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地震讀后感作文合集十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地震讀后感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震讀后感作文 篇1
今天,我們學習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學完后,我很受感動。
文中主要講了:美國洛杉磯的一個父親在大地震后,歷經千辛萬苦,經過三十八小時的挖掘,終于救出兒子的事。
這讓我感受到,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父親的了不起是因為他在得不到任何幫助的情況下,自己一個人歷經三十八個小時終于救出兒子。兒子的了不起在于他能在漆黑的瓦礫下不懼怕,還能鼓勵同學堅持下去,當父親的身影出現,要救他出去時,他可以讓同學先出去,這樣的謙讓之心是多么偉大啊!父親的堅持是因為他答應兒子“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要實現這個承諾,他做到了言出必行。兒子的堅持是因為他堅信父親一定會兌現自己的承諾。父親的承諾給了兒子生的希望。所以說,兌現承諾是多么重要。如果這位父親沒有履行自己的諾言,那后果是不堪想象的。
“言必行,行必果。”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一定努力做到它。
地震讀后感作文 篇2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時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多少詩人在筆下歌頌了母愛的偉大。今天,當我讀完《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讓我深深感覺到父愛也同樣的偉大。《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講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位父親安頓好自己的妻子后跑到自己的兒子的學校,三層教室樓變成了一片廢墟。那位父親跑到自己兒子教室那里挖土救兒子,救火隊長和警察來勸那位父親放棄,而那位父親不聽。那位父親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最后挖到38小時時聽到了兒子的聲音,兒子告訴父親這里有14個同學活著。路人過來幫助父親開辟出了一個安全的通道,父親叫兒子出來,兒子卻對父親說先讓同學出去,同學出去后他才出去,因為父親對兒子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曾有這樣一則報道:有一位母親買菜回家,突然看見自己五歲的兒子正從自家六樓的陽臺上摔下來。這位母親一下子從很遠的地方跑過去,居然接住了小孩。后來,消防隊員做了一個實驗,讓這位母親從同一地點、同一時間跑過去,這位母親卻接不住一個沙包。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了不起的母親瞬間爆發了超常的愛的力量,避免了慘禍的發生,拯救了孩子。
愛的力量是多么的偉大啊!
地震讀后感作文 篇3
愛的感受 “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我們在父母的愛中長大,父母的愛是慈祥的笑容,是親切的話語,是熱情的鼓勵,是嚴格的要求。每位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愛的方式卻不盡相同。
文章寫了當地震發生后,在混亂中,這位父親以第一時間沖向兒子的學校,可發現那個三層教室已經變成廢墟,便在地上大哭一陣后,想起自己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在那一分鐘里,地震中的.兒子,感情千變萬化,地震中的父親更是堅定不移。雖然兩個人在那“短短”的時間中并沒有相見,但是心都是連著的,都是彼此信任對方的。 父親萬分悲痛,決心救子,不顧勸阻,執著挖掘。阿曼達,而是相信父親,堅強等待,先救他人,欣喜相擁,如果兩個人沒有彼此信任的念頭,父子兩人就不會再相見了,就沒有現在這個美好的情景。
我懂得了,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堅定的信念,我們作為子女的應要尊重父母。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位父母不關心和愛護自己的兒女的,雖然,現在的父母工作繁忙,沒有好好地跟孩子談話,玩。但,你知道嗎?我們的父母卻默默地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心血!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
地震讀后感作文 篇4
有一種心情叫感動,有一種感情叫震撼。昨天,和寶兒在上海電影國際影城觀看了電影《唐山大地震》,果不其然,出了電影院,淚水還在流,有種想把淚使勁流干的感覺。那種心情語言已經乏力,那種情感也只有淚水才能演繹。
