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讀后感常用[15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稻草人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稻草人讀后感1
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里,用來驅趕叼稻子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人。
在一個漆黑夜晚,稻草人親眼目睹了三件令人十分傷感事。
稻草人主人是一個老太太。她丈夫和兒子都得了重病死去了。老太太老眼昏花,根本看不清東西,只有靠種稻田養活自己。每年莊稼都鬧災荒,年年收成不好。今年好不容易等來了風調雨順,稻子卻被蟲子吃了個精光。稻草人擔心主人承受不住一年又一年傷心,急得自己恨不得全身撲上去趕走蟲子,但是卻一動也不能動。
一名漁婦坐著一艘小船,帶著一個大約三四歲孩子捕魚,想給生病孩子熬魚粥喝。孩子口渴了,漁婦就用碗從河里舀起一碗河水灌進孩子嘴里。孩子咳嗽得更厲害,只剩下喘氣,后來就沒聲了。即使孩子生了重病,漁婦也沒有空閑和時間去照料他,不得不硬著心腸把生病孩子扔下不管。小孩子多可憐啊。稻草人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火給孩子煮茶喝。可是,稻草人沒有辦法,心里雖然很悲痛,也只能一面嘆氣一面哭,像樹木一樣定在泥土里,連半步也不能動。
另一位婦女更傷心。因為孩子死了,丈夫賭錢把家全敗光了,就連她也要被丈夫賣掉。心里別提多難過了。來到這河岸要投河自盡。稻草人著急死了,想救她,拉住這位婦女,阻止她尋死。但是它辦不到。它恨自己,認為見死不救是自己這一生最大罪孽!
稻草人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它非常同情受害者,為了撲滅主人仇敵——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傷心極了;為了能讓生病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寧可自己燒為灰燼,也在所不惜;為了挽救那名悲傷婦女生命,他心像玻璃一樣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間。稻草人是一個富有同情心,不怕犧牲自己,一心想去幫助別人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心去溫暖他人,但連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對每一件事情都無能為力。
但愿我們世間多一些像稻草人這樣好心人,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
稻草人讀后感2
今天,我讀了葉圣陶老先生的一篇佳作——《稻草人》。我心中十分哀傷,底層社會的人們顯得多么無奈與可憐。葉圣陶老先生通過稻草人的所見所感表達對不公平社會的傾訴,對廣大勞動人民的深深同情。
每天晚上,每一個人都在床上呼呼大睡,沒有人會去田野里把夜間的風景和情形告訴人們,只有稻草人在為人們盡職守責。
稻草人的主人是個可憐的老婦人,幾年前,她的丈夫和兒子死了,足足有六年才把喪葬費還清;后兩年,鬧水,稻子都淹死了。今年稻子像豐收似的.,可不幸發生了。一天,稻草人看到一只小蛾子落到了稻葉上,稻草人使勁搖動著扇子,還是沒能將它吹走。小蛾子走了,但小蛾子的子還留在稻葉上。這時,主人來看了,稻草人十分想告訴了主人,它使勁了全身的力量,可因為老主人老眼昏花沒有看見,導致留下了禍根。幾天后,蛾子的子將稻葉吃得只剩光桿了,稻草人看見這個場景,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淚。是啊!面對舊社會,葉圣陶老先生如稻草人一樣想去幫助,去建設新的家園,卻無能無力。如今我們的社會,每一位農民都衣食不缺。如果以前的農民也住在我們的社會,就可以過幸福的生活了。
在夜里,稻草人看見一個漁婦在打魚,船里時常傳出小孩子的咳嗽聲,又時常傳出困乏的、細微的叫媽的聲音。漁婦每次打魚都非常不順手,幾乎回回都是空的。打了七八回,終于才得著一條七八寸長的金魚。正好放在稻草人的旁邊,金魚對稻草人苦苦哀求,稻草人搖了搖頭說:“它的心不但想救小魚,而且想去救那個漁婦和她的孩子,可它無能無力。”可魚聽不懂它的意思,反而誤解了他。忽然,遠處
傳來了哭聲,原來有人要尋死。稻草人想阻止,可它卻無法動,沒等看到那女的跳河,就暈倒了。
稻草人那種盡職守責,助人為樂的精神實在令人欽佩。它不像牛那么懶惰,不像狗那么頑皮,不像花那么美麗,但它始終對人們不離不棄,有一顆善良的心。
稻草人讀后感3
