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調研報告怎么寫
調研報告是指對某一情況、某一事件、某一經驗或問題,經過在實踐中對其客觀實際情況的調查了解,將調查了解到的全部情況和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質,尋找出規律,總結出經驗,最后以書面形式陳述出來,這就是調研報告。調研報告怎么寫?請參考!
調研報告怎么寫
調研報告的核心是實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觀事實。調研報告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調查,二是研究。調查,應該深入實際,準確地反映客觀事實,不憑主觀想象,按事物的本來面目了解事物,詳細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觀事實的基礎上,認真分析,透徹地揭示事物的本質。至于對策,調研報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為,對策的制定是一個深入的、復雜的、綜合的研究過程,調研報告提出的對策是否被采納,能否上升到政策,應該經過政策預評估。
如何寫好調研報告?
第一,必須掌握符合實際的豐富確鑿的材料,這是調研報告的生命。豐富確鑿的材料一方面來自于實地考察,一方面來自于書報、雜志和互聯網。在知識爆炸的時代,獲得間接資料似乎比較容易,難得的是深入實地獲取第一手資料。這就需要眼睛向下,腳踏實地地到實踐中認真調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實際的第一手資料,這是寫好調研報告的前提,必須下大功夫。
第二,對于獲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間接資料,要做艱苦細致的辨別真偽的工作,從中找出事物的內在規律性,這是不容易的事。調研報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篩選出最典型、最能說明問題的材料,對其進行分析,從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質或找出事物的內在規律,得出正確的結論,總結出有價值的東西,這是寫調研報告時應特別注意的。
第三,用詞力求準確,文風樸實。毛澤東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是很好的典范。寫調研報告,應該用概念成熟的專業用語,非專業用語應力求準確易懂。通俗應該是提倡的。特別是被調查對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語言,應在調研報告中選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詞新穎,把簡單的事物用復雜的詞語來表達,把簡單的道理說得云山霧罩、玄而又玄,實際上是學風浮躁的表現,有時甚至有“沒有真功夫”之嫌。
調研報告一般是針對解決某一問題而產生的。報告需要陳述問題發生發展的起因、過程、趨勢和影響。如果用詞概念不清,讀者就難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也就達不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調研報告,用詞準確有助于政策決策者迅速準確地理解調研報告的內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調整的正確性。
第四,邏輯嚴謹,條理清晰。調研報告要做到觀點鮮明,立論有據。論據和觀點要有嚴密的邏輯關系,條理清晰。論據不單是列舉事例,講故事,邏輯關系是指論據和觀點之間內在的必然聯系。如果沒有邏輯關系,無論多少事例也很難證明觀點的正確性。結構上的創新只是形式問題,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報告的形式上。調研報告的結構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思想素質。好的調研報告,是由調研人員的基本素質決定的。調研人員既要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又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一項政策往往涉及到國民經濟的許多方面,并且影響到不同的社會群體,只有具備很寬的知識面,才能夠深刻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正確判斷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體的需要;才能看清復雜事物的真實面目。恩格斯說過:如果現象和本質是統一的,任何科學都沒有存在的價值了。調研人員一定要具備透過現象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這源于日積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對事業、對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調研報告帶有一定程度的主觀性。作者所處的立場決定了報告的主題和觀點,也決定了報告素材選取的傾向性。巴金說,“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實際搞調研,一定要有為老百姓、為國家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和感情。
·市場調研報告·安全生產調研報告·社會調研報告·會計調研報告·產品調研報告
