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訶德讀后感2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堂吉訶德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堂吉訶德讀后感1
堂吉訶德是一個涂抹著喜劇色彩的悲劇人物。他向往自由,具有高尚的人文主義精神。同時,他也是一個天才的夢想家,沉浸在自己的夢想中,不斷地夢想著用騎士精神來改造現實,因此屢屢上演各種鬧劇,讓人為之捧腹大笑,在笑聲中引人深省。
在現實中,我也是一個愛做夢的女孩。總想些稀奇乖僻的事情,也許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是我想總有一天,夢想也會實現,有夢才會有追求。
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小說《堂吉訶德》講述了一個落魄的鄉村紳士故事。
近五十歲的.堂吉訶德離家出走,想鋤強扶弱,干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以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結果卻在辛苦奔波后惹出一串笑話,狼狽回鄉,最終在悔恨中去世。他將客棧認作城堡,綿羊看成戰士,風車當作巨人,將世間看到的一切與他所看過的騎士小說混淆。因此,在現實中的他越是英勇,在別人看來越是瘋癲。但我從中看到了他對理想的堅持,他的執著、仁慈與純真。這使我想起屈原的詩句“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還有唐寅的“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堂吉訶德,也許就是這樣一個舉著自己的理想大旗,“傻傻”地行走在濁世中的人吧。
堂吉訶德是一個典型的矛盾體。在現實與理想之間,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將一切理想化,他不斷想成為一個最優秀的騎士,卻又不得不在現實生活中飽受打擊。他死前發現,他的夢成了陽光下色彩繽紛的氣泡。但我看著這氣泡的破滅,不由得對他產生了憐憫和無限敬意。他的一生,因為理想與現實的不和諧,注定是一場悲劇。
堂吉訶德讀后感2
讀完這本書后,我明白了:做人不能沉迷于夢想,無法自拔,要面對現實。
作為歐洲最早的長篇,現實主義小說之一,可以說堂吉訶德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他植根于16世紀末17世紀初西班牙社會廣闊的生活畫面,用極度挖苦夸張的手法表達了對當時粗制濫造荒唐愚昧的騎士小說的不滿具有非常鮮明的人文主義傾向,表現了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這本書讓我們從精神上學會了愛自由,真誠,英勇,尊嚴和理想!同樣也塑造了一個經典的文學人物一一堂吉訶德!故事中追逐著騎士夢想與騎士精神的是唐吉訶德,騎上了那匹骨瘦如柴的老馬羅西南多,拿著一柄生了銹的長矛,帶著破洞的頭盔踏上了為理想而走的無畏的騎士之旅。他在路途中歷經艱險又充滿荒唐他與風車大戰,擠奶姑娘,為自己的意中人,雖然他被禁嘲笑與嘲諷,也有許多人勸過他但他仍然堅持著自己的初衷,不輕易妥協雖然唐吉柯德的騎士精神并不那么的浪漫,也不那么的優雅,但卻有著無畏的`冒險精神值得學習他的真誠與英勇。
我要學習他的精神品質做一個真誠英勇為自己的理想,永不放棄,堅持自我!就像書的作者塞萬緹斯在書中寫的那樣:追不等于逃跑,等著也不算聰明,假設危險超過了,希望明智的方法就是養精蓄銳,而不是孤注一擲!
【堂吉訶德讀后感】相關文章:
《堂吉訶德》讀后感《堂吉訶德》讀后感11-29
堂吉訶德心得04-10
《堂吉訶德》心得05-03
《堂吉訶德》閱讀心得01-01
閱讀《堂吉訶德》心得04-13
《 堂吉訶德》讀后感10-14
《堂吉訶德》讀后感07-12
堂吉訶德讀后感06-12
《堂吉訶德》讀后感08-23
堂吉訶德讀后感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