《稻草人》一書是近代作家葉圣陶所作,全書共分為26個小故事。讀完以后,能感受到葉圣陶爺爺在故事敘述中生動的語言,讓讀故事的人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故事的情節,領略其中所要表達的情感。
這本書中,讓我感覺特別有意思的是《稻草人》和《新的表》這兩個故事。
《稻草人》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顆田間稻草人,運用了擬人化的寫作手法,給予稻草人情感的表達,通過大部分稻草人的心理對話,我們可以看得出,這是一個善良、盡職盡責、渴望美好生活的稻草人,他想幫助他多災多難的主人去趕走害蟲,他想幫助那咳嗽可憐的孩子和他的母親,他還想幫那個準備跳河的女人去呼救……可是,他只是一顆稻草人,只能拍打手中的稻草發出聲音,只能立在那里,一聲也發不出,一步也走不了,看著眼前的一切悲劇發生。
這個故事,看的同時也好像走入了當時的.情境,看得出當時社會的窮苦,人們吃不飽、穿不暖、生病也不去治,還有人口買賣的情況出現。對比當下我們的幸福生活,祖國的強大,讓我倍感幸福,我們應該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新的表》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一個愚兒從不知道時間是什么,到最后,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學會看手表時間的故事。故事寫得生動鮮明,讓我能深切地看到,一個本來并不聰明的人,通過自己的堅持、努力,克服重重困難,學習到知識和技能的過程,這種精神,相比于我們正常的人來說,是多么地難能可貴,我們往往會忘記自己會比很多天生殘障的人幸福很多,總是給自己的困難找借口,這個故事讓我懂得,困難是自己給自己設置的,你如果怕它,它就強大,你如果堅定信心要打敗它,它就會怕你。
這個暑假,這本《稻草人》雖不是我唯一讀過的書,但卻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其中的這兩個小故事,就像鏡子一樣,讓我看到了今天我們少年一代的幸福,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一個正常的人,在一個幸福的社會里,我們要更加努力,好好學習,長大后用知識回報社會,為祖國的強大貢獻自己的才能。
稻草人讀后感4
開篇第一章——一粒種子,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它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太刻意去追求某種目的,越想得到什么,往往就越是得不到,順其自然卻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如果你的旅行只是為了回去時寫一篇游記向別人炫耀,那么你在旅途中就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去,不能好好地享受它,這樣不但失去了旅行本身的意義,而且一篇沒有靈魂的游記附上幾張圖片就能算得上是好游記了嗎?
“鯉魚的遇險”這章是我最喜歡的。小鯉魚們每天都在清澈見底的小河里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鯉魚們從來沒有遇到過可怕的事兒,自然也就不懂得害怕、防備和逃避,每天都快活地游來游去,生活永遠都是新鮮的。
直到有一天,河面上來了一個它們從來沒有見過的人帶著十幾只鸕鶿,鯉魚們心想,鸕鶿是鴛鴦和天鵝的同類,應該也是友善的,所以就熱情地邀請著它們下水來玩。結果就是好些鯉魚被鸕鶿捉到了木桶里。
木桶里的水很少,鯉魚們只能半邊身子沾著水,不能動彈,干涸得難受,它們無計可施,便開始詛咒,詛咒世界,詛咒木桶,詛咒那些強盜鸕鶿。不一會兒,鯉魚們發現身體竟然可以動彈了,原來是它們的眼淚救了自己,激動的.淚水越流越多,最終它們跳出了木桶,回到了小河,回到了自己的家。
故事告訴我們,這世上有好人也有壞人,不管在哪里,都有可能會遇到危險,我們自己一定要學會明辨是非,防人之心不可無。萬一真的遇到困難,也不要放棄,一定要自己想辦法,任何時候學會自救比什么都重要,不要期望或等待別人來幫助我們,更不要奢望敵人能放過我們,只能靠自己。天無絕人之路,當我們拼盡全力的時候,你會發現連老天都會幫助我們的。
“那就拼了命的保護,你們的父母會理解你們的。”他們猛的抬頭望著我,努力地點點頭。我也努力的笑笑,招呼他們來我身邊坐好,一起在麥香中入睡。
自此,廣袤無垠的麥田上,總有一個稻草人在守望。
這本書的每一個故事都是那么的深刻,細膩,讓我身臨其境般地從這個故事走向另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是一個奇妙的世界,我真的非常喜歡!
