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十六年前的回憶》有感范文
十六年前的回憶,仿若曇花一現;十六年前的回憶,是悲痛交加的心被他的精神支柱的力量所勉強支撐。但是,我心潮澎湃的心情,又何時平復過?從他渾身上下所散發出來的耀眼鋒芒,讓我身為中國人的血液竟也不由自主地沸騰。下面是CN人才網為大家整理的讀《十六年前的回憶》有感范文,歡迎參考~
篇一:讀《十六年前的回憶》有感范文
我讀了《十六年前的回憶》這篇文章。其中,主人公——李大釗。他是一名革命工作者,他熱愛工作,熱愛祖國,是一位合格的父親,也是一位合格的丈夫,更是一位合格的黨員。我被他那種對革命工作高度負責任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寫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他的女兒李星華,在她的心中,李大釗是一個對自己的問題無所不答的好父親,但是對于革命的事情,他卻連對自己的女兒都只字不提,從這里可以看出李大釗對革命工作嚴謹,認真的態度。不像某些人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而提供線索出賣國家。
在文章的這些話語中,我有著數不勝數的感受。如:有時候他留在家里,埋頭整理書籍和文件。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丟到火爐里去。從這句話中我可以看出父親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有字的書籍和文件燒掉,防止這些革命書籍和文件落到敵人手里這樣的事情。再比如:父親保持著他那嚴峻慣有的態度,沒有向他們講任何道理。從這句話中我還可以看出李大釗面對敵人,他面不改色,心不跳,他想:對于這些毫無人性的敵人我沒有什么話好說的,只要我的心里面有祖國,有家人,就不會害怕任何威脅和折磨了。我覺得和李大釗比起來,自己是顯得如此的渺小。自己見了李大釗,我要學會他為祖國奉獻一切的精神,要盡自己所能的熱愛祖國。所以我一定要奮發圖強,努力學習,做一個能為祖國對為社會作貢獻的人才
李大釗在敵人嚴刑拷打下他始終沒有透露一點對黨組織有害的線索給敵人,最終李大釗還是被執行絞刑。
讀完了這篇文章后,我被李大釗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他面對敵人的威脅毫不畏懼,看得出他對祖國的熱愛,他相信,共產黨必定會取得最終的勝利,國名黨最終會失敗的,因為他們的做法侵犯了人民的利益。
李大釗的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我們要學習李大釗遇事不慌則會救己,團結則是勝利。我們還要努力學習,發憤圖強,長大后為祖國增添光彩。面對困難時,應該挺起胸膛,不能屈服于人,也不再退縮,爭取做我們最好的自己。
篇二:讀《十六年前的回憶》有感范文
十六年前的回憶,仿若曇花一現;十六年前的回憶,是悲痛交加的心被他的精神支柱的力量所勉強支撐。但是,我心潮澎湃的心情,又何時平復過?從他渾身上下所散發出來的耀眼鋒芒,讓我身為中國人的血液竟也不由自主地沸騰。
李大釗——這個樸實而令人肅然起敬的名稱,就在4月28日的那一天,自此永遠刻在了時光永垂不朽的痕跡上。
身為共產黨黨員的李大釗,為了避免黨組織的機密文件被殘暴無情的軍閥知曉,他只好將書籍和文件統統銷毀,防止泄漏。
只是,工友閻振三卻被軍閥抓捕,受到了一陣嚴刑拷打。然而,閻振三卻不屈不撓,寧死也不肯將機密泄露出去。最后,憲兵們便將不卑不吭,一直保持著嚴峻態度的李大釗抓捕了去。
在法庭上,狼狽不堪卻平靜慈祥的李大釗與他的妻女見了面。而李星華也深刻地明白,他的父親對于革命事業勝利的信心異常堅定。所以,他也對刁蠻跋扈的法官說出自己是最大的孩子的謊言。
但是,在李星華與母親及妹妹回到家的第二天之后,竟看到了報紙上一段猶如晴天霹靂般的`新聞。“李大釗等昨已執行絞刑”十個字仿若泰山壓頂般無情地壓在了她們的心靈深處,再也不能縫合。因為——她們的心,在此時早已支離破碎。
這個作為一名父親樸實而慈祥,對待革命事業卻絕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懈怠的共產黨黨員——李大釗,就在1927年4月28日,永生永世地將他年僅38歲的生命定格在了這一刻。
對此,或許誰都會為李大釗年紀輕輕就如此才華橫溢,卻無情地被軍閥所殺害的事實感到憤懣不平。但是,如若李大釗仍舊在世,他會如此想么?
他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早已千倍百倍地投入其中。為的就是中國——這頭沉睡中尚未真正覺醒,崛起拼搏的威風凜凜的雄獅能真正保衛起自己的家園。
不論是經過了殘忍暴力的軍閥的威逼利誘,他都不會去作為他們的走狗,刻意地去諂媚并討好巴結,過著溜須拍馬、豬狗不如的生活。他也更不會從自己的口中泄露出一絲一毫的只字片語,繼而背叛了共產黨,背叛了整個中國。
最終,他殉葬了。他是死在軍閥粗壯結實的粗繩之下的。雖然,他為了國家,為了革命事業,最終離我們而去。但是,他堅貞不屈、大義凜然的精神支柱卻深深地烙在了我們的心中。我仿佛看見,他在臨終前,洋溢著的一抹平靜而欣慰的淡淡笑容。
那是——與中國共產黨同仇敵愾,堅貞不屈的欣慰笑容。
李大釗,這個值得令人深思的名稱,在我的心中,看見他渾身耀眼的鋒芒,立下了永垂不朽的輝煌。
篇三:讀《十六年前的回憶》有感范文
李大釗,一個至今還發著光的名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時候,張作霖是奉系軍閥,他勾結帝國主義鎮壓共產主義小組,很多共產黨人士都被抓了去。李大釗為了不使敵人知道共產黨的秘密,就把一些文件燒掉。他一直堅持留在自己的工作崗位,直到有一天他被憲兵抓走了。在看守所和法庭上,他大義凜然,保持著自己的冷靜。1927年4月28日,他英勇就義。
是什么?到底是什么?讀文后我不禁想到,是什么使李大釗一直鎮定自若,而且他明知當時形勢嚴峻,危險萬分,還依然沒有聽朋友的勸告,沒有離開北京,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是信心,是李大釗對革命事業的信心。他堅信共產主義的革命會勝利,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也不改變信念。要勝利,就得有犧牲。李大釗這種臨危不懼、大無畏的精神,令我深深折服。他對工作有著高度的責任心,自己知道北京很危險,但卻不肯離開,因為他還沒完成自己的任務。
李大釗的犧牲,重于泰山。它是為革命事業而死的。想起他面對憲兵、偵探的殘暴,毫不害怕,那么勇敢,怎能不叫人敬佩呢?
在那個時代,還有很多像李大釗一樣的共產黨員,為革命而光榮犧牲了。這些烈士,會永遠被載入光榮的史冊。革命先烈們,你們永遠散發著燦爛的光芒!
【讀《十六年前的回憶》有感范文】相關文章: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計6篇03-06
讀《智慧小故事》有感范文12-18
讀《活著》有感05-23
讀《白求恩》有感05-21
讀《論語》有感05-18
讀《哈姆雷特》有感05-18
讀《童年》有感05-16
讀《豐碑》有感05-15
讀《將心比心》有感05-14
讀《窮人》有感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