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讀后感的作文600字9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后感的作文600字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后感的作文600字 篇1
“寒對暑,日對年。蹴踘對秋千。丹山對碧水,淡雨對覃煙。……”瞧,四年級的同學們都在認真在背誦著,那么的朗朗上口,大家還搖頭晃腦的,又是那么的陶醉。
記得我是在三年級下學期開始讀《12歲以前的語文》里收錄的《笠翁對韻》的。乍一看,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好長啊,一共有46頁呢!不會很難讀吧,更不要說會背了。帶著疑惑,我進入了《笠翁對韻》。
《笠翁對韻》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戲曲和小說家李漁所著。書名中的“笠翁”二字是他的別號;由于它主要是通過精彩的例句來介紹詩歌的對仗技巧和聲韻知識,所以又叫“對韻”。
于是,我每天早晨都會誦讀《笠翁對韻》,從《上平聲篇》開始,一句一句慢慢地讀、一段一段細細地品,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以至十一字對,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真的就像唱歌一樣,漸漸地,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后來,我更了解到,這一本《12歲以前的語文》是孫雙金校長主編的。細心的他把每一字都標上了拼音,讓我們在讀的同時還掌握了不少生字;細心的他配編了與《笠翁對韻》相關的一個個歷史典故,讓我們在讀的同時還增加了一些歷史知識;細心的他還對原文進行了注釋,讓我們在讀的同時更易懂其意;細心的他甚至配上了精美的插圖,讓我們在讀的同時還能享受圖文并茂的樂趣……
總之,我越來越喜歡“唱”這首《笠翁對韻》,更感謝孫校長為我們編的這本好書。《12歲以前的語文》不僅讓我們的小學學習生活充滿情趣,而且其中蘊含的人生道理也一定會讓我們受益終生。
讀后感的作文600字 篇2
封面,是黑色的背景,一個男孩,一個孤獨的男孩。懷著敬畏的心翻開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展現給我的,是一個混合著悲傷,淚水,靈魂的痛苦,心靈的掙扎,卻參雜著溫柔的力量,讓人堅持走下去。這是一個非常灰暗和絕望的故事,但它同時讓人忍不住歡笑,它的溫情像冬日的爐火。給了你希望,同時,卻也給了你絕望。我不知道作者到底經歷了什么事情,可以寫出這樣的故事,有親情、友情、偏見、孤獨,用細膩的文筆,將一切編織成一個乘著痛苦悲傷的搖籃,卻參帶著快樂,讓人冰冷的心,漸漸的溫暖了起來。
木靈江,靈江,一個悲傷的角色,所有痛苦都因他而起,不!不是,所有的痛苦,不是木靈江而起,而是一個小鎮,其實,在這個巨大的哀籠里,除卻人,其他應該很好,空氣、陽光和雨,風和天空,潮濕的,干凈的。所以,造成這個悲苦的,不是別的,正是人的本身,三靈寺里的人的扭曲的心理造成的悲苦,靈江媽媽跳樓的時候,所有人都冷眼旁觀,還時不時的加句嘲諷的話,讓我全身都冰冷了起來。
靈江,一開始被人欺負,是朋友幫他脫離困境,自己也開始了堅強的反抗,希望,來了。可是……這反抗,在社會中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三靈寺的人,為了掩飾自己丑惡的心,一次一次把靈江逼入絕望,靈江,一次一次反抗,可這反抗,在人眼中是多么的自不量力,因為一個名字,就要把靈江逼入絕路嗎?為了自己的自私,就棄別人而不顧,將靈江一家人逼進死路……
合上書的時候,那些血色和灰暗還在心中揮之不去,可是,同時又有一種溫柔又極度堅韌的精神滿滿地涌現出你的心頭。心中有絕望,希望,這兩種互相矛盾的東西;溫情,痛苦,這兩種互相矛盾的'東西。一滴眼淚可以投影出這個世界的丑惡,給你絕望,也能倒映出人間希望的彩虹。
給了你絕望,與此同時,又給了你希望。上帝關上所有的門,你絕望了;卻給了你一扇希望的窗戶。是啊,希望和絕望這兩樣東西,就在我們的身旁,只待我們去發現它們……
讀后感的作文600字 篇3
讀書學習的時光幾乎占據了人生的二分之一。《我的北大故事》這本書里每一個學子門的大學故事,扣人心弦,激發了我對北大的夢想追尋。
在這本書里的每一篇故事,都是每一個北大學子,真情記錄的四年北大生活,從他們的故事中,也讓我深入了解到北大是個怎樣的大學,里面有怎樣的學風與魅力風光,令我求知的欲望更是強烈。
北大,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大學,能夠成為北大學子中的一員,將會多么的自豪。其實,北大并非我們所認為的豪華,高不可攀,我從每一位北大學子的字里行間,感受到北大也是平凡的,他們學習生活也是充滿快樂的,可貴的北大是知識的圣地,學習的圣地,從這里走過來的北大學生,都是優秀的人才。北大培養的是善于思考,綜合實踐能力強,思維具有活力思想的優秀人才,這對于我們來說,可能有難度,但新時代的人才,必須具備這些基本的條件和能力。能踏進北大,便證明了你的成功,高考再艱辛的拼搏過程,也不會覺得辛苦白費。讀著每一位北大學哥,學姐們北大的日子,我羨慕他們,欣賞他們。讀著他們的故事,自己也仿佛身臨其境,寧靜和諧未名湖畔草地上,學子們坐在那里認真地閱讀,認真思考。