稻草人讀后感5
今天,我終于讀完了葉圣陶爺爺的童話集《稻草人》,這本書作者采用了擬人的手法,描寫了社會下層人民的苦難。我讀完之后感觸很深。
稻草人是一個用稻草扎成的,插在莊稼地里,用來驅趕麻雀的草人,它非常的盡責任,既不像牛那么懶惰,又不像狗那么頑皮,它安安靜靜地看著田地,手里的扇子輕輕搖動,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它不吃飯,也不睡覺,總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它的主人是一位可憐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兒子都死了,她天天哭,哭腫了眼睛,可是她沒有其它辦法,只有靠種稻田養活自己。但每年莊稼都鬧災荒,年年收成不好,今年終于等來了風調雨順,可是就在那天夜里,稻草人看見了一只小飛蛾飛了過來,它知道那小飛蛾是稻子的仇敵,也是主人的仇敵,它使勁的搖著手中的扇子,可是白費力氣,扇子的.風量有限,不能使小飛蛾害怕,小飛蛾落在一片稻葉上,產了子,沒過幾天蛾子產下的子變成了肉蟲,吃光了田里的所有莊稼。稻草人忍不住低頭難過的哭了。
正在這時,他又看見了一位漁婦坐著一艘小船,帶著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孩子捕魚,想給生病的孩子熬魚粥喝。孩子口渴了,漁婦卻沒有時間燒茶,只舀了一碗冷水給他喝,喝完孩子咳嗽得更厲害了,只剩下喘氣。即使這樣,漁婦也沒有空閑去照料他,多可憐的小孩子啊。稻草人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火給孩子煮茶喝。可是,它像樹木一樣定在泥土里,連半步也不能動,它沒有法子,只有哭得更傷心了。
“只有死,除了死沒路!死了,到地下找我的孩子去吧!”又是一件慘痛的事情讓它遇見了。那婦人因為孩子死了,丈夫賭錢把家全敗光了,就連她也要被丈夫賣掉,心里別提多難過了,最后走到河邊自盡了。這三件慘痛的事情讓稻草人很是痛苦,最后它倒在了田地中間。
讀完這篇童話,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稻草人一心想幫助別人,可是它沒有能力做到它想做的事情,最后倒下了,現在我們生活的條件好了,看到需要自己幫忙的事情,要盡力去做,看到別人的痛苦,也要盡可能的幫助解決,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社會更美好,更燦爛!
稻草人讀后感6
自從我讀了葉圣陶爺爺寫的《稻草人》這本書后,讓我受益匪淺。
稻草人它是用稻草扎成的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里,用來驅趕叼稻子的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它是多么無私奉獻呀!
一天晚上,稻草人親眼目睹了三件令人非常傷感的事。
第一件事,稻草人的主人是一個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兒子都得了重病死去了。她只有靠種稻田養活自己。可是,每年莊稼都鬧災荒,年年收成不好。今年好不容易來了個豐收年,稻子卻被小蛾的后代吃了個精光。稻草人擔心主人承受不住傷心,急得自己恨不得全身撲上去趕走蟲子,但是它的身子跟樹木一樣,定在泥土里無法動彈,好著急啊!
