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的讀后感怎么寫
讀后感是讀過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以后的感想(多指書面的)。亦指讀完作品后寫下的心得體會或評論文章。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 三年級的讀后感怎么寫,歡迎閱讀。
【篇一:《曾子殺豬》讀后感500字】
前幾天,我閱讀了《曾子殺豬》這則寓言故事,讀后感慨萬千。
故事講的是:一位名叫曾子的父親和他的妻子要出門辦事,可他們的孩子吵鬧著也要跟去。于是妻子就哄孩子說:“寶貝,乖點!等我們回來讓你爸殺豬給你吃。”孩子一聽就乖乖地一邊玩去了。等辦完事一回來,曾子便拿著大刀要去殺豬,這時妻子急忙拉住他,說:“我是哄孩子的,你還真要殺豬呀?!”而曾子卻說:“這可就是你錯了。答應孩子的事情,不能收回,要信守諾言!”
在現實中,像曾子妻子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比如我們家,每天晚飯后一小時是我練琴的時間,可有一次周末我想上上網放松放松,爸爸答應我彈完琴就讓我玩電腦。我很高興,認認真真地練完了琴,正準備兌現爸爸的諾言,可他卻以我練琴時東張西望為由,取消了我玩電腦的計劃。要知道那可是我一個星期的期待,我委曲極了。畢竟,被欺騙的滋味不好受呀!
現在,大多數家庭中都存在這種家長經常不能兌現諾言、不守信用的問題。唉,這些家長的思想品德都學到哪兒去了呢?難道他們這樣做就不怕影響下一代?就不知道這樣會造成多么嚴重的后果嗎?不過,我們做小孩的也要懂事一點,讓大人省點心,那樣也就不會被哄了!
我討厭曾子妻子那樣的母親,又羨慕曾子那樣的父親。多么希望自己的父母能一直像曾子那樣“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呀!
【篇二:《《查理九世》讀后感500字】
暑假期間,我曾經看過一本書,那是一本歷險的故事。書名叫做《查理九世》。當我第一眼看到那書的封面,就非常喜歡。于是我就讓爸爸幫我買兩本回去看看,爸爸對我說:“好啊,不過要拿你兩個星期的零花錢來交換。”媽媽奸笑一聲:“不就是讓你買嘛。”我扳著指頭算了一下:“一星期15元,二個星期就30元。”我小嘴嘟囔著說:“爸爸,你真壞。”我向我兩個星期的零花錢做了告別,就不滿情愿的給了爸爸。當我拿到書后,更是愛不釋手。
這本書是一名叫做雷歐幻象的人寫的,這個人在書的第一頁寫到:小時候不見得愛讀書,卻因為某本特別好看的書,而進入文字領域。信奉“想象力=創造力”;“每個大人心里都住著一個小孩子;而每個小孩心里都有個未來的成人在靜靜地等候。”我覺得這段話說得非常正確。我曾經在上三年級時,心里就在想要是我長大了該多好呀。為了實現我的夢想,在某個星期天時。“媽媽還沒有回來,要不我做個蛋糕,慶祝她未來的生日?”我歪著頭想著。最后,我心中的兩個“我”打起來了。于是,我把他們推開了,意志堅定的說:“我決定了,做!”我按照書上的提示,先敲兩個雞蛋,把蛋黃和液體分開……到后來,蛋糕是做出來了,但是味道變了。變咸了,喂了狗。所以我那一次“長大”失敗了。
書中的人物的特點加起來(除了多多媽,多多爸)足是一個成年人了。扶幽:觀察力敏銳,動手能力強。墨多多:“問題”多多。虎鯊:喜歡刺激,脾氣暴躁,容易激動,喜歡欺負弱小。查理:一只狗。聰明又頑固。堯婷婷:有正義感、同情心,同時處事謹慎,有一點嬌氣膽小,有豐富的書本知識。
讀了這本書之后,我有一點想去冒險了,雖然這本書是作家雷歐幻象虛構出來的。
【篇三:《米開朗琪羅傳》讀后感600字作文】
在這個假期里,我懷著好奇的心態讀完了這本《米開朗琪羅傳》。
這本書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他的一生是那樣的凄慘與艱苦,但是他卻不屈服于現實,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藝術。他是那樣的堅強,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被米開朗琪羅稱為《勝利者》的白石雕塑存放在福羅倫薩國家美術館里。雕塑是一個赤身露體的年輕人,他有修長優美的身體,卷曲的頭發輕輕地覆在額頭上。他巍然地挺立著,膝蓋靠在一個滿臉都是胡須的囚人背上。囚人彎著身子。腦袋前伸,仿佛一頭負重前行的牛。但是勝利者卻根本不理他。他放下了就要伸出去的拳頭,將充滿遲疑和沉郁的眼睛和嘴巴移向別的地方。身子向后傾,轉過胳膊向著肩膀——他討厭勝利。《勝利者》只是眾多作品中的一個,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也許米開朗琪羅的化身,也是一生的象征應該是他辦公室中僅僅存放了一件作品——一個斷了翅膀的勝利者,一副驚惶的英雄之像。
米開朗琪羅的痛苦有各種各樣的形式,是數不清道不盡的。也可以說是因為物質的困難、人們的詆毀……這些深埋在他心靈深處。他無法挽回,又無法使人憐惜。畢竟我們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但是他有強悍的生命力,生來是個斗爭者、征服者,并且他的夢想實現了。但是,他不要成功,這幾乎是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特式的悲劇!他不會樹立高尚的英雄范本,他討厭不堪一擊的理想主義。
任何不能擁抱快樂與痛楚的人,將沒有快樂,也沒有痛楚。只有體會它們,才能明白人生的真正價值與告別凡世的幸福。
米開朗琪羅雖然只是一位雕塑家,但是,他的一生告訴我們:我們要堅強的去面對現實,并與之斗爭。
【篇四:《歷史的選擇》讀后感600字】
“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這是歷史的選擇”這句話一直在我心中困惑著,為什么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呢?為什么這是歷史的選擇呢?帶著疑問我認真閱讀了《歷史的選擇》一書,通過學習了這本書,使我解開了心中的疑團。