我現在雖然只就讀在初中,但我夢想的種子,卻深深的埋在北大的土地上,萌發了希望,我未來的大學,將要在北大走過,我明白,考上北大,并非是易事,竟然選擇了成功,就不顧風雨艱程,苦味人生,只為了我要踏進北大,我要美好的人生。
北大,我的夢想,細讀別人的故事,走自己的人生,《我的北大故事》給了我精神上莫大的激勵與堅定信念,希望會有這樣一天;我也意味深長地與別人分享我的北大故事。
讀后感的作文600字 篇4
1881年,出生才19個月的女嬰海倫·凱勒不幸患上了猩紅熱,等燒退后,她就什么也看不見,什么也聽不見,什么也說不出了。
但海倫在5歲時就學會了疊衣服。7歲時,父親給她請了一位名叫安妮的家庭教師,在安妮老師的指導下,她只用了一個星期就學會了400多個單詞。
后來,安妮老師帶海倫進入一所盲人學校學習,海倫在學校里學會了讀盲文書,還學習了英語、算術、地理和生物,她的知識越來越豐富。
一天,海倫在書上讀到了一個聾啞姑娘學會了說話。于是,海倫迫切地在安妮老師的手上寫下一句話:“我要學說話。”
安妮老師請來薩拉小姐教海倫學說話。經過兩年的勤學苦練,海倫終于說出了一個完整的句子:“今天天氣熱。”當海倫放暑假回來后,說了句:“爸爸,媽媽,我回來了!”她的爸爸媽媽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海倫憑著一股堅韌不拔的精神,在安妮老師的耐心輔導下,學完了大學課程,學會了英、德、法、拉丁等多種文字,寫出了14部著作,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贊揚和愛戴。
看了海倫的故事,我深受感動,海倫在5歲就學會疊衣服,在那個年齡,我們這些“小皇帝”、“小公主”也許連衣服都要爸爸、媽媽幫著穿,我們還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海倫就開始做家務,何況她是個聾啞盲女孩。
海倫·凱勒是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在老師的幫助下,自強不息的她掌握了五國語言。
看了海倫·凱勒的故事,我非常敬佩她,她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挑戰,就能夠贏得光明。
讀后感的作文600字 篇5
在這個短促寒假中,我讀了一本書,叫做《老人與海》,它那包含曲折的故事,讓我讀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很多……
這本書主要寫了一位風燭殘年的漁夫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幾乎都餓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認輸,而充滿著奮斗的精神,終于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呎,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大魚拖著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著不放,即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絲毫不灰心。經過兩天兩夜之后,他終于殺死大魚,把它拴在船邊。但許多小鯊立刻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他一一地殺死它們,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斷的舵柄做為武器。結果,大魚仍難逃被吃光的命運,最終,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魚骨頭。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從夢中去尋回那往日美好的歲月,以忘卻殘酷的現實。
看到這里我,感觸很深,思緒如翻江倒海般涌上心頭……老漁夫,他的那種堅毅,讓我著實的感動了,一個人的生命中,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像他那樣,面對逆境絲毫不放棄,不妥協的呢?!老漁夫,雖然老了,倒霉、失敗;但他仍舊堅持努力,不放棄,這種品質真的很可貴,值得我們大家去學習。
其實,讀這篇作品之后,它也教會了我一個道理大事小事,只有不拋棄,不放棄才會做得完美無暇。不放棄,不拋棄會給你非凡的創造力,在危急時刻你沒有放棄,而是毅然挺住,這樣危難中的你想盡一切方法以求生存,慢慢的 ,求生本能使你已經得出了克服危難的方法 ,就像書中的老漁夫,他就做到了,不放棄,不放棄生命,不放棄生活,勇敢努力的活著 ,這樣的生命才有陽光,才獲得了燦爛,老漁夫,他真的很棒,他做了一些很多年輕人做不了的事情,他會奮斗,他懂得 不放棄!!!