第二件事,一名漁婦坐著一艘小船,帶著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孩子捕魚,孩子生病了,咳嗽得很厲害,只剩下喘氣,后來就沒聲了。漁婦也沒有空閑和時間去照料他,不得不硬著心腸把生病的孩子扔下不管。小孩子多可憐啊。稻草人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火給孩子煮茶喝。可是,稻草人沒有辦法,心里雖然很悲痛,也只能一面嘆氣一面哭,像樹木一樣定在泥土里,連半步也不能動。
第三件事,一位婦女更傷心。因為孩子死了,丈夫因為欠了賭債,要把她賣掉。心里別提多難過了。來到這河岸要投河自盡。稻草人著急死了,想救她,拉住這位婦女,阻止她尋死。但是它辦不到。它恨自己,它的心都碎了。
通過以上這幾件事,我們可以看出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它那種盡職守則,助人為樂的.精神實在令人欽佩。稻草人是一個富有同情心,不怕犧牲自己,一心想去幫助別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溫暖他人,但連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對每一件事情都無能為力。
但愿我們世間多一些像稻草人這樣的好心人,時時刻刻,處處為別人著想!如果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能這樣,為別人多著想一點,多獻出自己的一點愛,那么我相信我們的生活一定會像那首歌唱的那樣: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春天。
稻草人讀后感7
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畫眉,他在姐夫的家里享受著奢華和財富,每天為了給他唱歌而保持著良好的狀態。它開始感到非常高興。過了很久,它才明白它唱歌的意義和興趣。直到有一天,畫眉因為哥哥的緣故,忘了關上籠子的門,飛出去尋找它想要找到的答案。
畫眉飛向一座大城市的城樓,看到擁擠的街道。一個人力車司機和一個男人跑得很快。畫眉不明白為什么有些人有腿,希望別人和他們一起跑。那些拉著別人跑的人是那么的辛苦,那么的勤奮,但是他們不笑,也不唱贊美的歌?
畫眉飛到一幢大樓,看見許多富人在一個大房間里吃東西。在樓下的廚房里,有幾個人光著身子,滿身是油膩的煙和蒸汽。它不明白為什么樓下的人這么忙,為什么他們的臉上沒有笑容。為什么你不能吃你做的菜?
畫眉鳥飛到另一條小巷,看見一個大黑人拉著三條繩子。一個十三、十四歲的小女孩站在他身旁唱歌。畫眉以為他終于見到了那個快樂的人,但又錯了。那女孩唱得越緊,聲音就越嘶啞。那個黑人生氣了,罵那個女孩要錢。畫眉明白女孩為別人唱歌,黑人為別人拉弦。他們只是賺了一點錢,一點樂趣都沒有。
畫眉看到這些不幸的人,知道他以前也很窮,“我知道要把自己鎖在金籠里聽,不像在樹林里叫那么舒服。”當別人的腿被用作烹飪機器和樂器時,為什么會有如此毫無意義和無趣的'生活?他們不是自由的!因為生活的壓力,他們都失去了自由。匈牙利詩人Pedophy說:“生命是寶貴的,愛情是昂貴的。如果是為了自由,兩者都可以被拋棄。”自由的價值甚至高于生命和愛。如果你想活得有尊嚴和有意義,你必須有自由。
得知這一切,畫眉決定不回去了。它來到自由的領域,不再被圍著的鐵欄桿包圍,它想怎樣做,遇到不幸的人或事,它會用歌聲驅散他們的憂傷,真的是“千點擊就會移動,紅紫的樹高。”從那時起,畫眉快樂而自由地生活著。
稻草人讀后感8
葉圣陶筆下的稻草人善良、盡職、不怕犧牲,是一個一心想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好心人。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位老婆婆,她的丈夫和兒子都死了,家里就剩她一個人。稻草人非常愛老婆婆,為她白天黑夜一動不動地插在稻田里“值班”。收成好時,他為老婆婆高興。收成不好時,他又為她傷心。
但是因為稻草人的能力有限,所以很多事情他都無能為力:小蛾在稻谷里下子,稻草人卻無法去阻止;漁婦的孩子想喝茶,稻草人卻無法給孩子送茶;稻草人看見一個跳河自盡的女人,卻無法前去勸說;看見稻子被蟲子吃掉,稻草人又無法去捉蟲子。眼看著一幕一幕情景,稻草傷心極了!最后,稻草人悲傷地暈倒在了田地里……
看完這個故事,我在敬佩稻草人優良品格的同時感到非常遺憾,我想,如果稻草人的功能強大一些,那么他既可以幫助他人又可以保護好自己。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農民的稻田里會出現這樣的稻草人。
稻草人外觀很普通。他和一般的稻草人沒什么區別,骨架子是竹林里的細竹子,他的肌肉、皮膚是隔年的黃稻草。竹籃子、殘荷葉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臉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但體內設有很多機關。
稻草人頭上有一個感應器。他可以感應出三十米以外是否有沒有蟲子和陌生人。一旦發現有情況,稻草人的“大腦”就會發出指令,可以采取行動。
稻草人能走動。稻草人的腳下設有一對輪子,一旦接收到“大腦”發出的指令信息,腳下的輪子就開始轉動,快速前行。稻草人可以走動,就可以去阻止小蛾,不讓它下子;就可以為漁婦的.孩子送上一杯熱茶;還可以勸說跳河的女人;更可以去捉小蟲,保住稻子。
稻草人有一雙靈活的手。稻草人在田地間巡邏時,發現雜草,手上立即變成一把鐮刀,把雜草割掉。最后把雜草放進肚子的“回收袋”里,可以做成肥料。捉蟲子的時候,稻草人的手會噴出殺蟲劑,立馬把蟲子消滅得一干二凈。
如果稻草人的功能真的可以更強大,那么稻草人一定不會悲傷地倒在田地里,而是繼續快樂地在稻田里工作。當然,稻草人如果只是功能強大,還是不完美的,他必須具有一顆善良的心,樂于幫助他人,并且對自己的工作盡職盡責。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們的世界該多么美好!
