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井底的驢》有感2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井底的驢》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井底的驢》有感1
有心人可以把“泥沙”變作黃金,無心人只能視“泥沙”為糞土。不要抱怨任何人,一切都會在自己的認識和把握。
就如驢子的情況,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里,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要想從這些“枯井”脫困的方法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驢子站在“泥沙”上獲得了成功,我們怎樣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泥沙”呢?這里的“泥沙”就是指我們周圍能夠幫助我們學習的一切資源,利用好這各種資源能使我們的學習成績迅速提高。
我們許多同學在利用資源這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而且不懂得學習的方法。其實,我們身邊有太多的學習資源可以利用。譬如學校的圖書館,新華書店……,它們的價值不僅僅是讓我們偶爾去查閱資料,更重要的是在平時閑暇里的耳濡目染,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從各內書籍中培養我們的'各種興趣愛好,增長我們的知識和見聞。
同學們都很喜歡電腦,更多人喜歡網絡,但是大家把太多的精力用在游戲上了,似乎電腦的另一個代稱就是——游戲機,這是多么可惜啊!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電腦為我們打開另一扇學習之門。現在有很多學校的老師都已經開始制作教學軟件了。我們可以拿他來提前預習,也可以用它在課后復習,看看哪些知識沒有掌握好,老師講課時沒留神聽明白的。
瞧,如果我們不會利用或沒有充分利用這種學習資源,而是看作沒用的“泥沙”,任它們把自己淹沒,豈不是極大的浪費?
讀《井底的驢》有感2
前幾天,我讀了一篇小短文,給了我很多感觸: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一帆風順的,難免會遇到磕磕絆絆,當我們被石頭絆倒的時候,我們要勇敢地爬起來,繼續我們的旅程……
這篇短文講的是:一頭驢不小心掉進了一口枯井里,它在里面苦苦的叫著。驢的主人也很著急,他后來斷定這頭驢老了,這口枯井也該填了。于是他準備把這口枯井填實,這頭驢也就不要了。他找來了土壤叫來了鄰居準備填實。這時候的驢好像意識到了什么,馬上不叫了,而是把落在背上的土壤都抖在下面,并把它踩實,就這樣,它越升越高,最后跳了出來,逃走了。
試想一下,如果那頭驢還在不停的叫著,那又會怎么樣呢?驢還在苦苦的叫著,土壤在它的背上越積越多,最后它被埋在了土壤下面,枯井也被填滿了……就是這樣一個小故事,激起了我的思考……
在人生的道路中,有時我們就像井底的驢,那些撒落下來的塵土就像困難和挫折,關鍵就看我們怎么對待這些困難和挫折,是克服它們并把它們踩在腳下,還是讓它們將自己掩埋。等到我們把自己升到井口時,就說明我們已經走向了成功。讀完這篇短文后我想到了自己,有時遇到了困難就退縮,我們要學習驢子,遇到困難不退縮,要克服困難,把它狠狠地踩在腳下。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難免會像驢兒一樣陷入自己所謂的“枯井”里,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中脫困的秘訣就是:將傾倒在我們身上的“泥沙”抖落在地上,然后勇敢地踩到上面去!
【讀《井底的驢》有感2篇】相關文章:
讀《狗》有感03-20
讀《囚歌》有感03-19
讀散文有感03-19
讀《魯濱遜》有感04-06
讀《鯨》有感04-03
讀《冬天》有感04-01
讀贊美有感03-29
讀《愛》有感03-28
讀《金翅雀》有感03-27
讀中庸有感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