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傅雷家書讀后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傅雷家書讀后感1
傅雷家書這本書中除了傅雷對孩子的教子之道,還有他倆濃濃的父子情深。在傅雷勸告兒子傅聰的同時,也是可以突出傅雷對自己兒子傅聰的愛。
舉一個例子,書本第93頁最后一段屬于抒情部分。其中寫了傅雷的感人語句,時刻提醒自己的孩子要努力學習,因為他的身后有很多人支持著你,不要辜負大家的一片苦心。從這段語句中,我們還能夠感受到傅雷對兒子傅聰的期望很大,除了藝術與文化方面以外,傅雷還在教導傅從如何做人,因為傅雷知道兒子剛走入社會,遇到一些對自己前途毫無幫助的這種朋友是很正常的,為了讓兒子傅從不走向歪道,傅雷常常教導他兒子該如何在社會上生存,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父親對兒子的關心與關懷。
而且基本每次在信中都會有祝福兒子傅聰更上一層樓。這是傅雷要通過家書的方式,不僅要告知兒子該如何去做,還要來激勵孩子,鼓勵孩子,從而來激發孩子積極的上進心。綜合以上,從而可以總結出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多種多樣,在這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在傅雷家書中,還有一部分寫到在國外留學時上臺表演,與自己國家面子有關,所以一旦有上臺的機會,就要好好把握機會,為國爭光,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像這一塊相比而言,是父親在培養兒子傅聰的愛國情懷,讓他在國外留學,一定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
所以傅雷家書這本書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地方有許多,你可以任選出一句細讀都可以側面描寫出父親傅雷對于兒子傅聰的期望與寄托。
傅雷家書讀后感2
《傅雷家書》是傅雷和兒子之間的書信所編撰而成的書,在這本書中,洋溢著傅雷對兒子深沉的愛。在書中,傅雷將自己一生中的經驗及教育觀念都傳授給了兒子,激勵著兒子,很多方面都對兒子提出建議,為兒子出謀劃策。其中,他們兩人也對感情處理方面有著激烈的討論。
傅雷曾在書中不斷地提到感情處理方面的問題。為追求藝術,他曾對自己的兒子說:“要千萬提醒自己,時時刻刻防自己,一切都要及時收,要遵循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感情第二的原則”。要為了藝術而不受到感情的支配。而在彈琴時的感情問題,父子也討論過。因兒子彈琴時身體動得厲害,表現十足,所以傅雷便向兒子提出“惟有肉體靜止,精神的活動才最圓滿”。告誡兒子在彈琴時,雖要帶動聽眾的感情,但也要控制住自己的感情,這才是藝術的最高境界。而不是自己投入過多的感情,像小丑似的夸張的表演。
而在生活中,傅雷說當情緒消沉時,不必大驚小怪,不必為此擔心。首先應當向父母去傾訴,去發泄自己的苦悶的情緒。其次,在面對因回憶而痛苦的時候,應把這些事當作心靈的灰燼,不刻骨銘心的傷害自己,要像對古戰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用這個方法來控制自己懷念過去的感情。
傅聰長大之后的成就與造詣,離不開傅雷打小對他的指導。在感情上為他提了很多建議,也使得他在藝術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順利。也望傅雷的教育理念與思想可以一代一代地相傳下去。
傅雷家書讀后感3
我們在《傅雷家書》中可以看到傅雷先生對人生,藝術,文學鞭辟入里的侃侃而談,讓我們能近距離接觸傅雷先生貫穿一生的獨立,自由的人格,感受他真誠高尚的愛國精神和苦心孤旨,嘔心瀝血的教子形象,其中傅雷與傅聰的父子情深,成為了《傅雷家書》的中心。
在家信中,傅雷或指導傅聰的音樂和生活,或評論中西方的古今音樂作家作品,或抒發自己對中國古詩詞的感悟,或談論當時中國文化藝術的發展或追求中國石刻畫的來源。我們可以看到傅雷在文學,繪畫,音樂等領域均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赤子之心是貫穿《傅雷家書》的精神也是傅雷獨立人格的體現,所謂赤子之心,不但只純潔無邪指清新,而且還指愛。熱烈的,真誠的,潔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愛!真誠,獨立,純潔,自由這樣的詞在家信中隨處可見,傅雷認為真誠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要保持清白,保持人格獨立,藝術,表現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里從心靈的純潔來的。他是這么說的,他經常給傅聰寄去中國古代作品,跟他交流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鼓勵傅聰寫中文信。希望傅聰能學國外音樂之所長,但也常常提醒傅聰不忘中華民族的音樂氣質。他關心傅聰的藝術方面的與身體方面的,他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傅聰。