稻草人讀后感9
寒假中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小學生葉圣陶讀本》,原以為是本作文選之類地書,結果卻是本童話小說。我在做完作業之余好好飽讀了其中地幾篇。全書23篇短篇童話,每一篇都引人入勝,給人一種美地享受。這本書跟以往地童話書不同,以往地童話書都是以純真、夢幻、美好地事物結尾地,但是本書葉圣陶爺爺不僅有童話地純真,還融入了許多“成人地悲哀在里面”,給予我無限感慨,給我一種心靈地震撼。
當我讀完《小學生葉圣陶讀本》之《稻草人》后,感觸頗深,文中地稻草人是個心地善良地人,非常有愛心地人。稻草人立在田野上,見到了一幕幕地人間悲劇,感受到了世界上最揪心地苦難。稻草人夢想著能提醒主人,能趕走蛾子,能幫助漁婦,能阻止一個女子地輕生。讓我感觸最深地情節就是當我看到那位老婦人地麥子被啃得精光時,我地心中泛起一陣痛楚,怎么可以這樣?這些麥子都是老婦人一棵一棵親手種植地,而那些害蟲卻毫不費力地大膽偷吃了,不付出任何代價。我似乎看見了老婦人花白地頭發和兩行混濁地眼淚。老婦人地遭遇是悲慘地,但是我想說稻草人地遭遇更是可悲。稻草人地苦難無法說出,老百姓地苦難他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他說不出任何話,幫不上任何忙。他用盡全力揮舞扇子也趕不走那些可惡地蛾子,他地努力得不到任何效果。他地心里有著急,有怨,有恨,有慚愧,也許最后他倒在田野里就是因為他再也不忍心看到人們在受苦了。
其實稻草人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地一種人,一種默默無聞,而無私奉獻,平平淡淡地生活、工作,卻又不平凡地人!他們是值得我們尊敬,值得我們敬仰地人,同時更是我們要追求地榜樣,我們應該學習地那種人。
只要是讀過葉圣陶童話地人,一定都會有所收獲。像媽媽所說葉圣陶爺爺地這本書讓人感受到童話世界里如詩如畫地美好,它讓我們向往,也讓我們了解到了現實世界地一些悲哀,不由得要去同情那些受苦受難地勞動人民。媽媽說這本書包含了豐富地人生哲理,雖然我現在還不能全部懂得其中地道理,但是我相信在我今后對這本書細細地品味中會理解,會懂得更多更多。
稻草人讀后感10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這是高爾基說的。近幾天,我又看完了一本好書——《稻草人》,合上書本,我意猶未盡。
《稻草人》中有許多感人的故事,“祥哥的胡琴”、“跛乞丐”、“含羞草”等,這些故事都是出自葉圣陶爺爺的筆下。他一生為青年和少年兒童編過許多刊物、童話、詩歌、小說、散文等,因而人們稱他為文學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稻草人》這本書中,我記憶最深刻的故事就是“一粒種子”。
說起種子,大家都很熟悉,但葉圣陶爺爺筆下的這粒種子可不一般。這粒種子像核桃那樣大,綠色的外皮很是可愛。國王得到了,非常開心,把它當成寶貝似的供養,等待奇跡出現,但最終失敗了,只好不耐煩地扔了;富翁得到了,非常驕傲,也精心地照料,可幾個月過去了,沒有創造出奇跡,只好拋到別的地方了;商人看到了,就把種子種起來,用最好的肥料照顧它,最后也沒戲了,就往大街上一丟;又被一位軍人拿到了,同樣也供起來,等呀盼呀,一等就是一年多,最終還是沒養成,于是,他用力拋,種子坐了快速飛機,直往麥田;最后,一位農夫拿起來,種下種子,任其自然生長,最終長成了參天大樹,并且綻放出來美麗的花朵,它的花香讓人們臉上綻放和平的微笑。
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生存規律,文中的國王、富翁、商人、軍人就因為不懂這種規律,所以沒把種子養大。同時,他們供養種子的方式讓我想到了現在許多溺愛孩子的父母,他們把自己的孩子當做寶貝一樣供養,不愁吃也不需要勞動。我想:溫室里的孩子能長大嗎?他們正像那一次次被拋棄的種子,永遠也長不大。
所以,只有經歷風雨,多多磨練,才能像那最后長成參天大樹的'種子一樣茁壯成長。
從這本書中,我收獲了許多,有做人的道理,有學習的態度,也有生活的常識……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我要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學習的機會!
