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名著讀后感作文匯總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名著讀后感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名著讀后感作文 篇1
我最喜歡的小說就是《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黃巾之亂到公元280年約11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書中不但講述了桃園結義,煮酒論英雄,過五關斬六將,火燒赤壁,借東風,長板橋,大意失荊州等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故事,也塑造了曹操、郭嘉、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孫權、周瑜等鮮明的歷史人物,其中有的足智多謀,有的狡猾奸詐,有的疑神疑鬼,有的人物忠義勇敢。為了追尋歷史的真相,我甚至還買了本白話《三國志》作為印證,以便探尋更多的真相。
三國時代,戰火紛飛,英雄輩出,有許多各具特點的人物,但我最佩服卻在小說中被稱為奸雄的“白臉”曹操,也許是作者羅貫中的“尊劉”的傳統思想,他寧可歌頌漢室外系子孫-劉備,而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也是三國(魏、蜀、吳)中魏國的奠基者和主要締造者-曹操說成反面角色。但我覺得曹操的經歷是最豐富的,關于他的的典故也很多,如望梅止渴,割須棄袍,說曹操,曹操到,火燒連環船,割發代首,挾天子以令諸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還有他促成的典故也不少,如溫酒斬華雄,周瑜打黃蓋,過五關斬六將,草船借箭等。
在東漢末年,如果何進、袁紹聽從曹操的勸說,也不會有什么后面的董卓之亂、三國鼎立,恐怕也不會有那么多波瀾壯闊、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了。在各方諸侯都害怕迎接漢帝,擔心自己權利受限,不能獨霸一方時,果斷接收漢獻帝,形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有力局面,說明曹操有明銳的政治嗅覺。在劉備還未獨霸一方之時,就慧眼識英雄,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收留關羽,義放關羽,給自己赤壁之敗后留有生路,真是看人達到入木三分的地步。在與袁紹的官渡之爭中,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軍事才能盡顯出來。同時他的詩也是大氣磅礴,是個文武全才的人物。也許曹操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英雄,但過人的膽識、做事的氣概,卻叫我很是佩服。真如易中天所總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一想到《三國演義》,耳邊就能響起古典劇《三國演義》中楊洪基那深沉而雄渾的音調“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真是令人神往,令人神思,恨不得人和思想一起插上翅膀穿越千年時光,去追溯令人向往的歷史……。而這一切都緣自《三國演義》——心中永遠的經典《三國演義》。
我喜歡《三國演義》。
名著讀后感作文 篇2
在生活中,有許多人做事有始無終,經常半途而廢,他們不如學習一下魯濱孫,魯濱孫在一個荒島上生活了29年,在這29年的時間里,他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生存了下來。
當今社會,有許學生想學一門技藝,比如:學鋼琴、學畫畫……有許多人學鋼琴,一開始只是覺得鋼琴好玩,但他彈到后來,覺得彈鋼琴很枯燥,從而產生了放棄的念頭,但由于家長的原因,只有繼續學習彈鋼琴。但每次彈鋼琴他肯定都抱著一個為了完成任務的心態,巴不得馬上彈完,因此,這些人在彈鋼琴時都馬馬虎虎,不認真對待。
我也是學習彈鋼琴的,也有過同樣的感受。雖然我對彈鋼琴有一些興趣,但有時我也會覺得很枯燥。一天,我回到家彈鋼琴,剛彈完一首,我就覺得很枯燥,不想再彈下去,可為了應付爸爸,只好馬馬虎虎地又彈了幾首,心不在焉的。可后來我想到了魯濱孫,想起了魯濱孫堅持不懈的精神。于是。我開始認真地聯系,經過堅持不懈地努力,我又談輸了一首曲子。
我們在生活中還會遇到很多類似的事,但我相信我們只要一直堅持不懈的努力,總有一天會成功。
名著讀后感作文 篇3
今天,我第四遍閱讀《西游記》,感覺這一次比上一次多了些感悟,我也更佩服偶像——孫悟空了。
孫悟空有火眼金睛,那是很厲害的,無論白骨精用什么樣的詭計來引一誘唐僧,都能被他一一識破。白骨精或變成美貌的女子,或變成可憐的農夫,或變成悲憤的婦人,想把唐僧引入陷阱,都被機智的孫悟空識破了。可是忠厚老實的唐僧卻被騙了,還誤會孫悟空把好人都殺了。他一氣之下念緊箍咒,這下把孫悟空折騰慘了。孫悟空頓時頭暈眼花,眼冒金星,痛苦不堪。孫悟空忍受不了,盛怒之下回到了花果山,不再打算去西天取經。
其實回到花果山的孫悟空心里又委屈又難過,我看得眼淚也禁不住往下落。孫悟空走后,唐僧就被妖精抓走了,豬八戒和沙僧打不過妖精,只好去花果山找孫悟空幫忙。孫悟空一聽師父被抓,立即火冒三丈,立馬說:“快,二師弟!我們去白骨精的老巢解救師父!”
