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精誠讀后感2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醫精誠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醫精誠讀后感1
《大醫精誠》為唐代藥王孫思邈所著《備急千金要方》第一卷,集中論述了有關醫德的兩個問題:“精”與“誠”。今有幸得夢師指導,拜讀原著,略有所感,記錄如下。
首先是如何理解這篇文章。愚以為這里面討論的是醫者的德藝雙修的問題。
對于“精”字,我的理解是“深入”,深入學習,深入研究,不斷探索,永無止境。我們面對的人體及其所在關聯環境是一個復雜大系統,輸入變量很多,關聯因素和條件也很多,輸出的各種表象也變化多端,各種變量的隱性關聯非常復雜,目前我們還不甚了解。輸入條件或關聯因素稍有變化,整個系統的反應與表象就很有可能完全不同,甚至進入混沌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進行有效診斷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在我們不清楚事物發展過程的時候,現有的`分析推導手段往往是不能發揮作用的。我們手頭現有的案例只是個例,醫方也只有統計上的意義,而我們面對的每一個病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太可能與以前的個例完全一樣,也很有可能與總體統計特性有所出入,然而一旦出現誤判誤診,很有可能后果是極其嚴重的。所以對于學醫之人第一是要慎重,要對每個病人每個方劑體察入微;第二是不能犯經驗主義錯誤,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所謂“醫者,人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對于“誠”字,我的理解是“真心”,真心對人,誠心做事,修身養性,內慈外謹。內慈是指醫者心胸要寬廣,做到心存天下蒼生,慈悲為懷,以一顆善心普救眾生。為人處事要穩重,不為名利所累,不為聲色所難。如前所述,行醫是一個專業性極強,極難做好的事情,但是一旦達到效果,對個人、對社會的影響則極大。所以優秀的醫者往往隨時隨地都處于各種名利的誘惑之中。但如果以名利為自己的追求目標,一方面很難控制事情的邊界,最后很可能舍本逐末,導致醫術停滯不前,不能精進;另一方面追逐名利也必將為名利所害,難得善終。外謹是指醫者要謹言慎行,低調做人,專心做事。醫者掌握著病人的生殺予奪之大權,如何能夠取得病人的信任,能夠達到醫患之間相互理解與配合,以取得最佳的醫療效果,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本篇提出的方法就是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培養自己的代入感,同時注重言行舉止端莊得體,以建立患者對自己的信任。醫患交心,才能達到更好的療效。
作為一名醫道的初學者,這篇文章給我的警示是:
第一、對醫術要有敬畏之心,不畏難,不自滿,要抱著活到老學到老的想法去研究醫術;
第二、既然想做醫者,就應該有超脫之心,以行醫布道為己任,不為名利所累。
對應這兩條,本人自認為還是比較適合學醫的。因為第一,本人從事的工作就是做科研,對我自己而言,我的興趣在于科研的過程,在于自己的好奇心得到滿足。醫學對我而言不過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不同之處只是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自己幾乎一無所知,學習起來會更困難一些。其二,本人經常做些慈善事業,推己及人自問還是做得到的。至于名利,本人半路出家,并不指望能在醫學上成名立業,如果僥幸能有所成,那也都是導師教導之功、老天眷顧之意,決不敢貪天之功。
大醫精誠讀后感2
大醫精誠,精者,醫術高明;誠者,醫德高尚。讀了孫思邈先生的《大醫精誠》方才了解到,所謂醫者,乃智者、仁者、德者也。
作為一名合格的醫生,首先要具備的是“智”,是能力,治病救人的能力,否則其它都無從談起。要知道,學醫這條路是永求無盡的,我們不可以把途中某個美景當作終點站,只能稍作停歇,繼續向前。這條路,你走的越多,你所懂得的才能更多。曾經聽老師說過,學醫是沒有盡頭的,你只能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只有擁有一顆持之以恒的心才有資格走上這條路。
一代藥王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告訴我們:“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一個醫德高尚的仁者,應有五柳先生縱情山水、閑云野鶴般的隱士情懷,不求名利,不求聞達;又要有諸葛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滿腔熱血,一旦入世致用,則心系天下蒼生。而今醫學界,用一句毫不夸張的話來說,若尋心懷大仁者,寥若寒星。治病求醫,貧富之差、親友之別、老幼之差早已不足為奇。在患難之前,有幾個醫生能夠做到不瞻前顧后、自慮兇吉。醫術精湛,很是重要,可為名醫,但多一“仁”字,即為蒼生大醫!
《大醫精誠》不僅向所有醫務工作者展現了優秀的醫者該有的`精于醫術,誠于患者,細心博愛,心系蒼生的崇高品質,也向所有醫務工作者傳遞著時代人們最強的吶喊:渴望獲得平等而便捷的醫療。《大醫精誠》向世人昭示的那一片更為廣闊的至精至誠、心系蒼生的天空,那是一片真正屬于醫者的光明的天空,它驅散了迷失在黑暗中的陰霾,照亮了前方奏響起航號角的路。作為醫生的我們也要意識到我們肩上的重任又何止是捍衛人類的健康。無論我們身在何方,無論我們身份貴賤,只要我們是一名醫務人員,只要我們銘記至精至誠的信念,只要我們保有同情慈愛蒼生的心靈,我們就有義務推動醫療的公平和發展,哪怕只是一點點,我們也可以成為一名大醫。
衡量一名醫生的成就絕對不能是金錢、地位和權力,而應該是醫術、貢獻和口碑。我們身邊從不缺乏醫術精良、醫德高尚、踐行大醫精誠的好醫生,在他們眼里,患者臉上絲許的微笑是對他們最大的贊許,他們希望得到是社會的認可,病人的健康和自我的慰藉,他們知道在精湛醫術的背后醫者還應該有良心。
“博學至精,明德至善”,身為醫生的我們必將矢志不渝地奉行《大醫精誠》向所有醫生展現的優秀醫者的高山景行,將大醫作為人生的目標,在推進醫療平等、醫學發展的道路上毅然前行。德藝雙馨薪火傳,杏林春色意闌珊!
【大醫精誠讀后感】相關文章:
大醫精誠學雷鋒書畫展方案03-20
《大醫精誠》讀后感02-11
語文閱讀考試試題大醫精誠妙手仁心08-15
大醫精誠讀后感優秀11-21
《大醫精誠》讀后感范文04-27
大醫精誠讀后感(精選16篇)08-12
《大醫精誠》讀后感范文(精選13篇)11-09
(合集)《大醫精誠》讀后感3篇12-23
大醫精誠醫學生讀書心得01-20
《大醫精誠》讀后感錦集(2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