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遵循一定的規律,調研報告的寫作過程實際上也是探索事物發生發展規律的過程。報告的論點和論據一定要符合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而不是追隨潮流,迎合某些群體的需要。這就需要調研人員非常敬業,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調研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于××××的調研報告”、“關于××××的調研報告”、“××××調研”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陳述式如《東北師范大學碩士畢業生就業情況調研》,提問式如《為什么大學畢業生擇業傾向沿海和京津地區》,正副標題結合式,正題陳述調研報告的主要結論或提出中心問題,副題標明調研的對象、范圍、問題,這實際上類似于“發文主題”加“文種”的規范格式,如《高校發展重在學科建設――××××大學學科建設實踐思考》等。作為公文,最好用規范化的標題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題結合式標題。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研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研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研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研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寫好調研文章的竅門。
影響基層檢察調研工作的因素很多,例如選題、方法、資料、態度等,但歸納起來,基層檢察調研工作的重點主要是解決寫什么、如何寫兩個問題。
寫什么實際上是選題問題,我把多年經驗總結為一個訣竅:凡是法律沒有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的、司法實踐當中有爭議的.或者是規定已經過時的,而自己又有寫作沖動的,都可以寫。
如何寫實際上就是要解決如何調研、對調研成果如何表現的問題。顯然,這是一個關于方式方法的技術性問題。我認為,寫好調研文章有三個方面必須重視:
首先,要講究結構。結構是文章的外在表現形式,是作者表述調研經過和結果的方式,必須強調邏輯性、層次性和條理性。整篇文章就一個大自然段,或者本來就是很短的文章,卻偏偏要分成第一個大問題、第二個大問題,這兩種情況都不對,形式應當為內容服務。具體來說,確定文章結構,首先要看量,其次要看復雜程度,如果表現內容較多而復雜,就得選用復雜一些的結構。
學術文章雖然多是議論性質的,但其具體形式不盡相同,既有調查報告又有案例分析,還有純理論性的文章,而且寫作的目的、方向也不一樣,有的是為了學習,有的是為了求證,還有的是為了反駁或者立論。因此,在遵循一般規律的前提下,要充分考慮這些特殊因素,盡可能選擇最有利于表現自己思想內容的結構。
其次,要講究語言。語言運用是最基本的能力,有三個標準務必做到:第一,要精練、精致、精巧,一句話中不能有多余的字,一段話和整篇文章中不能有意思的重復。第二,要準確,一方面用字用詞要準確,另一方面語意氛圍要準確。第三,要連貫,也就是說論述的時候,要一個問題一個問題依次進行,一種意思沒有表達完,不得再插入其他內容,否則會造成論證上的突然中斷。不能跳躍,不能性急。
再次,要講究文風。文風問題實際上是心態問題,講樹立良好的文風,就是要求深入實際調查,不浮躁,不閉門造車,不想當然。寫出的文章要以理服人,不強詞奪理,要言之有物,不嘩眾取寵,要持之以恒,不急功近利。
調研報告范文
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既關系到廣大消費者的身心健康,也關系到糧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更關系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穩定,對構建和諧社會有著不可估量的貢獻。加強對流通過程中糧食質量的監督檢查,是保證糧食符合質量標準及相關技術規范的重要措施之一。為此,《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建立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的抽查、監測制度。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在監督檢查過程中,可以進入糧食經營者經營場所檢查糧食的收購、儲存活動中糧食質量及原糧衛生。《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定期對收購、儲存活動中的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進行抽查和監測。
根據目前現狀,縣(市)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是最基層的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是對糧食質量進行抽查監測的直接執行者,也就是說,監測把關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是否到位,縣(市)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作用至關重要。然而,糧食質量、原糧衛生監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要有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和必要的經濟投入。