這是一顆赤子之心對兒子的指導與關愛,是傅雷與傅聰的父子情。
傅雷家書讀后感4
《傅雷家書》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作品,和許多家書一樣它沒有像小說故事那樣編什么故事,都是一個父親和兒子的真情實感。看了這本書我體會到傅雷高尚的人格和愛子心切。
傅雷在一九五六年十月三日的信中說“你應當從客觀的'角度重視自己:你的將來對中國音樂的前途有那么重大的關系,你每走一步,無形中都對整個民族藝術的發展有影響,所以你更應當戰戰兢兢,鄭重將事!隨時隨地要準備犧牲目前的感情,為了更大的感情——對藝術對祖國的感情”,傅雷在信中對兒子的發展方向有自己的看法,他希望兒子能夠為中國的音樂事業做出貢獻。雖然他非常想念兒子,但是希望兒子一步一個腳印,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
在兒子離開家以后的日子傅雷非常想念兒子,他說在寧可熱鬧而忙亂,也不愿冷靜而清閑。讀完這一段以后我感受到一個父親的孤獨與空虛。在我們的人生中,悲歡離合本來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真正當離別來到的時候卻有無可奈何,在中國傳統的教育里面,父親一般都是威嚴的形象。所以我們很多人小時候都害怕自己的父親,讀到這里我有一種心疼的感覺。
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為了工作很少看在家里面的父母,甚至不愿意承受父母的嘮叨。特別是現在經濟快速發展,大多數年輕人選擇背井離鄉,外出打拼。可能我們的父母沒有多少文化,但是父親一定是關心孩子的。在傅雷的書信中,傅雷除了關心兒子之外,也關心國家。這一點更難能可貴。
傅雷家書讀后感5
自寒假起,我們便開始閱讀一本叫做《傅雷家書》的課外讀物,似乎從書名上聽起來確實有些索然無味,連內容也十分樸實,字里行間充滿著對于孩子無私的愛。
其實中大概內容就是傅雷及其妻子對兒子傅聰進行的人生各方面的指導和滿滿的思念,雖然就現在來說,傅雷的教育方法并不好,那是當時社會傳統的中國家庭教育方式,限制了孩子的天性。
書中,傅聰的每一次演出或是比賽,傅雷都時時刻刻關注著,雖然傅聰遠在他鄉,傅雷所給予他的愛卻不會因為路途遙遠而減少一分,單看傅雷每一次在傅聰表演后寄給他的書信中,有鼓勵的,有指出不足的,但更多的是傅雷為孩子驕傲與自豪,他是愛孩子的,這點毋庸置疑。
看到傅雷父子之間以家書的形式來表達愛意,讓我突然想起了小學我非常喜歡的一本類似畫集的讀物,《父與子》。他以漫畫的形式,來展現一對父子之間有趣的小故事。全本沒有過多的文字,只以簡單的色彩和鮮明的人物的形象演繹著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故事。雖沒有文字點綴,但那對父子間的互動依舊向每個讀者傳達著情意。
在《傅雷家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開篇第一封。全家人都哭了,傅雷也為兒時對傅聰太過嚴厲的批評而感到愧疚。全文有著強烈感情色彩的地方很多,但唯一讓我有所觸動的卻是第一封。
《傅雷家書》是我在那么多閱讀中,讓我頗為感興趣的一本。他用著一筆一畫,勾勒著傅雷父子之間的最深切的親情。
傅雷家書讀后感6
父母是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時時刻刻都在關愛著我們,教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
讀完《傅雷家書》,我莫名想到了朱自清的《背影》——1917年,父親爬上站臺給他買橘子吃,顯出了努力和蒼老的樣子。《背影》中的父愛是含蓄的,不善于表達的,而《傅雷家書》的父愛是明顯的,直接的。傅雷是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博學睿智,對古今中外的文學有著很透徹的研究。在他的培養下,傅聰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讓他懂得了怎樣為人處世,如何理財,如何處理感情問題……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傅雷對人生的認真和對子女的關愛。他寫的每一封家書都十分認真,無論長短,從未草草了事。信中除了寫生活瑣事,還有著對藝術與人生的談論,這對于每一個讀者都是很重要的教誨,讓我們從中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我的父親很普通,他不是傅雷那樣的名人,對我的愛卻不會少一分。他不會用言語表達對我的愛,他的實際行動總會讓我感到父愛如山,父愛是深沉的;他不會在意我的成績,他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你開心就好,他會容忍我的小情緒,從來不會打罵我。
