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予樹》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給予樹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給予樹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給予樹讀后感1
我們剛剛學了課文《給予樹》,那個故事非常感人,那個叫金吉婭的小女孩給我的感覺是有仁愛、同情和體貼。所以我非常喜歡金吉婭,通過這篇課文我想了很多,還想起了有的`人也幫助過我。
有一次,我的尺子沒帶那可是數學課的主要工具呀!我借了半天也沒借著尺子,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突然,景丹亭說:“我有兩把尺子,我借你一把尺子吧!”我說:“好,謝謝!”她就把尺子借給了我。當時我心里是多么地感謝她呀!如果她沒借給我,我還怎么上數學課呢?
當然我也幫助過別人。有一次,我同桌的橡皮忘帶了,現在她正好要用橡皮,就向我借,我毫不猶豫地就把橡皮借給了她,她連忙道謝。我心里非常快樂,原來做好事也這么快樂呀!我以后要做更多的好事!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覺得平時做的還不夠多,我以后要幫助更多的人,做更多的好事,希望大家也和金吉婭一樣,那么這個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給予樹讀后感2
圣誕節快到了,媽媽給了金吉婭等五個孩子每人20美元,讓他們去購買圣誕禮物,準備在圣誕節里送給家人。孩子中最小的金吉婭在購買禮物的時候,在一棵給予樹上看到一張卡片,是一個沒有爸爸、媽媽的小女孩想在圣誕節里得到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金吉婭就用自己的錢給她買了一個洋娃娃讓援助中心送去,剩下的錢則買了一些棒棒糖送給自己的家人。
讀完這個故事,心里一動,讓我想起自己對兒子的教育。在家里,每當兒子得到食品的時候,我總要讓兒子拿出他的這些寶貝讓老爸吃一點,即使是自己不要吃的東西,也要在兒子面前嘗一嘗。我是想讓兒子有這樣一種觀念,即有東西大家分享。我把這個意思對妻子說了以后,她也加入到分享的行列。所以,在我們家里有好東西都是大家一起分享的。
說教比不上行動,行動比不上習慣。有時候,我們常常會感到教育孩子真的很難,但如果把我們要讓孩子學會和做到的'事情,轉化為一種日常的行為習慣,那事情就變得輕松而自然。 《給予樹》里的教育故事,多動人啊!在圣誕節前夕,孩子們就開始討論這個話題,相互試探對方的心意,希望買到讓人稱心的禮物。試想,在圣誕節的早上,大家都能收到圣誕老人送來的禮物,世界多美好!
給予樹讀后感3
這篇文章主要講:圣誕節前夕,媽媽給金吉婭20美元,讓她去買一些圣誕禮物。可是,她卻只買了50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因為她把那20美元拿去救助了一個需要幫助的小女孩,捐給了她一個洋娃娃,她自己剩下的零花錢就只能買這些棒棒糖的'事。
金吉婭多么有愛心!20美元她可以去買很多她喜歡的東西,但是她卻把錢拿去無私地幫助別人,獻出溫暖的愛心;她能為別人著想,不顧自己……她知道,有很多人都需要幫助,俗話說: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金吉婭雖然只獻出了一點兒愛,但是,她溫暖的雙手讓別人“解脫”出了困境,讓別人有著無數的感激。她捐出的洋娃娃,微微地笑著,兩只又黑又大的眼睛里,帶著金吉婭的仁愛、同情和體貼。我讀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我想原來的我:看見街邊的乞丐,忍不住想把手里的零食送給他們;看見別人要捉蝴蝶,我會請求他們不要去捉,讓美麗的蝴蝶自由地飛舞……但現在,我看見街邊的乞丐,會熟視無睹;別人捉蝴蝶,我也會興高采烈地和他們一起去或……想著這些,心中不由得陣陣難過。
我以后,不,從今以后,我要學習金吉婭,去學習她能無私地幫助別人,去學習她把愛心撒向世界。
給予樹讀后感4
今天,我讀了一個《給予樹》的故事。故事大概說的是在圣誕節的那天,一個小女孩用媽媽給自己的二十美元滿足了一個與自己不曾謀面的小女孩愿望的故事。
原來,商場里的'“給予樹”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愿望卡片。卡片上寫滿了愿望。小女孩碰巧看到了其中一張卡片。卡片上面寫著:我想在圣誕節那天得到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因為我家一個洋娃娃也沒有。于是,善良的小女孩便用身上僅有的二十美元滿足了她的愿望。
看到這里,我心里突然一震,腦海中不斷閃現出我平時的生活場景——父母爺爺奶奶平時也會給我許多的零花錢,但我都把這些錢花在了不該花的地方。有時甚至去買玩游戲的卡。相比晚輩,我真的應該感到慚愧。(小學生作文大全)
合上書,閉上眼,我仿佛看見了小女孩的摸樣。雖然我不能真正地看到這個小女孩,但我相信,她一定很可愛。因為它有一個純潔、善良的一顆心
【給予樹讀后感】相關文章:
給予樹教學設計08-20
給予樹教學設計07-15
《給予樹》教學設計09-20
《給予樹》教學設計優秀05-30
《給予樹》教學設計精華15篇03-23
給予樹教學設計(常用15篇)08-02
《給予樹》讀后感10-19
《給予樹》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1-12
《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