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的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巴金《家》的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近讀了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中的《家》。家,是一個人身心的歸宿;是一個人避難的港灣;是一個人感情的寄托。一看到家,便不禁和親情聯系到了一起,溫馨而真切。現如今的我們遠離家鄉,在異鄉求學,時常對家產生依賴,渴望回家。然而巴金所描述的家卻是羈絆,是對激情的禁錮。巴金的《家》通過一個大家庭的沒落和分化來寫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潰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蕩。作者以很大的激情對封建勢力進行揭露,歌頌了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抗爭并與這種家庭決裂。
?家》中每個人物都有其可悲的一面,不管是在家庭生活方面、愛情婚姻方面還是在事業方面。《家》是巴金用來批判封建宗法專制制度的一件利器,于是他選取了作品中最富朝氣的覺慧作為執行批判的代理人。最可悲的要屬高公館中的大少爺高覺新了,他的命運悲劇是批判封建宗法專制的有力罪證,小時候的覺新也有著同齡人一樣的童年、少年,有著對未來生活的自信與無限遐想。然而覺新的可悲是因為他沒有勇氣去追求他認為正確的事情,首先他沒有從錯誤中篩選正確事情的能力,因為他的思想行為被軟弱占據。二哥覺民擁有進步思想,但不堅定,他處在守舊與進步之間,他憑借自己的力量,得到了覺新和覺慧的幫助,獲得了自己的幸福。三弟覺慧不但擁有進步思想而且意志堅定,他是那個“幼稚而大膽的叛徒”,他勇敢的抗爭讓人欽佩,他反抗封建專制、蔑視長輩權威,他是真正的五四新青年。作者用他的視角對全書中的人物進行描述和評價,借他的思想獨白來表達自己對社會人生的見解,因而,這個人物成為全書的寫作重點。在作品中作者將高老太爺塑造成一個封建制度即將崩潰時期封建家長制的代表人物,整個封建階級的罪惡典型。值得一提的是,巴金在刻畫高老太爺這一人物形象時,并沒有很單純的只寫高老太爺唯我獨尊的一面,同時還寫了這個人物矛盾的心理。作為封建大家長,他要捍衛這個家的尊嚴,不容許有人向這個權威挑戰,所以他選擇了自以為是,選擇了不近人情。我想也許在他內心深處也渴望與子孫其樂融融、共享天倫,至少在彌留之際,他盼望覺慧把覺民找回來,一家團聚。
家的另一個特點是充滿著純潔濃厚的青春氣息。這種單純而自然的氣息,正如巴金所說:“永生在青春的原野”。即便文章有著一個沉重的主題,字里行間仍表現了青年人所持有的活力、困惑和斗志。那個黑暗的年代永遠地過去了,但《家》在批判那個時代的同時正昭示著青春的可愛,我們正處于美好的青春歲月中,我們充滿了激情,我們的心里洋溢著愛!
小說人物刻畫得形象生動,情節跌宕有致。揭露了封建專制的腐朽本質,贊頌了年輕一代的反抗斗爭精神,家庭的命運與社會的興衰有機結合。正如巴金所說,當一個家庭上演的是崩潰的封建大家族的悲歡離合,我們看到的便不是固有的溫馨,更多殘留在記憶中的,只是對封建大家庭的怨恨和蔑視。
【巴金《家》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巴金《家》讀書筆記(精選23篇)06-28
巴金《家》讀后感01-23
巴金的《家》讀后感02-22
巴金家讀后感11-08
巴金《家》讀后感02-06
巴金的家讀后感10-02
對巴金家的讀后感03-19
巴金家的讀后感01-29
《家》巴金讀后感03-31
巴金家讀后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