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資本論讀后感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馬克思《資本論》讀后感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馬克思《資本論》讀后感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對馬克思如何來呈現事實不感興趣,對那些據說是他從事實中推演出來的相關規律也不感興趣。此次全球范圍內的經濟危機足以證明馬克思對于資本描述的正確性。
《資本論》第一卷已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資本主義的完整圖畫。對我來說,《資本論》第一卷主要的、形式好處上的問題關乎再現/表征的問題,即如何從個別元素、歷史過程和各種角度來構造一種總體性;尤其是如何公正地對待這種總體性;作為一種關系系統,它不僅僅是非經驗性的,而且是完全處于運動之中的,不斷擴張,處于總體化運動之中。這對于資本主義的存在來說是本質性的,也是其獨特經濟本性最為核心的部分。然而,永恒的崩潰過程對于資本主義結構來說也是本質性的:于是,在這兒我們就有了這樣一種機器,它不可避免地會崩潰,因此為了維持自己的實存,它務必不斷地用擴張自身、擴張自己控制領域的方式來修復自身。
曾有人認為貨幣能夠解決《資本論》第一卷(論商品)的等價問題,這當然是一種錯誤的解答,因為貨幣并不是一種解決方式而是一種中介:貨幣是二元性的,它被用于表達一種關系,可實際上卻隱藏了這種關系本身。這種貨幣的神秘本性解釋了為何如此多的烏托邦圍繞以下原則組織架構自身:擺脫貨幣就將擺脫所有問題。如果貨幣是一種真正的解決,那么諸如商品及勞動的“合理價格”這樣的東西就是可能的,因而社會民主自身是可能的:能夠用這樣的方式來修補資本主義,從而將它改造成一個公正的社會。另一方面,蒲魯東的偉大口號:“財產即偷竊”——也讓人無法滿意,因為它假定以無政府主義精神擺脫貨幣將廢除更深層的問題,但是貨幣僅僅只是這一問題的癥候而已。貨幣、財產、資本主義自身依靠一種深層的結構性矛盾,或者至少它們依靠一種結構性的悖論(勞動價值論告訴了我們這一悖論的答案),因此無法用法令或修補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必然會轉入生產過程——資本與新的資本只能在那里得到生產。有了生產自身,它很快就將我們引向了勞動價值論的秘密之處,引向了解答。那里的問題表現為:突然間引入了時間——雖說依舊是量化的、靜態的、非辯證的方式。勞動價值論導向了所有關于利潤率、勞動小時數以及那些搞笑的變量組合的計算(這滿足了馬克思自己的興趣,他對于數學與微積分的興趣能夠排在第二位)。然而突然之間,這些探究撞了墻:工作日的限制、法律對于工作日的限定、工廠法所要求的限制,突然間阻礙了資本必然的擴張。
因此,論述務必進入一個新的論域,一個新的層面,問題和解答在那里都充滿著強度:贊美群眾性或協作。馬克思興高采烈地稱之為“賜予資本的免費禮物”:協作勞動以辯證的方式成倍地增加了價值和產品。這當然是亞當·斯密的發現,而在那里它成了馬克思的形而上學。馬克思主義并非賦予生產以價值,而是賦予群眾生產以價值。論協作的一章是《資本論》第一卷跳動的心臟。
然而,這一贊美是短命的。當協作轉化為機器時,這一贊美人類的原則成了名副其實的弗蘭肯斯坦所創造的怪物。然而,這一全新現象從根本上轉化了整個問題。它導向一種更復雜的新的時間理論以及關于資本主義“毀滅”了過去的理論,同時又導向以下問題的新解答:新的立法阻礙了絕對剩余價值,使之停滯。——提高生產力,強化價值生產卻不延長價值生產,這一理論名為“相對剩余價值”論。
辯證地看,這一本來能夠讓馬克思總結自己著作的新解答——機器、工業技術,卻導的增長的規模和潛力越大,從而無產階級的絕對數量和他們的勞動生產力越大,產業后備軍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勞動力同資本的膨脹力一樣,是由同一些原因發展起來的。因此,產業后備軍的相對量和財富的力量一同增長。”當我們記起這一正式的響亮的表達——“產業后備軍”——僅僅指失業者的時候,我們就擁有了更具戲劇意味、更容易獲得的辯證悖論。它僅僅意味著資本主義的絕對規律是:增加財富和生產力的同時,不斷增加失業者的數量。
此刻我們能夠回過頭來評價整部《資本論》的好處了。這是一本關于失業的書:抵達《資本論》概念頂端的是以下命題,即產業資本主義一方面生產出數量巨大的資本——這種資本在潛在的好處上是無法投資的,另一方面制造出人數不斷上升的失業人群。當前第三階段資本主義或金融資本的危機能夠充分證實這一狀況。
【馬克思《資本論》讀后感作文】相關文章:
馬克思資本論讀書筆記06-16
馬克思的資本論讀書筆記12-14
馬克思資本論讀書筆記1500字06-21
馬克思資本論讀后感作文11-19
馬克思資本論讀后感01-28
《資本論》讀書筆記11-24
《資本論》讀后感11-02
資本論讀后感800字01-28
《資本論》讀后感6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