稻草人讀后感11
《稻草人》是葉圣陶的一本童話集。里面收錄了二十余篇童話,用散文般的語言、詩意盎然的描寫,帶給我們愛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形象地寫出了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國風雨飄搖的人間百態。
其中,我最喜歡《一粒種子》這篇童話。它主要是說一粒稀奇種子先后來到皇宮、富翁家、商人家和軍營,但這粒都沒有像傳說那樣,能夠開出花來。傳說中這粒種子的芽和碧玉一般。開出的花比玫瑰、牡丹、菊花更美麗。而且這花很香,不論是芝蘭、桂花、玉簪都比不上它。
國王把種子種在白玉盆里,御花園里的土篩了又篩,澆的水用金缸盛,總是濾了又濾,種子卻總不發芽。國王一氣之下,把種子扔了。漁夫撿到了種子,把它賣給了富翁。富翁把它種在白金盆里,雇了四個有名的花匠,種子卻還是發不出芽。富翁把種子扔了。后來,又被商人、士兵撿到。他們仔細、細心的種植,卻依然沒有發芽。最后,種子被農夫撿到了,農夫不知道這是稀奇的種子,就把它種在麥地里,他每天照常工作、耕、澆、鋤...沒過幾天,種子抽出了碧玉般的芽,又過了幾天,拔桿,抽枝,成了一棵碧玉般的小樹。梢上很快長出了花苞。起初像核桃那么大,長到像西瓜那么大時,開出了紅色的花瓣,不知有多少層,金色的蕊不知道有多少根,一股濃郁的香味散出來,沾在身上,久久不會消散。
為什么這粒種子在皇宮、富翁家、商人家和軍營都不開花,而在普通的農夫那里開出了傳說中的花呢?因為國王的目的是想讓自己的花園更美麗,富翁是想炫耀自己的富有,商人是為了發財,士兵是想升官。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再稀奇的種子要的也只是普通合適的土壤和遵循它生長的自然規律,不需要特別奢華的種植待遇,更不能違背其自然規律。農夫用最普通的方式照顧這粒種子,在大家都能經過的路邊開出了最美麗的花,讓普通人都能欣賞到它的美,而大家也并不知道原來的它有多稀奇。
稻草人讀后感12
今年暑假,我讀完了葉圣陶爺爺的著名童話集《稻草人》。
《稻草人》里有很多小故事,我今天就來和你們分享一下!
