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小廣告問題的調研情況報告
小廣告作為縣城管理的頑癥,就像牛皮癬,對我縣環境和城市形象造成了極其不良的影響,縣里多次組織集中整治,卻屢禁不止,廣大群眾反映也頗為強烈。針對這種情況,街道黨委書記張貴敏、主任張立軍利用周末時間走訪社區群眾,進行了相關調研。
一、調研情況
10月2日上午,街道辦書記張貴敏及主任張立軍到通府街社區干部王文書家中進行走訪。王文書,2002年任通府街居委會副主任。王說:通府街社區開展小廣告整治活動刻不容緩,在社區走一圈,到處都可以看到小廣告,廣告牌、路燈桿、人行道、墻壁,縣城的大小角落,我們都可以發現各種小廣告,各種涂鴉、刻畫。我們社區干部平時上街都帶著小鏟刀,看到張貼的小廣告就盡量消滅,但街上的白瓷磚上,廣告足足疊成十多張,帶的鏟刀沒有用,用手撕也撕不下來。小廣告破壞市容,影響環境,太可惡了,希望政府能出臺有效政策,徹底解決城市“牛皮癬”。
從王家出來,二人又走訪了健康街社區居民馬平和。馬平和,男,健康街臨街居戶,普通居民。馬說:我們這條街,放眼望去,墻壁上盡是小廣告。什么沖廁所,通下水道,開鎖……尤其是辦證刻章的最多。居委會倒是我們清理過幾次,但白天剛清理干凈,過一晚上又寫上了,真是屢禁不止,居民們都很痛恨。我覺得這事單靠居委會和群眾自己清理不行,關鍵是有關部門要負起責任,執法部門要抓、要管,狠狠地打擊,不然解決不了問題。
10月8日上午,走訪了馨苑社區干部白繼武,白繼武說:我們馨苑社區在對整治小廣告這一塊是用了很大力量的,一是與小區物業做好溝通,禁止外來人員隨意在墻上張貼、涂寫小廣告;二是組織社區干部定期對樓院進行檢查,消滅小廣告;三是設立三塊廣告欄,倡導商戶小廣告張貼入欄。通過這些舉措,社區小廣告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些“漏網之魚”卻還是屢禁不止,我們在這塊工作上還是任重而道遠。
10月16日下午,走訪了育新街社區居民蔡愛志。蔡愛志,女,56歲,育新街臨街住戶,普通居民。蔡說:“俺家門口天天都有人塞小廣告,辦證的、租房的、開張的各種各樣,有的時候門縫都被塞滿了。一出門,墻壁上用各式顏色的筆寫著租房、通下水道、辦證等廣告,線桿上的租房廣告被其他厚厚的小廣告覆蓋的只留下半個角。居委會倒是用水泥啥的涂過幾次,但隔幾天就又寫滿了”,蔡愛志疑惑的問:“這究竟誰能管住。俊
二、小廣告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
根據調研情況,分析我縣縣城小廣告屢禁不止原因應包括以下方面:
其一,經濟利益的驅動和社會公德的缺失。小廣告雖小,但背后隱藏著很大的經濟利益。一方面,小廣告宣傳的產品和服務具有一定的市場,能被相當的公眾接受和需要;另一方面,小廣告這種宣傳方式成本低廉,且能深入到社會各個角落和階層,具有投資小、收效大的特點。這就使得作小廣告者受經濟利益驅使而明知故犯,為了節省一點可憐的廣告費用,不惜以犧牲公眾環境為代價。
其二,相關部門對小廣告行為的打擊不力。一是小廣告管理和執法部門治理小廣告等違法行為的手段不硬、沒有信心,力度不夠,不能對非法廣告行為形成震懾,漸漸形成違法的不怕執法的,亂寫亂貼小廣告泛濫。二是相關執法部門之間缺乏配合,互相推諉扯皮現象經常發生,等待觀望的情況普遍存在,由此造成執法力量分散,不能形成合力,最終導致無人管理的局面。三是管理部門之間職責分工不清,考核不嚴。我縣城管、公安、工商、街道辦等多個部門都對小廣告現象有所行動。但是,每個部門的舉動,免不了在政策和手段上會有所重疊和沖突。加之對小廣告整治情況、清除保潔情況、小廣告案件查處數量、處理情況等沒有硬性考核指標,干與不干一個樣,管與不管一個樣,最終導致在實施過程中從“多人管”演變為“無人管”。舉個例子說,城管環衛部門只對已經出現的小廣告進行處理,但對于制作發布
小廣告者的處理,他們沒有權限和專業能力;而具備這方面能力的公安和工商部門又往往因沒有收到舉報或其他部門的協查報告而不便主動出擊,無形中讓小廣告愈發猖獗和漫延。因此,“扯皮”現象不解決,小廣告終難根治。