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改革開放的今天,中國革命9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的祖國歷經了苦寒、風霜,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為了挽救國家的危亡,為了實現國家的富強,多少志士仁人曾經上下求索,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道路和力量,通過不斷的努力,最后才找到了中國共產黨。歷史選擇了中國,因為它的民族有團結、堅強的氣質。中國,一個曾被稱為“東亞病夫”的國家,一個曾被列強侵略的國家,一個曾飽經風霜的國家,但它并不懦弱,它選擇了“千磨萬韌還堅勁”。就是這種精神,讓歷史選擇了中國,選擇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這本書里講述了許許多多愛國的共產黨人。比如:劉胡蘭舍身愛國的故事;董存瑞為了新中國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受盡了國民*軍統特務的各種酷刑的江姐。讀了這些故事,我非常感動。他們這種愛國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如果我們生活在那個年代,遇上和他們類似的事情,我們也會像他們那樣做的.。
看完了《歷史的選擇》這本書,我進一步加深了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進一?增強了跟黨繼續前進的決心。我要做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勤奮學習、追求上進的好少年,品學兼優、團結友愛的好少年,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的好少年,時刻準備著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我相信,有全社會的熱情關愛,有少先隊員的共同努力,星星火炬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進程中一定能射放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篇五:《增廣賢文》讀后感600字】
這學期,語文老師組織我們讀了中華經典美文誦讀系列中的《增廣賢文》。這本書就像我的良師益友,循循善誘;又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的心田,讓我沐浴在經典的芬芳中。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恩”、“千經萬典,孝弟為先”讓我牢記要孝順自己的父母親。爸爸媽媽對我的關心是無微不至的,為了讓我健康幸福地成長,他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我也要為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衣、做飯;要懂得感恩,記住他們的生日;要好好學習,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使我明白時間是多么寶貴,它一去不復返。枯木到了春天還能再次發芽,但人卻不會有兩次少年時期,如果我們現在不好好學習,到老什么也沒學成,后悔也來不及了。所以我們從小就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做時間的主人。
“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再三須重事,第一莫欺心”,這些警句告訴我做人處事的原則:應當拿責備別人的心自責,拿寬恕自己的心寬恕別人;寧愿讓別人辜負我,決不讓自己辜負別人;做事要再三考慮謹慎對待,首先不要欺騙自己的良心。
讀完《增廣賢文》,我的感受更深了,從中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她啟迪著我的智慧,陶冶著我的情操。我愿用《增廣賢文》來規范我的言行,做一個老師和父母都喜歡的好學生、好孩子。
【篇六:《我的叔叔于勒》讀后感作文500字】
寒假里,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叫《我的叔叔于勒》,它的作者是莫泊桑。讀完后,我有許多深刻的感受。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一家人生活很苦,但父親知道他的一個兄弟—于勒在美國致富了,而且“我”的二姐也要結婚了。在二姐結婚前,“我”的全家去一個島上旅行。在去小島的船上,有一個賣牡蠣的人。許多人都買了,父親帶著姊姊去吃牡蠣。父親走向他的攤前,無意中發現他是于勒。父親向船長打聽情況,進一步證實了那個賣牡蠣的人就是自己的親弟弟—于勒。因為他的頭發亂糟糟的,身上臟兮兮的。他還很貧窮、一無所有、處境落魄,父母親怕他連累自己,所以父母親和姊姊們都避的遠遠的,不愿意理他。
我覺得,文章中的那個賣牡蠣的人雖然衣著不得體,但是他做的牡蠣卻非常美味。我覺得雖然他可能很窮,但是他愿意把牡蠣做的很美味,還物美價廉。
但是,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像于勒叔叔一樣,很貧窮,很苦。但是地位稍稍優越一點的人,稍稍有錢的人卻看不起他們。為什么?因為他們嫌窮人臟,窮人沒錢,就唾棄他們。人是需要幫助的,為什么那些瞧不起窮人的人不好好想一想:你們就沒有過過窮苦的日子?
