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讀后感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弟子規讀后感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弟子規讀后感作文1
俗話說的好,國有國規,家有家規,而今天我要講的則是《弟子規》。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分為五各部分,分別是弟子在出家、出外、待人、接待和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范。后由清朝賈存仁改編,改名《弟子規》
下面,我來說說《弟子規》中幾個典型的守則。
事雖小,勿擅為;物雖小,勿私藏。這句話的意思是:事情雖小,但也不能善意妄為;物品雖小,但也不能私拿私藏。這句話讓我聯想到另一句話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這兩句話都告訴我一個同樣的道理:千萬不能以為事情很小,而可以隨意妄為,積少成多,事情越做越大,終有一天,會變成無惡不作的壞人。
親愛我,孝方難;親惡我,孝方賢。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親人疼愛自己,那么敬孝是很容易的;但如果親人厭惡、討厭自己,自己仍能盡孝道,那才是真正的孝。事實的確如此,如果要你去接觸一個對你好的人,那是很容易的;但如果要你去接觸一個對你很不好的人,那是很難的。父母養育了我們這么多年,恩情無以為報,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就應該盡子女應盡的'孝道,就算父母再怎么難伺候,我們也要加倍孝順他們。
《弟子規》雖然是一部古人用來要求自己言行的守則規范,但在現代社會,我們仍應遵守這些古訓,古人的守則規范,不要以為事小而可以擅為,也不要應為父母的脾氣而不忠孝道,比起古人,我們更應該以《弟子規》來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弟子規讀后感作文2
想必大家都讀過《弟子規》吧,《弟子規》里的內容蘊藏著許多道理,只要我們反復回味,就會有許多體會了。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很久才回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讀到這里,我覺得自己沒有做到
有一次,媽媽一個人在家里大掃除,而我在做媽媽布置的海量作業。經過兩個小時的拼搏,我終于把海量作業給消滅了。沒想到,我剛剛寫完作業,媽媽就叫道:阿怡,幫媽媽洗洗拖把吧!我聽了,說:媽媽,我剛剛才把作業給做完,手都麻了,你又叫我去洗拖把,我很累啊!媽媽說:我干了一天的活,可把我給累壞了,叫你去洗拖把都不肯去。唉!我聽了,又說:下次大掃除我就和你一起干活,這總行了吧!媽媽聽了,說:唉!算了,你還是好好學習吧!
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自己很對不起媽媽。媽媽希望我能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就什么家務活都不讓我干,全部家務一直都是她做的。現在,媽媽很累很累,叫我幫她洗個拖把,我都不肯。唉,媽媽上班回來已經很累了,回到家她還要忙個不停,我又何曾幫過她干過一點活呢?平時,我在看電視的時候,她叫我回去復習,不要再看電視了,我都是慢吞吞地去做,有時甚至不聽呢,凈和她唱反調。媽媽處處都為我著想,可我根本就沒當一回事呢!但是,我現在決定改變自己,要做一個好孩子!
今后,我一定會做個懂事、聽話、勤勞的好孩子,學會幫媽媽分擔辛苦,讓媽媽不再為我的學習操心。
【弟子規讀后感作文】相關文章:
《弟子規》教學設計09-17
弟子規廣播稿01-20
《弟子規》心得體會02-17
《弟子規》教學設計12篇03-25
《弟子規》讀書筆記15篇09-10
學習《弟子規》心得體會03-28
《弟子規》教學設計(精選5篇)03-26
唯一的聽眾讀后感作文08-08
葉公好龍讀后感03-17
狼道讀后感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