《傅雷家書》讓我懂得,父愛和母愛一樣,它是沉默無言的,它如同山間的潺潺清泉,是純真的。
傅雷家書讀后感7
有個父母都無比牽掛自己的孩子,無論孩子身處何方,他們身上都會牽系著父母的心,傅雷一封封家書把自己的“心”寫在紙上,把自己的愛,一封封寄向遠方的兒子傅聰,兩人雖然相隔甚遠,但是絲毫不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
傅聰去波蘭留學后,父親傅雷就一直源源不斷地寫信給傅聰,寫信時那種離別、不舍的情感,勾起了兒子童年時的回憶,想起了以前對兒子過于嚴厲,無不體現出來父親深深的懊悔,即使是愛的深沉,但總會有一天這份深沉的感情也會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來。嚴厲的父親或許是為了自己的面子,總是裝出一副嚴厲的樣子。可是,當兒子要走時,他再也裝不出那副嚴厲的模樣,悔恨和傷感的淚水交融在了一起。
信中講了許多事,有瑣碎的,有重大的,從這兒就能體現出父親無微不至的愛,在一些學術上遇到的問題,傅聰也會及時向父親請教,父親也在信中仔仔細細一一講解,父親在信中也會談幾句瑣碎的家常,讓兒子緊張之余能得到一絲放松,可以看出父親正在努力和兒子做朋友,在傅雷的信中還可以發覺,兒子非常信任父親,在波蘭的生活或多或少有些不適,身邊的人和事都不一樣,父親的家書可能就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來來往往的家書,成了世界上最誠摯的感情。
傅雷家書讀后感8
傅雷作為一個優秀的翻譯家,文學家,藝術家,對兒子的教育是必不可缺的。在他寄給傅聰的信中,我們常常可以發覺其中細致入微的指導,和一片真誠的望子成龍的心境。
在信中,藝術一直是一個不變的話題,他就像父子之間溝通的橋梁。傅雷在信里談論古今中外藝術家,發表自己對音樂作品的評論,抒發對古詩詞的感悟,可以看得出,他在各個方面都有的不俗的造詣,為富聰的學習指明方向。而在傅聰面臨不同的選擇時,傅雷總會勸說傅聰把藝術和學習放在第一位,肩負起重要的責任來。
傅雷的教育是言傳身教的。他曾在信里說過:“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是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而他也確實做到了以身作則。傅雷多次因為連夜的不停歇的工作,累垮了自己的身體,連寫信都吃力。他還習慣在讀書中做筆記,經常拿來與家人分享。
傅雷還非常注重兒子愛國情懷的培養,經常在信中交流中華傳統的優秀文化,談論古詩詞,常常提醒他不忘祖國,心系國家。在1957年傅雷參加中央全國宣傳工作會議后,明顯能感覺到他將兒子與黨聯系了起來,更萌發了一種讓兒子為國效力的期望。
《傅雷家書》中一紛紛飽含深情的書信,是傅雷為我們留下的文藝瑰寶,寄托了他與家人團聚的愿望。他對兒子充滿期望的赤子之心,直到現在都奕奕生輝。
傅雷家書讀后感9
1955年1月26日這封信中,傅雷評價了傅聰的音樂會,他雖然沒有親臨會場,但他為孩子的成就感到驕傲。
“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們掌控之內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賦,但只要堅強,就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打擊。”“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要想獲得學業的成功,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頑強的斗志,不怕困難,經得起挫折。
“藝術表現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不是純潔到像明鏡一般,怎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怎能打動聽眾的心靈?”藝術要想表現的動人,必須要做到心無雜念,全身心投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理解作品,打動聽眾的心。
