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修養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談修養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談修養讀后感1
“我并不敢菲薄現代青年,我總覺得現代青年大半仍在鼓里過日子,沒有明白自己的責任,更不肯出死力去盡自己的責任,多數人徒以學校為進身干祿之階,品格固不砥礪,學問也止于淺嘗膚受。”——朱光潛
今天將朱光潛先生寫的《談修養》一書讀完了,感覺受益匪淺。本書是朱先生在20世紀40年代所著,作者對當時大批青年人所面對的困惑,民族的命運及青年人該如何提升自己的修養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從立志、做人、交友、修身、讀書等幾方面讓青年人面對自己的未來不再迷茫,積極鼓勵青年人樹立遠大理想,關心國家大事,不貪圖名利。文字通俗易懂,雖然是在當時環境和局面下寫的,但至今仍然可以作為當代青年人的指明燈。
在本書開篇第一章《一番語重心長的話——給現代中國青年》中,作者用樸實的文字,一針見血的語言指出了青年學生畢業之后的同樣命運——有官做官,無官則教書。上學只是為了未來的生活,終身只在忙著養家糊口,白白浪費了自己的大好青春。沒有懷著改變社會腐敗的局面的理想,而是甘愿像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過著平凡無味的生活,從追求到“仿徨”再到“墮落”這樣的過程。所以作者寫此書呼吁青年人要有堅強的意志力,有偉大的理想,廣闊的格局,這樣才不會一直走上一批青年人走過的平庸的老路,要知道人生道路千萬條,條條大路通羅馬這一道理,認清當前的`這個國家,這個社會,有一顆宏大的心,用努力去創造未來。
朱先生用一篇寫給青年人長長的文章去數指引青少年走向更寬,更平穩的大路,這條大路關乎著整個國家的、社會的、人民的利益與發展。仔細闡述著人生的道理,讓中華民族走向光明大道。
談修養讀后感2
修養,指人的行為和涵養,與人的性格、心理、道德、文化等有著緊密的聯系,即為人綜合素質的表現。雖然“修養”二字,由來已久,出自孟子的“修身以養性”,但對于修養的追求從未停滯。古人說:“修猶切磋琢磨,養猶涵養熏陶”。“切、磋、琢、磨”都是加工產品的工藝,“修”就是“鍛煉”,引申為研究學習問題,增長才干的過程;“涵養熏陶”是指受到一種思想、品行、習慣的'長期濡染而趨同化,“養”就是“提高”。經受鍛煉,得以提高,保持某一境界,就是修養。談修養是人們對修養的釋讀,帶有很大程度道德文化的傳承性和充分的個人意志的成分,這種高尚的品質和正確的待人處世的態度,為求取學識品德之充實完美,修養的概念很寬泛,在任何領域任何角度都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讓人們在追求高境界的人生品格中孜孜不倦的探究。
朱光潛先生的《談修養》一書從不同角度給我們闡釋了青年一代應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內在修為。
作為剛剛從學校走出來步入社會工作的大學生,在社會這個復雜的大染缸中,如何做到處事不驚,不腐化墮落,迷茫沉淪,很是重要。
作為青年一代,往往容易重復“追求”“彷徨”“墮落”這個過程,大家都似蒙在鼓里過日子,閉著眼睛醉生夢死,放棄自己的理想。
作為剛工作的大學生,我們必然要徹底地覺悟,拿出堅毅的意志力,腳踏實地,互助仁愛,為自己的理想打拼,為祖國的建設努力,為人民服務。
【談修養讀后感】相關文章:
關于修養的演講06-18
關于修養的句子02-17
關于修養的論文12-10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讀后感09-11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讀后感06-27
治學勵志修養對聯12-12
有關勵志修養的對聯09-25
人品、素質、修養的說說12-19
師德修養心得01-11
人品,素質,修養的說說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