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深度思考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生的道路上,有時候不得不靜下心來,重新思索一些問題。前段時間剛剛讀完毛澤東的兩論,雖然有些東西暫時還不能很好的理解,但其理論精髓對我而言確實有指明燈似的作用,讓我在重新思索問題之前,開始考慮要重構自己固有的思考模式和方向。這也是我在此要交流的讀《深度思考》一書的感想。
讀完《深度思考》,讓我突然意識到,過去自己所做所思的一些事情中,可能過于膚淺和急躁了。這也是我為什么要重新思考一些問題,和重構自己思考方式的根本原因!
在研究深度思考這個話題前,我們一定要弄清楚,什么才是深度思考的真實意義?否則,一本書讀完,學到的永遠是些條條框框而不是理解其精髓所在。
所謂深度思考,就是不斷逼近問題的本質!這個解釋通俗易懂,但要真正的做到卻是異常艱難,需要我們不斷的實踐與總結,打破固有思維模式,還要經歷時間的檢驗與沉淀,方可尋摸一二。
要做到深度思考,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搞清楚幾個思想上的誤區。
第一個誤區:思維慣性。
事情來了就做,怎么做,以及做了之后會出現什么結果?這些問題都不曾想,或來不及想,或者遇到困難再來想等等。這些都是思維慣性,沒有養成遇事沉著思考,而是條件反射似得行動為先,干了再說。另外一種呢,遇事也會思考,但卻是固有經驗式的思索,是淺顯的思考。僅僅憑著過往的常規經驗,來判斷接下來如何處理手中的事情。這是經驗主義、本本主義,更是要不得的主義。
這兩種思維慣性下,所導致的事情處理結果是可想而知的'。第一種情況,行動為先、干了再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可能像無頭蒼蠅到處亂撞,結果毋庸多說,運氣成分太大。第二種情況,憑著過往常規經驗,這是很危險的。事物是不斷變化的,當下環境與條件都發生了變化,過往的常規經驗很可能造成誤判,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現實生活中、工作中,這兩類情況普遍充斥在我們的周圍。很多人干事,都養成了不思考的習慣,就是常說的干事不帶“腦子”。這樣做事情的結果,于人于己都是不負責任的。而那些經驗主義者,做事情結果更是可怕的,思維的僵化、行動的刻板,做事所帶來的后果更是毋庸置疑的失敗。
第二個誤區:習慣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飾戰略上的懶惰。
篤信天道酬勤,大部分時間用來埋頭苦干,卻很少抬頭看路!這一類人群的比例是比較大的,其處理事情的過程是值得同情和肯定的,但這種戰略上的懶惰是可惡的。事實上,任何深度思考前的盲目勤奮,注定都是吃力不討好的徒勞。
在現實社會中,對于這種情況,很多人卻習慣用別人安慰鼓勵式的話語“努力了就好,不論結果怎樣!”,來掩蓋自己的失敗,而表現出一種“偽豁達”。用戰術上的盲目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來掩蓋失敗的結果,你不覺得這樣更可恥、更無知嗎?
在現今社會的競爭中,信息化的速度、智能化的進程,讓競爭進入了高階領域,而決勝的關鍵不在知識多寡、勤奮的程度,更在于是否具備深度思考的能力。遇到復雜問題時,要想剝洋蔥一樣逐層分析,摒棄周圍的干擾信息,不斷逼近問題的本質。然后,戰術上的勤奮和戰略上的優化同時推進,這才是最具競爭力的優勢所在。
養成深度思考的能力,需要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去通過每一件事去實踐,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提升。然后不斷實踐,不斷修正提升,久而久之經歷時間的沉淀后,就會形成一種深度思考的思維模式。
【深度思考讀后感】相關文章:
深度畢業感言范文07-09
深度分析西醫綜合科目12-06
名師深度解讀考研英語大綱03-30
2017年新社保政策深度解讀09-07
考研英語真題新題型深度解析05-23
深度解析2017考研英語完型填空04-19
如何寫出有深度的中考作文02-03
深度剖析商品歸類總規則[理論結合實例]01-11
面試經典問題與思考03-22
深度解讀中國報關行業十大發展趨勢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