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火橡樹》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火橡樹》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這段時間里,我閱讀了一本書《火橡樹》,它讓我受益匪淺,讓“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里……
《火橡樹》曹文軒寫的大王書系列中的第四部。本系列主要講了牧羊少年茫,在大王書的引領下,帶領著茫軍與魔王熄艱苦作戰,攻克金、銀、銅、鐵四作封存著民眾視覺、聽覺、語言和靈魂的大山,還給這個世界以生命和活力的故事。
《火像樹》令我最深刻的莫過于茫的愛民與橡樹灣居民的善良了。茫軍向銀山進軍時,中途來到了一個叫橡樹灣的地方,這一切都在熄的預料之中,他與巫師團放了一團魔力之火,阻斷茫軍的去路。茫軍想方設法:用土、用水、用沙都不行將火熄滅。這讓茫軍感到恐慌,因為熄軍再過幾日就會到達橡樹灣,將茫軍一舉殲滅。不過在一天晚上,茫得到了大王書的啟示——要用橡樹燃燒的火使那團老火熄滅,于茫便命令將士們去砍橡樹。
橡樹可是橡樹灣居民的命根子啊!就當茫軍要砍橡樹時,橡樹灣居民蜂擁而上,與茫軍發起了沖突,一個個人接二連三的倒在血泊之中。此時茫及時趕到,看到橡樹灣居民用身軀保護著那顆棵橡樹,茫心一軟,制止了茫軍,希望逐漸渺茫……
熄軍到來的日期逐漸逼近,可茫軍還是一籌莫展,橡樹灣居民不愿看到茫軍在這狹長的山谷中化為白骨,于是狠下心來,要將橡樹砍掉,直至最后一棵橡樹丟進新火中,老火徹底熄滅,茫軍這才繼續前進。
正是因茫的愛民如子,橡樹灣居民才狠下心來,砍掉了祖傳的千年老橡樹,這就是民心的力量啊!紅軍也不是如此嗎?他們不但不畏艱險,舍生取義,更重要的是,他們心系民眾,深得百姓們的信任這樣的正義之師會失敗嗎?這告訴了我們不要忽略集體的力量,要順應民心,這才有可能獲得勝利。
唐太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