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讀后感通用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讀后感通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讀后感通用1
在這個假期里我讀了巴金先生寫的《家》,讀過這本書之后,我的感想有很多。
《家》這本書根據多個方面寫出了當時社會的'弊端,覺得當時的封建社會太黑暗了,簡直活不下去。但如果心中有愛就能夠活下去。而這本書有批評了當時封建王朝,而當時的社會中又有許多犧牲品的人們,簡直太可憐了。而當時的社會并不像現在這樣,當時的官們簡直就是不把法律放在眼里,有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無惡不作。而我們以后生活也要積極樂觀,當不要盲目樂觀,要把任何事都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比如:我寫的這篇文章,從一個角度來看就是浪費時間,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鍛煉我的作文水平,聯系我的打字速度。所以以后要把任何事都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這樣才會快樂。
這就是我讀了《家》這本書的感想。
《家》讀后感通用2
小說中還刻畫了許多鮮明的人物形象,如接受封建禮教安排的婚姻,最終郁郁寡歡,絕望而死的梅芬;頑固封建,完全淪為封建禮教奴隸的高老太爺;溫柔賢淑,通情達理,因高老太爺的死而搬到野外待產,最后因難產而喪命的瑞玨……這些都是在批評無情的封建禮教所帶給社會的黑暗。在那樣的社會中,人們看不見光明,看不見希望,人們每天過著行尸走肉的生活,唯有新思潮,新思想才能帶領人們走出這個可怕的牢籠,就像主人公覺慧一樣為了掙脫這個牢籠,到最后舍棄從小長大的.家,遠赴他鄉追求自己想要的光明,他的這份追求新思想,新事物,敢于探索,敢愛敢恨的熱情和毅力值得我們學習。
讀了《家》之后,我不得不佩服巴金先生對現實生活的體會之透徹,更能將這種現實生活展現在他的小說中,那么的清晰,真不愧獲得“人民藝術家”的稱號,《家》也不愧是中國文學的瑰寶。
【《家》讀后感】相關文章:
家的讀后感02-11
《家》的讀后感04-01
《家》讀后感07-02
《家》讀后感(精選)08-10
《家》讀后感07-27
《褚時健:影響企業家的企業家》讀后感摘選09-25
巴金《家》讀后感02-06
【熱】《家》讀后感01-11
巴金家的讀后感01-29
巴金的家讀后感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