生活中,我們要時刻保持老漁夫的良好心態,積極向上 ,努力奮斗,面對逆境勇敢向前,面對挫折時,不放棄不拋棄!加油,我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加燦爛!!!
讀后感的作文600字 篇6
名著讀了不少,其中有一本我最喜愛的書――《魯賓遜漂流記》。夢想、勇氣、挫折、磨難、堅韌、開拓、進取……連接著我這個小小男子漢對未來的憧憬,讓我一口氣就讀了數遍。現在來同伙伴們分享一下我的讀后感想:
生活在豐衣足食的理想生活中,我們的學習、生活的確缺少了動力。夢想在魯賓遜身上反映了人類樂觀向上的精神;銳意進取、百折不回的開拓精神讓我有所反思。
現在世界由大變小了,生活在地球村的我看著璀璨夜空的星辰充滿了漫天的夢想,真想成為一個邀你逍遙遨游太空的超人,在天文望遠鏡才能一窺的天邊“五指山”的最高峰留下到此一游的得意墨跡 …。.夢想如何變成現實?在當今這個知識信息高度發展的盛世中國,開放、進取的復興時代,我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如何豎立我們的目標,通過我們的努力拚搏,學習好知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我們看得更遠。豐滿我們的羽翼;讓我們一鳴驚人的翱翔不畏風雷雨電;讓我們在絢麗的彩霞中得到羽化……我們就象嬰兒吮吸著科技、文化的乳汁,正在默默成長,等候踏上遠航的征途。失敗面前應不是退縮,而是作為自身歷練;孤獨面前應不是沉淪,而是戰斗的號角;挫折面前不是沮喪,而是必勝的信念。這樣才能磨礪出堅強的翅膀,更加堅定自己信心。有夢想才會有彩虹,而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中華民族文藝復興的有用人才,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只有通過我們腳踏實地,勤奮學習,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給自己安裝上超能發動機,讓我們飛得更高更遠。人生就象個彈簧,壓力越大,動力越大。荒島上的“野人”魯賓遜,本能創造了奇跡。我們的壓力到哪去了?睡袋中的袋鼠都明白,是上幾代人承擔了風雨給予了我們幸福。我們長大后就會成為乘風破浪遠航到世界盡頭的水手。
哥們,《魯賓遜漂流記》是值得一看的礪志好書!
讀后感的作文600字 篇7
有一篇文章,十分震撼人心,它令我對那種永不放棄感到敬仰與羞愧。
這篇文章就是《地震中的父與子》,當中以一次地震為“導火線”,講述了一個學生與他的同學被活埋在瓦礫堆中,經過他父親38小時堅持不懈的挖掘,最終大家都得救了。
文中有一個大段,說的是“父親”在挖掘期間,有不同的好心人來勸阻他不要再“犯傻”,可是他卻沒有放棄,在惡劣環境下終于達到目標。這種不輕易放棄雖然算不上理智,可它令我由衷地敬佩。同時,我聯想到了另外一個我們熟悉的永不言敗的例子。
應該沒有人不認識劉翔吧?他是我國一名卓越的田徑運動員。20xx年的雅典奧運會,他出人意料地獲得110米欄項目冠軍,因創造中國田徑史紀錄,從而一舉成名;20xx年的田徑大獎賽上,他以12秒88的優異成績打破了該項目沉睡19年之久的世界紀錄,成為每個中國人心中的英雄。20xx年,奧運會“光臨”了北京,劉翔雄厚的實力讓不少人對他寄予厚望,可是他在幾次試跑后以受傷為由退出該賽。當時他被冠以了“劉跑跑”的名字,人們用此來調侃他的這個舉動。在各界輿論的壓力下,劉翔并沒有理會太多,只是堅持著康復、訓練。剛剛結束的廣州亞運會中,他以13秒09的成績再次令世人驚訝。我也不禁驚呼他的心理承受力。在那么多人的閑言碎語的“淹沒”下,他沒有被擊倒,正是這股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才造就了劉翔這顆中國運動史上的巨星。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可也在夜以繼日的堅持下完成了。所以“不放棄”就是一把鑰匙,它可以打開一扇扇“不可能”的大門。
我敬仰文中的父子、賽場上的劉翔、磨針的婆婆;可卻為自己感到羞愧。所以我從今開始,都要好好抓緊這把“鑰匙”,完成每一件事。
讀后感的作文600字 篇8
不知道一顆心到底能承載多少的傷痛,這確乎是因人而異的。人如果可以在被傷害后可以原諒而不是一味地懲罰或報復,這個世界又會少了多少的悲劇…很早就聽過“傷害了原諒容易,再次信任就難了”,現在想想未免有些幼稚,原諒容易只是因為還能再承受傷害罷了…如果這顆心已經不能再承受傷害…試試,原諒絕對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簡單,這時候已經不管你的傷害是有意無意,即使他想聽,心也是不會允許的。如果一個人他可以選擇原諒,或許也就是能夠接受你對他的再次傷害。一顆心啊!
