人付出幸福,娶妻生子幸福。正如書中所說:在無數艱難困苦之中,又何嘗不包含人生的幸福?“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幸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幸福;“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也是幸福。
一個平凡的人,一段平凡的成長故事,曲折磨難卻讓這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變得堅強,變得不屈,變成了一個錚錚鐵骨的硬漢。他用自己的雙手奮斗,用身軀抵擋批判,用堅實的腳板踏出一個不凡的人生!
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是平凡的,沒有經歷太多的苦難,讓我們用雙手去創造一個不凡的自己,讓光芒照亮世界!我雖平凡卻能帶給世界不凡!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后感 篇【2】
臧克家曾說過,“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而路遙,毫無疑問屬于后一種。
看完這本書,捫心自問一下,究竟什么是平凡?什么是偉大?什么是生活?
也許我們生活中僅有那么幾個輝煌的瞬間——甚至一生中都可能在平淡無奇中度過……不過,細想起來,每個人的生活中同樣也是一個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奮斗。而偉大的生命,無論是何種形式,都將會永存。
少平、少安、潤葉、曉霞,這一個個鮮活的人物,都那么令人難忘,然而,他們有一個共通之處,苦難和奮斗!什么才是人生哪,人生就是永不休止地奮斗!只有選定了目標并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也讓我意識到,只有勞動才能讓人在生活中強大!
小說可以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在《平凡的世界》中,正處在文化革命結束,改革開放開始的時期,社會動蕩,人民生活苦難,然而他們憑借勤勞的雙手,堅信苦難的哲學,以及字里行間透露出的脈脈溫情,流淌出的濃濃愛意,讓他們堅不可摧。生活正是用種種磨礪來讓我們成長。
在這本厚厚的作品中,引人深思的是,生活似乎走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圓,但生活又不會以圓的方式結束,命運啊,在不斷地循環。
那一場大水沖出多少人的眼淚,那一曲“在那遙遠的地方”又勾起了多少人對愛情的向往,我們為他哭,為他笑,為他癡……為書中主人公在命運的不甘俯就而蕩氣回腸。構成了千古的絕唱。
苦難是人生的必修課,我們只需打敗它!
命運總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難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后感 篇【3】
讀完了書,不禁令人思索,到底什么是平凡?
我看到過最完美的回答是:平凡就是一種不完美,有缺憾,苦難與抗爭的平衡,而生命在緩緩徐行,不會為誰停留。
每每拿起《平凡的世界》,心中就不免涌起悲愴之情。我看《紅樓夢》時,書中的仙子們曾唱道"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干凈",而這本書就是這樣的寫照。
比起其他女性角色,我更愛田曉霞,她熱情似火,她愛少平,就大膽表達自己的愛意,她也善良體貼,她看見爺爺為死去的貓傷心,她就又買一只,她不介意少平的卑微,她是理想的化身,最后卻死在了冰冷的洪水中,她是這冰冷現實的犧牲品。
我也愛秀蓮,她在少安需要時,給予了他安慰與鼓勵,她幫助他開磚廠,辦貸款,為他生下虎子燕子,然而她患上了肺癌。呵,命運,無人幸免。
這本小說的背景是非常之殘酷,但體現的人所噴薄出的“力量感”躍然紙上。在書的最后一卷中,這樣寫道:
青年,青年!無論受怎樣的挫折和打擊,都要咬緊牙關挺住,因為你們完全有機會重建生活;只要不灰心喪氣,每一個挫折就不過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塊普通絆腳石,而絕不會致人于死命。人啊,忍、韌、仁.....
這句話是對孫少安、孫少平兩個人一生的概括。兄弟兩人,走的路不同,少安堅持在農村,少平被打破頭都要回到城市,但兩個人的秉性是非常相似的。讀完《平凡的世界》,會發現,兩個人如果處在對方的環境,作出的選擇應該不會有太大的不同。假設少平待在農村,以他的眼界和魄力,成為孫少安、金俊武、田福堂這樣的“強人”沒有任何難度。又假如,少安能夠讀完高中,他的視野就不會困在了雙水村。整部《平凡的世界》人物非常多,但兩個主角在性格特點上的相似,也說明了,在中國,無論社會環境發生怎樣的變化,最值得被人肯定的性格特質就是:忍、韌、仁。
在書中,我看到的是不同階層的人物,都在為生活苦苦掙扎,或為了愛情,或為了親情,或只是為了不想干的人或事。現實生活,有太多不幸,但即便如此,我們也要努力生存,因為我還有太多不能拋下的人。生而為人,就有太多的責任與義務。就像宮崎駿先生所說,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相關文章:
《平凡的世界》小說讀后感900字02-26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后感范文350字02-26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02-25
《平凡的世界》的讀后感02-14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01-25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想02-22
平凡的世界的讀后感12-29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受04-03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