對于人生中的矛盾,傅雷認為“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傅雷鼓勵兒子像貝多芬那樣,不懼矛盾,勇敢面對,在解決的過程中趨向完美。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不要被內心的煩惱左右,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矛盾,便每天可以進步一點。
平凡的家書,不凡的感悟。一封封家書中,傅雷和傅聰暢談人生、交流感悟,字里行間可見傅雷對兒子的關愛和期望,我被他們父子二人的深厚感情所感動。
傅雷家書讀后感10
傅雷,曾是一個很暴躁的人,妻子和兒子一旦做了錯事,哪怕一點點小事,就會遭到他的毒打,知道他40歲時父性才覺醒。
《傅雷家書》中的種種事情大到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無不細致,這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關愛與關懷,從這些家信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極為嚴格的人,有時還有些刻薄,傅雷給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這也凸顯出他愛國,令人欽佩。
《傅雷家書》中那一封封信,誰能想到傅雷是在怎樣艱難的環境下寫下的這些信,那個時代的生活,無人能忍受,但是這位父親仍然不忘教育他的兒子。他是一位多么稱職的父親。雖然他自己含冤而死,卻始終沒有抱怨,而是告訴他的兒子,要好好做人,報效祖國,將來成為國之棟梁,讓國家富強起來。這一封封家信讓我感受到濃濃的親情,一位父親對兒子的良苦用心和對祖國的熱愛與敬畏,并且還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要學會自我反省;做人要正直善良,真誠待人……
這一封封書信,不僅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關懷與關愛,還是他對自我的反省,像他這樣的人又有多少呢?哪怕是我或是已經進入社會,或是到老年的人,恐怕也很難做到這樣。這是一位多么偉大的父親!
傅雷家書讀后感11
《傅雷家書》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它不僅僅是家書,更是博雷先生對遠在外邊的兒子,博聰的教育的文字篇本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情感。
傅雷先生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最終成國際大師的兒子博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便是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全人的體格。
他教育兒子常常說道:“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的是一個人的良心是否要好,還有要把一個人盡管發展,沒成為藝術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什么巨大的貢獻,一個純粹藝術的人他除了對藝術和對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言而總之《傅雷家書》里面有許多做人的大道理,是一部值得我們學習的書。
其中我最喜歡的句子是:取人之長,補己知短。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人非圣賢,熟能無過。
這就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希望大家有時間也讀一讀這本書,獲得更多的收獲。
傅雷家書讀后感12
書是人汲取知識的源泉,一本好書可能就所以改變你的一生!從書中我們會發現那作者濃濃的情感!讀了傅雷家書后,我感受到他對兒子的那分關心與關愛。
《傅雷家書》共記載傅雷寫給在國外學習的傅聰十一通信。對于兒子的發展甚為關心,想方設法的指導著他。所以,關于兒子的音樂專業也是尤為關注。哪一樂曲,哪一樂章,哪一字節都談談自我的體會,心得。怪不得有人說;這樣的教育,不成材都難。
讓我們認真的想一想,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身影:因為我們生病,而徹夜未眠的身影;因為學習不佳工作不努力,而大發怒火的人……對就是他們,這些為了我們而嘔心瀝血的父母。傅聰傅敏理解了父母,經過自我的努力,一個成為國內國外知名的鋼琴家,一個也成為我國杰出的英語導師。而我們又做了什么不,我們不能再像從前那樣因為年齡的差異發生的磨擦,而大發脾氣。為了追求所謂的時尚,不顧父母的辛勞,大手大腳花著他們的血汗錢,而不感到愧疚……不,我們應懂得理解父母,做一個明白感恩的人!