其三,經營者和居民整體素質不高。一些經營者和居民沒有意識到小廣告對我縣生產生活環境、縣城形象的危害,環保意識、市容環衛意識不強,或者是認識到了也明知故犯。同時,大量的普通百姓面對小廣告視而不見,習以為常,持“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心態,任他們為所欲為;也有部分群眾看不服,想勸阻,卻又怕惹是非、找麻煩、遭報復而不敢大膽地站出來。
其四,一些下崗人員、無業青年因找不到工作,又要生活,為了些許收入加入了散發、張貼、書寫小廣告的行列,無奈中充當了“幫兇”。
三、治理小廣告的'建議和對策
徹底清除小廣告很難,只能最大限度地減輕,并且需要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和廣大民眾的共同參與。
。ㄒ唬┮浴岸隆睘橹鳎哟髨谭ù驌袅Χ取
要加強部門協調,加大聯合執法的力度,將城管、公安、工商、街道等相關部門聯合起來,不定期地開展一些打擊亂貼小廣告人員的活動,形成齊抓共管的具體模式和程序。同時加強居民素質教育,不要撥打小廣告上的電話,并號召居民自發地鏟除居住周圍的小廣告,參與到保護縣城環境工作中來。設立舉報電話,鼓勵居民舉報,同時可以適當加大褒獎力度,以調動群眾積極性,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局面。要加強小區物業管理,通過調研發現,物業管理較好的小區,小廣告治理較容易見成效,而一些老的居民小區,由于配套的物業管理幾乎沒有或處于半癱瘓狀態,致使小廣告屢禁不止。因此改善物業管理,是小廣告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ǘ┮浴笆琛睘槁罚侠硪龑Ш戏ㄖ黧w小廣告的宣傳。 在打擊的同時,對便民性質的小廣告還應采取疏堵結合的辦法。不可否認,部分非法小廣告關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
給大家的學習、工作、生活帶來了便利,其存在在客觀上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因為我縣絕大部分家政服務、家電維修、管道疏通、送水送氣等簡單服務行業的經營主體,其經濟實力有限,無法采取當前合法的宣傳渠道進行宣傳,而只能通過小廣告這種成本低廉、效果又好的方式進行宣傳。但由于其胡寫亂畫、胡張亂貼、胡亂散發反而破壞了環境,起到了壞作用。因此對待這類小廣告,不能簡單的采取罰款、責令清除或停機等手段,而應采取疏導辦法,為他們提供統一的張貼場所,這樣既能阻止小廣告的無序狀態,又能使這類小廣告為民提供便利。一是建立LED屏幕,并采用低償的方式為各商戶進行廣告宣傳。二是規劃并設立廣告信息宣傳欄,方便居民隨時張貼和瀏覽便民信息。三是設立社區傳媒機構,專門負責社區小廣告的張貼、發放,并通過部門執法打擊等政府行為,將社區小廣告業務“趕進”社區傳媒機構,集中張貼或低償經營,逐步使之規范。四是建立社區服務站,要求具有合法經營主體的經營者到社區進行登記,當居民需要服務時,由社區服務站充當紐帶,既方便了群眾,又為具備合法主體的經營者提供了簡捷合法的宣傳渠道。
。ㄈ┮浴八刭|”謀長遠,全民自覺行動。
只有全民素質提高了,才能最大限度地解決小廣告泛濫的問題。因此,有關部門要加強全民素質教育,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小廣告的害處,號召廣大市民愛護城市環境,自覺地聯合起來抵制小廣告,勇敢地同亂貼、亂寫、亂發小廣告的人員作斗爭。同時,不間斷地組織開展清除小廣告志愿服務等公益活動,吸引居民廣泛參加,人人為縣城環境作貢獻。
【縣城小廣告問題的調研情況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縣城河流污染調研報告01-22
交通情況調研報告01-28
鄉村情況的調研報告03-17
旅游情況調研報告08-11
鄉村情況調研報告06-10
臨泉縣城鎮化的調研報告03-22
小縣大城發展戰略實施情況調研報告04-26
商廈經營情況調研報告02-25
移民搬遷情況的調研報告04-27