糧食質量監測內容雖然較多,但比較容易,對儀器設備沒有特殊要求。然而對原糧衛生監測所包涵的內容較廣,概括起來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對收獲期的糧食(原糧)進行農藥污染監測;二是對收獲、儲存過程中微生物毒素的污染狀況進行監測;三是對原糧儲存過程中用于防、治蟲、霉熏蒸劑殘留的監測;四是對其他化學物品對原糧污染的監測。要對糧食(原糧)進行以上內容的監測,就必須要有很專業的檢測技術、性能可靠的檢測設備和工作認真負責的專業檢測人員,這些對目前的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來說,的確是一大難題。就本人了解,目前xx地區各縣(市)能開展這項工作的糧食局確實很少,原計劃經濟時期功能齊全并為糧食質量、衛生監測做出貢獻的縣級糧食局中心化驗室在糧改時先后被撤掉,檢測人員也先后被裁減掉,即使保留下來的也因儀器設備老化、人員減少而很難開展這項工作。因此,本人認為,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履行《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實施《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賦予的對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進行監測的職能,就必須要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一、必須盡快落實“建立和完善糧食質量檢測機構”的規定
根據《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十八條規定: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質量監管機構,認真貫徹執行有關糧食質量、衛生法律、行政法規、政策及各項規章制度,履行糧食質量、衛生監管與服務職責。建立健全質量監管機構是《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賦予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使命,是做好對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進行抽查和監測的基礎。()對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進行抽查和監測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因此,我認為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必須盡快落實《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十八條規定,建立和完善糧食質量檢測機構,恢復或加強縣(市)級糧食局中心化驗室或糧油檢測站,要用中心化驗室或糧油檢測站的技術力量來開展這項工作。
二、必須配備相應的監測人員
糧食質量及糧食衛生檢測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就質量檢測而言,既有物理檢測,也有化學檢測;既有常規檢測,也有專項檢測;既有原糧檢測,也有成品糧檢測。特別是原糧衛生檢測、農殘檢測、微生物毒素檢測、薰蒸劑殘留檢測的技術性較強,其中專有名詞多達上千個,檢驗項目多達近千種。因此沒有專業的檢測人員很難開展這項工作。因此,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不斷充實和培訓檢化驗技術人員,充分調動糧油檢測人員的積極性,發揮專業檢測人員的作用,并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和培訓糧油檢測人員,以提高檢測人員的業務素質,把糧食檢測工作引向科學、便捷、準確的方向,并使之逐步與國際標準接軌,充分吸收引進使用現代科技成果,提高糧食檢測的科學水平,以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需求。
三、必須添置相應的監測設備
對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進行監測,必須憑借必要的檢驗檢測儀器和設備,必需要按照國家質量標準、衛生標準、標準檢測方法等進行取樣、檢測;因此,為確保對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進行監測這項工作能順利進行,保證檢測結果的公正性、準確性,就必需要利用最新科研成果,應用最新標準,添置最新檢測設備。目前,各縣(市)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既沒有專職檢測機構,更談不上擁有分析儀器和檢測設備,因此,建立檢測機構、配備必要的檢化驗設施、設備,及時更新舊的儀器設備,配齊檢測需要的各類化學試劑、藥品應是當務之急。
四、必須落實相應監測經費
要對糧食的質量進行監測,就必須要對糧食進行抽樣、分樣、包裝、檢測、報告,有些檢測項目還需要消耗大量的水、電和特殊的試劑等材料,因此,要做好糧食的檢測工作,就必須有與之相配套的專項檢測資金,這樣才能確保這項工作的有序進行。眾所周知,糧食質量及糧食衛生監測既是維護糧食商品正常流通的需要,同時也是確保糧食安全的需要,更是加強糧食行政執法的需要。所以說,糧食質量及原糧衛生檢測屬政府行為,是政府為民辦實事、確保放心糧工程的重要舉措,糧食質量及衛生監測費用應由政府列入財政支出,這也是《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第16條所明確規定的。
強化糧食質量檢測工作,不僅可以充分發揮質量檢測工作對糧食流通進行監督的基礎性作用,有效貫徹國家頒布的《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更好地實施《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執行各項糧油質量標準、衛生標準,而且可以有效指導國家糧食儲備,確保國家糧食質量安全,最終實現保障人們身體健康這一目的。
【關于調研報告怎么寫】相關文章:
調研報告的開題報告怎么寫02-14
關于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12-23
關于課題的開題報告怎么寫03-17
精選關于開題報告怎么寫08-08
怎么寫開題報告04-29
關于調研報告范文01-30
怎么寫工作報告04-01
文科開題報告怎么寫02-22
專科開題報告怎么寫02-22
博士開題報告怎么寫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