我們應該努力工作,改善我們的生活。
我們更不應該瞧不起那些窮人,應該無私的、不求回報的幫助他們,只有這樣,世界才會變成一個友好的世界。
【篇七:《鞋匠的兒子》讀后感500字】
今天上語文課,老師讓我們打開語文書的目錄,全班同學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過了一會,老師說:“從目錄中挑選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篇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你的感受是什么?讀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什么啟發?”老師說完,我們便開始行動了,過了一會下課鈴打響了,老師說:“今天晚上的作業就是——針對你印象最深刻的課文寫一篇讀后感。”
我翻開語文書的目錄,《鞋匠的兒子》這一課馬上跳到我的眼前。這本書上這一課使我感受很深。我感受到了林肯非常愛自己的父親,他不但不以自己父親是一個鞋匠而感到羞愧,而且還以自己的父親是個鞋匠感到驕傲、自豪。當林肯競選上總統時,有一個參議員羞辱林肯,說:“林肯是鞋匠的兒子”,林肯不但沒有生氣,而且自豪地說:“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他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永遠沒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的那么好。”林肯有一顆寬容的心。當參議員羞辱他時,他不但不生氣而且從容的去面對。這一點讓我深受啟發。記得有一次,我上課時老師看錯了,以為是我再說話,我向老師解釋,老師聽后知道他誤解了我。但是記名字的同學還是把我記上了,我非常生氣,在課堂上大發脾氣,抓住自己有理不放,我不是像林肯一樣從容的面對,而是用非常不好的做法,最后老師批評了我、教育了我,使我知道了做人一定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讀了這一課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我們應該有一顆寬容的心。
我相信,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林肯一樣有一顆寬容的心,我想,我們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和諧。
【篇八:《巴黎圣母院》讀后感600字】
這是溫暖的人間,寒冷的人間,善良的人間,丑惡的人間。因為不同的愛,不同的人生態度,世態炎涼,人生冷暖,才在我們的身上交替上演。
愛,可以是偉大的。愛斯美拉達的母親受盡千辛,久經痛苦的折磨,人們的唾棄,但是她憑借對腹中孩子的愛,堅持了下來,她把剛出生的小嬰孩當成了她的生命。可當她的孩子被吉普賽人偷走后,她幾近崩潰。生活再一次的捉弄了她。她不幸中的萬幸是她活了下來,可是成為了一位可憐的修女。不可否認,她雖然歷經苦難,可是她依然有愛,有著對女兒偉大的母愛。
愛,可以是丑陋的。齷齪邪惡的副主教弗洛德為了滿足自己無恥的欲望,他把罪惡的手伸向愛斯美拉達。他用盡各種卑劣可恥的手段想要占有愛斯美拉達。可是,善良的少女并不接受這種充滿罪惡的愛。長時間的欲望和久久得不到回應的心理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煎熬,于是被邪惡和自私侵占的靈魂把原來的向往變成了可怕的毀滅。最終,他不僅毀滅了愛斯美拉達,也把自己推向了地獄。這樣的愛是丑陋的,遭人鄙夷的。
愛,同樣可以是無私的。但其丑無比的敲鐘人卡西莫多在廣場上受盡嘲諷與捉弄時,善良的愛斯美拉達不計前夜被劫之仇,送水給他喝。他感動了,流出了“有生以來的第一滴淚”感恩化作了無私,不求回報的愛,冒著生命危險去保護她,甚至去幫她尋找情敵弗比斯。這種奉獻讓原本丑陋的卡西莫多一下子變得高大許多,這興許就是愛的力量。
歌中這樣唱到:愛就一個字。可是,誰又真的能滲透其中的博大與微小呢?我們只不過在這一大片人間森林里不斷的去愛著對自己好的人,被那些喜歡自己的人愛著。不過好在,我們都有去愛他人的能力,以不至于在這片生長著不同種類愛的森林里迷失自我。
如果愛你喜歡的人,請選擇善良的愛,別讓自私與欲望迷失了雙眼,失去自我,與美好失之交臂。
【三年級的讀后感怎么寫】相關文章:
情侶的情書怎么寫09-18
求愛的情書怎么寫09-08
暗戀的情書怎么寫08-18
表白的情書怎么寫08-07
三年級春節日記怎么寫04-10
怎么寫打動女生的情書09-27
追女孩的情書怎么寫09-24
安慰男友的情書怎么寫08-30
贊美對方的情書怎么寫08-30
情書的開頭要怎么寫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