看到這,我又激動又興奮,悟空不愧是我的偶像,他愛憎分明,對師父愛護有加,能不計前嫌地又一次救師父于水火之中,真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我不禁想到生活中的我們,也應該像悟空一樣胸懷寬廣,能善待他人。
名著讀后感作文 篇4
當大家聽到“老人與海”這個標題時,應該會想:不就是老人在大海邊玩耍或曬太陽之類的雞毛蒜皮的小事嘛,為什么要寫成書呢?是不是作者無聊才寫的?當然,作者是不會隨隨便便編一本書的。所以肯定不是曬太陽之類的雞毛蒜皮的小事。那么,究竟講的是什么?我馬上告訴你。
《老人與海》的作者是歐內斯特·海明威。《老人與海》改編于一個真實的故事,1935年,一位老漁民就告訴海明威,自己曾經連續84天都空手而歸,不甘心的他再一次出海捕魚,終于捕獲了一條大馬林魚,可是在回來的.路上引來了鯊魚,他拼命反抗,然而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了,最后拖著魚骨架回來。老漁民的這段傳奇經歷引起了海明威的重視,因此創造了《老人與海》。其中,書中老人說過:“人不是為了失敗而生的,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此句為本書中心句,主題為勇氣。書中老人把大海想象成女人,一個時而幫大忙時而壞大事的女人,就算她干了瘋狂或邪惡的事,那也是由于她情非得已。美國《生活》雜志說過:“《老人與海》中充滿了激動人心的情節,它們從海明威的來信中噴薄而出,充滿了我們讀過這篇手稿的每個人的腦海。”
《老人與海》,值得你讀讀。
名著讀后感作文 篇5
這學期老師推薦我們看四大名著的《西游記》。主要內容是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和尚師徒四人一路斬妖除魔的故事!
我喜歡《火焰山三借芭蕉扇》。孫悟空歷經艱辛,三次才從鐵扇公主的手上拿走芭蕉扇。第一次悟空被扇子扇走了。第二次他吃了靈吉菩薩的“定風丹”又去迎戰,飛進鐵扇公主的肚子里,鐵扇公主給了一把假扇子,孫悟空差點被撲面而來的大火燒死。第三次,他變成牛魔王的樣子輕而易舉的把芭蕉扇拿走了,結果真的牛魔王變成豬八戒,把扇子又奪走了,孫悟空無可奈何,又找到李天王和哪吒幫忙,最后牛魔王才忍痛交出了芭蕉。我喜歡這個故事是因為更能突出孫悟空的機智勇敢和堅強的毅力。
由此我想到了語文書中的《厄運打不垮的信念》這一課,給予我們的啟示是: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難免有崎嶇和坎坷,但只要有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會驅散絕望之云。生活中肯定會遇到挫折和坎坷,如果沒有這些東西,那生活還有什么意義呢?只要把困難定為一個目標,總有一天一定會打敗它的!
【【熱門】名著讀后感作文匯總5篇】相關文章:
中考名著《伊索寓言》的考點匯總09-08
名著《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3篇04-09
四大名著西游記讀后感04-14
四大名著紅樓夢讀后感04-01
名著開題報告范文02-21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04-08
經典名著讀書筆記01-06
《愚公移山》讀后感【熱門】04-11
男生賈里讀后感【熱門】04-11
【熱門】愚公移山讀后感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