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低年級語文這樣教》有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低年級語文這樣教》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寫話教學向來是低段教學的“硬骨頭”,對于入職未滿兩年的我來說,常不知從哪兒著手。為了能盡快啃下這塊“硬骨頭”,我迫不及待地翻開了曹愛衛老師的——《低年級語文這樣教》。書中,曹老師的娓娓道來,讓我漸漸豁然開朗!
一、目標要明確
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的寫話教學目標是: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寫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曹老師基于課程標準,調整了寫話教學的目標——通過作品賞讀、動手實踐等多種方式,喚醒寫的興趣和愿望;根據表達的需要,練習寫一句或幾句語義連貫的話,樂意嘗試運用學過的詞匯和句式;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等常用標點符號,注意寫話格式;用漢字、拼音等多種方式,較清晰地表達自己觀察或想象的事物。
二、內容要有趣
曹老師強調,教材上給的寫話內容是貼近學生生活,并讓學生覺得有趣的寫話題目,所以我們應該重視這七次的寫話訓練。但僅僅靠這七次是絕對不夠的,這就需要我們適當補充材料。而寫話材料的選擇也非常重要,“有趣”比“有意義”要重要得多。曹老師教我們,材料的選擇可以這樣挖掘。
1、從教材課文層面
教材上的課文也可以是學生練習寫話的材料來源。充滿童趣、節奏明顯、朗朗上口的課文都可以讓學生仿照課文寫一寫。不僅如此,還可以讓學生用寫繪的方式增強興趣性。如此,不僅給了學生沉淀語言的時間,也提升了學生們表達思考的能力。
2、從課外閱讀層面
作為教師,我們要把好書擺在學生面前,就好比把很多的寫話素材擺在他們面前。例如讓低年級的孩子每天一首童詩、童謠,天天背,學生的語言肯定會發生深刻地改變。詩歌讀多了,兒童會不由自主地用詩的語言來表達現實。
3、從教師課程開發層面
教師開發課程,定是有目的、有計劃、有序號的引導。曹老師還建議把繪本引進課堂,對教材、課堂進行補充。
三、過程要好玩
“讓學生在玩中學”是很多教育名家所提倡的。玩是孩子的天性,當我們在學習中加入“玩”的元素,孩子們會倍感輕松,成效也將大大提高。
例如二年級上冊的看圖寫話《貓和老鼠》,在教學時就可以設計一個個好玩的情節,讓學生走進故事情境,激活寫話欲望。環節可以設計為看一看、演一演、說一說,到最后的寫一寫,環環相扣,層層遞進。
四、評價要積極
在評價方面,曹老師給了兩個寶貴的建議:表揚要表揚到孩子的心里去;少挑錯,孩子有很強的言語自我修正能力。作為老師,應該把孩子細微的優點放大,讓他與眾不同的地方成為自己的特點,成為自己強大的力量。
學生的寫話能力,不是我們老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在實踐中自己慢慢磨練出來的。所以不要急著去修正他,而是讓他自己在實踐中慢慢摸索,慢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