先來說說稻草人的故事。稻草人是農人親手造的,只有稻草人知道夜晚發生的事情。有一天晚上,一個蛾子飛到了稻子上。稻草人知道蛾子是主人和稻子的仇敵,就想把蛾子趕走。于是他把手里的扇子搖動起來,可是扇子的風有限,不能讓小蛾害怕。他便想讓主人來看看。主人來了,大致地看了一眼,覺得田里挺好的,便準備離開。它看見主人就要走了,心里很是著急。
不到幾天,蛾子產的卵變成了肉蟲。夜深人靜的時候,稻草人看見了它們那可惡的嘴和臉,心想:主人的辛苦又只能換成眼淚和嘆息,主人的.命太苦了!主人的丈夫之前因為得病去世了。主人母子倆便一起種稻子賣,好不容易把丈夫治病欠下的錢還清,兒子也得病去世了。主人只能一人種稻子、賣糧食,過了好幾年才把給兒子治病的費用還清。所以之后的主人就再也沒有笑過。稻草人想讓她高興起來,可現在看見稻田變成這樣……稻草人也不禁流下了眼淚。
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它同情弱者,是一個富有同情心,不怕犧牲自己,一心去幫助別人的好心人。葉圣陶爺爺讓他親眼目睹了舊社會老百姓悲慘的生活:辛苦種田,到頭來顆粒無收;生病了,無錢醫治;被生活逼到絕境,萬念俱灰……這一切他看在眼里但卻無能為力,這令他悲痛萬分。我想:假如稻草人活到了現在,他又是多么陶醉和幸福啊!他會看見新型農民科學種田,田里莊稼長勢喜人,豐收在望,農民伯伯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他會看見人們就醫方便快捷,綠色通道為特殊病人亮起“綠燈”,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報銷了大部分醫療費,減輕病人的負擔;他還會看見孩子們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里讀書、在寬闊的操場上快樂奔跑、嬉戲……
其實,稻草人想看到的幸福就是我們眼前的幸福。我們要珍惜這份幸福,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將來為自己、為別人創造更大更多的幸福!
稻草人讀后感13
今天我看了一本精彩的小說,名字叫《稻草人》。合上書本,我仍然覺得意猶未盡。
這本書有很多小故事,但最讓我感動的還是《一粒種子》。
從前有一粒種子,它有核桃那么大,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珍異寶。一位國王看見了,精心料理,卻不開花,國王懊悔地仍掉了。富豪看見了,細心栽培,也沒開花,富豪沮喪地仍掉了。商人看見了,用最好的花肥培養它,可還是不開花,商人氣憤地扔掉了。這粒種子又被農夫拾到了,農夫把它埋在地里,使它自然生長,終于,那粒種子長成了參天大樹。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生長的規律,如果違反了這種規律,往往會向拔苗助長中的農夫一樣適得其反。文中的國王、富豪、商人都急于求成,結果連一點收獲都沒有。
這又使我想起了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們,他們被視為掌上明珠,就像一次又一次被拋棄的種子一樣,什么也做不成。而只有耐得住風吹雨打的人,才能長成參天大樹,散發出獨特的濃郁清香。
小學生稻草人讀后感3
這一周,我讀了一本葉圣陶爺爺的名著《稻草人》,這個故事一共分三篇。第一篇是“童話集”,第二篇是“經典散文”,第三篇是“短篇小說”。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童話集里的”古代英雄的石像。
“古代英雄的石像”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從前,有一個雕塑家,他從山里發現了一塊大石頭,于是,他叫他的人把這塊石頭運到了一個廣場,說要雕塑一位英雄,他從這塊石頭上刻出來了一位英雄,這位英雄抬著頭,眼睛一直盯著遠方,表示他的志向遠大無邊。嘴張著,好像在喊“沖啊”而其他的石頭,責成了英雄腳下的石墊。有一天,石像說:“你們這些給我做腳墊的,如果想和我平等,就要先讓天地平等!小石頭們實在忍受不了了,當天晚上,石像就倒了下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都是平等的。
稻草人讀后感14
前段時間,經過老師的推薦,我閱讀了一本非常有思想、有內涵的書籍,是由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寫的《稻草人》。