一個人,如果從小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長大后又懂得父母對自我的愛,那么他會把這種愛延續下去,繼續傳給其他人,那么世界上將會處處有愛。
我們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應當關心別人,體諒別人嗎好好想想你傷害了多少人去對他們說一聲“對不起”。
傅雷家書讀后感13
傅雷于1945年1月18日晚寫了寄給出國的兒子傅聰的第一封信。整封信由月臺上的離別勾起了對兒子童年的回憶。從兒子倔強出走到父親的懺悔,無不體現出父親的懊悔。這一走,使嚴厲的父親在內心上受到譴責,對傅聰太過于嚴厲了,但也體現出了深沉的父愛,傅雷也因此抬起了不斷寫書信的筆。
此后的幾十封信中,角角落落無不體現著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愛。父親買兒子每一場演出的唱片,父親知道兒子這幾天會有哪些安排,甚至是生活繁瑣的事多多少少都有談到,并關心傅聰的情緒問題及對藝術的理解,雖然寫的都是事,但流露著的都是滿滿的情。
書中沒有附上傅聰過多的回信,但是從傅雷的信中可以看出,兒子是非常信任父親的,及傅雷對孩子改變后的夸獎及贊許,都表現了傅聰接受了父親的愛并試圖也傳遞自己的愛。在海外巡演前,傅聰看著報欄上自己排的滿滿的音樂會,并感慨自己異國他鄉,父親并看不到,也有一屢屢憂傷,這些生活上點點滴滴的細節,都足以體現出父子二人天南海北對彼此的愛。可無奈的是,這桃花潭水都深不及的父子情,草草一封書信怎能代替?傅雷的信似乎是帶殼的果實,剝開了,便是一顆盼兒,憂著父親的心。正如文中這樣,兒子遇到了極大的挫敗,父親的一封家書,是極大的精神動力。這些諄諄教誨,在必要時,是不會覺得煩的,它是最有效的強心針。因為它很質樸,令我們不斷越過困難險阻;因為它是親人的期冀,令我們揚起前進的風帆。
傅雷家書讀后感14
番思蘇臺月,照女夜績紡。此時父子情,兩地同惚恍。
沒錯,我想這句詩說的便是傅雷和傅聰兩人,1954年傅聰離家去波蘭留學,從此長達12年的書信便由此拉開了帷幕。
傅聰從小就被父親管得很嚴格,幾點起床練幾小時的鋼琴,這一切都被嚴格的規劃成表格,因此父子之間的感情并不是很好,兩人之間的裂縫越來越大,甚至曾有幾十道難以彌補的境地。可在家書中,我們又不難看出,傅雷是多么思念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每一天不想著你,我想父親的愛永遠都是沉默的,但永遠都是聰兒的避風港,后來一邊十分思念孩子,但又怕打擾了孩子的工作與學習,我想人世間最痛苦的愛莫過于此。
信中有傅雷從音樂藝術上的指導,對兒子有所進步的鼓勵與欣慰,對日常生活起居的噓寒問暖,更有為曾經叫子妍麗感到懊悔,這樣一位父親以其獨特的方式教育孩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要熱愛藝術,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成為“”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一個惟有敢于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道于被回憶侵蝕”質樸洋溢在字里行間,他對兒子的關懷無微不至,小到為人處事大到人生哲理,他希望孩子能成為一個時刻愛國,淡泊名利,理性思考的人,要做事,先做人。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我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果,真正解脫。”這段話啟迪我,人生就像一首高低起伏的音樂,他不可能全……。
傅雷家書讀后感15
在閱讀了接下來《傅雷家書》父母的信件后,感受到了他們為孩子理想的關心與支持。許多的鼓勵及建議涌向傅聰。
為了實現孩子的藝術道路,傅雷付出了許多心血給予指導,其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有“你尤其要保養的好,不能太累,休息要充分,常常保持飽滿的精神。好比參加世運的選手,離上的日期越近,身心愈要調整的健康,精神飽滿比什么都重要。”這句話寫明了不要過度勞累,藝術的道路很長要進行自我調整。又從“多少夜沒有好睡,十有九晚更是神思恍惚”中讀出傅雷對傅聰的期待。
閱讀了傅雷的家信后,我感受到了父母對孩子的關注與期待,傅雷平時把自己欣賞藝術的感受寄給兒子,為的是多一點啟發。在孩子臨近比賽時勸導按時休息,為的是長遠的路途。等待結果的焦慮與得知結果的興奮,是對孩子的關心與期待。
我有類似的經歷,去年暑假我獨自一人在美國參加夏令營。有一點規定是:家長可以寫信,讓老師打印交給孩子。剛到夏令營時,信件如潮水般涌來,問:“那里的人怎么樣?”“飲食如何?”或思念我的話語。我將那些信都收下了,一直到離開,那些信是我堅實的后盾。
由此我感受到了父母對遠在家門外的孩子默默給予支持,是孩子們堅實的后盾。
【【推薦】傅雷家書讀后感】相關文章:
寒假傅雷家書讀后感03-28
《傅雷家書》閱讀心得03-31
《傅雷家書》教學設計范文05-20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14篇)03-26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14篇)03-26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14篇03-26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14篇03-26
《傅雷家書》閱讀練習及答案08-24
小學讀傅雷家書有感 (7篇)04-04
小學讀傅雷家書有感 7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