平靜的市井生活,忙碌穿梭的街道馬路,一家四口有條不紊地美滿生活,熱情奔放的一對中年夫婦,一雙活潑可愛的雙胞胎姐弟,因勤勞而殷實的平民日子···多么熟悉多么安詳啊!誰能想到,成群的黃色蜻蜓像蝗蟲一樣,黃壓壓的穿過街道,沿著鐵道線追隨著火車蜂擁趕來,撞在路燈上,撞在鐵軌信號箱上,撞在道口等待火車經過的人們的臉上、身上,撞在一輛已經卸好貨物快樂歸航,身旁坐著一對龍鳳胎兒女的大強的貨車窗上。女兒登,瞪著大眼睛,驚訝地叫:爸,蜻蜓,許多蜻蜓!兒子達,一臉漠然:多得我都不想捉了。而爸爸大強若有所思:大概大雨就要來臨了吧!地震前的唐山,安靜,平和,日常微小的生活,令人舒服,愜意。
23秒,黑暗中的23秒,傾城覆地的23秒,驚駭撕裂的23秒,生離死別的23秒···房子瞬間沒了,親人瞬間沒了,唐山瞬間沒了。滿地流淌的是親人的熱血,滿目流淌的是活著的人的眼淚。廢墟間停放的是一具具家人的遺體—— 一家幾口同排躺著,就這樣沒了,已經無人在親人旁邊哭泣了。李元妮,大強的妻子,方登方達的媽媽,撕心裂肺地嘶喊,抱著大強嘶喊:你為什么要把我拽回來,你自己卻跑進去呀!沒有了吧!抱著女兒嘶喊——這已經是她又一次的撕心裂肺了。在選擇救女兒還是救兒子的剜心疼痛后,她不得不放棄了女兒。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抱著已被壓斷一只胳膊的奄奄一息的兒子嘶喊···
沒了,才知道啥叫沒了。李元妮一輩子都在絮叨著。
簡單、直白、震撼、鋒利,這便是《唐山大地震》的全部。23秒的災難是開始,是基礎,是原點。32年的時間是平復,是救贖,是重生。每一位走出電影的觀眾,身心受之感動,情感為之震撼。而這部影片感人的程度不僅僅是要給女人,這部影片男人比女人的眼淚流得多。因為不一定女人都會做母親,但是,每一個男人都永遠是兒子。看完這部電影,我們也許會重新審視自己的媽媽了。
唐山感動世界。而馮小剛,一個熟悉的名字,陪伴中國老百姓走過十幾年的風風雨雨。《不見不散》《一聲嘆息》《手機》《集結號》《非誠勿擾》···以往,他總是在數九寒冬咯吱我們一下,讓我們暖和暖和。今兒,改在三伏天,給我們防暑降溫。不管是笑,還是哭,小剛就是小剛,留給我們心中的就是他溫暖和力量。
親人,永遠是親人。
地震讀后感作文 篇5
《地震中的父與子》主要內容是:在一次大地震中,父親堅持38小時50分鐘,終于在一片廢墟救出了自己和兒子的13個同學,譜寫了一首父親的頌歌,表達了信念是精神之柱,是生命之柱。
父親挖了38小時,非常的艱難,滿臉的灰塵,眼都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可是父親并沒有放棄,而繼續挖,突然聽見了自己兒子的聲音;父親非常的高興,50分鐘過去了,終于救出了兒子和兒子的13個同學。
這對父子真的很了不起,父親不相信自己的兒子已經不在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在來阻攔他。”找了38小時,手指已經流血了,但父親還是在挖,時間一點一點過去了。他終于把自己的兒子和自己的13個同學救了出來,說明父親有堅定的信念,而兒子也非常相信自己的父親。我覺得他們父子很了不起的原因是:他們都是意志堅強,有愛心,有責任的人。
讀完這篇課文,我知道了信念是精神之柱,是生命自柱,要做個成功的人。
地震讀后感作文 篇6
《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描寫了一個令人感到震撼的傳奇故事:在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了大地震,一位父親奔向那片廢墟去救自己的兒子。別人勸他不聽,警察叫他不走,他堅信,兒子還活著。終于,他經過38小時的努力,終于救出了自己的一直在等著自己去救他的兒子和他的十多個同學。我讀了這篇文章,深有感受。
這篇文章通過這個傳奇的故事,譜寫了一首父愛的頌歌:這位父親滿臉灰塵,可是他顧不上擦拭;他雙眼布滿了血絲,說明了他已經很累了;他衣服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他已經被石頭弄得傷痕累累了。可是,為什么他還要繼續不懈地挖呢?原來,是一種父愛的力量在支撐著他,促使他堅定地在那片廢墟中挖掘了38個小時!所有的人都絕望地離開了,人們都以為這位父親精神失常了。他在沒有人幫助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地去挖掘,因為他不相信自己的兒子已經死了。他知道兒子在等著自己,而兒子也相信爸爸會來救他,這真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母子連心,父子天性”。
讀到這里,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親。父親確實非常愛我,關心我,我也非常喜歡他,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讓我感到很溫暖,很舒服。夜深人靜,他總不忘為我蓋被子;晚上,他為我檢查作業;在我有困難的時候,他耐心地幫助我。記得有一次,放學的時候,天空布滿了烏云,下起了傾盆大雨,把我們這些沒帶雨傘的學生困在了學校,我眼睜睜地看著時間一大把一大把地過去,急得我團團轉,不知道這雨什么時候才能下完!我差點兒哭了!一些同學試探著沖出去,可還沒走出幾步就成了“落湯雞”。突然,一個高大的身影出現在我的眼前,啊!是父親!他的臉上,已分不清是汗水還是雨水,我激動得一下子撲進他的懷里!這么冷的天氣,我的心卻是熱乎乎的。
啊!父愛不是同樣偉大么?