首先,我粗略的讀了一下這本書的大概內容,我發現這本書中有一個地方的創作讓我特別的喜愛與著迷。在這本書中,有許多篇的特別精致、細膩的。記得老師講過,文章可以寫出活動的經過及內容的意義,而圖畫能夠表示靜止的一瞬間的.外部的形態,可以很直接的通過我們的眼觀來看出作者想表達出來的思想意境。我覺得通過圖畫與文章兩者相結合的理解,能使讀者更加言簡意賅的去體會好文章的精髓部分。如《小白船》中,讀者把一對兒男孩與女孩心理狀態的描寫是多么的細致,再配合上插圖中對景物及人物的刻畫,使讀者如身臨其境,能更加清晰的理解好文章所表達出來的意思與想法。
接著,我用心仔細地閱讀了一下這本書中的每一篇文章。發現有許多在字里行間卻蘊含著人生許許多多的大道理,耐人尋味。比如《新的表》中,主人公愚兒因為不懂得使用表,不知道該如何利用好時間來做事兒,結果是耽誤了許多事兒,也因此鬧出不少的笑話。通過閱讀,我明白了學習掌握好生活中必備的基本常識,充分、合理的安排好時間去做事,什么事情就都能干得井井有條了。在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就是《富翁》。它描寫的是一個石匠及他相鄰的人,為了過上衣食無憂有錢人的生活而采取非常極端采掘金子的方式去獲得生活的財富。每一個人都不參加生產,靠挖掘本土資源來取得利益,結果周邊的人都窮得只剩下金子了,沒有得到需要交換的,甚至要忍饑挨餓。通過閱讀,我理解了,錢不是萬能的產物,光知道在手里握著它不行,也得學會駕馭好、使用好它。人們只有學會用正常的生產勞動所獲得的利益進行等量交換,彼此間團結合作,才能讓大家的生活豐衣足食。
在我所閱讀過的課外書籍中,《稻草人》是我特別喜歡的唯數不多的一本讀物,同時,我也被書中那精彩的內容所吸引。我真誠地向大家推薦這本好書,希望同學們能認真讀懂它。
其實有些時候有些事情并不是很好用語言來表達,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將這些話用文字描述下來,然后讓別人去感受就好了。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本網站。
稻草人讀后感15
從來沒有一本書能給我如此大的感觸,更沒有一本書讓我體會到這回味無窮的快樂,也沒有一本書讓我讀完后竟有淡淡的憂傷,然而,他出現了,它不是獲得國際大獎的書籍,更不是講述世界的《圣經》,而是葉圣陶爺爺的作品合集――《稻草人》。
那是一位樂主人所樂,憂主人所憂的稻草人。它的主人是一位飽經風霜,受盡折磨的農民女婦人,她失去了老伴,失去了兒子,更失去了昔日的歡笑。這一切讓稻草人心如刀絞。它為了讓主人笑起來,每天盡職盡責,不分晝夜地工作著,可最后田地依然被一只頑固的小蛾毀于一旦。那一晚,它在哭,還聽見了船艙里的小孩不斷地咳嗽聲,鯉魚也在桶里求救,可稻草人又能做什么呢,盡管它很想去做――他什么也做不了。他只有哭,只有流淚。這時,有一個女人因忍受不了恥辱,扒在河堤上要跳河,稻草人的扇子搖得更響了,正當她跳下去時,稻草人,倒下了。
這真是一個悲哀的故事,悲哀的夜晚。這時的稻草人一定很恨自己,為什么自己要長著這樣笨拙的身體。到了最后,它也悲壯地倒下了,因為它承受了太多煎熬,太多焦灼和痛苦。但是,沒有人知道稻草人為什么倒下了,他的到下,是這個世界倒塌的象征。但是不管怎么說,他是一個旁觀者,一個見證者,然而,他倒下了,他的到下無疑是對這個世界無聲的控訴。那么回想一下我們,我們不說幫助災區兒童,就連幫助別人的人都很少。在現在許多人都是自私的,貪心的,對別人遇到的種種困難不屑一顧,卻以丟面子為借口,以為自己很高冷,不!
若是你這樣做,不僅不會讓你的名字流芳百世,還會讓你的.名字遺臭萬年,成為你被人們唾棄的理由。按照我們現在的條件,完全可以讓一位在溫飽線上掙扎的窮苦人民擺脫困境,可是這樣做的人真是少之又少。相比較成天坐在電視電腦前浪費時間,還不如盡一份自己的力量,讓那些可憐的人不再流淚這個世界上的“稻草人”早已寥寥無幾,或許我們可以改變一下自己的想法、行動,去多多幫助別人,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血有肉,行動方便,但想法不變的稻草人!
【稻草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稻草人讀后感 《稻草人》稻草人讀后感06-13
稻草人讀后感想06-25
《稻草人》讀后感08-14
稻草人的讀后感10-19
《稻草人》的讀后感07-23
稻草人讀后感07-26
稻草人讀后感11-11
《稻草人》讀后感12-06
稻草人讀后感(經典)07-28
稻草人讀后感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