它到底能承載多少傷害呢?慢慢地,我變得迷茫了…無論怎么思考也得不到問題的答案。只能想想故事中的人和事。他們給予對方的傷害都太大,各自都無法接受也是正常,各自當初也都無法原諒對方,直到知道真相后才不停懺悔,不斷傷心…又有何用?不想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如果當時他能夠稍稍地冷靜,她也就不會不說出實情;她如果能夠早早向他解釋,他也就不會在外另尋新歡;他如果不在外面另尋新歡,她也就不會傷心欲絕;她如果不傷心欲絕,也就不會對他置之不理;她如果不對他置之不理,她也不會遺憾終生…漸漸地,我想到,被世人贊頌的愛情,原來是這么的脆弱…人原來可以這么容易的死心…其實,這種死心也只是暫時…又有多少人對當時的死心后悔…我不知道,不知道…
他們會不會想如果在受到冷遇后,自己再死皮賴臉地向別人解釋一下,再死皮賴臉地討好一下,他們可能就不會向現在這么遺憾?其實這樣想仔細想想也不是說當時他們多么地拉不下臉來,而是當時心已經無法承受更多的傷害了,這只能靠時間來慢慢愈合,有的…甚至連時間都不可奏效…
讀后感的作文600字 篇9
難得在國慶假期重拾書香,和四年級的兒子一起閱讀了《時代廣場的蟋蟀》這本書,也給我們成年人進行了一次心靈洗滌。書中,一只有著極高音樂天賦的蟋蟀流落到紐約繁華、嘈雜的時代廣場地鐵站,邂逅大都市的老鼠塔克、流浪貓亨利,還有收容他的白利尼一家,上演了一個曲折、動人、引人深思的故事。
作者打破傳統的觀念,讓貓與老鼠不再是天敵,而是要好的朋友,他們共同幫助蟋蟀柴斯特蜚聲大都市的樂壇。蟋蟀又用它的音樂打動感染城市里行色匆匆、忽略生活之美的人們,并幫助貧窮但熱愛音樂、熱愛生活的白利尼一家擺脫貧困、走向幸福生活。而最令我欽佩的是:柴斯特在名聲大噪后,并不驕傲與自豪,而是不禁思念起自己深愛的故鄉來。于是他又回想起在鄉下草場時快樂而又甜美的時光和自由而又閑散的生活,又回想起在故鄉涼爽晴和的星空下,動物們靜靜聆聽它唱歌的安靜場面。所以,盡管榮耀雖然對柴斯特來說是件好事,但是也同樣讓它感到十分疲倦.就如同亨利所說的那樣——既然柴斯特的一生是它自己的,它就應該做它自己想做的事,如果成名只是讓它覺得不快樂的話,那成名又有什么意義呢?所以面對榮譽,柴斯特毅然選擇了放棄,而它的朋友和主人對此也表示了理解。最終,在朋友的幫助下柴斯特帶著太多太多的不舍和無限的眷戀離開了紐約,回到了家鄉。由此看來,榮譽并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而自由卻能給我們帶來許多快樂和幸福。
這本書中還有一寫特別出彩的部分,就是中國人馮賽對瑪利歐和蟋蟀的幫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作者的筆下中國還是帶著神秘東方國度的色彩,古老的店鋪、傳統的禮儀、精美的手工藝品、美味的中式大餐、還有奇特的生活思想等等,很高興這些情節的出現,沒有西方人對中國這個古老國度的偏見。作為一個中國人,也為我們的傳統文化對世界的影響感到無比的自豪。這是一本絕對值得一讀的書。
【【必備】讀后感的作文600字9篇】相關文章:
【必備】電腦的介紹作文3篇02-23
【必備】電腦的介紹作文四篇02-22
【必備】電腦的介紹作文4篇02-23
【必備】電腦的介紹作文三篇02-22
【必備】寫感受的作文九篇03-28
【必備】五一游玩的作文4篇03-24
【必備】五一游玩的作文3篇03-23
【必備】五一游玩的作文四篇02-23
唯一的聽眾讀后感作文08-08
【必備】古詩詞的作文三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