地震讀后感作文 篇7
女生宿舍起先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被窩半遮面”,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爸爸把最美的食物用手機拍下來,拍完我和爸爸媽媽就走了。在我家有一本厚厚的集郵冊,在所有郵票當中,我最喜歡的是一張龍形郵票,因為我十分崇拜它,也因為我就是一條龍?再摸摸,毛茸茸的。
《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主人公阿曼達和同學正在教室里上課,房頂塌下來架成個大三角形,因此沒被砸著。在黑暗中,阿曼達勇敢地安慰同學不用怕,爸爸肯定會來救自己和大家。課文中,最令人感動的是阿曼達父親的行為,他冒著危險,不顧勸阻,抱著堅定的信念,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從瓦礫堆底下救出了兒子與他的同學。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父親:在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父親讓我每天堅持閱讀。一向對我寵愛有加的父親,在這件事情上卻非常認真,對我要求很嚴格,我受到過幾次他嚴厲的批評。我卻不理解他的用心,要么“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么滿腹牢騷。上了二年級,父親又讓我堅持寫日記,我雖然去做了,但是并不明白這么做有什么好處。從三年級開始,我養成了閱讀和寫日記的好習慣,并且逐漸地發表了一些文章。這時候,我體會到了閱讀和寫作的樂趣。在我享受收獲的喜悅時,我深深地懂得了,父親對我的嚴格要求,是他對我的一種愛!
我們生活幸福,快樂成長,每個人都是在父母的愛中長大。當我們認為父母的愛是慈祥的笑容,是親切的話語時,我們會感到父母之愛是那么寬廣;當我們認為父母的愛是熱情的鼓勵,是嚴格的要求時,我們會感到父母之愛是那么深沉。我的父親是多么偉大,天下所有的父親又是多么偉大!
我們的父母也是一樣的偉大,只是都表現在生活的細節上面,而我們卻從未關注生活的細節。所以發現愛,感恩愛。
地震讀后感作文 篇8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以為父親安頓好妻子,去救兒子,《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后感300字。38小時過去了,父親救出孩子和14個小孩。他們無比幸福的擁抱在一起。
文中最催人淚下的是這句:“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它讓我想象出那位父親挖了36小時,而且不停歇,肯定非常疲勞,我們通常學習4小時就叫苦連天,而他為了完成諾言卻堅持了下來了,那是多么動人的場面,讀后感《《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后感300字》。堅持創造出乎意料的奇跡,如果他當時放棄了,就不會再見到自己的兒子。
父親救出兒子,當然離不開兒子對父親的信任。他在廢墟下心中一定充滿信心:爸爸肯定在找我,他會遵守自己說過的諾言!只要他活著,一定會救我和同學出去的!他說過不論發生什么總會跟我在一起!接著他組織大家:“大家不要慌!總會有人救我們!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救我們出去!在這里,不亂動,總會出去的!再堅持一會兒!堅持就是勝利,我們不能放棄!”
堅持,創造奇跡。如果父親不堅持救出兒子,兒子不堅持等待父親,他們就不會在39小時候相見和擁抱。
地震讀后感作文 篇9
一位父親在地震后,去學校尋找他的兒子,當他絕望的時候,想起了對兒子的承諾“不論發生什么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埋頭挖起來,許多人勸阻他,可他不聽,一直不停地挖。他挖到38小時,找到了兒子以及13個同學。最后,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緊緊擁抱在一起。我最感動的地方是“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我體會到父親堅韌、有責任感、信守諾言的品格。同時,兒子的話也讓我深深的感動,“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事,我總會和你在一起。”天下的父母都是很疼愛自己的孩子的,讓我們學會愛,用愛去報答我們的母親,報答所有對我們有恩的人!
地震讀后感作文 篇10
愛,就一個字,但它能讓死神望而卻步,你一定會問:“你怎么知道?”《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會告訴你。
1994年,美國洛杉機發生了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為了挽救自己7歲孩子的生命,在廢墟中挖了38小時,救出了15個孩子。那你又會問:“其他孩子的父母呢?”他們看到這片廢墟,以為孩子被壓死了,哭喊一陣后便離開了。這便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一句“無論發生什么事,我永遠與你在一起”的話,轉變成無形的力量,悄悄地融入在父與子的心里,他們都彼此信賴著對方,堅信自己能脫險。您說,這能不讓人感動嗎?
這篇文章的語言樸樸實實,卻向我們訴說著一個真實、偉大的傳奇故事,讓我們深深感到了父愛的偉大、無私。母愛是人們常歌頌的對象,而父愛卻被人冷落,但他從不計較,默默無聞地關心我們。這難道還不足以表明父親對我們深深的愛嗎?
【【精華】地震讀后感作文合集十篇】相關文章:
【精華】古詩詞的作文合集十篇02-27
【精華】小論文作文300字合集十篇01-05
地震四級英語作文12-01
地震的知識問答04-27
【精華】畢業實習周記合集十篇08-13
【精華】讀書筆記作文300字合集十篇04-03
地震安全手抄報12-12
地震知識問答題04-22
【精華】英文求職信模板合集十篇12-09
【精華】護士競聘演講稿合集十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