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氏家訓讀后感 推薦度:
- 顏氏家訓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顏氏家訓》讀后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顏氏家訓》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顏氏家訓》讀后感1
《顏氏家訓》為顏之推南北朝時期記述個人經歷、思想、學識以告誡子孫的著作。顏之推,生于亂世,長于戎馬,播遷南北,歷經坎坷,在經歷過太多事情之后明白了要使自己的家族避免受到傷害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所以繼續綿延造福子孫便成了他的責任,這也是他作此書的目的。此書七卷,共二十篇,其內容涉及范圍廣,是一部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作品,它不僅起著訓教子孫后代的作用,而對我們現代仍有很大的影響。
顏之推著寫這本書時離不開當時的時代背景,所以他在寫這本書時把自己在當時的所見所聞及自己的見解、借鑒全部都體現在此書中,從而使得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豐富,囊括的內容也十分廣泛。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家庭倫理教育,包括《教子》、《兄弟》、《后娶》、《治家》四篇。這一部分主要側重于講述家庭成員間的關系、義務和相處的各種道德準則,強調了教育子弟、尊老愛幼、和睦家庭的重要。二是品德智能教育,包括《風操》、《慕賢》、《勉學》、《文章》四篇。主要講述如何培養和造就子弟成才的問題如培養優良的'操行、崇德尊賢、勤奮求知、提高本領、樹立良好的文風等。三是思想方法教育,包括《名實》、《涉物》、《省事》、《止足》四篇。目的在于培養子弟觀察、認識與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如名與實的關系:怎樣取得美好的聲譽,人生的意義和如何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博”與“專”的關系:個人的發展應當有所側重,不要放縱欲望和貪心不足等。四是養生教育,包括《誡兵》、《養生》兩篇,目的在于教育子弟不要依靠賣弄勇力與利用戰爭來取得顯達,應當首先保全生命,攝養身心,以期保健延年。但也同時指出生命不可不惜,也不可不當惜而惜,為冒險貪得而喪生,不應該;為忠孝仁義而犧牲是值得的。五是知識教育,包括《書證》、《音辭》、《雜藝》三篇。介紹了古籍文字考據知識、音韻知識和文人涉及的各項雜藝知識。對各項雜藝并根據實用價值分別提出了不同要求。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教子篇》中說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應在母胎時就對嬰兒進行胎教,再者就是在孩子懂得識人臉色時進行教導訓誡,父母既要有威嚴又要有慈愛,孩子自然就會尊敬有孝行了。要會教,教好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是需要父母同心協力,獎罰結合可以使得家庭教育更加有成效。而在品德智能教育中的《勉學篇》中說到,連帝王都不能不學習更何況普通人呢,士大夫的子弟沒有不受教育的,但是有些人卻在謀一官半職之后不再學習,就這樣碌碌無為浪費自己的生命,顏之推推崇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學習,因為在幼小時期,精神專一,長成以后,思慮分散,不便于學習,所以學習要趁早,而且要終身學習,提倡學習,反對不學無術;認為學習以讀書為主,主張“學貴能行”,反對空談高論,不務實際。對南朝士大夫虛浮柔弱之風進行了深切的揭露和批判,對南北朝社會風氣、習俗經常提出批評,這些在顏之推的書中都能深刻體現。
現今我們最常見的一種現象就是我們常聽到別人對孩子一種評價語:“沒家教”或“家教好”。指的是孩子有沒有教養、風度、氣質,也就是他的言行舉止是否得體,高雅。人們普遍都認為,“教養、風度、氣質”等不只是先生老師教育的結果,更主要是家庭父母熏陶訓練的結果。一個人走路的姿勢,說話的方式,動作舉止都是體現著他的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關鍵。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來,有些東西是內在的,是不能偽裝出來的。當然在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具體要求,而如果能夠從小得到“規行矩步,安辭定色”的訓練,也許代表著他的家庭教育比較成功,能夠從小事做好規范。在《三字經》中說,“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不僅成就了孩子,同時也成就了家長乃至整個家族的聲譽。還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人在剛出生的時候,如同一張白紙,沒有善惡美丑真假的概念,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無形的。所以,家庭的教育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關鍵點,能夠決定者孩子以后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顏氏家訓》也告誡我們后人要重視家庭教育。
雖說《顏氏家訓》對我們后現代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我們要辯證的看待它,這是顏之推所作,所以其中帶有很多他個人的觀點,也就是存在唯心主義的因素,我們不能夠全盤的繼承或者全盤的否定。在現今的科學技術時代,我們要懂得辯證真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承對我們現代有意義的一部分,去除一些不切實際的做法,消除《治家篇》中對婦女的輕視,批判的繼承以達到傳承我們中國的傳統優秀文化。
總的說來,《顏氏家訓》是一部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書籍,帶給我們很多啟示,從中我知道了家庭教育的重要,重視早期教育,養成良好的品德習性等等不論什么方面都要嚴格要求,不僅是父母老師對自己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這一本書帶給我們的是一種財富,是我們對人生的思考,所以我們對待有意義的古籍要精讀,讀懂其中的含義,這會使我們受益良多。但是辯證的看待也很重要,不要盲目追尋,要換位思考,去挖掘其中的深刻內涵,傳承經典文化。
《顏氏家訓》讀后感2
讀書并非學生的專利,現在是終生學習的時代,坦白地講,我確實應該在學習上更自覺更努力。作為一名幼兒,我深知,不停的學習不僅可以給教育以源頭活水,而且更能豐富自己的人生,以此引導自己和他人追求有意義的人生。最近靜下心來讀了讀《顏氏家訓》這本書,受益匪淺。
《顏氏家訓》——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體大思精的家教專注典籍,被譽為"論述教子、治家、勉學、處事、之法則,傳承家教誠孝、倫理風操之經典".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從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所具有的特殊性,有針對性、有重點地學習了這本書里有關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的內容。當今社會家庭教育成了社會大問題,如何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對家長、老師和社會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而《顏氏家訓》這本書給了我很好的啟發。
重視家庭教育
顏之推在《序致》就中就闡述了家庭教育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意思是孩子心目中有家長的地位和威信是他們接受家長管教和建議的心理基礎,而一旦家長的權威動搖或者受到"創傷",親子之間的合作關系就變得不順暢,很多時間和很多事情都首先"內耗"在親子之間誰說話算數的權利較量上,親子合作因而變得效率低下,雙方還常常鬧得不愉快。這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總有家長和我們講,我的孩子在我面前蠻乖的,一到了爺爺奶奶那就撒潑耍賴,爺爺奶奶沒辦法就只能依著他;或者老師您幫我說說我的孩子怎么怎么吧,我說的話他都不聽,就聽老師的。這都是父母或爺爺奶奶在家的日常生活中沒有在孩子心中樹立起威信,妥協慣了、寵溺慣了,自然而然的孩子就會覺得我提任何恰當或者不恰當的要求都是有可能被接受的',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讓孩子養成了任性刁蠻不講道理的壞習慣。因此,好的家庭教育是奠定幼兒良好性格品質的基礎。
重視早期教育
"吾七歲時,誦《靈光殿賦》,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猶不遺忘。"顏之推以自己學習為例,提出對兒童宜及早施教,以免錯過時機,事倍功半。在《勉學》這一章中也提到"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同樣告訴我們,人在小的時候,精神專一,長大以后,心思容易分散,因此要重視早期教育,不能錯過良機。但是此處所說的早期教育并不是說讓幼兒在三五歲時便要會背多少唐詩宋詞認識多少漢字學會多少種語言,而是從小培養幼兒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一是兒童心理純凈,易受習染,即古人所說的"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按今天的說法就是可塑性大,無論好的壞的都對他們影響巨大;二是幼年時精神專注,記憶力旺盛,不但當時學習效果好,且能終身不忘。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常常羨慕他人天才,其實,他們的成長無不在嬰幼兒時就打下了牢固的基礎。眾所周知的《童年》就是高爾基對自己這一時段的生活歷程刻骨銘心的概括,特別是他外祖母的慈愛、寬容和頑強在他幼小的心靈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是他受益一生的精神財富。所以說,恰當的早期教育是幫助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的的有效途徑,而作為幼兒教師,對孩子一生的學習及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從孩子進學校起,讓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讓他們在自己良好的課堂氛圍中積極地投入學習中,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嚴而有慈不偏寵
《顏氏家訓》中說:"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教不接,狎則怠慢生焉"、"父母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父母對待兒女要愛子有方,既不可簡慢,也不可溺愛。簡慢只會造成親子關系淡薄,溺愛只會養育出溫室的花朵。
父母既要保持威嚴的一面,在孩子的心中樹立威信,也要讓孩子感受愛,學會愛。另外,顏之推提到的"不偏寵"即對所有子女都應一視同仁,不宜偏愛哪一個的觀點對于現如今大部分獨生子女的家庭來說可能作用不大,但對于幼兒教育者來說卻尤其值得珍視。做老師的深有體會是每個班總有那么幾個調皮搗蛋的,也總有那些個特別聽話乖巧的,那么我們是不是就可以不管那幾個調皮的,讓他們去,甚至是時時刻刻批評他們呢?當然不行,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單獨的特別的個體,有自己的特性,有自己的優點,作為老師,必須一視同仁,發掘每一個孩子身上的優點,幫助其改正缺點,做到不偏寵,不放棄。
社會的進步,人才的倍出,工作的難覓,教學方式大轉變等等,無一步向我們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惟有不斷學習、進取,才有足夠的底蘊應對各種情況;只有不斷探索新的、積極的、受幼兒喜愛的教學方法,讓幼兒勤學、善學、樂學,為其一生奠定堅實的基礎,做一個位幼兒啟明、導航之人,才能在教學和教育中體會成長的樂趣,體會生命之舟遠航的生生不息。
【《顏氏家訓》讀后感】相關文章:
顏氏家訓讀后感12-12
顏氏家訓讀后感范文06-30
傅雷家書讀后感傅雷家書讀后感的讀后感11-23
長襪子皮皮讀后感_讀后感06-13
狼圖騰讀后感《狼圖騰》讀后感11-17
散文《背影》讀后感背影文章讀后感11-29
但丁的女人讀后感但丁新生讀后感11-29
《堂吉訶德》讀后感《堂吉訶德》讀后感11-29
伊索寓言的讀后感伊索寓言讀后感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